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最風光公司VS年度最失意公司:大公司的力量與邊界|告別2020

2021-01-11 界面新聞

記者 | 劉雨靜 鄭萃穎 陸柯言 謝欣 楊霞 查沁君 侯卓鎧 張馨予 周伊雪 徐詩琪 彭強 江帆 趙曉娟 肖芳 薛冰冰 張曉雲 佘曉晨 吳波 劉晨光 曾仰琳

2020年的商業世界,充斥著混亂和無序、風險、壓力、不確定性。

新冠肺炎疫情成了「反脆弱」的試金石。在風險不期而遇的當下,哪些大公司被宏觀環境遏制、擊倒,又有哪些公司能逆風生長,戰勝不確定性?

在2020年度最風光公司榜單中,華大基因成為「核酸檢測」這個最熱詞彙背後的贏家公司。華大基因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從2月份疫情初期日產能8萬人份,到8月日產能已可達200萬人份。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增長超過兩倍,同期淨利同比增長超9倍。而另一家醫療設備公司邁瑞醫療則抓住呼吸機、醫療設備的巨大需求。

「快遞之王」順豐控股強勢歸來,疫情初期承擔大量口罩、防疫物資的運輸需求,其快遞業務率先強勁復甦,冷鏈、同城等新業務迎來高速增長,市值超過三通一達、百世、德邦等競爭對手市值之和。

我們關注到新能源在中國市場的熱度,隆基股份在光伏製造環節的全球優勢與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技術,讓它們成為在中國新能源市場裡的技術贏家。

疫情讓國際旅行受阻,曾經前往巴黎、米蘭、紐約旅行和購物的中國遊客被留在了國內,中免集團藉此長成了全球最大免稅零售商。

在製造業領域,經濟的穩健復甦和新的市場機會讓立訊精密、三一重工等大公司業績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一些有著嶄新商業模式和創新理念的公司繼續受到市場追捧。元氣森林靠氣泡水走紅俘獲年輕人,更俘獲了資本。猿輔導今年已拿下4輪融資,總估值達170億美元,一舉躍升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在生活領域,美團平臺公司效應顯現,市值已經僅次於阿里騰訊。

在2020年度最失意公司榜單當中,大公司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更為明顯。

航空業龍頭中國國航國際航線「折翼」,半年虧掉近百億,相當於東航、南航兩年淨利的總和。

被割裂的全球化帶來的寒意更為凜冽。剛剛拿下全球市場手機出貨量第一的華為,從高光中退場。大洋彼岸的制裁加劇,改變了這家全球手機巨頭的命運。禁令陰影下,華為的手機系統、生態、晶片,一切都要從零開始。華為斷臂求生,最終決定將榮耀品牌的全部資產出售。

另一家剛剛風靡全球的短視頻應用——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迎來自上線以來的最艱難時刻。美國總統籤署行政禁令,這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第一次直面這類問題,沒有經驗可言,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年末更加引人注目的則是螞蟻集團因監管而驟然停下腳步的「全球最大IPO項目」。在被監管部門約談之後,最終螞蟻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上市,還是一個未知數。

很多公司都感受到了這種殘酷。攜程公司的全球化進程因為疫情直接被抹去一年。一些公司則直接退場了。

2019年還在雄心勃勃擴張的國際連鎖酒店品牌OYO,2020年初大規模裁員7000人,可以說,它的中國故事結束了。就在兩年之前,OYO曾獲得來自軟銀中國、紅杉資本、光速資本的10億美元融資,並宣布要將其中6億美元投向中國市場。

一些公司因為越過紅線受到懲罰。四川信託因兌付逾期被監管部門實施管控,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進入司法程序,廣發證券保薦業務則陷入了「康美藥業」百億造假案陰影。

新冠疫情讓我們在2020年再度看到順豐、美團、邁瑞醫療等這些大公司向上的力量,我們也看到,無論在技術、產品還是商業模式上,類似元氣森林、比亞迪這樣的公司都在享受創新裂變帶來的用戶增長與市場份額的擴張。

同時,瑞幸咖啡這樣曾經的「獨角獸」公司經營數據和財務造假事件,提醒我們依然有一些公司在試圖挑戰商業的底線,而對於一些公司數據壟斷、侵犯個人隱私的擔憂,以及監管部門針對平臺經濟的反壟斷監管,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大公司的邊界問題。

界面新聞再次進行年度公司盤點,推出2020年度風光與失意公司,為讀者呈現過去一年財經領域的重要記憶。

2020年度最風光公司

#元氣森林:俘獲年輕人,也俘獲了資本

2020年10月28日,上海,南京西路商圈的金鷹百貨裙房外牆上,巨幅「元氣森林」飲料廣告格外惹眼。路邊走過的行人在巨幅廣告下尺度顯得有些「嬌小」。(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四年做到估值140億,這家標榜有網際網路創新基因的食品飲料公司,通過抓住年輕人俘獲了資本和可期的未來。

年輕人聚集的小紅書上,有不少元氣森林口味測評的討論。電商渠道裡,元氣森林是銷量增長最快的新飲料品牌。2020年雙十一,它同時成為天貓和京東水飲品類銷量第一,雙十一當天,37分鐘元氣森林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萬元。

精準匹配當下年輕人的消費取向,憑藉「日系」和「零糖」的標籤,元氣森林為自己贏得了令同行豔羨的人氣和銷量。其設計新穎、帶有日文的產品標籤吸引了一大批熱愛潮流文化的年輕人,採用代糖而非蔗糖的產品,則迎合了年輕人對低糖、健康、養生生活方式的嚮往。

但翻開硬幣的另一面,這些標籤也給元氣森林帶來了「偽日系」和「代糖是否真的不會發胖」的爭議。元氣森林選擇聰明地解決問題,逐步更換了氣泡水、健美輕玉米須茶等產品的標籤,回歸國貨身份,並通過贊助綜藝節目、找張雨綺代言等方式,進一步塑造品牌在年輕人中的好感度和關注度。

