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戟大兜蟲(Dynastes hercules)屬犀金龜科巨型甲蟲,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甲蟲,以承名亞種的Dh hercules來說,可以達到17公分以上,所以本種的學名正是以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海格力斯(Hercules)來命名的。原產地:中南美洲各國
棲息環境:溼潤森林區
體長:全長5-17公分
適溫:攝氏23-30度
分布範圍:
產地:拉丁美洲的瓜德羅普島(位於小安的列斯群島中部,法屬)和多米尼加(西印度群島島國)等地。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厄瓜多、安地列斯諸島、巴拿馬、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墨西哥南部皆有發現其足跡。
長戟大兜在甲蟲中是屬於高價位的,有些較稀有的種類如Dh paschoali或是Dh trinidadensisy在13公分以上的成蟲價格都要幾千元,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但是由長戟大兜的體型和氣勢來看,還是吸引很多愛好者樂此不疲。飼養方式:
幼蟲的飼育方式:通常每隻幼蟲的相對空間在4-5升以上為佳。
單獨飼養:
每隻幼蟲單獨用一個容器飼養,所需空間雖大,但可以提高養出大型個體的機率。缺點是這樣獨立飼養會導致雌雄幼蟲因羽化時間不同而影響配對。
改善方法:
1、每次換土時可將每盒所剩下的舊土混合新土再分配給每個飼養盒。
2、三齡蟲中期時,再混合飼育,但雌雄個體可能因混養而使體重下降一些,但不會差很多。
混養:
所佔的空間雖然不會很多,但是所飼育出來的雌雄體型會相差很多,但是羽化的時間不會差很久,幼蟲期也比單獨飼養短。幼蟲期14個月~26個月不等。
幼蟲食材:腐植土+發酵木削比例 1:1,溼度可比繁殖用再溼一點,並添加少許木塊。
一般長戟幾乎是人工飼育居多,所以交配前需要注意成蟲是否已經過了蟄伏期。成蟲若是過了蟄伏期,幾乎都開始進食。可用碰觸法看看,成蟲有否會有威嚇的動作,並且爪子都有很大的抓力。若是有,就代表成蟲過了蟄伏期,可以進行交配了。
飼養用品:飼養盒(大型整理箱),腐植土、腐葉土,成蟲攀爬樹皮或木片等。由於長戟大兜的幼蟲生長期通常在1-2年,而成蟲的壽命只有半年左右,因此通常飼養它們都是由幼蟲著手。目前飼育甲蟲的技術和設備都已經相當成熟,因此對一般人來說要上手比較容易。幼蟲通常不需要很大的飼養空間,因為它們通常是在地下活動,以腐朽的樹木或腐葉為主食。通常只需要使用小型手提寵物箱鋪上市售的腐植土或是專用的長戟土就可以飼養。
幼蟲基本上是不適合混養的,每隻幼蟲需要至少10公升的飼養土,剛好就是一尺半的魚缸大小45X15X15cm,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互相干擾或傷害,幼蟲還是以分開飼養為原則。
幼蟲的飼養環境主要在於溼度和溫度的控制必須保持穩定,養出又大又好的幼蟲將來羽化才會有越大的成蟲。因此如何養出高人一等的幼蟲算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當幼蟲達到三齡的階段之後就會化蛹。通常它們會鑽到缸底做好橢圓形的蛹室,在其中化蛹,大約四周左右幼蟲就可以轉化為完整的蛹,蛹化之後再經過兩個月左右,成蟲就會破蛹而出。
在化蛹的這段時期只要維持好溫溼度之外就只有等待了。雄蟲由於體型較大,所以長成到化蛹的時間會比雌蟲長得多。羽化的成蟲,特別是雄性,就需要較大的飼養缸,一般是以直立的爬蟲缸最適合。
鋪上腐質土底材再加上一些樹皮枝幹等的配件就完成基本的布置。由於雄性的攻擊性較強,雌雄性成體最好也是分開飼養。長戟大兜蟲是以腐朽植物和水果為主食,屬於夜行性昆蟲,有強烈的趨光性。市面上也有許多種供成體食用的果凍食品出售,十分方便。
成蟲飼養1-4周之後就可以進行交配。配對不一定會馬上成功,但是可以分開1-2周再嘗試或是直接用人工方式將雄蟲放到雌蟲背上進行強迫交配,只要花點時間總是會成功的。
雌蟲在交配後就會產卵,而雄蟲不久就會死亡。雌蟲的底材與幼體的底材相同,但是要緊密壓實。雌蟲會鑽入土中產卵,每次產下約8-20顆卵。
經過5-6周之後就可以小心將底材挖開尋找孵化的幼蟲。當然也可以在產卵後兩周將卵移出,每顆卵單獨用布丁盒孵育。
方法是把底材裝好後,用筷子插出一個到底的長洞,將卵放入洞底,再把底材填好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卵的周圍要保留一點空隙,不要填滿。當卵孵化為幼蟲時,第二個飼養周期就開始了。
長戟大兜蟲的生命周期由卵養到成蟲交配產卵,大約是一年半到兩年半的時間,通常都不會超過三年,對於體型巨大的甲蟲來說,剛好不會太長也不會太短,難易適中。
受到日本的影響,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風行甲蟲的飼養,之後曾經沉寂一段時間,目前則又已經開始復甦,投入的人口也逐漸增加,讓寵物的內容又增加了精採的一頁!
