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邊界」的輔助生殖技術 會帶人類走多遠?

2021-01-08 健康界

當有人為自己家裡即將迎來的小生命是「公舉」還是王子煩擾時,越來越多的人卻苦惱著不能正常生育。

根據2009年發布的《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20年來,中國育齡人群的不孕不育率由2.5%~3%攀升到12.5%~15%,接近發達國家15%~20%的比率。如今這個比例可能更大。

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給不孕症的成功治療提供了更大可能。據中投顧問預計,2020年我國輔助生殖潛在市場規模將達7200億元。

不孕症正在逐漸發展為21世紀第三大疾病,輔助生殖技術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幫助生育,未來又將向什麼方向發展?

潘多拉魔盒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ART)是指運用醫學技術和方法對配子、合子、胚胎進行人工操作,以達到受孕目的的技術。相關的,「試管嬰兒」「人工授精」等詞已是街知巷聞,其中,「代孕」顯得分外扎眼。

然而,代孕的地下王國早已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鏈條。其中,好點的「中介機構」會使用公立醫院淘汰下來的設備,但絕大多數仍是手工作坊的業態。

中國生殖工程創始人之一、湖南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以下簡稱中信湘雅醫院)院長盧光琇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包括中國內地、瑞士、法國在內的多數國家都不允許任何形式的代孕,德國則連供精都不允許;澳大利亞、巴西則在倫理上做出了規定;而希臘、紐西蘭要求必須要有醫學指證,並經過法院或國家生殖倫理委員會審批才可進行無償代孕行為,值得借鑑。

盧光琇指出,一般自然妊娠的流產率為15%,而流產後的刮宮將有20%概率造成婦女不孕,代孕母親同樣要面臨這些風險。除此之外,代孕母親可能經歷的還有妊娠中晚期中毒症,如高血壓、蛋白尿、先兆子癇等、以及分娩風險,如產後大出血乃至羊水栓塞等。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時,我國孕產婦死亡率為萬分之三。

「地下代孕機構還存在精子反覆使用超過5次,甚至達到20次的情況,以後就存在很高的識別風險。」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表示,科技幫助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有時也會打開潘多拉魔盒。

輔助生殖技術非萬能

ART包括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術和人工授精(AI)兩大類。到現在,來求助的患者還會問盧光琇,嬰兒在試管裡待多久可以讓他們抱回家。她表示:「『試管嬰兒』的說法其實不準確。試管裡培養的並不是嬰兒,而是胚胎,待5~6日後,胚胎將被移回子宮生長孕育。」

「對於一些患者,例如患有卵巢早衰或某些遺傳性疾病,還有一些發育得很好的女性,可是染色體試驗出來的結果顯示實為男性,她可能有一段陰道,但只是盲端,其實沒有子宮。身體構造原因造成的不孕症我們也無能為力。」盧光琇表示,ART並不能幫助到所有不孕人群。

而在接受ART幫助的人群中,也有極少數患者需要面對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的困擾。

目前國際上試管嬰兒的成功率為40%~50%,我國輔助生殖技術已經接近國際領先地位,而在中信湘雅醫院,這個比例在5年前就達到了60%~65%,標準病人甚至可以達到70%成功率。但這個成功率已經徘徊了5年沒有繼續進展,盧光琇表示,她和團隊正著力攻關。

同時,在試管階段,對胚胎進行植入子宮前的遺傳學篩查、診斷,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也是該團隊下一步將著重關注的。

截至2012年底,我國獲得輔助生殖資質的機構共356家,此後因性別篩選、生育多胞胎、非法代孕等事件越來越多見諸報端,國家衛計委停止發放新牌照。不過,經過其他手段治療,80%左右的不孕症患者不需要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人工幹預技術。

技術替代總有邊界

在生殖方式上,你一定聽過身邊做媽媽的朋友吐槽:孩子爸爸只生不養,為什麼生孩子一定要有男性的份兒?其實,自然條件下的無性生殖在低等的原生動物、無脊椎動物和低等脊椎動物中是十分常見的生理現象。

已故著名實驗生物學家朱洗等在20世紀60年代,用針刺塗血的蟾蜍卵而獲得一批孤雌生殖的小蟾蜍。哺乳動物自發的無性生殖主要是指孤雌生殖。孤雌生殖在哺乳動物中有少數成功的報導,都沒有被重複出來。

那麼人類未來是否可以在沒有異性參與的情況下獲得後代呢?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勁松表示,離那一天還遙遠得很。

其研究組2012年就建立了來自小鼠精子的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並證明這些細胞能夠代替精子使卵母細胞「受精」產生半克隆小鼠(稱為「半克隆」技術)。

然而,在小鼠的實驗中,只對兩個基因進行了修飾,達到了表觀修飾的效果,實現了小鼠單倍體細胞介導的孤雌生殖。「人類複雜太多,也沒有必要。」李勁松強調,不僅是技術問題,人類的無性生殖更涉及重要的倫理道德問題。從進化角度講,在持續環境變化和競爭的條件下,與有性生殖比較,無性生殖總體上處於劣勢。

技術替代有其邊界。「女性一生排出卵子總數在500個左右,並且伴隨排出的那顆卵子,同時會有一批卵子生長、凋亡。在35歲以前,適當的時候,自然生育,母親也會獲得性成熟、生理成熟,並能夠顯著降低乳腺癌等疾病的發生。」這是盧光琇希望呼籲的。

(原標題:輔助生殖技術會帶人類走多遠?)

