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貓科動物裡面,花豹、美洲豹與獵豹是經常被人們弄混的三種動物,可能獵豹還好認一點,畢竟它在外形上與另外二者有較大的區別,而美洲豹與花豹之間,如果知識儲備不夠的話,是很難將二者區別開來的。
雖然這三種動物長得很像,而且名字也帶有一個「豹」字,但是你知道嗎?嚴格意義上的豹子只有一類,那就是花豹,共分9個亞種,在我國,通常將其稱之為「金錢豹」。
左起:花豹、美洲豹、獵豹
將美洲豹、獵豹都歸類為豹是全世界大多數人都會犯的錯誤,不過需要指出來的是,儘管它們之間很像,而且在普通人嚴重容易將三個物種混淆為一種,或同一物種的不同亞種,又或者是明知道它們是不同的物種,但都將其歸類為「豹」,這實際上是不對的,尤其是獵豹,與「豹」相差甚遠,而將美洲豹認為是豹的一種還情有可原,畢竟它也是豹屬五種動物之一。
現代貓科進化簡史
自寒武紀物種大爆炸,又有經歷了5次物種大滅絕,地球上超大型的動物相繼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大型食肉動物的滅絕,給了虎豹豺狼這類中小型捕食者一個空前的發展機會,它們迅速壯大,並逐漸主宰世界,直到史前人類的崛起。
現代所有貓科動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在往後的演化過程中,它們逐漸分化成數個分支,其中一支為古獵豹,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最終進化為當今的獵豹。
古劍齒虎類、偽劍齒虎類這兩支分別在第三紀前後滅絕了,只有古貓類得以倖存。
後來古貓類又分化成了三個分支,就是大名鼎鼎的恐貓類、真劍齒虎類及真貓類,尤其是恐貓類及真劍齒虎類,孕育出了地球上知名度超高,性格兇悍異常的史前猛獸。
不過在隨後的發展過程中,這兩支在第四紀冰河期時也滅絕了,只有真貓類得以倖存,經過數次分化,最終形成了貓族、豹族兩大類,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現代貓科動物裡貓亞科、豹亞科的雛形。
現代貓科動物進化簡圖
其實隨著科學認知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貓科動物的分類也是一直在改進和變化的。
早先人們根據獵豹的一些特徵,比如它的爪子不能像其他貓科動物一樣自由伸縮,獵豹屬學名「Acinonyx」在希臘語中就有「不能動的爪」的意思,所以人們將獵豹單獨歸類為獵豹亞科,獨立於貓亞科、豹亞科之外。
後來進入分子學領域,從基因層面上再次看獵豹,人們發現它與美洲獅、細腰貓的親緣關係很近,三者共同構成了一個譜系,遂取消了獵豹亞科,而獵豹這一物種也被歸類到貓亞科獵豹屬裡去了。
豹屬與豹種
在平時,許多人喜歡將貓亞科與豹亞科分別稱為「貓」和「豹」,雖然在日常的表述和不是很嚴謹的文獻裡面可以這麼說,但如果放在學術上面就是錯的。同樣的枚舉還有豹屬,許多人也喜歡將豹屬的物種稱之為「豹」。
貓科豹屬一共有5種動物,分別是老虎、獅子、花豹、美洲豹及雪豹,它們在460萬年前有著一個祖先,在這五種動物裡面,老虎與獅子的體型相當,是現代貓科中最大的一類,其次為美洲豹、花豹,雪豹體型最小,但它所生活的區域海拔最高。
豹種指的是花豹各亞種的總稱,花豹的適應性在貓科動物裡面算是較強的一類,從中國、印度,再到中東至非洲,都能找到它們的蹤跡。
全世界的花豹根據基因差異及棲息地可以分成9個亞種,分別是:遠東豹、華北豹、波斯豹、印度支那豹、印度花豹、爪哇豹、阿拉伯豹、斯裡蘭卡豹,以及非洲豹。
在這9個亞種裡面,波斯豹被認為是體型最大的亞種,平均體重能達60千克,根據200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發現的最大波斯豹來自於伊朗北部。
既然美洲豹跟花豹一樣是豹屬裡面的物種,那麼它算不算是豹子的一種呢?事實上美洲豹並不是豹種,而是單獨一種:美洲豹種。