長戟大兜蟲Dynastes hercules共有13個亞種,分布在中南美洲各國。其中以Dh hercules體型最大,而Dh bauri體型最小。
13個亞種學名、分布地點、記錄體長:
Dynastes hercules hercules 瓜德羅普, 多明尼加 18cm
Dynastes hercules lichyi (利奇氏亞種) 委內瑞拉, 厄瓜多, 哥倫比亞 17.2cm
Dynastes hercules ecuatorianus (厄瓜多亞種) 哥倫比亞, 厄瓜多,巴西, 秘魯, 玻利維亞16.5 cm
Dynastes hercules septentrionalis (北方亞種) 墨西哥, 哥斯大黎加, 宏都拉斯, 尼加拉瓜 14cm
Dynastes hercules occidentalis (西方亞種) 巴拿馬,哥倫比亞,厄瓜多 14.5cm
Dynastes hercules baudrii (巴德裡氏亞種) 聖露西亞 10cm
Dynastes hercules paschoali (帕斯可亞種) 巴西 14.5cm
Dynastes hercules bleuzeni (布魯森氏亞種) 委內瑞拉, 千裡達 15.1cm
Dynastes hercules tuxtlaensis (杜克斯拉斯亞種) 墨西哥 11cm
Dynastes hercules trinidadensis (千裡達亞種) 千裡達 13.7cm
Dynastes hercules takakuwai (高桑氏亞種) 巴西 13cm
Dynastes hercules morishimai (森島氏亞種) 玻利維亞 12cm
Dynastes hercules reidi (瑞德氏亞種) 聖露西亞 10.5cm
145mm,長戟大兜蟲 赫克力士原名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hercules Linnaeus 1758
產地:加勒比海中的瓜德羅普以及多米尼克島。
特徵:胸角之角突出現於距離根部大約全形長1/3的距離。至少2 個頭角角突,並無傾斜現象。少數個體有呈鋸齒狀的頭角角突。角尖微微往前斜出,角末沒有回鉤現象。
140mm,長戟大兜蟲 利奇氏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lichyi Lachaume 1985
產地:委內瑞拉西半部、哥倫比亞中央山脈、厄瓜多中央山脈、秘魯、玻利維亞北部。本亞種棲息於1000 公尺以上山區。
特徵:胸角之角突出現於距離根部大約全形長1/3的距離。大部分個體只有1個頭角角突,而且微微往頭部傾斜。少數個體有2 個或是呈鋸齒狀的頭角角突。極少數個體不長頭角角突。角尖明顯往前斜出,並經常呈片狀,角末有或無回鉤現象。
130mm,長戟大兜蟲 厄瓜多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ecuatorianus Ohaus 1913
產地:加厄瓜多東部、哥倫比亞南部、秘魯北部、巴西西北部。
特徵:胸角之角突出現於距離根部大約全形長1/5的距離。1個、2個,或是沒有頭角角突,並無傾斜現象。少數個體3-4個頭角角突。角尖微微往前斜出。角末有或無回鉤現象。擁有2 個頭角角突的厄瓜多亞種容易和原名亞種搞混。胸角角突位置超過頭角角突位置者為原名亞種。厄瓜多亞種的翅鞘時常呈現黃色,並且只有少許斑點。
142mm,長戟大兜蟲 北方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septentrionalis Lachaume 1985
產地: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北部。
特徵:胸角之角突出現於距離根部大約全形長1/6至1/7的距離。1個頭角角突,並呈塊狀,有稍微往頭部傾斜。角尖微微往前斜出。角末有或無回鉤現象。
