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希拉蕊萬一倒下,美國大選還怎麼玩?
希拉蕊的肺炎已經持續發酵好幾天了。
起因是9月11日,參加9·11紀念活動的希拉蕊因突發眩暈離場;9月12日其競選團隊宣布前往加州的行程取消。
現在此事又有了「第二季」,希拉蕊競選團隊發言人稱,她本人已無大恙,美國時間本周四(9月15日)就可以重返競選活動了。
先不說希拉蕊的健康到底有沒有問題,這位68歲的候選人的確非常拼,而且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感覺她好像大半輩子都在忙競選總統這一件事。
如果,她真的健康有問題,美國的這場大戲又將怎麼演?
「健康門」影響大選?
「健康門」一出來,媒體的反應大概跟你我想的都不一樣。
政知道注意到,一些媒體並非因健康狀況質疑希拉蕊的競選資格,而是質疑她的誠信問題。
比如事發後才向公眾披露自己身患肺炎的健康狀況,由此美國社交網上還冒出了「替身說」,有美國網民稱,希拉蕊11日「暈倒」後用了替身,「再次現身時鼻子不同了」「胖瘦也不一樣,周圍還沒有保鏢」。
政知道報導過2012年美國大選,關於那屆的漣漪,現在還能記住的就是歐巴馬的「出身門」和金裡奇的「債務門」。
如今「健康門」愈演愈烈,媒體競相報導總統候選人健康狀況,在美國歷史上難道也有先例?
政知君翻看了不少資料。資料顯示,1972年總統候選人託馬斯·伊格爾頓患有抑鬱症被披露,這之後,他退出了總統競選,從那以後,總統候選人的健康狀況就成為美國總統競選過程中被媒體、公眾聚焦的一個傳統項目。
拿2008年美國大選來說,歐巴馬在參選第一個總統任期時曾公布了一頁關於健康的信件。當時其對手麥凱恩在這件事上也絲毫沒有鬆懈,他向記者提供了1200頁的健康記錄、供記者在幾個小時內查閱。
在美國,按照慣例,總統候選人一般要向外界公布納稅記錄,但是健康記錄卻不是必須的(川普此次例外了,目前遲遲未公布自己的納稅記錄)。不少人認為,候選人即使患病也不代表他喪失參選資格,關鍵是看疾病是否影響其思考、行動和溝通。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副研究員劉衛東告訴政知道,美國總統候選人的健康肯定會影響選情,但主要影響中間選民的判斷,如希拉蕊很快恢復健康,且在辯論中表現出色,則其支持者可能增加,也就是說,如其健康狀況沒有連續出現嚴重問題,選情還看個人表現。
《金融時報》認為,總的來說,健康問題很可能會加劇美國選民對2016年總統候選人的集體絕望感。其實普通人也可以想得到,美國總統這份工作的強度無疑是巨大的,沒個好身體,怎能hold住?
生病就不能當總統?
然而美國歷史卻呈現出另外一種面目。
據統計,在美國歷史上,近半數總統在任期內都有過疾病歷史或者受傷的情況,其中也有很多總統會選擇向公眾隱藏自己的健康問題。
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中風事件一直很出名。1919年,他在任期間又中風了一次,這次非常嚴重,但是也選擇了向外界保密。據披露,他的妻子伊迪絲當時秘密接管了總統的工作,一直到1921年。
因患小兒麻痺症的富蘭克林·羅斯福不得不坐輪椅工作,但是仍然沒有阻止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約翰·甘迺迪被刺前曾患有愛迪生氏病,《洛杉磯時報》報導,在1960年甘迺迪參選時其競選團隊曾拒絕承認甘迺迪這一病況,美國媒體認為這一「謊言」幫助了甘迺迪以微弱優勢戰勝當時的對手尼克森。
Word媽,敢情美國總統史也是一部長長的患病史。不過,話說回來了,總統也是普通人,誰能沒病呢?
不過近年來,從小布希開始,美國總統在公布健康狀況上還是很「上心」的。
小布希2006年曾出具了一份長達4頁的體檢報告,其中包含一段長長的病史介紹。
今年2月,歐巴馬進行了體檢,白宮醫生給其出具的體檢報告長達2頁,這份體檢報告內容詳實,其中包括總統的身高、體重、心率、血壓、膽固醇等信息。此外還包括他偶爾咀嚼尼古丁口香糖和飲酒的情況。
《洛杉磯時報》今日一篇文章就這個問題發表了意見。文章稱,美國並沒有法律強制要求總統或總統候選人公開健康狀況,恰恰是他們向公眾隱藏健康狀況的歷史更為豐富。2004年,著名的蓋洛普民意測驗曾調查顯示,在參與調查問卷的記者中,儘管96%的人認為總統的健康狀況非常重要,但仍有61%的人認為總統的健康狀況是個人隱私。
萬一希拉蕊倒下,誰來接替她?
講真,作為總統候選人的希拉蕊是否有義務公開健康狀況?不公開後果到底有多嚴重?
儘管希拉蕊的競選團隊強調其只是患了肺炎,未來還會出具一份詳實的健康狀況報告,但「健康門」還是疑雲重重。
美國媒體援引擁有36年從醫經驗的醫生Ted Noel分析稱,如果希拉蕊是因為肺炎問題而在上車的時候差點「暈厥」,這種程度的肺炎不可能在公寓中休息90分鐘後就可以「康復」。相比肺炎,希拉蕊的症狀看起來更像是帕金森。
上述的醫生邏輯是,如果希拉蕊是因為肺炎問題,在上車的時候差點「暈厥」。這種程度的肺炎不可能在女兒切爾西公寓中休息90分鐘後就可以「康復」。隨後還跟路人打招呼,跟小朋友合影。現在,關於希拉蕊的健康問題還沒有確切的說法。暫且放下病因,目前大多數人關注的還是如果希拉蕊因病退選,民主黨會推選誰來接替希拉蕊?
美國擁有明確規定的總統繼任程序。然而,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凡是獲得黨內提名的總統候選人還沒有在中途被人替換掉的例子。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副研究員劉衛東告訴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如候選人無法繼續競選,則會由黨代表大會重新推舉參選人,原則上應從預選中得票多者中推出,但由於從來沒有先例可尋,所以具體如何操作還是未知數。
另據媒體分析,根據民主黨的相關章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有權「填補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的空缺」。最有可能的替代者將包括希拉蕊現副手蒂姆·凱恩,美國現任副總統喬·拜登,或是退選之前黨內支持者僅次於希拉蕊的伯尼·桑德斯。其中,美國現任副總統喬·拜登或將成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