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喜劇故事之下的醜陋人性

2021-01-11 雨落電影周刊

不可否認,經典總是有一種難以忘懷的溫度。

時別多年,依舊令人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

前不久上映的《海上鋼琴師》是如此,如今又上映的《美麗人生》亦是如此。

不可否認,電影給人的希望,總是直達人內心的旋律。

也正因此,重溫這部老電影,總能讓人回憶起很多令人悲痛的過往。

這種感覺是無法言說,更是過目不忘。

《美麗人生》是一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義大利電影。

在導演羅伯託·貝尼尼的導演之下,成為了一個為追求心愛之人,層出不斷的奇遇,為鼓勵兒子不在意現實,而編造的一個善良謊言。

這部一部被喜劇籠罩之下的悲劇,亦是悲劇世界中奪目的一簇喜劇。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志得意滿的年輕猶太青年基度,與美麗而充滿十足魅力的女教師之間的多拉。以一場風趣幽默的邂逅「早晨,公主」,結下了兩人的緣分。

本以為,可以幸福地度過這一生。卻因一場二戰的硝煙,將這一切打破。

導演通過鏡頭展現了,這個戰爭之前義大利小鎮之上的淳樸人性和戰爭給人帶來的硝煙,哭泣和死亡。

然而,導演卻通過一個遊戲,將這一切戰爭的悲痛,掩蓋了過去。

使世界變成了鏡頭之下的幸福,和充滿感情。

《美麗人生》只為了心中所愛的人

從影片開始,就充滿了一種浪漫的色彩。它沉浸在人們生活之中的歡聲笑語之中,尤其是關於基度和多拉的愛情故事。

基度總能在不經意間,帶給多拉驚喜。

一次偶然的相遇,又一次又一次的邂逅,真正的讓基度融入了多拉的內心。

最終,騎著一匹綠色的駿馬,在萬眾矚目之下迎娶了公主。

這樣的故事,充滿了輕鬆,幽默,又處處溫暖。

故事的前半部分,展現了一個身份卑微的基度,如今使盡力氣去追求心中多拉的甜美愛情,後半部分,則是一份對於心愛之人的堅守。

基度對於心愛的兒子,通過一次次的謊言,讓他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對於妻子,則以廣播,音樂讓她對這個世界充滿希望。

這樣的溫馨,在一次次與兒子的歡笑之中,讓人催淚淚下。

他們是彼此堅持下去的希望,基度即便已經筋疲力盡,已經到了放棄的邊緣,但心中的妻子,兒子卻成為了他再度舉起的力量。

什麼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這就是一份偉大的愛,作為丈夫,可以不顧生死,在廣播站給妻子問候早安,也可以通過留聲機給妻子放音樂,。作為父親,面對充滿了死亡的集中營,卻編織了一個繽紛多彩的遊戲世界。

鏡頭之下,是人與人之間的疲憊與絕望。

而在他的身上,卻展現了一個充滿搞怪的不一樣人生。

即便是令人難忘的一個夜晚,但也是在時刻鼓勵兒子,告訴了他關於這個世界的美好。

故事的最後,就如同父親的寓言,在走出那個鐵盒子之後,坦克就如同獎勵一般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最後隨著母子的相聚,影片嘎然而止。但那個最深愛的父親,卻留在了記憶之中。

即便,影片之中充滿了太多的不幸,但通過基度的口中,讓我們相信了這個世界上存在善良。

充滿諷刺味道的反戰色彩

影片以德軍的進駐而開始,就已經暗示了一種悲涼的情緒。

更是以基度以謊稱視學官的身份進行視察時,充滿了諷刺味道。

本意是宣揚他們種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這是一種在侵略者進行的同時,進行的思想上的煽動,蠱惑和奴役。

而這些更是侵略者的卑劣伎倆。

但通過基度的語言,卻充分的顯示了他們宣揚的無稽與荒誕。所謂的優越感,是來自高貴的耳廓,還是精緻的肚臍眼。

其中,也不乏充滿寓意的色彩。

比如,在多拉和他的未婚夫在舉行婚禮之前,基度的叔叔卻在,飯店門外抱怨心愛的坐騎被塗上了猶太馬的標記。

還有在舞會上,德國軍官自始自終的一個「希特勒」站姿。

以及,商店門口無比尖銳的標語「猶太人和狗不得入內」。但通過基度的調侃,已經讓人深深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美麗人生,展現的不僅是對心愛人的堅守,更多的是對現狀之下的美好謊言,

