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鹽水鵝輸給了鹽水鴨?

2021-01-16 南京發布

一說到南京美食,無論是南京人還是外地的老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響噹噹的「鹽水鴨」了。南京人最愛也最會吃鴨。在南京,有無鴨不成席的說法。

不過,在南京的郊區,卻有很多「鵝菜」,像東山老鵝、六合鹽水鵝、高淳「雲溪」香鵝。這鹽水鵝跟鹽水鴨製作工藝是相同的。那為什麼,卻是鹽水鴨風靡了南京主城大街小巷呢?

1

「南京老字號也曾做過鹽水鵝、烤鵝」

「南京城裡,幾乎每條街都有鴨子店,兼賣鹽水鵝。」這是南京作家薛冰在其美食專著《飢不擇食》中的一句話。

飲食專家、南京安樂園菜館總經理嚴正渝說,「鹽水鴨和鹽水鵝加工方法是一樣的,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們安樂園也賣過烤鵝、鹽水鵝,只要能搞到貨。」

上世紀80年代以前是計劃經濟,商業部門向南京市飲食公司提供多少數量的鴨、鵝,菜館、滷菜店才能賣多少的鴨、鵝。除了南京的老字號銷售鹽水鵝,南京的街邊小攤也賣鹽水鵝。

我們在1990年出版的《實用養鵝技術》 一書上,發現了這樣一段話:「1986年底,江蘇南京市僅登記在冊的出售烤鵝、鹽水鵝等的個體熟菜小攤,就有1453家,南京人一年吃掉約1000萬隻鵝,平均每人每年約吃4隻。」

改革開放前,國營菜館、滷菜店銷售鹽水鵝這與計劃供應物資有關。而改革開放後,出現大量銷售鹽水鵝的攤位,這可能與鵝肉便宜有關。

此外,以前民間有「窮吃鵝,富吃鴨」「家有千擔糧,不養扁嘴王(指鴨子)」的說法,鵝只要餵青草料,屬於「望天收式」的飼養,而鴨飼養就不同了,要餵糧食精料,養殖成本高。因為鵝比鴨便宜,上世紀80年代,南京一些滷菜攤點拿鹽水鵝冒充鹽水鴨。

為什麼後來南京市場上

就漸漸不賣鹽水鵝了呢?

嚴正渝說,鵝的貨源不如鴨充足。江蘇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長施振旦介紹,江蘇大量飼養的揚州鵝、泰州鵝全年僅產50個左右的蛋,且僅在每年的10月至來年的4月產蛋。

因為夏季不產蛋,就沒有鵝苗,最終導致鵝數量少,而且鵝對養殖環境要求也極高,多方面原因使鵝肉價格比鴨肉、雞肉高。「鵝的產量少,貨量供應不上,就形成不了消費趨勢。」

施振旦記得,上世紀80年代在南京讀大學時,還能在大華電影院旁邊的南京市國營滷菜店買到鹽水鵝,留學歸來再回南京,就只能買到鹽水鴨了。

2

「「南京鴨」全球環遊記」

因為多年來研究水禽,施振旦通過走訪南京大型的鴨企終於摸清楚了這其中的原因。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蘇北某國營農場從英國引進了『櫻桃谷鴨』,這種鴨子一個半月就能長到6斤,而以前農村養的鴨子要養五到六個月才能達到6斤重。」專家說,櫻桃谷鴨具有除了體形大、生長快的特點,瘦肉率高、淨肉率高、飼料報酬高以及抗病力強,所以很受養殖戶們歡迎。

施振旦說,因為櫻桃谷鴨的飼養量多,於是當時南京的商業部門從蘇北大量購進這種鴨子用來製作鹽水鴨。不過,施振旦說,上世紀80年代中國從英國大規模引進的「櫻桃谷鴨」根卻在南京。

朱元璋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後,南京的湖熟地區就開始大規模飼養鴨子。湖熟飼養的鴨子肉多,產量又高,吃不掉的鴨子就用鹽醃製保存,這就是「鹹板鴨」。

「南京鴨」變成了「北京鴨」

早在明清時期,南京坊間就流傳著「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鹹板鴨」的民謠。一道食物能與書院、佛塔、錦緞相提並論,足見南京百姓對它的喜愛程度。後來朱棣遷都,通過漕運把南方富饒的物產運到北京,勞工在碼頭搬運糧食的時候,不免遇到手抖的時候,一筐糧食就落到河中。

