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行走」的鯊魚?是生物進化嗎?會不會出現越來越多行走的魚?

2021-01-10 騰訊網

地球上不同的物種之間特性都是各不相同的,在我們的常識當中,魚就是生活在水裡的,魚類前進的動力是依靠魚鰭擺動。小到幾釐米的小丑魚,大到體型幾十米的大鯊魚都是如此。

鯊魚也分為不同的種類,樣貌也各不相同,但是它們都有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圓弧形的大嘴巴,還有鋒利的牙齒,在深海遊動時總能掀起驚濤駭浪。在海洋深處還存在著一種非常特殊的鯊魚,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它不同於其他的鯊魚種類,前進的動力除了擺動的魚鰭之外,還有一雙腿,它是地球上存在的可以行走的鯊魚。

它的名字叫做肩章鯊,生活在熱帶水域當中,體型非常小,只有一米左右。通過它的體型和樣貌來看,與其說這是一種鯊魚,更不如說這是蠑螈,它的背上還有很多圓形的斑點呈現出黑色,魚鰭都非常的強壯,看起來非常的寬,正是這4個與其來幫助它實現了行走。

由於它的體型比較小,所以一般生活在大約50米深比較淺的海域,有一些小魚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還會爬上珊瑚礁群的食物。在漲潮又退潮之後會有很多的海洋生物聚集在沙灘上,這時候就是肩章鯊的捕獵時刻,可以酣暢淋漓的飽食一頓。

最早它發現於澳大利亞的西海岸,後來又在紐幾內亞等多個地區發現了新的品種。不僅可以在海洋當中如魚得水,更可以像爬行動物一樣在海岸上爬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在沒有充足的水源或者呼吸的氧氣的時候,肩章鯊會調節自己的心率和呼吸能力,來滿足身體的需求。甚至在某一些極端環境下,它們還會限制血液的流動,讓自己的適應能力更強更好的生活下來。

在2008年發現了5種,現在一共發現了9種,不同種類的肩章鯊內部結構都是不同的,最明顯的區分就是身上的紋路不同,也就是肩章的標誌。關於這一物種的起源,科學家在分析過DNA之後,認為它們可能是由地球上古老生物的種群後代進化而來的,後來又演變成了新的物種。也是由於這一物種的發現,科學家才認為其實肩章鯊的進化能力是非常強的,曾經我們覺得鯊魚進化能力非常緩慢,在幾億年的歷史當中它們的外貌變化並不大,但是在發現這些特殊魚類之後,才知道鯊魚的進化速度有多麼快,生命力有多麼頑強。

