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遠離抑鬱?用音樂療愈心靈 用運動愉悅身心

2021-01-09 人民網

編者按:情緒不高、心情低落,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有這種狀況的人有時會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有人說,現在一些人太脆弱,身體裡藏著一顆「玻璃心」。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遠離抑鬱呢?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較之以往,當前整個社會抑鬱症的發病率是呈上升趨勢的。

抑鬱症有一種很普遍的表現就是「空心病」心理,就是某個人在成長中內心沒有得到健康發展。一旦外在那些用於構建自我的指標撤離或坍塌,就容易抑鬱,嚴重的就成為抑鬱症患者。「空心」的人會很難找到活著的意義或者人生的真正意義,感受不到從內到外的動力。在物質上大踏步前進,在精神上無力和焦慮,這大概是近些年抑鬱症多發的根源之一。

音樂能療愈心靈

人類好像天然就喜歡音樂,在提升積極情緒、減少負面情緒上,音樂有很強的功效。

帶來愉悅的心情。音樂能刺激大腦的獎賞系統,像食物、性愛、金錢一樣,讓我們感受到快樂。聽音樂時,一個人的體內節律,比如心率,會隨著音樂節奏加快或減緩,最後達到同頻共振。特別是當聽歡快激昂的音樂時,一個人的身體會合著音樂節奏而動起來,比如點頭、踏腳、用手敲擊桌面等。此外,許多人鍛鍊時喜歡聽音樂,因為音樂可以起到調動潛能的作用,讓運動看起來不再艱苦費力。

有助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溫暖人心。音樂能喚起過去美好記憶的作用。比如聽到自己當年婚禮上播放過的樂曲時,當時的難忘場景、美好回憶可能會一一浮現在眼前,讓人感到溫暖。音樂可有效地在收聽者腦海裡勾勒出視覺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是強效的刺激物。通過內心裡的視覺形象,聽音樂的人可以平復放鬆下來。

有情緒感染力。與捕捉把握其他人的情緒相同,人們也能從音樂中感受到情緒。比如,悲傷音樂令人感到悲傷,歡快音樂讓人情緒高昂。這種「共鳴」能讓人覺得自己被理解,內心更平靜。

有共鳴的歌詞能釋放隱藏的情緒。引起共鳴的歌詞會打動人的心弦,讓人把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和體驗釋放出來。

飽睡一晚可緩解焦慮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曾發表論文稱,藉助磁共振成像、多導睡眠監測等技術對18名年輕成年人的睡眠狀況和焦慮程度的研究結果發現,睡眠可以顯著降低焦慮程度,特別是深度睡眠。「我們發現了深度睡眠的一個新功能,它可以通過重組大腦連接,在一夜之間減輕焦慮。」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科學與心理學教授馬修·沃克說,深度睡眠似乎是一種天然的焦慮抑制劑。

除上述研究外,研究人員還在以另外30人為對象的研究中發現了類似結果:前一天夜裡深度睡眠較多的人,第二天焦慮程度更低。另一項針對280人的網絡調查也表明,前一天晚上的睡眠質量和時長會影響第二天的焦慮程度。

研究人員表示,患有焦慮症的人通常睡眠不好。

運動是心情的「興奮劑」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廣東愛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長馬健文表示,神經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刺激大腦中一種化學物質——內啡肽的分泌,它能使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中。

內啡肽又稱為安多芬,是一種大腦分泌的類嗎啡激素。之所以稱作「內啡」,是指體內產生的類嗎啡物質的意思,它能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的止痛、讓人欣快的作用,相當於天然鎮痛劑。從功能上講,內啡肽除了能夠緩解疼痛,還能調整不良情緒,使人身心愉悅,抵抗哀傷;還能改善失眠,調動神經內分泌系統,提高免疫力;可以振奮精神,激發創造力和改善工作效率。很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不願動,但躺著瞎想會讓心情更糟,建議精神狀態不好的時候,更要動起來。

馬健文表示,並非所有運動都可以產生這種效果,中等偏上強度的運動才能刺激內啡肽分泌,比如登山、籃球、羽毛球、跑步等,堅持30分鐘以上即可。但運動鍛鍊也不是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過於密集和高強度的運動反而會導致更多的焦慮、更高的神經緊張度。建議每兩天一次,每次運動不宜超過90分鐘。缺乏運動或不宜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人可以選擇快步走,從每天15分鐘,堅持一周後增加到20分鐘、半小時,循序漸進,讓身體慢慢適應,直到流汗為宜。