與它同樣主題的《辛德勒的名單》向我們展現的同樣是集中營下的殘忍,以及人性的光芒。

但不同時,《美麗人生》則是通過一個不能直視的歷史,展現了不一樣的人生美麗。

這其中,不僅有戰爭的殘酷,更有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愛,父母對兒子的愛。

可以說,在他懵懂無知的年齡裡,父親給予了它最大的溫暖。以至於,通過祖叔華成年之後回憶的父親,總是充滿了樂觀。

影片講述的不僅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更多是一種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即便是一個悲慘的世界,但依舊充滿了光明,如同在集中營中的生活,被父親說成了一場積分遊戲。

誠然,通過結尾,我們知道了這是一場絕妙的謊言,尤其是,當聯軍的坦克駛來之時,總會由衷的產生一種觸動。

不得不說,導演將集中營比作一場遊戲,無疑是對戰爭最大的諷刺和戲弄。

而樂觀的心態,則成為了這樣遊戲的最後勝利者。

導演羅伯特·貝尼尼的精巧構思

《美麗人生》是一部構思精巧的電影,它不僅展現了戰爭的殘酷,更展現了一位優秀的丈夫。

這部常年霸佔豆瓣top250的第五名,帶給人們最多的不僅是數不清的獎項,更是導演羅伯特·貝尼尼自導自演的精巧構思。

以及女主尼科萊塔·布拉斯基的精彩演技。

可以說,這樣一部以戰爭開玩笑的電影,無疑是成功的。

在曾經的坎城電影節中,評委也為此吵的不可開交。

相比於傳統的戰爭片,沒有了過多的嚴肅,而是充滿了歡笑。充滿了真情,以及剝去戰爭的外衣,都可以說是一部關於父愛的電影。

網友更是評論「偉大的父愛電影」「男人婚前必看影片」,這不僅是因為導演為我們上演了一段風趣幽默的故事,更多的是通過他的熱情,為我們很多人照亮了黑夜之中的明燈。

為此,《美麗人生》是一部特殊年代的電影,同時也是一個特殊環境,特別的男人。

這樣的人,更如同我們身邊眾多的小人物。

那在髮際線上面的頭髮,風趣幽默的談吐。

同樣,他也失魂落魄,被人在大街上追,也同樣為愛奮不顧身,上演著屬於自己的浪漫。這樣的故事,不得不說,讓人記憶深刻。

對於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人性的骯髒與醜陋都在這部影片裡了
    即使你沒有看過《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部影片,也一定看過這張圖片:一個風姿綽約的女人正準備點菸,周圍一大幫男人把打火機遞過去,這風景怎一個美字了得。看到這張圖片,你會以為是一個美麗女人在男性群體中佔據主導地位的美麗故事?這就大錯特錯了。
  • 從鏡頭語言、性格特點、拍攝手法解讀二戰電影《美麗人生》的魅力
    2.獨特的拍攝手法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由喜到悲的故事《美麗人生》是貝貝尼自編自導自演的,表面上看,貝貝尼用一種極為樂觀的生活態度,為觀眾喜劇性地講述了一個二戰期間頗為悲慘的三口之家的故事。片中獨特的拍攝手法體現在三個方面:①從視角角度來看,這部影片由喜劇轉悲劇,沒有給觀眾和突兀的感覺,而是隨著鏡頭的轉換,慢慢過渡。
  • 《喬喬的異想世界》VS《美麗人生》:差距在這裡
    原因如下——先說共性,其一兩片都是關於猶太人抗爭納粹的二戰題材電影;其二兩片都是在人道主義下講故事的(鑑於從人性角度為納粹申辯的電影也不在少數);其三兩片都在用浪漫喜劇的方式表現醜陋的東西。相對於《美麗人生》的輕喜劇風格,《喬喬》絕對算是「重口味」喜劇了!注意它的重口味不在於看者到底能不能捧腹,而在於導演製造笑點時所顯露出來的「動機」。
  • 虐貓事件背後是人性的醜陋
    這背後充分的體現了人性的醜陋。 人性存在的醜陋有 自私,嫉妒,貪婪,虛偽,仇恨,墮落,自以為是,驕傲,自戀,歧視,等等!基督教認為人性有七宗罪:虛榮、嫉妒、倦怠、暴怒、貪婪、饕餮以及色慾。佛教認為人性有五毒:貪嗔痴慢疑。實際人性的醜陋就是過份。
  • 「灰色三部曲」:人性在此刻顯現,平凡故事的背後是人生的救贖