靠氣泡水走紅的元氣森林,卻沒有把自己定格在飲料公司的框框裡,它開始嘗試更多元的品類。2020年,元氣森林入股了一家做代餐、低脂麵包等產品的輕食公司,並在最近推出雞胸肉腸、全麥麵包,開拓輕食市場。品牌服務號簡介裡,它稱自己的品牌理念是「無糖專門家」。

我們也許可以期待,未來元氣森林會繼續沿用它在飲品行業的打法,憑藉對數據反饋的分析,集結資金優勢,迅速實現產品迭代,在新的領域裡繼續活成一匹黑馬。

#華大基因:「核酸檢測」,最熱詞彙背後的贏家公司

核酸檢測,這個冷僻的醫學術語正成為大眾熟知的全年最熱詞彙之一。

華大基因就隱身在這個熱詞背後。華大基因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從2月份疫情初期日產能8萬人份,到8月日產能已可達200萬人份。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67.52億,同比增長225.82%,同期淨利潤27.05億同比增長901.68%。

在核酸檢測領域,華大基因的優勢在於,它既具備檢測試劑盒研發製造能力,又擁有檢測服務能力,如果加上關聯公司華大智造的檢測設備研發,這就構成了一個全產業鏈布局。

在響應速度上,華大基因在1月底成為國家藥監局首批批准新冠檢測試劑盒應急使用上市的幾家企業之一,隨後包括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抗體檢測試劑盒相繼獲得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相關資質及認證,並率先進入世界衛生組織(WHO)應急使用清單。

#邁瑞醫療:中國呼吸機的奇幻漂流

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60.6億元,同比增長29.76%;淨利潤53.6億元,同比增長46.09%——或許單從數據上看,與一眾賣新冠檢測試劑盒或是口罩的企業比起來,這樣的增幅實在算不上什麼,但邁瑞醫療入選醫藥領域最風光企業當之無愧。

核心原因只有三個字:呼吸機。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在缺乏特效藥物的情況之下,呼吸機成為了救治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必備設備。哪裡有呼吸機?這一需求從武漢、蔓延到歐美乃至全球。

也因此才出現了2020年初邁瑞醫療高管都要上生產線的景象,而其以呼吸機為首的生命支持產品也暢銷海外,在拯救生命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品牌相應。

從春節至6月底,邁瑞醫療累計向全球緊急交付近40萬臺醫療設備,而整個2020年上半年,邁瑞醫療在國際市場累計實現了近400家高端客戶群的突破,境外收入佔比47.45%。

而受新冠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的影響,國際市場對相關抗疫產品如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新冠抗體試劑、便攜彩超、移動DR的需求量仍維持在較高水平,雖然邁瑞這次在新冠相關體外診斷業務上錯過了一大風口,但其較全面的業務布局最終在生命支持上收到了回報。

#順豐控股:「快遞之王」強勢歸來

2020年12月15日,江蘇常州,順豐物流倉儲網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疫情催生了用戶對於電商物流的巨大需求,物流真正成了整個社會體系運轉的基礎設施,這讓順豐這個動作有些放緩的巨人再度奔跑起來。

在2017年上市之初,順豐市值最高一度超過3000億元。可此後2年,順豐的時效件業務增長乏力,電商件業務不溫不火,市場佔有率呈現整體下降趨勢。

加上順豐部署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新業務資本開支大,一度出現淨利潤下滑,資產負債率過高,被外界唱衰。在資本市場,順豐也出現股價下跌,股東頻頻套現,市值較高峰最高縮水近一半。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全球各國快遞行業受益疫情加速消費線上化,實現了業務量提速增長,順豐也迎來了逆勢上漲。

在疫情暴發初期,交通受阻,大量口罩、防疫物資的運輸需求增長,快遞物流行業積極承擔了企業社會責任,順豐表現頗為突出。在大多快遞未能恢復運力的情況下,順豐、中國郵政EMS等企業承擔了主力作用;其次,在全球航空運力幾近腰斬的情況下,順豐航空承擔起高效航空運輸的責任。

國內疫情穩定後,其快遞業務率先強勁復甦,冷鏈、同城等新業務迎來高速增長,交出了亮眼的業績。

財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末順豐的市佔率高達13.7%,位居行業第三,儘管此後有所回落,但在特惠專配等新業務帶動下,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在2020年第三季度,A股四家上市快遞公司中,僅順豐一家公司的營收、淨利潤呈現雙同比增長,而其他同行卻增量卻不增利。

在前三季度,順豐實現營收1095.94億元,淨利潤55.98億元。這一業績表現已經接近順豐2019年全年業績,並大幅領先於國內同行。

在此背景下,順豐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一掃頹勢,股價與市值多次創歷史新高,市值超過三通一達、百世、德邦等競爭對手市值之和。

#猿輔導: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

12月24日,猿輔導再獲雲鋒基金3億美元融資,至此,猿輔導2020年已拿下4輪融資,總估值達170億美元,一舉躍升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在線教育獨角獸。

在以大投入、大流量為特徵的K12在線輔導市場,頭部公司往往能吸引大量資金和投資人目光,猿輔導如何脫穎而出?