這落水的糧食多難撈,於是,就有人想出了一招:把南京鴨帶來北京,專門圈養在碼頭,專門吃掉落河中的糧食。

漸漸地,「南京鴨」就成了「北京鴨」。

19世紀下半葉,美國人看到這種白羽、體格大的「北京鴨」比美國的野鴨大,認為這是良種,就帶到了美國。後來又從美國傳到了法國,再從法國傳到了英國。英國林肯郡櫻桃谷公司就以北京鴨和埃裡斯伯裡鴨為親本,經雜交選育出這著名的瘦肉型鴨種——櫻桃谷鴨。英國人至今還是習慣說「櫻桃谷農場養的北京鴨」。

根據首農股份(2018年首農股份與中信農業聯合收購英國櫻桃谷鴨100%股權)提供的數據顯示,南京市場上的鴨脖子、分割鴨、鹽水鴨等90%都是櫻桃谷鴨。

3

「讓廣東鵝產蛋的法子,到江蘇「水土不服」了」

鵝,是我國的特色家禽,年出欄商品肉鵝產量6億多隻,佔世界鵝生產總量的90%以上。而江蘇是僅次於廣東、四川的中國養鵝第三大省。

在我們印象中,廣東人擅長做「燒鵝」,揚州人擅長做「鹽水鵝」。其實在南京的郊區,鵝菜也很出名,「東山老鵝」是江寧人引以為傲的特色菜,一點都不老,反倒是又松又軟,還被《中國名菜大典·江蘇卷》收錄了;「六合鹽水鵝」是六合的特色,肉質鮮嫩,肥而不膩,味道清香;高淳人則愛吃香鵝(即鹹鵝),而且,不瘋狂吃鵝,哪有羽毛製作羽毛扇。

上文提到了,鵝因為夏季不產蛋,造成夏季難以供應鵝苗使商品肉鵝無法生產,就無法滿足吃貨們的需求。

十多年前,廣東鵝也面臨著4到8月不產蛋的困擾,施振旦研究發現通過調節日照,可以讓廣東鵝全季節均衡生產。後來,施振旦想再通過縮短日照來催產江蘇鵝,但鵝就是不下蛋。

「廣東的法子到江蘇,水土不服了。」施振旦從2012年開始研究江蘇鵝產蛋季節分布規律,發現江蘇鵝不同於廣東鵝(短日照鵝),它是長日照鵝。

如今,歷時四年的研究,施振旦終於摸透了江蘇鵝夏季不產蛋的原因。現在江蘇地區也能夠像廣東地區那樣,讓鵝在夏季高溫季節正常產蛋繁殖鵝苗了,而且產蛋性能比常規繁殖還提高了30%。這樣,也就可以實現肉鵝的全季節規模化養殖。

這項研究目前已經影響到鵝肉的消費市場了,一些專門經營高檔鹽水鵝的連鎖店已經在南京悄然開張,吸引了大量食客的消費熱情。

內容來源 /紫金山新聞

攝影 /微博Aslan_Xiong、八月水牯牛

今日互動

你愛

鹽水鵝還是鹽水鴨?

重點閱讀推薦

《金陵十二時辰》我今年107歲了,再來雨花臺看看戰友……東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上熱搜了!是因為……今起,主城開車到六合只要40分鐘!1349人!南京這些考生入選清北等高校自主招生,來看名單!

愛吃鴨子還是鵝?