即使它們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也沒有從地球上銷聲匿跡,反而穩定了海洋霸主的地位。在未來肩章鯊的4個會行走的魚鰭,極有可能會進化成為真正的腳。地球上是否會出現越來越多會行走的鯊魚呢?從而走上陸地。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會行走的鯊魚,專家讚嘆造物主的神奇:肩章鯊揭示了進化的奧秘
    鯊魚,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各大海洋恐怖片的特邀嘉賓,作為海中「兇暴」的代名詞而被人類畏懼著,沿海地區也市場流傳有鯊魚吃人的傳說,因此鯊魚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一直不太好。但是,我們這個對鯊魚的認識其實是很片面的,鯊魚,遠不是那麼簡單的物種。
  • 行走的肩章鯊,野心不只是海洋,展示了鯊魚家族恐怖的進化能力
    但鯊魚辣椒只是高原寺博士製造的一個機器人,並非是地球上的生物。為什麼我們要提到行走呢?因為地球上還真存在可以行走的鯊魚。    不斷進化的鯊魚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鯊魚是一種進化的十分緩慢的生物,但隨著越來越多「特殊」的鯊魚被發現,人們開始意識到鯊魚進化能力的恐怖。
  • 行走的肩章鯊,展示了鯊魚家族恐怖的進化能力,它們的野心不只是海洋
    不,也許你會想到《鐵甲小寶》裡的鯊魚辣椒,那傢伙不但可以行走而且還是雙腳直立行走,這是一個相當另類的特徵。 但鯊魚辣椒只是高原寺博士製造的一個機器人,並非是地球上的生物。為什麼我們要提到行走呢?因為地球上還真存在可以行走的鯊魚。
  • 2020年,「行走海底的魚」滅絕!長相:類似半魚半獸生物
    important} 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海洋物種多不勝數,但是隨著自然演變與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生物種群逐步消失或滅絕,所以如今要發現一些古老的生物是非常困難其實簡單的來說,這種魚類與其他魚類不一樣就是可以「行走」,當然或許它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走」,可能是用手鰭感觸海底的沙層。但無可置疑的是,它們長著像手一般的前鰭,所以長相看起來類似於「半魚半獸」的生物,也就是依靠海底沙石來提升自己前行的動力,所以就類似於在海底行走之中。
  • 2020年,「行走海底的魚」滅絕!長相:類似半魚半獸生物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地球上,海洋物種多不勝數,但是隨著自然演變與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生物種群逐步消失或滅絕,所以如今要發現一些古老的生物是非常困難,同時不僅古老生物難以找到,包括現代生物種群都在大規模的減少或消失之中。
  • 最「年輕」的鯊魚,已經會走路,陸地的動物顫抖吧
    但鯊魚辣椒只是高原寺博士製造的一個機器人,並非是地球上的生物。為什麼我們要提到行走呢?因為地球上還真存在可以行走的鯊魚。肩章鯊的遷徙很可能是因為受到了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的影響,海平面的上升,海洋溫度的下降迫使它們遷徙到更溫暖的水域。不斷進化的鯊魚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鯊魚是一種進化的十分緩慢的生物,但隨著越來越多「特殊」的鯊魚被發現,人們開始意識到鯊魚進化能力的恐怖。鯊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已經存在了大約4.5億年,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恐龍只有2.4億年。
  • 科學家:9種鯊魚已擁有「行走」能力,退潮後在淺灘覓食
    我們知道,地球生命出現以來,經歷了幾十億年的進化過程,最終才擁有了現在繁榮的生物圈,才有了人類。到目前為止,地球生命依然處於不斷進化的狀態。但有一種生物卻被科學家認為是最「不思進取」的,它就是大海裡的鯊魚。
  • 科學家:9種鯊魚已擁有「行走」能力,退潮後在淺灘覓食
    我們知道,地球生命出現以來,經歷了幾十億年的進化過程,最終才擁有了現在繁榮的生物圈,才有了人類。到目前為止,地球生命依然處於不斷進化的狀態。但有一種生物卻被科學家認為是最「不思進取」的,它就是大海裡的鯊魚。
  • 人類直立行走的原因是什麼?為了保住小命!生物在環境強迫下演化
    環境是模具,生物是產品。環境不變,生物的演化就缺少了動力和推力。環境產生變化以後,生物為了生存不得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生物的演化就這樣發生了人類的祖先為什麼會開始直立行走?是環境強迫的結果!假設宇宙中存在「上帝」,並且她親自出馬誘導數百萬年前東非的猩猩:你們現在是四肢行走,但是直立行走是有好處的,雖然這好處目前不明顯,但是遙遠的將來就明顯了你們聽我的話,現在開始直立行走,堅持數百萬年以後,你們可能進化成人類你們進化成人類以後,你們去做實驗的話會發現直立行走的人類比直立行走的猩猩的耗氧量要少得多
  • 恐龍是鱷魚的祖先嗎?為什麼地球「霸主」大都是兩足行走的動物?