以猿題庫、小猿搜題等工具類產品起家的猿輔導,憑藉題庫和搜題,完成了流量和用戶的原始積累。

儘管這些工具類APP佔據流量優勢,但在商業化的探索上並不順暢。2014年前後,猿輔導在轉向K12教育領域,先是嘗試了一對一、小班課後,將業務重心轉向在線雙師大班課以及以啟蒙教育為主的斑馬AI課。

2020年9月,早教品牌「斑小馬早教」上線,定位於為0-3歲幼齡兒童提供雙語早教解決方案。這意味著猿輔導完成了從0歲早教到低幼階段啟蒙(斑馬AI課、猿編程等)、K12(猿輔導、猿題庫、小猿搜題等),到成人教育(粉筆網)的完整產品閉環。

據猿輔導稱,其旗下兩款付費產品「猿輔導」與「斑馬AI課」的正價課學生規模累計超過370萬,位居國內網課用戶規模首位。其2020年的營收目標是100億元。

但隨著用戶規模擴大,猿輔導在課程與服務質量方面也有待提升。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消費者維權平臺上,不少用戶對猿輔導發起「退款難」、「誘導消費」等方面的投訴。

品牌是猿輔導今年的另一大明顯標識。從《開講啦》《最強大腦》《王牌對王牌》到央視春晚,再到《中國詩詞大會》,猿輔導的身影在電視大屏幕中頻頻出現。電視之外,猿輔導還在朋友圈、抖音、地鐵、樓宇電梯、綜藝節目等各個渠道展開全面的流量爭奪,也刷足了存在感。

藉助資本力量,猿輔導得以在營銷戰中投入重金。據自媒體子彈財經報導稱,猿輔導在今年暑期費用高達15億元,遠超其他同類企業。如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三家公司的暑期營銷推廣預算分別為12億元、10億元、8億元。

獲客成本高企、盈利難是各大在線教育機構難以破除的魔咒,而過高的市場營銷費用是虧損的重要原因,猿輔導也不例外。但在「以投入換規模」的當下,為了攫取足夠多的市場份額、快速形成品牌效應,燒錢幾乎成為各家不得不去做的一個選項。

猿輔導身處的這場在線K12戰爭仍未到終局,在這塊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增度快但滲透率不高的賽道,猿輔導能否成為領頭羊,未來兩三年內或許會有答案。

#比亞迪:中國新能源汽車有了點技術底氣

「刀片電池」名聲大噪,股票市值漲幅超300%——比亞迪汽車2020年可謂「名」「利」雙收。

上半年,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刀片電池」發布會上公開喊出「讓自燃從新能源汽車字典中抹掉」不僅撼動了整個動力電池市場,也讓比亞迪的「技術男」形象進一步得到鞏固。隨後針對「刀片電池」進行的公開穿刺實驗,更是讓比亞迪動力電池技術在業內外備受矚目。

手握核心技術的比亞迪成了資本市場追捧的對象。截至12月25日,比亞迪總市值攀升至5038億元,成為國內A股最高市值的汽車公司。

技術端的不斷創新也給比亞迪整車銷售打開了新局面。據最新銷量數據顯示,11月份,比亞迪汽車實現銷量53,943輛,同比增幅近三成。旗下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漢單月銷量達10105輛,一舉成為自主品牌中銷量最高的旗艦新能源車型。

終於,有了比亞迪、寧德時代們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有了點技術底氣。

比亞迪希望在動力電池、動力總成、底盤、新能源汽車相關核心技術研發等領域開啟對外合作,它與豐田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而整體打包上市的比亞迪半導體或將在2022年內實現上市。

#中免集團:一年長成全球最大免稅零售商

2020年12月13日,北京朝陽公園路,cdf中免集團北京市內免稅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在新冠疫情讓國際航班基本處於停擺的情況下,全球機場免稅店的收入遭遇斷崖式下跌。第二季度以來,瑞士Dufry、韓國樂天、韓國新羅等免稅零售商都業績慘澹。中免集團恰恰相反,第二季度以來就顯露復甦趨勢。

2020年9月,中免集團首次被旅遊零售行業媒體《穆迪戴維特報告》列為「全球銷售額最高的免稅零售商」,曾經連續6年佔領銷售額榜首的瑞士Dufry集團被擠到第二。

中免集團能夠快速復甦,海南免稅購物的增長功不可沒。

由於疫情讓國際旅行受阻,曾經前往巴黎、米蘭、紐約旅行和購物的中國遊客留在了國內,海南成為他們能夠邊玩邊買的度假及購物目的地。2020年上半年,其他免稅店收入狂跌,三亞市內免稅店的營業收入卻同比增長12.16%至59.77億元。

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之後,中免集團旗下4家海南離島免稅店的吸引力更大了。新政之下,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從3萬元提升到10萬元,離島免稅商品從38種增加到45種,單件商品8000元的免稅限額規定被取消。

海南免稅店的價格也變得更有競爭力。貝恩公司表示,海南奢侈品時裝和生活方式產品的免稅標價比內地官方價格優惠10%至25%,奢侈品美妝更是優惠了25%至40%。

中免集團還從年初加快數位化建設,搭建了統一會員平臺、完善線上商城、定期舉辦品牌直播,使越來越多遊客在線上商城購買免稅品。2020年,海南4家免稅店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4倍多,超過50億元。

目前,中免集團母公司中國中免正在建設海口國際免稅城,其將成為世界最大單體免稅商業綜合體。

#美團:生活平臺公司效應顯現,市值追趕騰訊阿里

從某種程度上說,科技行業整體受益於新冠疫情。在傳統行業普遍低迷,恢復遲緩的情況下,科技公司的表現引人矚目,這也令科技股成為2020年資本市場追逐的寵兒。

美團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為一家本地生活類公司,美團在疫情期間趁勢擴大了自身的市場份額和用戶規模,展現出良好的經營和抗風險能力。這贏得了投資者的青睞,其市值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成為國內市值排名第三的科技類公司,僅次於阿里和騰訊。

美團在2020年還收穫了一份意外之喜。因入股的新能源汽車公司理想汽車成功上市,美團靠投資賺到58億元。

然而,在諸多樂觀因素之外,隱憂也同樣存在。已成立十年的美團同任何步入成熟期的大公司一樣,主營業務正在不可避免地增長放緩。在其營收和利潤從疫情打擊中恢復企穩後,美團開始大舉投資新業務,並將社區團購視為第二條增長曲線。

王興在第三季度財報會表示,食雜零售是目前美團戰略優先級最高的業務。他認為,美團優選(美團的社區團購業務名稱)能夠幫助美團向四線以下,甚至鄉鎮農村的下沉市場滲透以獲取新用戶。