相關焦點

  • 濰坊市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順利通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校驗評審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8日訊 12月16日,山東省衛健委組織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評審專家組對我院夫精人工授精技術、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ICSI)及其衍生技術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項校驗。
  • 郭應祿院士被聘為山西人類輔助生殖中心名譽主任(圖)_技術優勢...
    20日,山西省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召開的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應祿被聘為該院「人類輔助生殖中心」名譽主任。會議上,郭院士還為廣大員工做了題為《艱辛成就偉業、奮鬥成就輝煌》的勵志專題講座。他以自己多年來從醫的理論與實踐、科研與攻關、奉獻與敬業、付出與回報等方面的生動事例,用樸素的語言為大家上了一堂愛國、愛院、愛事業、愛病人的道德修養課,令大家深受鼓舞和教益。
  • 不孕不育高發 人工輔助生殖靠譜嗎?
    專家解釋,輔助生殖技術是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簡稱,是指採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簡而言之,輔助生殖技術就是幫助不孕症夫妻成功獲得妊娠的技術。目前臨床上廣泛開展的輔助生殖技術包括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以及相關的衍生技術。我們常說的「試管嬰兒」技術就是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
  • 千億元級輔助生殖市場報告:網際網路企業搶建備孕中心,海外試管嬰兒...
    3.1 機構數量高速增長的5年我國目前較早的相關規範為原衛生部(現衛生計生委)2001年發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人類精子庫管理辦法》及2003年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和技術規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精子庫倫理原則》。這些成為指導我國相關輔助技術的主要依據。2007年是頗具轉折性的一年。
  • 進軍輔助生殖領域 復星醫藥擬收購深圳恒生醫院60%股權
    資料顯示,深圳恒生醫院是經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批准設立的營利性醫療機構,開辦於2004年,地處深圳市核心區域,建築面積近9.5萬平米,共計開設超過40個臨床醫技科室,核定床位數681 張,擁有超過800名的專業醫生、技術人員及運營管理團隊。
  • 為什麼人類和近親猩猩之間會有「生殖隔離」?
    其實並不是人類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全球N個人種之間並沒有出現生殖隔離,所謂的人類生殖隔離指的是其他物種和人類之間,即使是和人類最接近的類人猿之間也有一條生殖隔離的鴻溝,但我們知道不是同一個屬的馬和驢,以及獅和虎之間都可以生殖,儘管後代可能無法生育,為什麼人類即使和最接近的物種之間也會隔離呢?
  • 2019年全國輔助生殖技術論壇學術會議在京召開 合肥喜得兒同業界大...
    春意盎然,萬物生長,在這個充滿新生希望的季節,生殖醫學界迎來一場大型學術交流盛宴:2019年全國輔助生殖技術論壇暨復發性流產病理生理學和治療及生殖技術研討會。這是國內集權威性、規模性為一體的生殖學術交流大會,也是合肥喜得兒致力於學術成果轉化落地,提升醫院醫療質量、踐行誠信醫療的承諾。
  • 人類太空繁殖:星際殖民的最後邊界?
    世界各地的空間機構正在努力開發新技術,希望有一天把人類帶向深空,並在月球甚至火星上建立殖民地。但是,如果人類的目標是長期定居地球之外的世界,科學家指出有一件事我們不能忘記:繁衍後代。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助理教授Kris Lehnhardt博士在最近的專題討論會中解釋,在太空或其他星球的人類生殖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但迄今為止人們對此仍然知之甚少。根據航天醫學專家Lehnhardt博士的說法,太空中的繁殖問題是一個亟待研究的問題。我們還需要了解許多關於人類太空飛行的東西,包括對人體生物學和營養學的影響。
  • 重醫附一院金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門診開診
    2009年獲得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生殖內分泌及輔助生殖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後成都錦江區婦幼保健院人才引進,在該院生殖中心從事輔助生殖技術臨床及管理工作8年,經治不孕症患者逾萬例,特別擅長高齡和疑難患者助孕治療,率先推廣PCOS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倡導不孕症患者心理照護和關懷,贏得廣大患友們的信任和熱愛,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試管嬰兒臨床及管理經驗。