根據各個地方對它們叫法的不同,美洲豹也可以稱之為美洲虎,它是現存第三大的貓科動物,體型僅次於獅虎。
從歷史分布來看,美洲豹的分布範圍曾最北曾到達了加利福尼亞的北部,但如今美國已經沒有美洲豹了,目前它的分布範圍僅限於中美洲及南美洲。
在生物學範疇裡面,種是比較小的一個層級了,廣義上來說,豹屬,乃至整個豹亞科的動物,都能夠稱之為「豹」,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豹種裡面的所有成員,才能夠稱之為「豹」。它們都有著「大貓」之稱,且除了雪豹、雲豹少許動物之外,大多數都能夠發出極具震撼力的吼聲。
與貓亞科相比,豹亞科有著更大的體型和較長的頭骨,當然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所有的豹亞科成員都有著一個沿額骨中縫接近額骨鼻骨縫的環凹。
如何區分花豹、獵豹與美洲豹
花豹、獵豹都是舊大陸貓科動物,而美洲豹屬於新大陸貓科動物,對於許多普通人來說,這三種動物可能不易區分,即便是一些官媒的非此專業的人員,也經常將它們的名字混淆了,實際上只要掌握一些簡單的技巧,就能夠將花豹、獵豹及美洲豹區分開來。
生境差異
前面說過,花豹的分布範圍很廣,從俄羅斯遠東地區一直延伸至非洲南端,橫跨了亞非兩個大陸板塊,其中非洲是花豹的分布重點區域,現存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花豹,都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
從棲息地的跨度來看,花豹是這三種動物裡面最大的,不過雖然花豹的棲息地很廣,但生存狀態卻十分不樂觀,相較於歷史分布來說,生境至少減少了60%以上,且就目前的分布情況來看,棲息地斑塊狀分布、破碎化嚴重,種群與種群之間聯繫較少,近親繁殖是目前花豹所面臨的最大困境之一。
歷史上的獵豹分布範圍也很廣,亞洲西南部及整個非洲大陸上都能夠看到它們,但是自20世紀70年代之後,獵豹的棲息地就在急劇縮小,尤其是亞洲地區,幾近滅絕。
如今絕大多數的獵豹都生活在非洲地區,就分布密度而言,亞洲所有現存還有獵豹的區域,都屬於低密度分布區域,而中、高密度的分布區域在非洲東部、南部,其中波札那、納米比亞、烏幹達等有著數量較多的獵豹。
美洲地區並無獵豹、花豹,但是卻生活著一種更為兇猛的動物,就是美洲豹。歷史上美洲豹的分布範圍跨度也很大,從北美洲南部一直到南美洲絕大多數地區。
但是後來受到人類生活影響,美洲豹的棲息地也一再縮減,到如今北美地區的美洲豹已經滅絕,中美洲有零星分布之外,大多數的美洲豹都生活在南美亞馬遜叢林裡,即墨西哥以南阿根廷以北且包含兩地的這條生態帶上。
從生境來看,獵豹與花豹的分布存在較大的交集,其現實中也不乏花豹咬死獵豹的現象出現,但是美洲豹與二者是自然條件下是無法見面的,它們天南地北相隔一方,所以很好判斷,生活在美洲野外的,一定就是美洲豹,而生活在亞非地區的,就一定是花豹或者獵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並無獵豹分布,僅有花豹這一種。
外形差異
花豹、獵豹及美洲豹之所以會讓那麼多人混淆,主要是因為它們的身上都有著深色的斑紋及黃色的底色,但是如果仔細看看的話,還是能夠發現它們之間的許多差異的。
比如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獵豹從兩側內眼角,有兩條深色的「淚痕」一直延伸到嘴角,這項是花豹及美洲豹都沒有的特徵,所以光憑這一點,我們都能夠直接將獵豹從其他兩種裡面快速判斷出來。
另外,獵豹身上的斑紋呈實心斑點狀,而無論是花豹還是美洲虎,身上的斑紋大多數都是玫瑰花結狀,所以區分獵豹並不是什麼難事,難就難在如何區分花豹與美洲豹,尤其是當它們的身上的斑紋差異不是那麼明顯的情況下。