不過,近期監管層開始加強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反壟斷監管。習慣於跑馬圈地,補貼獲客的國內網際網路大公司們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審視,美團也是其中之一。分析人士認為,平臺經濟反壟斷監管或將限制網際網路公司在社區團購業務上的擴張速度,野蠻生長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返。

#立訊精密:下一個「代工之王」

這家由富士康「廠妹」王來春創辦的公司2020年正好迎來上市十周年。十年內,立訊精密的股價翻了50倍,營收從2010年的10億元升至2019年的625億,淨利潤從1億升至45億,市值更是在2020年超過了工業富聯,而且是超出1000多億。

從手機連接線,到相機、耳機,再到iPhone整機組裝,這家公司精心謀劃著成長為電子代工巨頭。

立訊精密的前身是香港立訊,最初在島上做低端的來料加工,生產手機連接線。2004年,創始人王來春兄妹抓住機會,到深圳創立了立訊精密,作為配套工廠承接老東家富士康的多餘或配套訂單。很長一段時間內,立訊精密超過50%的營收都來自富士康。

自2010年深交所上市後,立訊激進但不盲目地擴張,收購各類臺廠以延伸不同品類。和碩子公司博碩、崑山聯滔、東莞訊滔,連接器工廠被它悉數收入囊中,接著收購臺灣光寶以進軍相機模組產業,再控股主營聲學產品的蘇州美特,打入耳機領域。

2017年,庫克專程拜訪了立訊製造AirPods的工廠,對其讚不絕口,立訊成了庫克口中「超一流的工廠」。之後,它順利成為AirPods最大代工廠,隨著AirPods在市場爆發,不斷加深著與蘋果的合作。

2020年7月,立訊收購了「蘋果手機三大代工廠」之一的緯創的江蘇子公司,以打入整機組裝的業務。

從簡單的連接線,到相機模組,再到成為穩固的AirPods與Apple Watch供應商。現在,充滿野心的立訊下一步是打入蘋果最重要的iPhone整機供應鏈。隨著富士康向東南亞外遷,它甚至可能代替富士康的核心地位。

「精打細算」是這家公司成功的秘訣。同樣是代工,立訊精密能在保證利潤的情況下不影響良率。近兩年財報顯示,立訊精密的淨利率高出工業富聯3-5個百分點,相較之下工業富聯仍困在低毛利中。

這也是市場給與立訊精密更高估值的原因。

蘋果從不願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絕不會讓一家供應商獨大,而立訊就是富士康之後的最優選擇。

不過,富士康集團近年來正在努力擺脫代工標籤,在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機器人等技術含量較高的業務上發力。立訊精密可能不會成為「中國鴻海」,但至少,它會是下一個「代工之王」。

#三一重工:挖掘機晴雨表,爆了

工程機械行業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2020年以來,受益於新基建投資拉動、新農村建設、機器對人工的替代以及環保政策導致的更新換代等因素,工程機械行業從年初的疫情打擊中迅速回暖,呈現高景氣度。

前三季度,三一重工總營收已達到729.92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的規模;歸母淨利潤124.5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淨利潤規模。這一淨利潤超過中聯重科約1.2倍,超過徐工機械約4倍。

三一重工取得的業績,與其產品結構有很大關係。三一重工的最重頭產品是挖掘機,其次是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械。工程機械行業,有「得挖掘機得天下」之說。根據2020年上半年財報,挖掘機在該公司的營收佔比達四成左右。

這家從湖南婁底走出來的工程機械商,已連續十年成為中國挖掘機市場的銷售冠軍。

2020年4月,三一重工與徐工集團牽頭,對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產品相繼進行5%-10%的漲價。這一方面是因為部分歐美供應商因疫情停產或減產造成零部件供應緊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工程機械產品火爆的需求量。

2020年10月,納入統計的25家挖掘機製造企業共銷售各類挖掘機2.73萬臺,同比增長60.5%。這是當年挖掘機月度銷量增速連續第七個月超過五成。

#隆基股份:兩大光伏製造環節稱霸全球

市值刷新全球光伏企業最高紀錄、淨利再創新高、稱霸的產業鏈環節再增一項……在2020年光伏行業的狂歡盛宴中,隆基股份(601012.SH)無疑是最風光的主角。

得益於多項利好政策,在國內新冠疫情和上遊材料漲價潮的影響下,2020年光伏行業依舊火熱,並在規模上實現了對風電的趕超。

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初步預計,今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為35 GW,累計裝機達2.4億千瓦,將超越風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

隆基股份市值在2020年相繼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關口,成為最受資本青睞的光伏股之一,再度刷新全球光伏企業最高市值紀錄。

隆基股份有望交出上市以來最佳成績單。其前三季逾60億的淨利,已超越去年全年50億元的最高紀錄,將連續四年成為最賺錢光伏企業。

這主要得益於其押中這一輪光伏主流技術路線。在單晶市佔率完成了對多晶的反超時,隆基股份也成為最大的贏家。

與隆基股份近年高增速利潤相伴的,是不斷擴張的產能,以及垂直一體化戰略。隆基股份在保持全球最大矽片製造商地位的同時,有望在今年超越晶科能源,登頂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行榜。

光伏產業鏈可大致分為矽料、矽片、電池片及組件四個製造環節。這意味著,隆基股份將在矽片、組件兩個主要環節稱霸全球。

據《2020胡潤百富榜》,隆基股份聯合創始人李振國、李喜燕夫婦今年的位次上升3位至第90位,財富上漲150%至475億元,成為新的陝西首富。

2020年度最失意公司

#瑞幸咖啡:醜陋的黑馬

2020年5月20日,上海市閔行區虹橋機場瑞幸咖啡。(攝影:範劍磊)它創造了中國公司史上火速上市,又最快被退市的紀錄。

2020年4月2日,一紙公告,瑞幸咖啡及其管理者的信譽轟然崩塌。瑞幸承認公司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虛增了22億元人民幣交易額,相關的費用和支出也相應虛增。