  • 人類能孤雌生殖嗎?孤雌生殖的雙髻鯊,世界首例!
    起初研究團隊甚至懷疑自己的實驗結果,因此分析了第二次、第三次,並採用更新的基因分析技術,都證實沒有任何雄性的DNA。這個表是實驗的結果:從三隻雌鯊和幼鯊基因體的四個位點判斷幼鯊的來源。由於鯊魚跟大部分的動物一樣有兩套染色體,一套從爸爸來,一套從媽媽來,因此染色體上每一個特定的位點也會出現兩份,兩份位點的版本可以一樣,也可以不一樣。
  • 聽王慕齡老師說:花精到底能陪我們走多遠?
    Heal Thyself | 自我療愈 同學問:花精一層一層的清理我們的負面情緒,那這條路到底能走多遠呢? 無論走多遠都是你自己決定的,如果你想走到終點也可以,如果你覺得你想只解決現在日常問題,只想解決負面的情緒,讓自己生活過得快樂也可以。 所以終點在哪裡由你自己決定的。
  • 精子競賽:又是一個關於人類生殖的男性幻想
    隨著顯微鏡技術的發展,所謂的小矮人最終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但是人們的觀念卻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卵子是受精過程中的被動參與者,等待著與精子競賽的勝出者延續生命,這與小矮人理論幾乎是一脈相承。普羅大眾會採用這些錯誤的、性別歧視的範式和隱喻來認知生殖,儘管並不準確,但也可以理解,但生物學家和醫生就難辭其咎了。
  • 赴美媽咪幫Yelp評價:美國試管嬰兒輔助生殖公司「一念成佛,一念成...
    要媽咪幫來說,通過美國最大點評網站Yelp查看有關輔助生殖公司的信息,是目前最公正、客觀的方法之一,其中每家輔助生殖公司都有好評有差評,上次分析的文章得到了該輔助生殖公司中國員工的關注,並且對其中一條差評給出了解釋(代母對於合同遵守有一些過失),可見美國輔助生殖公司十分重視Yelp的評價,都有在關注這一方面呢。
  • 人類與所有動物都有生殖隔離嗎?這意味著什麼?
    由此可見,老虎和獅子、馬和驢並沒有完全生殖隔離,它們之間還可以進行基因交流。不過,它們之間的基因差異性還是有的,老虎和獅子的基因差異為4.4%,它們雜交所得的後代往往很難存活,而且很多都是不育的。那麼,人類與所有動物都有生殖隔離嗎?
  • 龍田金秋「感恩公益行」 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專家來青義診
    ,是國務院首批博士、碩士點、博士後流動站,國家重點學科,山東省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教育部生殖內分泌重點實驗室、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國內首批通過衛生部技術準入的可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十三家醫療機構之一。
  • 為什麼不同膚色的人種不存在生殖隔離,人類和猩猩卻有生殖隔離?
    很多人曾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儘管人類與猩猩都從古猿進化而來,而且它們的基因也遠比其他物種相似,但是人類卻與猩猩存在著生殖隔離。反觀不同的人種之間,黑人、白人和黃種人之間都能互相通婚,並且生出健康的嬰兒。這確實有些令人疑惑。
  • 如果人類實現孤雌生殖,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但生殖能力在不同物種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多樣性, 大多數複雜的高等生物進行有性生殖。然而在自然界中, 一些低等植物、部分動物中存在著一種同性生殖的方式——孤雌生殖。
  • 人類為何執著打破生殖隔離?讓動物雜交有何好處?答案出乎預料
    文/行走天涯人類為何執著打破生殖隔離?讓動物雜交有何好處?答案出乎預料大自然界是存在生殖隔離的,老虎和獅子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會孕育後代的,同樣人類和自然界內的其他物種也不可能產生後代。然而不知道從何時起,隨著人類文明科技的大幅度前進,人類已經開始自然而然地幹預自然界內不同物種之間的交配了。似乎人類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一做法嚴重的影響到了自然界的生態法則。在人類的幹預下,馬和驢子產生了騾子這種後代,但是因為騾子不具備受精的能力,所以騾子沒有後代。可見強制性的打破生殖隔離,將也要承受無法言喻的後果,同樣獅子和老虎生出的獅虎獸,虎獅獸等等也不具備繁殖的能力。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成果卓著 喬傑榮獲第八屆中華人口獎...
    作為大陸首例試管嬰兒誕生地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為世界診療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之一,可開展國際上各種最先進的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目前,年服務患者50餘萬人次、完成不孕症檢查及治療手術5萬餘例、宮腹腔鏡等微創技術手術7千餘例,為不孕家庭帶去了歡笑。
  • 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為什麼會出現生殖崇拜?
    為什麼會出現生殖崇拜?不要認為原始社會就是現在文明社會的對立面,今天肯定不一樣,然後帶著優越感戲謔的去看待這個問題。今天也是一樣的!舉個例子:捐精。換算成水稻死的人會更多,這就是現實。那麼誰死誰活呢?在爭奪生存權的過程中起碼又要死掉1億人。這麼殘酷,誰能活?誰拳頭硬腦子好誰活著,於是就出現了生殖崇拜。所謂的生殖崇拜在民間體現的就是對強者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