相關焦點

  • 鹽水鵝與鹽水鴨有何不同,鹽水鵝的製作訣竅竟是木頭蓋子的品種!
    鹽水鵝漢族名菜,有2000多年的歷史,幾乎在淮揚菜起源時就出現了,鹽水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根據《吳地記》記載:「吳王築城,城以養鴨,周數百裡。」說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就有了「築地養鴨」的傳統,南京素以喜鴨而聞名,其品種之多,數量之大,傳播之廣,為中國之最,故南京有」金陵鴨餚甲天下」之贊,早在六朝時期,南京就有了鴨饌的製作,而且鹽水鴨當時已是南京頗具盛名的食品。
  • 鹽水鵝與鹽水鴨分不清楚?鹽水鵝的關鍵竟是木頭蓋子的品種
    時間上而言鹽水鵝相比鹽水鴨晚生500年,加上南京與揚州距離不過百公裡,在製作方法上難以避免地受到鹽水鴨的影響,例如醃製方法等,但要知道揚州在漢代、唐代、清代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鹽水鵝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除開吸取鹽水鴨的製作精華部分,還依據鵝的特點,在組方的後味及厚重度上邊做了關鍵處理,並且在滷製方法上邊更重視本味地激發。
  • 無鴨不成席 可為什麼南京人極少吃鹽水鵝?
    一說到南京美食,無論是南京人還是外地的老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響噹噹的「鹽水鴨」了。南京人最愛也最會吃鴨。在南京,有無鴨不成席的說法。不過,在南京的郊區,卻有很多「鵝菜」,像東山老鵝、六合鹽水鵝、高淳「雲溪」香鵝。這鹽水鵝跟鹽水鴨製作工藝是相同的。那為什麼,卻是鹽水鴨風靡了南京主城大街小巷呢?
  • 南京十大特色小吃(八):鹽水鴨/鴨頭
    鹽水鴨/鴨頭:到南京是不能不吃鹽水鴨的。南京嗜鴨之深,乃至有人說南京人前輩子都跟鴨子有仇。不管這個傳言有沒有根據,但是南京被稱為「鴨都」卻是實打實的名頭。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負盛名,據說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 嘗在舌尖,味在心頭,鹽水鵝攤與它的女主人
    在我們這兒,鹽水滷製的老鵝可是一絕,皮薄肉瘦,刺激的鹹中帶著鵝突出的鮮香,讓人慾罷不能。一定要淋上店家的秘制滷油,真是越嚼越有滋味,若是剁了鵝腿,吃完肉,抓著鵝腿骨再那麼嘬一下,可美了。怕長肉的美女專挑爪翅,老鵝頭買。骨頭有味道嗎!啃骨頭,然後再刷刷肥皂劇,的確很愜意。
  • 揚州鹽水鵝和吳山貢鵝口味及工藝有什麼區別?附吳山貢鵝配方流程
    揚州鹽水鵝揚州的老百姓一般叫:老鵝,之所以這樣叫,是因為選用的都是八個月以上的成年鵝,肉質堅實有肉感,那種四個月左右的仔鵝,皮包骨頭,是揚州人所不屑吃的,黃澄澄的皮,酥爛爛的肉,油晃晃的汁。剛出鍋的鹽水鵝不癟不塌,形象飽滿。
  • 南京小鎮鹽水鵝,土灶臺燒柴火燉鵝,一鍋煮8隻,來吃的都是街坊
    南京的鹽水鵝,雖然不及揚州老鵝那麼有名氣,但是味道也非常不錯,是南京人平時餐桌上不可缺的美食之一。南京的冶山鎮上有一家鹽水鵝店,在自己家裡煮鵝,用小推車推到街上賣,這家老鵝店名叫彭家昌老鵝,是一家40多年的老鵝店,傳承了兩代。
  • 南京鹽水鴨的做法是什麼?
    幾年前的暑假,帶孩子們去南京玩 ,有幸吃到正宗的南京鹽水鴨,口感特別爽滑、細嫩,鮮香不膩 ,回味無窮。都說南京鹽水鴨好吃,那次親自品嘗,果然名不虛傳。相比平時吃到的鹽水鴨,很多都沒有那種嫩滑感,顯得有些乾柴;有時還能吃到淡淡的鴨腥味。
  • 鹽水鵝是鎮江人的餐桌珍愛,為啥好吃?這位攤主給我撂了底
    肆井鵝味香文字原創 / 班小濤說到鵝,很多人都會從嘴邊溜出唐朝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都知道,南京人喜歡板鴨,鎮江人喜歡鹽水鵝。至於鎮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風行吃鵝子的,尚無考證。近10多年來,好像是原來寶蓋路上的「小螃蟹」鵝攤名氣大一點,還有什麼王家巷對面的小邱家,花山路上的竇記鵝莊和朱方路鹽水鵝,江濱新村以及桃花塢菜場等地方,鎮江的鵝攤數不勝數。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處鵝攤就有一處食客。
  • 《南京鹽水鴨》超級詳細製作配方,讓你一看就會~先收藏起來~