它曾被視為行業內的一匹黑馬,卻因惡意財務造假將自己推入了險境。

主動爆雷後,這家曾叫囂要超越星巴克的公司採取了包括造假人員被除名、超過800家門店被關閉、門店減員、放慢開店速度、減小面向消費者的產品購買優惠力度等一系列舉措,試圖在風波中繼續存活下去。

到12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稱,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

但這還不是瑞幸需要面對的懲罰的終點。截至目前,它尚有投資人的集體訴訟賠償還未支付。有分析者測算,這筆集體訴訟賠償可能高達百億美元。

對瑞幸咖啡而言,值得慶幸的是,擁有一批並未在第一時間迅速將其捨棄的用戶,也是這些消費需求支撐著這家公司活到了現在。

據日前瑞幸咖啡的聯合清算人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交的首份報告,截至11月30日,其門店數減少至3898家,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放緩,但維持了增長態勢。在11月,甚至有60%的門店實現了盈利。

這種自我修復能力令人驚訝,也讓外界好奇,來年它會活成什麼模樣?

#攜程:全球化進程被抹去一年

旅遊業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在疫情低谷期,攜程市值幾乎跌到2019年峰值時的一半。

2020年一季度,攜程的淨營收同比下降了42%,營業虧損12億元,主要由於疫情期間為退訂用戶承擔損失的費用,歸屬於攜程股東的淨虧損為54億元人民幣,而2019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則是淨利潤18億元。二季度開始,國內疫情趨緩、但旅遊業尚處在「無處可遊」的觀望階段,攜程二季度仍然面臨淨虧損4.76億元。

攜程是中國最早走國際化路線的OTA,疫情使其國際化的進度表被迫延後。按照2018年攜程創始人梁建章的目標,未來五年攜程國際業務收入預計佔到整體收入的40%-50%。到2019年三季度,攜程的國際業務收入已經佔到總收入的35%以上。今年的國際化成績則直接歸零。

為了減壓,2020年4月和7月,攜程融了兩筆錢,一份是攜程與金融機構籤署了10億美元貸款協議,還包括5億美元增量額度;一份是發行最高不超過5億美元的可交換高級債券,可轉換成攜程投資的華住集團的股票。

2020年下半年,攜程藉助國內遊,逐漸扭虧為盈,三季度攜程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16億元人民幣,實現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首季度盈利。

#華為:高光退場,艱難自救

2020年,華為從高光中退場。

調研機構Kantar第二季度發布的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顯示,在行業整體受挫下滑的時期,唯有華為與榮耀手機出貨量逆勢增長,二者合力佔據中國市場近50%的份額,砍下半壁江山。在全球市場,華為更是首次拿到了出貨量第一的寶座。

禁令的陰影下,華為的手機系統、生態、晶片,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為了儘可能保留手機業務的火種,也為了挽救供應鏈和渠道商,華為最終決定將榮耀的全部資產出售給由31家渠道商組成的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不留任何股份。

告別會上,任正非的悲壯祝辭一度刷屏:「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

新榮耀的命運看似要迎來轉機,華為卻仍深陷泥潭。雖然高通已經表確認向華為供應部分4G晶片,幫助其重啟低端手機生產,以度燃眉之急,但其最關鍵的高端手機Mate&P系列,仍然面臨晶片短缺之困。Mate40系列手機的缺貨,也導致華為在四季度競爭中失去優勢。

華為跌倒讓對手獲益,第三季度中,華為手機出貨量首次下跌,同比下降22%,將增長冠軍拱手相讓。小米則憑藉42%的增長重回全球第三,也成為國內市場最大的贏家。風水輪流轉,華為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恐將不保。

手機所代表的消費者業務是華為的現金牛。2019年華為年報顯示,消費者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673億元,佔比達到54%,而手機業務是消費者BG的重中之重。明年華為高端系列是否能問世仍是問號,華為亟需新的營收支柱,才能支撐其巨大的研發投入。

華為正在自救,極重要的一步是將智能汽車業務整合進消費者BG,仍由余承東領軍,這足以證明華為對汽車業務的重視。與此同時,華為使出最大力度推動其IoT戰略,大到智慧屏、PC,小到耳機和各種智能家居,華為喊出了全面進軍的口號。

求生存,是華為當下最大的挑戰。

#TikTok:海外「摸著石頭過河」

2020年,風靡全球的短視頻應用TikTok迎來自上線以來最艱難時刻。

北京時間8月1日上午,美國總統川普在其專機「空軍一號」上對媒體表示,他將禁止TikTok在美國運營。一周之後,他籤署了行政命令,勒令字節跳動在45天內出售TikTok,否則將被封禁。

此後,TikTok的命運經歷了多次轉折和突變。在禁令面前,字節跳動同意剝離TikTok美國業務,並尋求出售,以讓其能夠繼續在美國市場運營。微軟、甲骨文、沃爾瑪都是潛在的買方,字節跳動曾試圖在TikTok的美國業務中持有少數股權,但遭到了白宮的拒絕。

TikTok在美國的挫折早有徵兆。從2019年起,TikTok的數據隱私問題就被美國政府質疑,原因是有大量美國用戶使用,涉及到用戶數據的收集,危害美國國家安全。

從2019年開始,TikTok就意識到了問題,並努力在各個國家和地區合規。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美國,在美國建立數據中心,搭建本地化的團隊,但遭遇的問題比遠比他預期的複雜。

這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第一次直面這類問題,沒有經驗可言,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在中美兩國的監管要求下,TikTok和甲骨文達成協議,採用「雲上加州」的方案,不涉及技術及算法轉讓,又實現在數據安全合規,終於挽救了自己的命運。

目前,TikTok沒有下架,也沒有出售,依然在美國正常運營,最終的結果比外界預想的樂觀。伴隨著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TikTok面臨的監管政策也可能有所改變,TikTok或許將迎來新的轉機。