美洲豹的斑紋最為特殊,呈玫瑰花結狀,且有些裡面會有實心黑點,而花豹的深色斑紋,雖然也是呈玫瑰花結狀,但這些斑紋裡面是沒有實心點的。
其次,在體態上面,美洲豹體型最大,雄性體重為110-120千克,雌性為85-90千克;雄花豹體重為40-80千克,雌豹為20-60千克;而獵豹體型最小,體重為21-72千克,雄性往往比雌性大15%-25%左右。三種動物裡面,獵豹體態輕盈,四肢纖細,身材呈流線型,看起來高高瘦瘦的;花豹體型勻稱,整體感覺不胖不瘦;美洲豹最具肌肉感,四肢較短,身材結實,給人一種矮壯的感覺。
行為差異
貓科動物大多數都是獨居生活的,花豹、獵豹、美洲豹也不例外,但是相對來說,獵豹的社交屬性要更強一些,它們對同性的容忍度較高,所以在一些紀錄片裡面,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幾隻獵豹因捕食行為而臨時結盟,這種臨時結盟,捕食過後就分開的現象,學術界稱之為「短暫集群現象」,這與群居生活有著本質的區別。
雖然「短暫集群現象」在花豹及美洲豹的身上都能夠看到,但明顯沒有獵豹多。
在三種動物中,獵豹的速度是最快的,這是它賴以生存的「法寶」,獵豹利用自己「跑得快」的本領,採用追擊的方式捕獲獵物。
但是獵豹耐力極差,高速奔跑幾分鐘就需要放慢速度,否則身體會承受不了,甚至可能由此而死,所以在一次追擊沒有成功之後,獵豹往往會放棄本次狩獵。
由於奔跑消耗太多,即便是捕獲了獵物,它也沒有辦法馬上進食,必須要休息一段時間,這也是獵豹為何經常會被鬣狗等動物搶走食物的原因。
花豹與美洲豹都是採取伏擊的方式捕獵的,但是二者又有些區別。在行為上,美洲豹更接近虎,而花豹在多數生境下都不是最頂級的猛獸,比如在非洲稀樹草原上,獅子、斑鬣狗都是它強勁的對手,所以花豹多數情況下是呆在樹上的。
雖然美洲豹也擅長爬樹,但並沒有花豹那麼擅長,很好理解,美洲豹是美洲大陸上最頂級的捕食者,成年之後沒有天敵,因此它也無需掌握太好的爬樹本領,主要活動時間在地上。
知識延伸:黑豹、雪豹、雲豹
讀到現在,我們知道了獵豹、美洲豹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豹,也知道了如何區分這三種動物,但是有一種存在,會讓許多人都難以辨別,即便是有著一定野生動物知識的人,也會感到為難,那就是「黑色變異個體」,無論是美洲豹還是花豹,都有「黑化」的現象,而黑化的個體,都統稱為黑豹。這種「黑化」是一種無害的基因突變,表現在性狀上往往是讓機體通體全黑。
要區分黑化的美洲豹與花豹,要比正常的個體難多了,由於它們身上的毛髮已經變成了黑色,所以觀察斑紋的形狀特性不再適用了,而體型大小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方式,且受個體影響很大,所以也不是一個好方法。
判斷黑豹究竟屬於哪個物種最佳的方法,就是看體型特徵,美洲豹比花豹更壯,肌肉感明顯,頭部更寬,下顎更有力,尾巴與身體的比例更小,尤其是眼窩內側有腫瘤狀突起,這是美洲豹的典型特徵。
雪豹雖然也是豹屬裡面的物種,與虎的關係較近,但嚴格意義上它也不屬於豹。在貓科動物裡面,雪豹的生境海拔最高,是高原雪山生態系統裡面的旗艦物種。
雪豹長得十分漂亮,全身的毛髮為灰白色,上面布滿斑紋,但雪豹的斑紋與花豹等的又不一樣,多數屬於不規則的環狀結構。
由於生活在高寒的地區,所以雪豹的毛髮十分濃密且蓬鬆,它有著貓科最長比例之一的尾巴,有時候能夠見到它們將尾巴咬住,以保護口鼻不被凍傷。
雲豹屬裡面有兩個物種,分別是雲豹及巽他雲豹,這兩種動物也是豹亞科裡面不會吼叫的物種,同時也是豹亞科裡面最小的一類,比雪豹還要小1/3到一半左右。雲豹長得也很漂亮,體色呈金黃色,上面遍布大塊深色的雲狀斑紋,因此得名。
另外它有著一條長長且很粗的尾巴,能夠幫助它們在樹上行動的時候有很好的平衡感。雲豹的牙齒結構與現代貓科動物差異較大,像是已經滅絕劍齒虎類動物,所以雲豹也有「現代小劍齒虎」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