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已到了選購小麥品種的時期了,小麥種子經銷商已經開始在村裡大喇叭吆喝了,農民朋友們該怎樣正確選擇小麥品種?今年小麥啥時候種?各地小麥播種時間有何差異?播種注意事項有哪些?
2019全國各地小麥播種時間表
小麥的種植時間,小麥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一般在9~10月份播種,次年4~5月收割,(以長城以南為主),春小麥一般在春節後播種,8~9月份收割,(以長城以北為主)。
河南小麥播種時間
豫北及豫西地區適播期以10月4日至13日為宜;
局部丘陵山區10月初播種為宜;
豫中、豫東地區適播期為10月7日至15日;
豫西南地區適播期為10月15日至23日;
豫南地區適播期為10月17日至26日。
河北小麥播種時間
唐山、秦皇島、廊坊、保定北部10月1日-10月8日;
保定南部、石家莊、滄州10月5日-10月13日;
衡水、邢臺、邯鄲10月8日-10月18日。大部接近常年略偏晚(偏晚3-5天)。
山東小麥播種時間
魯東地區(煙臺、威海、青島、濰坊)小麥適宜播期一般為10月1日至10月10日,最佳播期為10月3日至10月8日。
魯中地區(濟南、淄博、濱州、萊蕪、泰安)小麥適宜播期一般為10月1日至10月10日,最佳播期為10月3日至10月8日。
魯北地區(聊城、德州)小麥適宜播期一般為10月1日至10月10日,最佳播期為10月3日至10月8日。
魯西地區(聊城部分地區、菏澤部分地區、濟寧)適宜播期為10月3日至10月12日,最佳播期為10月5日至10月10日;
魯南地區(泰安大部、濟南、萊蕪、淄博、聊城大部、日照)為10月5日至15日,最佳播期為10月7日至12日。
魯西南地區(菏澤、濟寧、棗莊、聊城南、泰安西南和臨沂的費縣、平邑縣)為10月5日至15日,最佳播期為10月7日至12日。
華北及其他地區小麥播種時間
華北冬麥區,是我國主要的冬麥區,播種面積佔我國的47%,總產佔我國的53%。
一般年份冬麥可安全越冬,大於0℃積溫4100℃。可供小麥、早中熟玉米的兩熟。
水是決定播種面積的限制因子。黃河以北地區多種在灌溉地上,黃淮平原是旱地麥適宜區,生產潛力大。
長江中下遊冬麥區,種植面積佔12.3%,總產佔45%。3-5月江淮平原光溫水較協調。3-5月降水量大於450mm的地區屬不適宜種麥區。該區小麥商品率較高。
東北春麥區,黑龍江、吉林溫度低,春麥適宜。西北春冬麥區,灌區和黃土高原區。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麥,南疆冬小麥,適應好,生產力高,品質優。
西南麥區,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四川冬暖,溫水適宜,但光照少,病蟲嚴重。高原光照強,灌溉成熟期溫度低,利於高產。
青藏高原冬春麥區,光溫水配合利於小麥生長、抽穗——成熟期長達50-80天。降水不足,小麥種在水澆地上。
小麥品種那麼多,如何選高產穩產品種?
