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廣大漫迷所認可的正版《龍珠Z》完結之後,東映動畫公司原創製作了另一部七龍珠系列動畫片《龍珠GT》,而後由正統授權續篇《龍珠超》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連載當中,而關於《龍珠GT》和《龍珠超》孰優孰劣的爭論從未停止。
那麼為什麼不看作者是誰,很多粉絲還是能一眼就看出《龍珠超》是鳥山明編寫的大綱呢?
首先一提到鳥山明,大多數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龍珠》。 在當時《龍珠》的火爆程度可謂驚人。整個日本動漫80%以上的讀者是《龍珠》的粉絲,其動漫作品在歐洲收視率高達87.5%以上,可以說在當時世界上只分為《龍珠》與非《龍珠》兩種類型的日漫作品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鳥山明原本是搞笑型作者,他真正意義上的成名作是《阿拉蕾》,這部作品雖然人氣不如《龍珠》,但卻是鳥山明最愛的作品。
鳥山明畫《龍珠》初期,孫悟空的許多設定,都是以阿拉蕾為原型。同樣的心思單純,同樣的善良而強大,可以說孫悟空就是男版的阿拉蕾。
縱觀整部龍珠世界,大家不難發現,龍珠早期實際上是一個烏託邦世界,無論立場好壞,人物行為邏輯都童話式的簡單,透著一股無釐頭式的詼諧。像爺爺被變巨猿的悟空無意踩死這種可以大書而特書的悲劇,都是輕巧的一筆帶過,這時候的死亡,並不讓人感到悲傷和絕望,這是不是與《龍珠Z》終章愛把人變成糖果的布歐感覺上不謀而合。
眾所周知,鳥山明曾三次要求完結,或許人造人與沙魯篇還是和編劇鬥智鬥勇的產物,但是到了魔人布歐篇,老鳥已經重奪大權,無論人物塑造或敘事方式,都是重回龍珠初期時代,重新去死亡化、去正劇化、去悲劇和壓迫力,反而童話化的一章。
這畢竟是《龍珠》的世界阿,死亡並不是永遠的分離,死亡並不應該讓人感到久久的難過,無論一線戰士還是二線戰士,他們的死亡最後都是再次突破極限,都是為了和我們再一次相遇,可以說在老鳥心中,《龍珠》就是個童話,而童話不該讓人流淚。就像《龍珠超》的結尾,力之大會還沒開始,大家就已經猜到了結局,最後一定會復活全宇宙,但是又有誰能猜到最後站在臺上的是17號,誰又能猜到弗利薩這個純粹的惡人會跟悟空聯手,誰又不為那最後幾分鐘所刻畫出來的友情,信任,熱血所動容。
反觀《龍珠GT》我們也不能說他不好,該作品多處致敬前作,結局悟空藉由全宇宙能量所凝聚的元氣彈消滅一星龍,並通過龍珠復原了所有被摧毀的生命之後,隨同神龍一起融入了大自然當中。
這一番寓意象徵精妙絕倫:《龍珠》故事的開端就源於布爾瑪為尋找龍珠與悟空所發生的一次偶然邂逅,同樣最後龍珠全部融入到了悟空的體內,而悟空與神龍一起融入到了大自然當中……悟空與龍珠一同,從此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始於龍珠,終於龍珠,這或許是龍珠最完美的結局,但一定不是鳥山明筆下《龍珠》最完美的結局,畢竟鳥山明和我們都希望《龍珠》或者說悟空的故事會繼續下去,就像每次龍珠結局所說的——那麼各位,我們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