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應該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了,尤其是上完班以後,真的只想癱在沙發上,什麼都不想做。然而自己雖然想癱著,卻屢屢會被老媽嫌棄與念叨:「年紀輕輕一點活力都沒有,一天天的懶死了!」
老媽真不是我懶,實在是提不起力氣幹活啊。對於「特別能吃苦」,表示只能做到一半,那就是「特別能吃」!不過在這個幾乎每天都會下雨、且酷暑難耐的夏天,只能對老媽抱歉的說一句,就算我「特別能吃」,下了班以後也是真的沒力氣幹活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像這樣「身體被掏空了的感覺」,尤其在夏天感覺特別強烈。「身體被掏空」、「只想癱著不想動」、「不愛說話」,這些都有可能是氣虛造成的。
快來看看你有沒有這些煩惱
1、容易累,不願意動,只想靜靜;2、身體沒什麼力氣,身上沒勁,腰背沒力氣,如非必要,只想癱在椅子上;3、懶得說話,不愛社交,更不愛吵架,吵架費力氣,本就沒有多少力氣,自然更不愛和別人吵架了;4、時常頭暈或蹲下站起來的時候頭暈;5、容易氣短,比如爬幾步樓梯或者小跑幾步,就會覺得心慌,有喘不過氣的感覺;6、稍微走動就容易出虛汗;7、容易感冒,怕吹冷風,體內正氣不足,難以抵抗寒冷和風邪,比一般人更怕冷。
如果中了三條以上,基本就是氣虛了。
說到這裡,「懶癌」如我的真的要哭了,原來這些年我都誤會自己了,原來我不是懶,只是氣虛啊!難怪我那麼愛安靜,是因為身體根本「沒力氣折騰」啊!
為什麼說脾虛是氣虛的根源?
氣虛,指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
《難經》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氣,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共同結合而成。因此,當我們有了氣虛的表現時,往往說明有可能是這三個方面出了問題,而在這三者中,脾虛則是根源。
為什麼說脾虛是三種虛的根源?
脾的五行屬土,而肺則屬金,土生金,因此若脾氣虛,則肺氣也會跟著虛。
脾氣虛了,則無法將五穀精微轉化為營養輸送給腎,腎氣沒有吸收精華,也就難以充盈起來,因此腎氣的充盈與虛弱也和脾氣有很大關係。
養氣應先養脾氣:先祛溼,後健脾
氣虛的人,一般都會有脾虛的症狀,而脾虛往往伴隨著溼氣。這是因為脾主運化,如果水溼太多,超出了脾的運化能力,脾就會「苦不堪言」。因此,對於氣虛的人來說,養氣應先養脾,若脾氣充盈,則肺氣也會充盈起來,而養脾則需先祛溼。
芒種時節脾胃弱:清代醫家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記載:「芒種夏至,天漸熱,宜益氣分以充脾胃」。芒種節氣,氣溫高而雨量大,溼盛易傷脾胃。
連綿雨天傷脾:最近「廣東18天內發布上千次暴雨預警」上了熱搜,外溼,也會加重體內的溼氣。
溼氣重的關鍵原因是脾虛動力差,而脾虛又會加重溼氣膩滯,如此相互影響,陷入惡性循環。
外溼與芒種節氣交困,因此此時,氣虛者、溼重睏乏、舌苔厚膩者,都需要好好調理身體。從脾胃入手,多吃蔬菜,可以適當進食一些赤小豆、茯苓、山藥、薏苡仁等天然食材,按君臣佐使科學配伍磨成紅豆薏米粉,每天食用,對身體非常好。
沒時間吃早餐的朋友,可直接拿來衝泡,只需要3分鐘,即可食用,這樣上班又能有滿滿的活力啦。到了下午,大家拿下午茶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健康的紅豆薏米粉,用溫水衝泡,健康又美味。
被氣虛所累,爬個樓梯都費勁的「氣虛朋友」們,可從調養脾胃開始,讓自己的「氣」充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