前幾個月,螞蟻集團一事鬧得滿城風雨。螞蟻集團本是中國最大的獨角獸,然而卻被約談,上市計劃被推遲且需要整改。不過,馬雲螞蟻集團這張王牌雖然折掉,但他還有一個8000億估值的獨角獸,那就是阿里雲。
2020年8月,高盛對阿里雲估值調整至12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000億元)。這顯示出業界對於阿里雲的看好。
在2019年,阿里雲憑藉著9.1%的市場佔比,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雲計算廠商,僅次於亞馬遜、微軟。在亞太市場中,阿里雲更是以28.2%的市場高居第一。
阿里雲誕生於2009年,其最初的目的只是省錢。市場上伺服器、資料庫等都滿足不了阿里的需要,而且價格昂貴。因此,馬雲有了自己做技術構架的想法。
當時,在阿里任職的王堅也有類似的想法,於是,王堅扛起了阿里雲發展的大任。
最初幾年,阿里雲發展相當艱難。當時,雲計算這一概念在2006年時才剛被提出,阿里雲並沒有可供參考的技術方案與商業模式。
當時,全球對於雲計算的質疑聲不絕於耳。一開始阿里雲十分不成熟,因此就連阿里內部,對阿里雲也發出了質疑。馬雲每年給阿里雲投入的10億元,每每都幾乎燒個乾淨。
好在,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探索與自研,阿里雲終於做出了名堂。而且,背靠阿里電商業務,阿里雲在實戰中快速成長,如今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雲計算廠商。
而且,王堅還在2019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目前,阿里雲已經從省錢到如今能夠賺錢。到2020財年時,阿里雲的營收已經達到400.16億元。阿里雲的增長速度十分迅猛。
並且,在中國雲計算賽道中,阿里雲已經佔據了領先位置。據了解,阿里雲佔據中國雲計算市場近46%的份額。
據《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與應用白皮書》預測,2023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元。
如今,雲計算正成為新基礎設施的一種,將成為各行業的基礎。可見雲計算的重要性與潛力。
目前,全球雲計算市場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尤其是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與歐美之間還有巨大差距,發展空間廣闊。
這給阿里雲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阿里雲顯然已經成為馬雲手中的一張王牌,它不僅支撐起阿里的發展,還有望成為各行業的基石。
文/BU 審核/子揚 校對/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