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把貓和麵包放一起,否則你就會得到一根新式「貓法棍」。
—哈皮哈尼
貓真的是一種奇特到讓人匪夷所思的生物,基本上大多數的貓總共也就40-50cm左右,但憑藉著「貓都是液體變形金剛」的特點,總能給人帶來一種腿長3米8的錯覺…
沒事伸個懶腰 展現反身大長腿
如果你不信,懷疑這些照片是經過處理調整的,你可以試著託起你自己家的貓,你會神奇地看到這樣一幕:
來吧 展示
01
貓為啥可變得如此長長長長長?
研究其具體的原因,那得從貓骨骼架構說起:
貓的身體是靠堅韌而靈鬆弛有度的韌帶連結於整體。而且四肢修長而健碩,支撐著窄小的胸腔和柔軟滿分的脊椎。
而且,肩胛骨沒有和主體架構連接在一起,這可以讓貓咪隨便在什麼時候什麼狀態下都保持一定程度的靈敏和活動能力。
強健的骨骼系統不僅可以有效保護機體器官,而且可以給肌肉提供相應的銜接點,就像一個機械槓桿與銜接點組成的總成一樣,方便貓可以靈活快速地發生位移。再者,貓的脊椎骨之間的距離非常大,這其中都有串聯著軟又厚且彈性十足的組織軟骨。
不僅如此,它們的肩胛骨僅僅與側邊的肌肉銜接,這樣可使關節可以在很多個不同的方向進行移動,且貓的「不固定」鎖骨使其還能作長步伐的跑跳步。
伸懶腰時候的骨骼:
↓
仔細看
腿部骨骼的變化是這樣的:
↓
同樣的,貓的胸骨也可以壓縮,讓身體變細變軟。體內的三種關節:纖維關節、軟骨關節和滑囊關節的功能與柔韌度都不相同。所以造就了貓咪們不同的奇形怪狀。
02
奶貓幼貓骨骼數量更少
說起貓咪骨骼的特性,還有一個有趣的特點:不同的貓咪有不同的骨骼差異。
比如說尾巴,作為貓咪非常重要的一個身體部位,就能有18-28根骨頭的數量差異!除此之外,貓咪骨骼的分布也會隨著年齡而變化。
通常,小奶貓的身體會更為靈活。因為幼年時,貓胸廓部的骨頭包括26根肋骨和8塊胸骨,成年時這些骨頭會融合成1塊,使柔軟度降低,但同時變得更能抵抗外力帶來的打擊。
這也就是為什麼,小奶貓看起來比成年貓更「軟萌」的原因,畢竟骨頭數量差著30多塊!
03
配合骨骼運動的好搭檔——鬍鬚
記得小時候看過的十萬個為什麼之類的科普文裡,有一篇文章提到了貓咪的鬍子,說貓咪的鬍子比貓咪臉部要寬一點,當貓咪們要鑽進什麼小地方的時候,鬍子是可以幫助它們測量寬度,來判斷自己能否正常通過,是它們隨身攜帶的一把標尺。
這是一個流傳很廣也很久遠的一種說法,但是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是非常的科學和準確,畢竟,養過貓的都知道,貓咪的鬍子的長度和貓咪的臉的寬度,並沒有什麼很大的關係。
其實說白一點,貓咪的鬍鬚其實就是它們的一把多功能智能傳感標尺,比如可以幫助它們在奔跑的時候避開障礙物。
因為貓咪的鬍鬚有豐富的觸覺神經和身體骨骼直接連接,而無需通過大腦反應。因為在它們的觸覺底部有豐富的觸覺神經。
當貓咪在野外高速奔跑過程中,所有觸碰到貓咪鬍鬚的障礙都能在不通過大腦反應的情況下直接傳輸給全身的肌肉,肌肉的反射神經配合靈活的骨骼可以讓貓咪可以瞬間調整身體結構,讓鬍子之後的身體部位絕對不會觸碰到障礙物。
那麼還是回到最初的問題:
貓為啥喜歡把自己拉長長長長長呢?
↓
04
貓愛伸長的原因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很簡單—剛睡醒當然要伸展一下,進行「肌肉喚醒」。
跟人類似,貓咪睡覺或者是放鬆的時候,它們的血壓會在比較低的水平。但是如果做一些伸展運動就可以喚醒貓咪的肌肉,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自然有利於提高它們的運動能力。
比如下圖所顯示的:左邊是拉伸狀態,中間是放鬆狀態,右邊是壓縮狀態
與此同時,在做「肌肉喚醒」的時候,會增加流向肌肉和大腦的血液量,也會刺激某些關節的神經系統活動,這樣就可以讓貓咪的大腦保持相對警惕的一個狀態。
如果不好理解,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過往經歷。是不是原本在打哈欠時昏昏欲睡?但伸一下懶腰就會覺得沒那麼困了。
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貓咪在向你表達愛意啦,和你在一起覺得放鬆,沒有戒備心理。在它眼裡,你是一個可以信任的「大貓咪」啦~
其實,無論是越拉越長也好,還是越縮越像「液體」也罷,不能不說是大自然給貓咪上的一節「危機處理課程」,不能跟大型食肉動物拼力量,那就只好拼靈活度了。
總之,千萬不要和貓咪比身高。畢竟,它們可是不站則已,一鳴驚人的長度喲~
圖片及視頻素材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所疑問,
請在推送下留言,我們會儘快處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