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樹白汙、黑星顯症、砂皮毀容,柑橘近期異常解析
近期又收到了不少橘友們發來的柑橘異常圖,這裡挑選幾個典型案例來作分享。
主要包括柑橘出現白色膏狀東西、黑星病、砂皮病等,這段時間還未進入柑橘轉色期,也是柑橘的較為關鍵的時期,農友在管理時,需注意一些病蟲的防治!
01滿樹白汙
這張圖是廣西柳州的一位朋友上傳的,我們可以看到柑橘的梢枝、葉面甚至果面上都附著不少白色絮狀物。
上傳者想問是不是柑橘膏藥病或是介殼蟲危害,據筆者經驗來看,均不是喲!
柑橘膏藥病
一般來說,膏藥病主要發生在枝幹上,葉果上很難見到,其病斑緊貼病部,為膜狀而非絮狀。
柑橘上的某種盾蚧
一些棉蚧 蚧、盾蚧在柑橘上大量聚集時,有時也會因其體表上的蠟質層而形成白色汙染,但造型絕不會像圖中那樣飄逸。
像這樣的情況,大概率是蛾蠟蟬危害所致,柑橘上常發的是碧蛾蠟蟬、白蛾蠟蟬兩種,其若蟲固定取食後,可在四周分泌白色蠟質絮狀物。
防治時可選用噻蟲嗪+菊酯類農藥,兼顧內吸與速效性,因蠟質物會影響藥效,最好是配上安透助劑一起打。
02黑星顯症
病原基數較高、上半年雨多、幼果期延遲,使得今年柑橘黑星病(黑斑病)發生較重。
因其具有潛伏性,在幼果期發生侵染後通常不立即顯症,當前隨著柑果膨大,果實上逐步開始顯現症狀,對果實品質造成了嚴重影響。
上圖是廣東的橘友發來的,屬典型的黑斑型病果,中部灰白凹陷,邊緣黑褐隆起,並伴有明顯的黃綠色暈圈。
當前建議疏除病果,並噴施贏極(75%肟 菌·戊唑醇幹懸浮劑),來抑制園內果面病菌萌發;淋噴海精靈生物刺激劑來提升樹勢水平,增強抗病能力;減少果面傷口的產生,以免誘發病症。
03砂皮毀容
相信不少橘友都有這樣的體會,現如今的砂皮病是越來越難搞了,藥是沒少打,病卻沒防住。
一旦砂皮上果,基本救治無望,別說用藥了,用手都不一定弄得掉那些硬質黑點,現在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唯有總結經驗。
實際上,砂皮病的防控應是系統性的,需通過培養良好樹勢、減低感病風險、適期用藥等多措並舉,才能有效控住。
快問快答
小紅點:海南的橘友發來的,記得之前有說過,不是蟲,是酢漿草的種子(後面那張圖是我師姐拍的)。
蝗蟲:這個還是很好認的吧,在橘園偶發,您傳的這個應該是斑腿蝗科的。
油胞異常:具體誘因不詳(藥、蟲、外界刺激等均有可能),但大部分油胞壞損,中上部外溢的精油還使得果皮開始下陷,可看看《關於柑橘果皮下陷壞死的一些思考》這篇推文,或許對您有所幫助。
本文由農業助手團隊編寫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農業助手,且勿修改文章內容,修改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