    鱷魚的祖先是恐龍嗎?為什麼只有兩足行走的生物才能「稱霸地球」?這是兩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我們先說答案:鱷魚的祖先並不是恐龍,確切地說鱷魚和恐龍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它們是同一時期不同分化的結果。從已知地球不同地質年代的「霸主」來看,確實是兩足行走的生物居多。下面我們再來詳細的解析一下這兩個問題。
  • 那些會直立行走的狗狗,最後都怎麼樣了?
    然鵝,直到最近頻頻看到,各種狗狗直立行走、長時間罰站的視頻,小本才知道,我錯了!不會吧不會吧!2020年信奉科學養寵的鏟屎官還做這事兒?這些人是真的不了解,還是「明知不可為,為博眼球而為之」?狗狗為什麼不應該直立行走?在人類的進化史上,人類的祖先也是使用四肢行走的,因為環境的變化,使得人類慢慢進化成使用雙腳行走。
  • 這種魚不會「遊泳」,是海洋裡行走的糧食庫,能生存下去全靠這招
    海底裡面生活著非常多的魚類,每個魚類都有自己具備著生存技能,有些魚類擅長隱藏,有些魚類反應靈敏,在我們看來所有的魚類都是會遊泳的,然而總有一些魚類是個例外,它生存在海底卻不會遊泳,正是如此才成為海洋裡行走的糧食庫,比它小隻的魚能夠把它吃掉,它們能夠生存下來全是靠這招。
  • 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你見過嗎?
    科學家在澳洲海域發現多種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圖為其中一種──肩章鯊(Hemiscyllium ocellatum)。依據發表在《海洋與淡水研究》(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期刊的一項研究,這些鯊魚在海床上走路,而不是遊泳,這使他們擁有一些優勢。
  • 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你見過嗎?
    科學家近期在澳洲附近海域發現會「走路」的4種鯊魚。它們使用魚鰭在海床上移動,形同走路,而這種移動方式有助於它們獵捕食物。科學家在澳洲海域發現多種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圖為其中一種──肩章鯊(Hemiscyllium ocellatum)。
  • 彈塗魚,可在陸地上行走的魚類,不僅會跑會跳還是兩棲動物的祖先
    但除了肺魚以外,世界上這種奇特的魚也還是有的,其中就有一種可在陸地上行走的魚類,不僅會跑會跳還是兩棲動物的祖先!可是長有「腳」的魚呢你們能猜到它是什麼魚嗎?相信你們一定沒有見過,那就是彈塗魚,是不是說出它的名字後,就已經讓你們覺得有點陌生呢?
  • 七種可以在陸地行走的魚!
    但在自然界的確存在著七種神奇的行走魚類,它們具備額外的器官能夠從空氣中吸取氧氣。下面,老鬼釣魚俱樂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這些「魚類漫步者」!1、鬍子鯰鬍子鯰是一種會行走的鯰魚,它們最初起源於泰國,是一種非常醜陋的魚類。
  • 鯊魚可以在陸地上自由行走,見人就咬!
    如果有一天鯊魚可以在陸地上自由地行走,而且還非常的殘暴,到處吃人,你遇見了會怎麼辦?今天我要一口氣講完國產恐怖片 陸行鯊,雖然跟國外的一個小成本內容很像,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這部電影說的是啥呢?說呀,那是發生在東南亞一座小島的故事,有一個基因實驗室,在小島下一百多米,實驗室的老闆是胡總,因為留著鬍子還是老總。
  • 非洲肺魚能夠四足行走 四足動物最早起源
    原標題:非洲肺魚能夠四足行走 四足動物最早起源 非洲肺魚展示了簡單的行走行為非洲肺魚在受控的條件下展示行走行為這兩種能力先前被認為是早期四足動物的起源,有肢體的原始陸地居民比肺魚的祖先出現的更晚。這個觀察導致了陸地生活的進化事件順序的重新洗牌。它同樣表明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早期四足動物的化石足跡很可能是肺魚的祖先肉鰭魚留下的。
  • 為什麼肉食性恐龍是雙足行走,而植食性恐龍都是四肢行走的?
    古生物學家在研究恐龍的過程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這個物種有著豐富的種類,而且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分布,但是它們在進化方向上遵循一定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一般的食肉動物都是用兩條腿行走的,而且它們的性情一般也比較兇殘,例如我們最為熟知的霸王龍、棘背龍等肉食性恐龍。而用四條腿行走的恐龍一般是植食性恐龍,它們與肉食類恐龍相比起來要溫順得多,例如甲龍、阿根廷龍等。
  • 比鱷魚還兇猛的魚!能走能爬能呼吸,它為何會這麼厲害?
    在電影中,要說起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有人會說是林允追求鄧超的場面,也有人會說是美人魚震動尾巴的場面。但其實最讓小編難忘,也最讓小編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林允是一條美人魚,可她為什麼能直立行走呢?美人魚或者其它魚類,真的能進化出人的手或者腳,擁有人類一樣的生活嗎?其實,這種魚真的存在過。早在1938年時,考古學家就曾在加拿大的某處公園中,發現這種擁有人類手臂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