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懷孕後除了需要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態和胎兒在子宮內情況,還需要按時的產檢。因為產檢有利於檢查胎兒和孕婦的身體情況,監測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
在懷孕期間,有三項比較大型而重要的檢查,有兩種是針對胎兒染色體的檢查,有一種是針對胎兒結構發育的檢查。
而NT檢查,正是這三項大型而重要的檢查的第一種——NT檢查。
NT檢查是檢查什麼,這個檢查一定要做嗎?
NT檢查是檢查胎兒的頸後透明帶厚度的,通過B超測量胎兒頸後透明帶厚度,然後根據結果評估胎兒患有染色體疾病的可能性。
NT被稱為早期唐氏篩查,是通過B超這種媒介來測量胎兒頸後的透明帶厚度。正常情況下,NT檢查的時間是在孕婦懷孕11——14周之間。在這期間胎兒的頸後透明帶還沒有因為孕周的變大而變硬增厚或者是消失不見。
因為NT檢查能夠檢查出胎兒的頸後透明帶厚度。從而評估胎兒患有染色體疾病的可能性,所以為了胎兒的健康,孕婦需要按時去做NT檢查。
NT檢查的結果:
NT值小於2.5毫米,那麼就是結果正常。
NT值大於3毫米,那麼就是結果不正常。
NT值大於2.5毫米,小於3毫米,那麼就是結果待確定。
如果孕婦NT檢查的結果有異常。那麼孕婦也別慌,NT檢查異常並不代表胎兒一定有問題。而如果孕婦NT檢查胎兒頸後透明帶偏厚,那麼建議孕婦進一步檢查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也是用來篩查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疾病的檢查,但是唐氏篩查一般在孕15周之後,所以當孕婦做NT檢查不過關時不要太過擔心,胎兒不一定就是患有染色體疾病。
當然了因為唐氏篩查的準確率有60%——70%,所以當孕婦NT不過關,也可以做無創DNA來判斷。而如果NT檢查和後續的唐氏篩查都顯示高危的話,那麼為了胎兒健康,可以進一步做羊水穿刺來診斷。因為羊水穿刺準確率高達99%以上。
因此,NT檢查是必須要做的,NT檢查有著早期唐篩之稱,是通過B超腹部觸診來測量胎兒的頸後透明帶的厚度,根據結果來評估胎兒患有染色體疾病可能性。所以,為了胎兒的健康,孕婦一定要做N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