馬健文認為,定期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釋放每天積壓的負面情緒,及時疏導。(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報、生命時報、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療愈抑鬱症:運動是療愈抑鬱最好的天然藥物!什麼時候運動最好?
    文/阿秋1療愈焦慮抑鬱症有很多的方法,如:「傾訴、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旅遊、修身養息、學習閱讀、攝影、寫作、畫畫等等」。除了這些以外,我個人認為最有效的莫屬運動的方式療愈焦慮抑鬱症了。3、那就是運動跑步或者快走了。我的好歸結於以上三個方面的努力,而運動帶來的幫助和改善則是巨大的,可以說運動療愈法幾乎佔據了一半的功勞,所以我的這些經驗,你也完全可以複製,複製什麼?複製我去運動,逼迫自己行動起來,不久的將來,你一定可以再次把那個活力四射的自己給找尋回來,這是肯定的!畢竟,提倡運動來療愈焦慮抑鬱情緒,它是一種最好的天然藥物啦!
  • 疫情下如何用經典療愈身心
    書中如何閱讀經典一節,不僅之於老師和學生,亦會讓我們每個人受益。 ■ 蘇靜 古人云,「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大疫之下更需大智,唯有大智方能大悟。所以,宏闊的視野、理性的思考和深切的人文關懷,在非常時期,更應成為每位優秀老師必備的人文品格。老師要心向陽光,自我成長,外在的幫助必不可少,但任何力量都抵不過內力的覺醒。
  • 小情緒裡有大生意 原來身心可以這樣療愈!
    職場、家庭壓力大,還貸、養家責任重,如何戰勝焦慮、趕走煩惱?一場疫情讓我們更加關注情緒的調節和心靈的滋養咱們體驗兩岸各式療愈走起!1用聲音觸摸心靈 與宇宙同頻共振牆上兩面銅鑼高懸,地上布滿各類器皿。器皿震動釋放出的各色聲音交匯疊合,忽大忽小,忽遠忽近,讓人放鬆。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聲音瑜伽」。
  • 音樂可以療愈心靈,療愈耳機是什麼樣的?
    我比較喜歡聽音樂,看電影,釣魚,聽音樂是最大的愛好,音樂能夠緩解我們的心情,放鬆我們的情緒。在治療焦慮症時,音樂療法是非常重要的,音樂中的低頻波段有一部分和我們的腦電波工作頻率相近,可以使我們的大腦得到放鬆。本人從事產品開發工作已經20餘年,作為一個理工科的開發人員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儘自己的能力開發一個對社會有貢獻,對人們有意義的產品。
  • 徐暢首張頌缽療愈音樂專輯《聞喜》 震撼發布
    ­  搜狐娛樂訊 獨立音樂人徐暢 華人首張頌缽療愈音樂專輯《聞喜》震撼發布! 徐暢,頌缽療愈傳承人、獨立音樂人,雅素聲缽療愈工作室創始人。­  頌缽《聞喜》這張音樂專輯實為療愈專輯,是具治癒身心這一功能的專輯。為製作這張專輯,徐暢翻山越嶺,到語言不通的各個地方,將治療精髓納入專輯中,結合喜馬拉雅多個地區的民族色彩。
  • 用音樂能量去療愈身心有著神奇的功效
    「宛如一股清泉在身上緩緩流過,又緩緩注入了四肢百骸」,音樂當真能有如此神奇之功效嗎?  據說在古代,有名醫治病不用針石藥膏,而是用音樂,一曲終了,病退人安。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過「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道,常聽妙音,可使人百病不生、延年益壽。
  • 頌缽療愈:用音波重啟人體內在能量!
    歷史悠久的頌缽頌缽療愈(SingingBowl Healing)屬於聲音治療的一種,如果我們把人想成一個能量體,那音樂或聲音的能量就會與我們共振產生不同的影響。西藏銅缽,又稱喜馬拉雅缽(Himalaya bowl)或藏缽(Tibetan bowl)。
  • 用一座花園來輔助治療:芝加哥科默兒童醫院遊戲&療愈花園
    在經歷了艱難的2020年之後,我們希望在新的一年迎來身心的治癒。而Healing Landscape療愈景觀,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生活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在現代醫學出現之前,西方世界的修道院採用禱告、藥草支持他們關於健康療愈的信仰,除此之外,一個與世隔絕的療愈花園也是信仰的一個部分;而東方文明則更加寄情於山水之間,或強調詩與禪的棲居來達成心靈的滋養。
  • 澳洲花晶療愈創始人Tina的身心症狀問答集
    就這麼過了十幾年,我在內地發展了八九年,Tina告訴我一個好消息,她近十年所帶領的花晶療愈師四天培訓課程,培訓出很多講師。其中,趙採榛老師有火星小戰將能量,可以打頭陣,讓很多人投入花晶療愈的起點。倪英渱老師有金星心靈溫柔美,可以更細緻的展開花晶療愈的陪伴旅程。所以,我今年就跟Tina共同展開內地花晶療愈師的培訓任務啦!