    序言人性並不像是那些通俗易懂的道理一樣,反而是複雜的,是難以理解的東西,從古代開始人們就一直研究起來人性,人性到底是什麼,它的盡頭在哪裡?其實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人性是富含著一切有著感情的生物;從狹義上來說,人性是人的一種特有屬性,僅僅是表現在人的身上。
  • 楊絳《洗澡》中的一段經典語錄,揭露了人性的醜陋,至今都難改變
    —阿諾德 人性,可以說是千百年來很多大智者,大哲人喜歡討論的話題,今天讀了楊絳《洗澡》中一段經典的語錄,也藉此機會跟大家討論下人性。如果問現代的人,人性有什麼醜陋的呢?相信現代很多人都能回答出很多來。 很多人會說,人性的醜陋就好比見不得身邊人比自己混得好,這個在很方面都有表現,比如一家親戚,總有親戚巴不得你家落難。
  • 《美麗人生》:詼諧幽默的背後,裹挾著黑暗中才能綻放的人性光芒
    與一般意義上的戰爭題材劇相比,1997年上映的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沒有戰爭的慘烈,沒有暴虐的殺戮,更沒有殘酷影像的恐懼。這部奧斯卡最佳經典影片,是一部笑著講悲劇的電影。影片開闢了一個全新的視角,用詼諧與誇張的手法講述了猶太裔義大利人基多一家在二戰期間的悲歡離合。讓我們重新理解戰爭,重新解讀人生。
  • 豆瓣9.5《美麗人生》:人的生命是可貴而且充滿歡笑的
    1997 年由義大利人羅伯託·貝尼尼執導的影片《美麗人生》獨具特色,運用喜劇手法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中慘絕人寰的故事娓娓道來,卻毫無違和感。影片最讓人驚喜的是,從陳舊的創作素質中挖掘嶄新的故事,讓觀眾看到集中營中的一段感人至深的美麗人生,該片並未局限於表現戰爭的殘酷,進一步將主題延展至感人肺腑的美好愛情、偉大的父愛和男人的責任感。
  •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當美麗成為原罪,人性的醜惡黑暗展露無遺
    「美麗」是任何人都想有著的,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卻擺脫任何人的幸福想像,當別人根據故意凝望美麗,促使本來美好事物變成一道束縛,根據細緻的拍攝手法,使我們一探產生在西西里美麗又憂傷的小故事。從古至今西西里便是諸多小故事的發生地,無論是讓人畏懼的黑幫家族、美麗的西西里女孩兒,很多美好的故事從而進行,2000年公映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也是產生在美麗西西里的悲傷小故事。定居在西西里島上的女一號瑪蓮娜(莫妮卡·貝魯奇扮演),瑪蓮娜儘管天性不張揚,可是由於她的衣擺、灑脫的長髮捲髮、纖穠合度的身型所局部變量出妖豔的容貌,一直引來許多風言風語。
  • 懂得感恩,你也能夠收穫《美麗人生》
    感恩節宜觀影——《美麗人生》《美麗人生》是義大利導演羅伯託·貝尼尼自導自演的一部二戰背景溫情電影,它不但是第7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導演兼男主角的貝尼尼更在最佳男主角的項目擊敗了呼聲極高的《搶救雷恩大兵》的湯姆漢克。
  • 《靈犬雪莉》:人性與自然,淨化心靈的安靜故事
    大多數人說起《神犬雪莉》會更熟悉它的同名電影,但其實電影是改編自法國的同名童書,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的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小鎮上,講述了小男孩塞巴斯蒂安馴化靈犬雪莉的故事。由這本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得了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兒童評審團獎,西雅圖國際電影節青年審評團獎等多個國際獎項,這本書的作者同時也是電影的導演。
  • 《美麗人生》:美麗的人生到底該是什麼樣呢?
    時隔23年後,2020年1月3日,《美麗人生》以4K高清修復的面貌與中國觀眾重逢。在坎城電影節首映時,本片曾讓全體觀眾含淚起立鼓掌長達12分鐘之久。時至今日,在國內的豆瓣網上,本片仍以9.5分高居排行榜第五。但將我們吸引進影院的,並不是本片響亮的名頭和傳奇的過往。一部作品是偉大還是平庸,就要看它能否讓我們常看常新,回味無窮。《美麗人生》,無疑屬於前者。