但無論如何,TikTok在2020年的遭遇都給了中國試圖出海的網際網路創業者一個深刻的教訓:海外並不是一個可以野蠻生長的市場,出海公司需要對目標市場的政策風險進行更深入地評估。

#中國國航:國際航線「折翼」,半年虧掉近百億

中國國航位居三大航之首,過去5年間平均營收超過1200億元、淨利潤保持在65億-75億之間。

疫情之下,全球旅行限制重重,國航國際航線業務驟然收縮,收入來源產生巨大缺口,以往高增長勢頭戛然中斷。

國航目前擁有國際(地區)航線 164條,相關航線收入在客運總營收佔比接近35%。2020年前6個月,中國國航虧掉94.91億元,相當於東航、南航兩年淨利的總和。

國際航線佔比高也牽連到國內業務,國際航線往往由寬體客機執飛,因此國航機隊中寬體機佔比較高。航空市場重心轉向國內後,其利用率普遍低於窄體機,造成國航大量運力閒置。

由東航首創、隨後多家國內航空公司跟進的「隨心飛」產品,有效激活了「不可存儲的空餘座位」、「飛機日利用率」等沉默資源。唯有國航,按兵不動。

國航或出于堅守中高端商務出行市場的考量,但客觀上錯失「隨心飛」拉動休閒出行客群,也就錯失了現金流回籠及解決過剩運力的機會。

全球疫情形勢還不明朗,國航的國際航線業務勢必持續受到影響。未來一、兩年,國航都要做好「一條腿走路」的準備。

除了自身面臨的困境,國航參股香港國泰航空,也受其業績拖累。國泰航空2020年上半年淨虧98.65億港元,導致國航錄得投資損失23.73億元,約佔國航上半年淨虧損總額的25%。

國航也有一些風險對衝的機會。

疫情特殊背景下,我國出入境航班多由國航執飛,競爭對手減少的同時,國際機票價位顯著攀升,一定程度上抵消航班量銳減帶來的損失。

此外,國航還有65%的國內客運收入做支撐,民航業國內市場復甦速度快於國際市場,國航日均航班量達到1287班次,客座率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2.6%。對比來看,與國航客流結構、航線布局類似的美聯航、全日空等航空公司,其國內市場業務表現則沒有這麼樂觀。

#蛋殼:長租公寓泡泡破了

蛋殼公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曾經,它是一家被風投熱捧的創業明星公司,是市值最高時達到20多億美元的美股上市公司,是長租公寓規模第二的領頭羊,是曾受年輕人喜歡的O2O租房品牌。這家2020年初剛剛登陸紐交所的公司,在年末即陷入資金鍊斷裂生存危機。

蛋殼的破碎,源於長租公寓商業模式本身的缺陷。蛋殼公寓收房成本和運營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招股書顯示,蛋殼公寓平均每套新增房源的成本,需要12-20個月後才能收回,而2017-2019年,蛋殼公寓運營房間數暴漲近30倍,三個財年蛋殼公寓分別淨虧損2.7億元、14億元、34億元。

此外,租金貸在推動長租公寓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放大了行業風險,蛋殼租金貸預付款佔比過高,為其埋下了隱患。

#OYO:中國故事結束了

2019年12月6日,廣州某OYO酒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2019年還在雄心勃勃擴張的國際連鎖酒店品牌OYO,2020年幾乎消失在公眾和媒體的視野中。

2020年初,OYO在中國大規模裁員7000人,2019年頂峰時期員工曾多達9800人。在高速擴張的前兩年,OYO曾獲得來自軟銀中國、紅杉資本、光速資本的10億美元融資,並宣布要將其中6億美元投向中國市場。

2019年,OYO在中國拓展了1萬多家加盟酒店。而數據顯示,到2020年9月,OYO在中國剩下的酒店數量僅1567家。

除了疫情給酒店業普遍帶了重壓,OYO中國市場擴張模式的三次升級版本,都存在難以修復的問題。

OYO1.0模式追求擴張速度,在數量KPI指標驅使下,OYO籤下大批經營能力弱的小酒店,但缺乏精力幫籤約酒店提升業績、改善經營。

OYO創新2.0,保證加盟酒店收益保底,但要求獲得酒店的控價權。低價促銷量,擾亂了部分酒店價格體系,低價吸引來的客源,也增加了酒店的折舊、保潔成本。

保底模式給OYO帶來了現金流壓力。到2019年底,OYO降低了之前承諾的保底金額,需要酒店自己承擔營收損失,導致加盟酒店解約潮。

此後OYO再推3.0抽傭模式,但已失去部分單體酒店業者的信任,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OYO2019年度虧損已高達3.35億美元,其中中國區虧損1.97億美元,2020年顯然更無法挽回這種頹勢。

2020年以來攜程平臺上消失了15萬家酒店,其中98%是單體酒店。這對挖掘單體酒店行業的OYO也構成直接衝擊。

即便進入疫情後的恢復期,中國的大型酒店集團玩家,也不會再給OYO奇襲的機會。

在疫情的重擊下,OYO的中國公司不再有復盤可能,恐成為下一個將破的軟銀資本泡沫。

#四川信託:兌付逾期被實施管控

當安信信託曝出百億產品逾期後,與它關係不一般的四川信託一直被「停發」TOT項目的傳言陰影所籠罩。

兩次闢謠後,危局在2020年6月終於爆發。四川信託旗下多個信託項目發生逾期,此後四川信託的產品兌付危機仍在不斷發酵。

12月22日,靴子落地,監管介入。四川銀保監局新聞通稿稱,四川信託經營中存在違規行為,如股東及關聯方違規佔用公司信託資金或固有貸款、開展大量違規業務等,導致公司經營陷入困境,監管部門決定限制四川信託四位股東管理權(如股東大會表決權、提名權等),並對四川信託實施管控,督促其儘快改組董事會。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信託已經是2020年第三家被採取強制監管措施的信託公司了,此前被採取強制監管的還有新時代與新華信託兩家信託公司。2020年信託行業監管更深入,行業已經進入全面拆「雷」階段。