  • 從主播到「聲音療愈女神」 用文字與心靈對話
    作者李維娜親臨活動現場,與讀者一同分享「如何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用文字與心靈對話。  從主播到「聲音療愈女神」  李維娜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系,曾擔任電視臺主持人多年,後轉戰多個行業,創建了自己的品牌「維娜一心」,專注於女性身心靈療愈和生命美學傳播,被譽為「聲音療愈女神」。
  • 療愈 |《The Promise》治癒的音符,撫觸心靈的幽深
    而1分38秒後悄然響起的小提琴,如此細膩溫婉,深情款款,與鋼琴纏綿相合,仿佛將人的身心都融化在絲弦琴音之中,沉醉不知歲月歸路…點擊上方音頻收聽今晚與大家分享一首療愈音樂《The Promise》,出自神秘園的專輯《Just the Two of Us》。
  • 凡音健康牽手星堡,以音樂療愈守護中國老人身心健康
    隨著身心健康、經濟基礎、社會角色、生活價值觀等對人生有重大意義的內容相繼衰退和喪失,多數老年人都承受著「心理喪失感」的困擾。音樂療愈則是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絕佳選擇之一:01凡音健康與星堡養老戰略籤約:探索專屬中國老人的音樂照顧體系2020年8月19日,國內知名音樂療愈品牌——凡音健康與復星旗下高端養老社區星堡戰略合作正式落地。
  • 記者手記:在瑜伽中尋求療愈心靈
    新華社發(阿馬爾·薩法爾賈拉尼攝)  新華社大馬士革1月22日電 記者手記:在瑜伽中尋求療愈心靈  新華社記者鄭一晗  夜幕降臨,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街邊的一家體育俱樂部裡,一堂瑜伽訓練課即將開始。  室外斜風冷雨,屋內沒有供暖,不一會兒記者就感到手腳冰涼。
  • 來潼南大佛寺養心音樂節 感受療愈之音~
    如果你心懷好奇,期待把都市生活的節奏稍微調慢,讓音樂為你帶來久違的從容心境,那潼南大佛寺的養心音樂節,你一定不能錯過!心光江畔,音你不凡。10月23日至25日,為期三天的養心音樂節,將在潼南大佛寺正式拉開帷幕。遊客不僅可以親臨現場,感受有著千年古剎、「養福聖地」美譽的大佛寺,還能與業內作品斐然,在亞洲享有盛譽的音樂療愈藝術家一道,開啟一場治癒心靈的美妙音樂之旅。
  • 超8300萬人收聽療愈音樂,喜馬拉雅如何幫助純音樂人打開變現大門?
    隨著現代人壓力的增大,睡眠問題逐漸凸顯,純音樂成為了眾多聽眾的選擇,本文作者分析了喜馬拉雅音樂是如何幫助純音樂人,打開變現的大門。說到純音樂,過去人們可能常常將它與古典音樂相連接,但在今天,純音樂有了更多基於技術更實用的表現形式。影視BGM、自然天籟、3D音樂、古風禪音、傳統樂器演奏……純音樂變得更加日常、多樣,不變的卻是沉浸式的享受和對心靈的安撫。
  • 音樂療愈的真相:學空靈鼓竟然還能治病?!
    而音樂療法,即是運用了這個原理,在治療疾病過程中輔以音樂療法,而使得「一曲終了,病退人安」。藥可以治病,但是音樂可以治病,你聽說過嗎?我國歷史上以音樂治病的典範事例之一是宋代孫道滋以「宮聲數引」使歐陽修的「幽優之疾」(抑鬱症)得到治療。歐陽修為此作「送楊置序」向他的朋友楊置推薦用音樂「平心」「養疾」。
  • 網易雲音樂重磅推薦運動歌單
    與此同時,音樂會對運動時產生的呼吸困難、肌肉僵硬等感覺的傳遞產生幹擾,在你感到疲勞之前,音樂會阻斷疲勞感和費力感,所以你完全不會注意到。  如何選擇一份合適的運動歌單  運動需要音樂,不僅對音樂節奏有一定的要求,還需根據不同運動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
  • 瑜伽放鬆音樂讓您的心靈得到釋放
    做瑜伽可以調節身心,讓您在忙碌中獲得寧靜及健康。而瑜伽放鬆音樂也具有調節情緒的作用。傾聽瑜伽放鬆音樂會讓您的心靈得到釋放,找回健康。瑜珈音樂功能廣泛,不但能作為練習瑜珈時的輔助,更能作為日常放鬆與休息的至佳途徑。
  • 藍天白雲下的瑜伽之旅,自然療愈 生態本溪
    #城市情報員第三期#都市生活緊張忙碌,充滿了壓力;鋼筋水泥的叢林,使人倍感壓抑;職場疲累的你,需要給身心找到一條遠離亞健康的途徑。遇到瓶頸的你,需要給邏輯梳理出一套內外兼修的方法。喜愛瑜伽的你,可以給自己一份深入自然體驗真實的療愈。瑜伽(古印度語「Yoga」),讓心靈跟上身體的腳步,縱情於天地山水之間,在一呼一吸中,平和心境,放下自我,回歸真我,遇見更好的自己!
  • 親子心理關愛之療愈抑鬱的內在小孩
    親子心理關愛之療愈抑鬱的內在小孩對於現代人來說,誰要是沒點抑鬱情緒,說起來都有點不合群的嫌疑。於是,作為從眾的一員,我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與抑鬱來了個不期而遇。當然,我和他並不是一見鍾情,而是日久生情。開始的時候,只是偶爾遇見他,後來就經常遇見他,再後來,我就愛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