    鹽量不要多也不要少,它將影響鹽水鴨的口感。醃製時間(夏季 2小時,春秋3小時,冬季4小時),食鹽有祛除血水和腥味的作用。【鴨的溼醃製】第一步:熬製老鹽滷 【熬製老鹽滷所用原料和配比】 原料重量原料重量清水32kg草果48g泡菜鹽10kg甘草48g八角120g白芷48g桂皮80g丁香12g紅花椒80g香茅12g香葉24g薑片240g山柰48g蔥段240g【老滷水的調製】 第一步:清水倒入不鏽鋼桶內,加熱後下入泡菜鹽,邊下入邊攪拌至泡菜鹽融化,這時調成飽和鹽水。
  • 正宗南京鹽水鴨的技術配方,值得收藏
    我覺得南京鹽水鴨好吃,南京鹽水鴨是南京有名的特產,久富盛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南京鹽水鴨一年四季都可以製作,鹽水鴨的特點是醃製復滷期短,現做現賣,現買現吃,不宜久藏,鹽水鴨對於原料的選擇也是很講究:就像北京烤鴨的鴨子首選北京填鴨一樣, 鹽水鴨的首選鴨子原料是高郵一帶出產的湖鴨!湖鴨的肉質特點是皮白肉嫩、肥瘦合適,做成的鹽水鴨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鹽水鴨吃起來口感鮮嫩。
  • 麻鴨變成了「櫻桃谷鴨」 鹽水鴨沒10年前好吃
    鹽水鴨為何感覺沒10年前好吃?  中國農科院專家:這是因為大部分鹽水鴨的原材料由麻鴨變成了「櫻桃谷鴨」  新華報業網訊 「過去南京鹽水鴨的『主角』是麻鴨,但因為生長周期太長,不能滿足市場需要,近十年來,大部分鹽水鴨的『主角』已經換成了生長期短的國外品種『櫻桃谷鴨』,但是肉質和口感比麻鴨遜色不少。」
  • 中國八大名鴨,南京鹽水鴨上榜,第一名的位置難以撼動,聞名中外
    另外,具有兩萬五百多年歷史的南京鹽水鴨也是榜上有名,今天瘦猴就和大家聊聊這中國八大名鴨都有哪些,為什麼能成為眾多鴨肉中的佼佼者,喜歡吃鴨肉的朋友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二:南京鹽水鴨 鹽水鴨是南京的著名特產,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
  • 說實話,沒想到「凡爾賽」的波司登,卻輸給了加拿大鵝、盟可睞
    近年來,關于波司登的話題一直不斷,連續兩年請來愛馬仕前設計師高緹耶玩聯名,一心想要擺脫土味的標籤,卻始終沒人願意買單,最後導致一種現狀:當波司登說「我要凡爾賽時」,卻不如加拿大鵝、Moncler會講故事。相比「一飛沖天」的Canada Goose加拿大鵝和「賺智商稅」的萬元Moncler盟可睞,波司登的這手牌似乎沒想像中那麼好打。
  • 鵝的全身都是寶:鵝產品的開發和利用前景廣闊
    大家好,前邊咱們分享了養鵝的一些基本知識,估計大家對鵝都產生很大興趣,那麼鵝到底有什麼好呢?有什麼價值呢?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鵝和鵝產品的有關情況,供各位參考。大約4000年前人們就開始養鵝了,鵝是人們最早馴化的家禽之一,也是人們忠誠的夥伴。
  • 母鵝脫肛怎麼辦?17年養鵝人,聊聊脫肛原因與預防措施
    鵝發生脫肛基本是在鵝產蛋的初期,鵝脫肛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小農莊養了17年鵝,在剛養鵝的前1~2年也出現過這種情況,但近些年再沒出現過了。
  • 鹽水鴨、桂花鴨,別再鴨鴨分不清,不知道,容易鬧笑話
    地理標誌鹽水鴨南京最為有名的小吃,應該是鹽水鴨和鴨血粉絲湯。基本上全國人民都知道,南京人愛吃鴨。對外地人來說,鹽水鴨和桂花鴨是分不清的,絕大多數人會認為是兩種產品。特別是桂花鴨,大家往往望文生義,理解為和桂花相關,或是用桂花作原料製作的。其實鹽水鴨就是桂花鴨,桂花鴨只是鹽水鴨的雅號而已。
  • 夏天沒胃口,就更要吃好,鹽水鴨、嫩滑不膩,吃好肉、身體棒棒的
    南京有三隻鴨子最為出名,一是「金陵片皮鴨」二是「南京臘板鴨」三是「南京鹽水鴨」。南京鹽水鴨也是最受來睞的一道家常菜,鴨肉鹹淡適中、嫩滑不腥、肥而不膩,無論是自己吃還是接待客人之用,都不會覺得掉價,絕對夠檔次。就是苦於製作程序複雜和製作技巧,所以會做的人比較少。
  • 教你南京鹽水鴨正宗做法,配方調料都告訴你,皮白肉嫩,滿口留香
    金陵鹽水鴨,傳承了兩千五百年了,在南京這個地方,鹽水鴨就是一個代表性的菜,南京人吃鹽水鴨,就像廣東人吃燒鵝一樣,南京每年鴨子的銷量,達到一億多隻。下面具體做法介紹給大家。鹽水鴨傳統的工藝做法,比較講究,選用瘦型鴨,這種鴨子肉嫩皮薄。
  • 為什麼菠蘿要用鹽水泡?
    這個季節,又到了吃菠蘿的時候,菠蘿吃起來味香肉甜,而且 營養豐富,深受很多人的喜愛,但很多人恐怕不知道為什麼要用鹽水浸泡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