#中國銀行:「原油寶」風波難平

2020年4月,中國銀行旗下的衍生品交易產品「原油寶」致投資者出現被動巨額虧損。

在中國銀行提出和解方案後,部分投資者選擇訴諸法律。隨後,多地高院也陸續發布公告,對「原油寶」事件民事訴訟案件實行集中管轄。

12月5日,銀保監會公示了對中國銀行的處罰結果,中行及其分支機構合計被罰5050萬元,四位相關負責人被處以警告併合計被罰180萬元。「罰單」指出,中行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產品管理不規範、風險管理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健全、銷售管理不合規等。

12月24日,第一例「原油寶」案在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未來,預計還將有更多案件進入司法程序,中國銀行的「原油寶」風波將延續到2021年。

同時,「原油寶」餘震讓多家銀行宣布暫停個人帳戶貴金屬業務新開戶,至今尚未宣布重啟時間。

#廣發證券:被「康美藥業」拖下水

廣發證券遭遇了公司歷史上最嚴厲的一次處罰。2019年4月30日,康美藥業承認財務造假,震驚資本市場的「康美」百億造假事件拉開了序幕。而康美藥業的保薦機構就是廣發證券。

2020年中,「罰單」正式落地。廣發證券被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這一監管措施,已經是依據老辦法對廣發證券的頂格處罰。

廣發證券素以投行業務著稱,公司投行業務開展較早,在行業內常年居於前列,2019年投行業務收入排在全國第九位。

暫停保薦業務的影響在今年三季報中已經十分明顯,廣發證券投行業務前三季度實現收入5.94億元,同比下降33%,在40家上市券商中,排名第20名,較去年同期下滑了近10名。

廣發證券投行業務受限,但是由於其在總體營收中佔比小,基金業務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廣發證券投行的損失。

#螞蟻集團:「全球最大IPO項目」止步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可以被稱作2020年A股市場最大反轉劇。

7月20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將在科創板和港交所尋求同步發行上市。券商給出的估值範圍在1.3萬億至2.5萬億元之間。然而,在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高管被監管部門約談之後,11月3日晚,上交所發布公告稱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

在螞蟻集團上市被暫緩的消息公布之後,阿里巴巴股價遭受重挫,在11月4日跌超8%,創下有史以來第二大單日跌幅,市值一天蒸發超過680億美元(約4500億元人民幣)。

根據招股書,螞蟻集團的用戶量正在逐步擴大:2019年,螞蟻全年營收1206億元,同比增幅超40%,淨利潤180.7億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個月內,螞蟻集團支付寶的月度活躍用戶由2017年12月的4.99億名增加至2020年6月的7.11億名,年度活躍10億+。

但招股書也披露,螞蟻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佔比35.9%),以及「數字金融科技平臺」(佔比63.4%)和創新業務。其中,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可以進一步拆解為三部分,分別是為由花唄運營的微貸科技、由余額寶和天弘基金運營的理財科技以及由好醫保、全民保運營的保險科技。

這也意味著,未來螞蟻集團的大部分業務仍要緊跟監管的步伐。

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上,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表示,最近,螞蟻集團全體正在認真學習「十四五」規劃建議和中央一系列關於金融安全和金融穩定發展的政策精神,對照監管部門的要求,照鏡子、找不足、做體檢,積極配合監管,進一步落實監管要求。而最終螞蟻將在何時、以何種方式上市,還要取決於諸多因素。