141mm,長戟大兜蟲 西方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occidentalis Lachume 1985
產地:巴拿馬南部、哥倫比亞西部、厄瓜多西北部。
特徵:胸角之角突出現於距離根部大約全形長1/6至1/7的距離。1個頭角角突,大部分尖狀,少數塊狀,稍微往頭部傾斜。角尖明顯往前斜出,並經常呈片狀。角鉤有回鉤現象。
79mm,長戟大兜蟲 瑞德氏亞種、巴德裡氏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reidi Chalmeau 1977
產地:加勒比海中的聖路西亞以及馬丁尼克島。
特徵:小型亞種。1個、2個,或是沒有頭角角突。無頭角角突個體被稱為「瑞德氏型」,有頭角角突個體被稱為「巴德裡氏型」。一般個體胸角和頭角等長。超大個體胸角稍微比頭角長。註:瑞德氏亞種在「沉醉兜鍬」第一次出版的2001 年被視為已經絕種或是極度瀕臨絕種的亞種。但是在今天已經被視為普遍種。人工繁殖的力量真是不可小覷。
119mm,長戟大兜蟲 千裡達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trinidadensis Chalumeau et Reid 1995
產地:千裡達島、拖貝哥島、委內瑞拉東北部。
135mm,長戟大兜蟲 布魯森氏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bleuzeni Silvestre et Dechambre 1995
產地:委內瑞拉東部。
122mm,長戟大兜蟲 森島氏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morishimai Nagai 2002
產地:玻利維亞中西部。
以上3亞種長得和原名亞種及厄瓜多亞種十分相似。有時候產地是唯一區分它們的方式。整體上而言,千裡達亞種與布魯森氏亞種的翅鞘偏暗黃色,而森島氏亞種的翅鞘偏亮黃色。布魯森氏亞種的頭角角尖經常出現長條狀。有些學者視千裡達亞種和布魯森氏亞種為同亞種。
長戟大兜蟲 杜克斯拉斯亞種( 採西班牙語發音) Dynastes hercules tuxtlaensis Moron 1993
產地:墨西哥南部維拉克魯斯州的洛斯杜克斯拉斯及聖塔瑪塔山區。
特徵: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亞種。除了它是分布最北的亞種以外,這個亞種以兩隻小型雄蟲發表。沒有人知道大型雄蟲或是雌蟲的長相。透過格羅希博士 (帕斯可亞種發表者) 的幫忙,我有幸和米格爾‧莫隆博士 (杜克斯拉斯亞種的發表者) 取得聯繫。他非常熱心地為所有讀者提供了此亞種的高解析度正模標本照片,讓大家看清楚它的廬山真面目。
140mm,長戟大兜蟲 帕斯可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paschoali Grossi et Arnaud 1993
產地:巴西東南部。
特徵:胸角之角突出現於距離根部大約全形長1/3的距離。頭角不長角突,角末有或無回鉤現象。
129mm,長戟大兜蟲 高桑氏亞種 Dynastes hercules takakuwai Nagai 2002
產地:巴西西部。
特徵:胸角之角突出現於距離根部大約全形長1/4的距離。胸角角突不明顯。頭角不長角突或是只有一點點痕跡。角尖向前斜出,有些個體幾乎不長角尖。角末無回鉤現象。
Editor:rlyl
站長微信:rlylzt
讓我們多多交流,共同進步^_^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頁尾「閱讀原文」查看歷史消息!
歡迎來到爬蟲愛好者、資深玩家rlyl的小站,這裡每天都有精彩爬蟲資訊更新,還可以隨時垂詢爬蟲品系分類、飼養繁殖、生活習性、疾病治療、環境造景、設備器材等一切問題,rlyl也是從新人過來的,知道新手的不易,保證有問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