根據小麥高產、穩產必備性狀選擇
1.抗寒性
小麥品種有春性、半冬性和冬性三個不同類型,小麥品種要具有一定的抗寒性,但也並非越抗寒越好,只要保證在當地秋播能安全越冬即可。
2.抗病性
危害小麥生產的主要有三鏽和白粉病、全蝕病等,所以在購買種子時,應認真閱讀品種抗病性的介紹。
3.早熟性
早熟或熟期適當是小麥高產、穩產的重要條件,早熟品種能夠避免或減輕某些自然災害,如:灌漿成熟期間能夠躲過乾熱風和高溫病害。
4.抗倒性
俗話說「麥倒一把草」,只有選擇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才能夠進一步提高產量,實現豐產穩產。
一般在大田生產中株高為70--85釐米較為理想,品種的抗倒性也分為高抗、中抗、較抗等幾個類型,應根據自己的地力水平進行選擇。
根據小麥品種選擇原則
中北部麥區
包括沙河以北的鄭州、漯河、許昌、平頂山、洛陽以及黃河以北水澆地。該區域生產條件較好,灌溉面積較大,產量水平相對較高。
品種利用時應儘量選擇半冬性中熟或早中熟品種,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種。
東部麥區
包括商丘、周口、開封等市,該區域生產水平較高,但倒春寒發生概率較大。
品種利用時儘量以春季發育平穩、抗倒春寒能力較強、抗倒性好、抗白粉病和銹病、赤黴病能力較強的半冬性品種為主,合理搭配弱春性品種。
南陽盆地麥區
該區品種布局時應考慮半冬性早熟品種與弱春性品種的合理搭配,選擇抗條銹病和白粉病,耐紋枯病和赤黴病,抗穗發芽和倒伏的品種。
信陽稻茬麥區
包括信陽市以及南陽、駐馬店市南部的稻茬麥種植地區,該區域降水量較大,田間溼度大,品種布局時應以耐溼、耐漬、抗穗發芽、抗病(赤黴病、紋枯病、白粉病)、熟期偏早的春性或弱春性品種為主,發揮早熟品種躲病避災的優勢。
旱作麥區
包括洛陽、三門峽、濟源、平頂山、鄭州等中西部淺山和丘陵地區,該區域灌溉能力差,小麥生長靠自然降水,適宜種植耐旱性較好的品種。
小麥播種注意事項
小麥的播種方法主要有,條播、撒播、穴播。條播籽落的均勻,覆蓋土的深淺一致,出苗整齊,中後期通風透光,便於機械化管理。撒播多用在麥棉套作或稻麥輪作地區,土質粘重、整地難度大時宜撒播,有利於搶時、省工,苗體個體分布與單株營養面積較好,但種子入土深淺不一致。穴播也叫點播或窩播,在稻茬麥田採用,施肥集中,播種深淺一致,出苗整齊,田間管理方便,但花工多,穴距較大,苗穗數偏少,影響產量。
1、精細整地
整地播種應達到深、細、透、平、實、足。
「深」:即深耕25釐米以上,打破犁底層。
「細」:即適時耙地,耙碎明暗坷垃。
「平」:即耕地前粗平,耕後復平。
「實」:即上松下實,不漏耕漏耙,無加空暗壟。
「足」:即底墒充足,粘壤耕層土壤含水量應在20%以上、壤土18%以上、沙土16%以上,約佔田間持水量的70%-80%,確保一播全苗。
2、適量播種
品種差異
對於分櫱力強的品種播量適當減少,分櫱力較弱的品種播量適當增加。
播種時期
早播播量減少,晚播播量增加。
地力水平
地力水平上等,高肥力田塊,分櫱多,成穗率高,播量要適當減少,低肥力田塊適當增加,但不能過大,以免基本苗過大,而造成弱苗。
適宜播量
適播期內旱地每畝適宜播量為7.5-10公斤,水地每畝適宜播量為:條播12.5-15公斤,撒播15-17.5公斤。
適播期外提前或推後1天,每畝減少或增加播量0.5公斤。
3、適度深耕
嚴格掌握播種深度3~4cm。播種過淺,種子在萌發出苗過程中會因土壤失墒而落幹,出現缺苗斷壟問題,同時播種過淺分櫱節離地面過近,抗凍能力弱,不利於安全越冬。
播種過深,使小麥地中莖伸長過長,使正常情況下不伸長分櫱節第一節以至第二節間伸長,出苗過程中消耗種子中營養物質過多,麥苗生長細弱,分櫱少,冬前難以形成大小適宜的群體,而且植株內養分積累少,抗凍能力弱,冬季和早春易大量死苗。
多數地區的農民用戶正忙著秋收,準備著小麥的備播。
在這裡再次提醒廣大的農民朋友,在小麥播種前,一定先了解,小麥播種的最佳時期以及小麥播種注意事項!
綜合整理:李鵬
來源:種子科技、黔農網
圖片:新華社
監製:李國龍;編輯: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