相關焦點

  • 三一重工:2020年度最風光公司!
    近日,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原創財經新媒體界面新聞推出年度公司盤點《2020年度最風光公司VS年度最失意公司》,各11家公司上榜。在2020年中創造了無數高光時刻的三一重工,成功入選2020年度最風光公司。  2020年的商業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成了「反脆弱」的試金石。
  • 弘康人壽榮獲2020年度「金橋獎·年度值得信任創新保險公司」
    11月19日,「2020投資者年會暨金橋獎頒獎盛典」在上海舉辦,本次會議以「變革與機遇」為主題,旨在面對全球經濟變局,發現雙循環時代的中堅力量,找到新的投資機會。本次會議還針對2020年優秀上市公司及企業頒發了「金橋獎」,弘康人壽以其在保險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創新及持續向好的發展前景,榮獲2020年度」金橋獎·年度值得信任創新保險公司」。11月19日,「2020投資者年會暨金橋獎頒獎盛典」在上海舉辦,本次會議以「變革與機遇」為主題,旨在面對全球經濟變局,發現雙循環時代的中堅力量,找到新的投資機會。
  • 年度回眸 這13張圖,告別2020
    年度回眸 這13張圖,告別2020 2021-01-01 0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完美公司榮獲「金箸獎」2020年度食品標杆企業
    12月5日,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平行論壇——中國食品發展大會在海南博鰲舉行。會上,有著中國食品行業「奧斯卡」榮譽之稱的「金箸獎」等獎項隆重揭曉,完美(中國)有限公司榮膺「金箸獎」2020年度食品標杆企業。
  • 金龍魚入選「2020格隆匯大中華區最佳上市公司」「年度最受關注IPO」
    11月16日,由格隆匯主辦的"大中華區最佳上市公司·2020"頒獎典禮在成都隆重舉行。金龍魚(300999.SZ)榮獲"年度最受關注IPO",益海嘉裡集團公共事務部專業副總監王宏偉受邀參加頒獎典禮。據主辦方介紹,本次評選覆蓋香港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以及美股市場掛牌上市的全部中國上市公司,邀請了高校、券商、機構等權威代表,組成專家評審團,從價值、成長、創新、社會責任、品牌影響力等維度,客觀、全面的評選年度最佳上市公司。
  • 完美公司榮獲 「2020年度戰疫先鋒企業」獎
    沿襲「構建責任共識」的宗旨,本屆責任年會匯集政府、企業、公益組織、媒體等各界專業力量,聚焦新形勢下的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完美(中國)有限公司憑藉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突出表現與騰訊、萬達集團、中國平安、恆大集團等被評選為「2020年度戰疫先鋒企業」。
  • Dyson戴森V11 Absolute Extra無繩吸塵器榮獲【2020好公司】年度...
    12月23日,上海報業集團l界面新聞在在上海靜安瑞吉酒店舉辦了【2020好公司】頒獎典禮,並正式公布了本年度獲獎名單。來自36個細分行業440逾家候選公司,經大眾投票統計、市場表現、創新能力、治理體系和社會聲譽等方面的角逐,最終54家優質企業突出重圍榮登年度榮譽榜單。
  • 航天機電:續聘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公司2020年度...
    航天機電:續聘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公司2020年度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和內控審計機構的獨立董事意見 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6:51:05&nbsp中財網 原標題:航天機電:關於續聘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公司2020年度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和內控審計機構的獨立董事意見
  • 我們用「年度十佳」,告別狗日的2020年
    12月31日,又到了不得不祭出「年度十佳」的終極時刻。回想這些天,聽到影迷們吐槽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今年的年度十佳太難選了!這句話背後的辛酸,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在這個連坎城電影節都被迫停辦的2020年,真正的好電影著實是鳳毛麟角;而要從全年觀看的諸多新片中挑選出「年度十佳」,簡直無異於大海撈針。
  • BOSS直聘2020年度最受人才關注網際網路公司,是否有你中意的那家?
    2020年,在一開始就註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封城封路,企業停工停產,但是網際網路的發展,讓一些企業在特殊時期蓬勃發展,最有感觸的就是在線教育和電商直播帶貨行業了,風頭正盛。BOSS直聘根據平臺上2020年牛人用戶的求職行為數據進行建模計算得出排名,發布了一份《2020年度最受人才關注網際網路/IT公司TOP100》榜單,也揭示了2020年職場人對企業的關注度以及想要從事的相關行業。根據BOSS直聘的研究報告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字節跳動、騰訊分列前三,新BAT的三強地位漸趨穩定,華為、京東等企業緊隨其後,老將百度則稍顯後勁不足,排名第六。
  • 雪榕生物:安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2020年度創業板向特定對象...
    雪榕生物」、「發行人」、「上市公司」或「公司」)的委託,就發行人2020年度創業板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以下簡稱「本次發行」)出具本上市保薦書。七、發行人本次發行履行的決策程序(一)2020年10月27日,發行人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7名董事以現場結合通訊表決方式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符合創業板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條件的議案》《關於公司2020年度創業板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案的議案》《關於公司2020年度創業板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的議案》《關於公司<2020年
  • 完美公司榮膺多項年度大獎
    2020年度責任踐行社會創新獎  12月18日,第三屆澎湃新聞「2020年度責任踐行榜」正式揭曉,「完美公益影像節」項目憑藉廣泛的影響力,與騰訊、華為、殼牌、平安銀行等榮獲「2020年度責任踐行社會創新獎
  • 天原集團宜賓鋰寶公司榮獲「高工鋰電金球獎2020年度好產品...
    2020年12月16-18日,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在深圳凱悅酒店舉行,會議以「繼往十歲成就,開來十年新路」為主題總結十年得失,共繪未來十年產業新藍圖,並對 「2020年度高工金球獎」進行頒發。
  • BOSS直聘發布2020年度最受人才關注網際網路公司,是否有你中意的那家?
    2020年,在一開始就註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封城封路,企業停工停產,但是網際網路的發展,讓一些企業在特殊時期蓬勃發展,最有感觸的就是在線教育和電商直播帶貨行業了,風頭正盛。BOSS直聘根據平臺上2020年牛人用戶的求職行為數據進行建模計算得出排名,發布了一份《2020年度最受人才關注網際網路/IT公司TOP100》榜單,也揭示了2020年職場人對企業的關注度以及想要從事的相關行業。
  • 創維電視榮膺2020國際科創節「2020年度科創引領企業」
    ,2020國際科創節暨全球數字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涵蓋5G 應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量子信息、區塊鏈、未來社區與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數位化轉型等多個議題,超過500家全球最具創新精神的科技公司同臺競技,分享創新成果。
  • 年度回眸 2020年度宋河酒業十大新聞
    在整個疫情防控期間,領導小組成員以高度的責任感牢固樹立堅守陣地意識,本著為公司負責、為宋河全體職工負責的精神,以「零感染」的成績,確保了公司全員安全渡過疫情。同時,宋河酒業各級黨組織積極響應號召,迅速行動,動員廣大黨員自願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力量。
  • 興義供電局獲評南方電網公司2018-2020年度服務文化示範單位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發文表彰2018-2020年度文化示範單位、示範點,興義供電局獲評南方電網公司2018-2020年度服務文化示範單位,實現了「零」的突破。其中,該局系統運行部調度自動化班獲評南方電網公司2018—2020年度班站所文化示範點榮譽稱號。
  • 東方電熱: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
    東方電熱: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之上市保薦書 時間:2021年01月11日 19:20:36&nbsp中財網 原標題:東方電熱: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2020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之上市保薦書
  • 年度終盤 | 44家劇作公司2020年度成績單
    犀牛娛樂原創文|叄號 編輯|夏添回顧2020,這註定是會被影視行業所銘記的一年。21、強視傳媒依據當代文體2019年年報,在公司2019年度影視劇項目收入前五名中,,強視傳媒子公司華娛時代影業五番出品的《慶餘年》位列榜首,強視傳媒主控的《如果歲月可回頭》位列第四,但後者在今年的實際播出效果卻很難獲得誇讚,豆瓣評分僅有3.5,評分人數2萬+。
  • 2020年度十大BGM是哪些 2020年度十大BGM都為你整理好了
    2020年度十大BGM是哪些 2020年度十大BGM都為你整理好了時間:2020-12-06 16:01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度十大BGM是哪些 2020年度十大BGM都為你整理好了 2020年度十大BGM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