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八境路、古城牆
贛州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裡景色秀麗空氣清新
朋友們都喜歡到這裡散步遊玩
更重要的是
這裡屬於贛州市歷史城區的核心區域
不僅擁有八境公園、龜角尾公園等景觀資源
還擁有古城牆、鬱孤臺、八境臺等歷史文化資源
名人云集、文化薈萃
「連空氣裡都是歷史與文化的味道」
八境臺。(資料圖片)
而今天
小編要告訴大家一個關於這裡的
大消息
八境路、古城牆周邊區域
要大!變!樣!了!
贛州市城鄉規劃局發布了關於
《八境路-古城牆周邊區域修建性詳細規劃與街巷立面改造設計》
的批前公示公告
公示時間為
2018年6月26日至2018年7月26日
根據公告稿
小編把大家關心的內容都摘出來了
一起來看看~~
1、規劃範圍與任務
本規劃項目位於贛州市八境路、古城牆周邊區域,屬於贛州市歷史城區的核心區域,擁有八境公園、龜角尾公園等景觀資源,也還擁有古城牆、鬱孤臺、八境臺等歷史文化資源,名人云集、文化薈萃。但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由於單位建房的盛行,陸續在本區域形成了不協調的現代風貌建築,嚴重的破壞了區域空間環境品質。為進一步改善區域空間環境,提升城市品位、修補城市功能,在對本區域進行整體謀劃的基礎上,探索保護與利用的合理路徑,促進城市發展治理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本次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範圍為章貢路、西津路以北區域,東至湧金門、西至西河人行橋、北至龜角尾。總用地面積為28.77公頃;街巷立面方案設計範圍為八境路兩側建築立面,街道長度為600米;項目總體研究範圍為章貢路、西津路以北區域,主要任務為明確區域總體定位、文化保護與利用、徵拆範圍、補配功能、交通與遊線組織等。
區位分析圖
規劃範圍分析圖
2、總體目標及定位
通過對研究範圍內的歷史沿革、現狀空間要素和相關規劃的盤點,梳理空間發展的優勢和壁壘,同時借鑑國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利用的相關經驗,提出本區域的總體目標為「打造特色鮮明、環境優美、交通便捷、配套完善、宜遊宜居、活力煥發的贛州歷史文化公園」。
總體目標
總體功能定位為「贛州歷史文化公園——通過最大限度修復古城格局,保護現狀地形地貌,深入挖掘與保護地區歷史文化,使本區域成為贛州城市文化展示的重要公共區域」。
文化品牌定位為「覓府城、觀八景、品唐宋——使本區域成為國家級的文化地標、贛州文化品牌的核心、唐宋史跡博覽之城、市民遊憩的開放之地」。
總體定位
總體業態定位為「以歷史文化展示為主,民俗文化與主流文化體驗為輔的特色體驗區,融合文化旅遊、體驗、展示、商業、休閒遊憩於一體的綜合性業態功能」。
總體業態定位
3、總體布局規劃
在充分尊重現有地形地貌、空間肌理、歷史脈絡的基礎上進行總體布局。
織補區域功能,將對本區域風貌影響較大的公安局宿舍、供電公司宿舍、贛州七中和特教學校等功能進行遷出;
修復古城歷史格局,增加「贛州府衙、陽明書院、章貢臺、皂蓋樓、白鵲樓」等文化建築;
補配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融入適合業態,完善區域動、靜態交通功能,增加宋客文化廣場、青青草坪、高琰土城展示三處廣場,改造八境公園南廣場和忠武廣場兩處節點廣場,優化旅遊遊線;
提升八境公園整體景觀品味,協調空間整體風貌。
總平面規劃圖
4、總體空間風貌設計
空間總體採用傳統風貌建築形式,在鬱孤台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範圍內不再新建任何建築;
鬱孤台歷史文化街區的建控地帶範圍內新建建築採用傳統宋代建築風貌,為仿古木結構建築,採用傳統工藝進行建造,中心區域已建成的鬱孤台歷史文化商業街區為贛南客家風格建築;
對八境路兩側、西津路北側現有建築進行提升改造,在保持建築主體不被破壞的基礎上,運用耐久適用的現代裝飾材料,表達為宋代元素風貌的建築;
其他風貌協調區內新建建築體量不宜超過15米,採用現代簡約中式風格,運用現代材料、建設工藝表達傳統的符號和風貌韻味,總體滿足現代的使用功能需求。
建築風貌分區規劃圖
總體鳥瞰圖(一)
總體鳥瞰圖(二)
5、分區詳細設計
1.公安局宿舍、贛州七中周邊區域
規劃拆除公安局宿舍、供電公司宿舍、贛州七中和特教學校。總體以修復文化空間、補配城市功能為主,規劃恢復贛州府衙、陽明書院、章貢臺、皂蓋樓和白鵲樓等歷史文化建築,增加公共開敞空間,新建宋客文化廣場和青青草坪兩處廣場,增加遊客服務點、停車設施和商業設施公共功能等。
贛州府—陽明書院鳥瞰圖
宋客文化廣場透視圖
2.西津路北側區域
西津路北側區域包括現狀的中醫院、糧食局宿舍等,規劃將贛州市中醫院搬遷至蓉江新區,本區域規劃改造為區級醫院,並結合部分養老功能。對現狀建築進行風貌提升,居住區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進行整體提升。臨西津路一側建築採用宋代元素進行裝飾,重點在裙樓部分增加傳統裝飾構件,上部區域增加部分空調機位,保持主體結構不作改變,僅作色彩上的統一。
西津路提升改造方案效果圖(一)
西津路提升改造方案效果圖(二)
3.八境路兩側區域
充分保持現狀建築主體不做改變,對其建築風貌進行提升,採用宋代元素符號進行裝飾,重點在八境路入口和八境路中段的裙樓部分增加傳統裝飾構件,其他建築主體空間僅作出色彩上的統一。
八境路入口提升效果圖
八境路中段立面提升效果圖
八境路中段街景提升效果圖
在百家嶺一側規劃一處停車場,並對高琰土城文化進行相關的景觀展示。
高琰土城文化展示
4.八境公園與龜角尾公園區域
對八境公園進行景觀提升,融入更多的中式園林文化元素,對八境湖進行的生態修復,增強其親水性,修復原八境公園入口大門,對八境公園南側入口進行景觀提升,營造中式庭院景觀氛圍。
總體鳥瞰圖(三)
八境公園新入口效果圖(一)
八境公園新入口效果圖(二)
對龜角尾公園進行景觀提升,增加中式園林元素,北門北側區域改造為忠武(嶽飛)廣場。
忠武(嶽飛)廣場
來源:贛州市城鄉規劃局、客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