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蛇的大家族中,能對人類造成威脅的種類幾乎用手指就能數得出來,而在神秘莫測的非洲大陸上就棲息著其中毒性最強同時也最具傳奇色彩的兩種後溝牙毒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非洲樹蛇(Boomslang),圖片轉自網絡。
Boomslang之所以如此出名還得從很久以前的一起命案說起。1957年,偉大的美國爬蟲學家Karl.P.Schmidt被一條幼年的boomslang咬後不幸喪生,死因是腦出血和呼吸衰竭,從此boomslang就成了明星,人們對它的研究從此深入。
Boomslang是一種長著大眼睛,具有強稜鱗片的樹生蛇類,其體色的變異五花八門,從黑色到綠色,應有盡有,有些個體的身上還具有斑點,斑塊或者由很多小斑點組成的斑帶。Boomslang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受驚時,它會迅速吸入大量氣體,使自己的胸部膨脹,從而暴露出鱗片下隱藏的與體色截然不同的鮮豔顏色,並將軀體的前半部分側扁。
眾所周知,後牙蛇類的毒牙都位於口腔的後部,那麼boomslang是如何成功的把毒液注入受害者體內呢?仔細觀察它的頭部後就會有答案,boomslang的頭部非常的短,而且口非常的寬,使得就算不是在吞咽時後牙也能很成功的攻擊到受害者,同時boomslang動作迅速,容易受驚,這些都是它成為一個成功殺手的因素。
關於boomslang那發達的後牙也是科學家們研究的對象,boomslang那區別於一般後牙蛇類的巨大的毒牙使得這種蛇特化。據研究,高度進化的毒牙總共經歷了四次完全演變,一次是在boomslang,一次在眼鏡蛇科中,一次在蝰科,最後一次是穴蝰。
習性及生境介紹
非洲樹蛇成年體長一般為1.4~1.7米,最長將近2米。體中段背鱗19行,極少數為17行或21行。即能生活在乾旱地區,也適應潮溼環境. 除了變色龍,蛙類外,也吃樹棲蜥蜴,鳥類主要吃雛鳥或鳥卵。雄性比雌性體色鮮豔。天敵為一些肉食鳥類和蛇類名稱:非洲樹蛇Boomslang(Dispholidus typus)
分布:熱帶非洲
生活環境:熱帶草原,灌木從
食性:變色龍,鳥類,蛙類
繁殖:卵生,一般每次產8-25枚卵
毒性:毒液中含有出血毒素及凝血毒素,造成內出血和腎衰竭
危險程度:非常危險,有多次致命紀錄
作者:cobra1989
你看到的或許就是別人需要的
學習蛇類科普知識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