  • 《美麗人生》:一則關於奇蹟的寓言
    《美麗人生》4k修復版本在內地上映了,很多影迷為之一振,高呼「又到了還電影票的時候」。這部1997年上映的義大利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5分,在豆瓣電影前250名中位列第六。毫不誇張地說,這可能是中國人最喜歡的義大利電影,略微誇張一點地說,這是一部沒有人會不喜歡的電影。
  • 這部《狗鎮》,揭開了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這也是網上流行的「屠龍少年變成惡龍」的故事原版。當皮哥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時,不禁想到——究竟少年是被欲望侵蝕變成惡龍,還是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盤踞著一條惡龍,只是缺少了一個契機爆發?而那些勇敢的少年遇到了這個契機。直到看到了這部電影,我似乎想通了一些。《狗鎮》這部電影不僅劇情「冗長」,而且布景簡陋。
  • 《美麗人生》定檔1月3日,9.5分的經典,修復這殘酷的世界
    《美麗人生》一向是豆瓣上常年位居前五的影片,廣大的網友已經在影片上映後的22年的時間內,對這部影片形成了較為統一的評價。而在22年之後,《美麗人生》這部影片又將會在1月3日在國內上映。關於這部影片,不同的人看到的美麗各不相同,作為一部喜劇定位的影片卻總能讓人傷神。
  •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布達佩斯大飯店》
    影片敘事風格在雅趣幽默中寓含真實深沉的悲傷,生之歡愉與痛苦交織、人性的光明與陰影自然交錯在故事裡,很自然地表現出惆悵與悲傷,也彰顯出人性中珍貴的品質,沒有哭天喊地的搧情吶喊,節奏流暢如詩之朗誦,又如一頁頁翻閱繪本,沉醉在充滿美感的故事裡,沒有說盡的話卻能心領神會!我很喜歡這樣的敘事風格,沒有說什麼大道理,只是將一個值得珍賞的人物活出來!在讀完故事時心裡有惆悵感嘆,也有歡喜溫暖。
  • 韓國喜劇《幸運鑰匙》:握住改變人生的鑰匙
    改編自日本電影《盜鑰匙的方法》(Key of Life),描述成功率100%的冷酷殺手和無名演員,因大眾澡堂衣櫃鑰匙而交換身分的喜劇故事。柳海真飾演的冷酷殺手亨旭在澡堂滑倒失去記憶,而李準飾演的無名演員在誠,偷偷調換兩人的衣櫃鑰匙後,各自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僅百餘字犀利無比,看得羞愧
    《伊索寓言》中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三篇短短百餘字的故事,寫出人性中貪得、險詐、逐利的醜陋面,宛如一聲聲警鐘,敲響在耳邊。1.碗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夏日午間,酷熱難耐,一行筋疲力盡的旅行者,發現了一棵梧桐樹。他們走進樹蔭,躺下休息。
  • 15張諷刺漫畫,揭露人性醜陋和社會黑暗,你能夠看懂幾張
    15張諷刺漫畫,揭露人性醜陋和社會黑暗,你能夠看懂幾張我們常說諷刺漫畫反映現實,在漫畫創作中,作者們可以用各種誇張或者是諷刺的手法,來揭露社會之中的那些陰暗面,又或者是將那些不能夠放到明面的秘密,委婉的在漫畫中表達。而所有看到這些漫畫的人,當他們觸摸到畫中所隱藏的秘密,世界的虛假表象也就從他們面前揭開。
  • 電影《美麗人生》——父親用愛和智慧演繹了世界上最美麗的謊言
    電影《美麗人生》——父親用愛和智慧演繹了世界上最美麗的謊言「為了看到陽光,我們來到了世上,為了成為陽光,我們存於世上」當他和兒子被抓捕後,父親編造了一個謊言,讓軍營裡的醜惡成為了一場遊戲,它不僅為了保護孩子生命,更為了保護孩子的心靈,就算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也要遵守自己制定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