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各朝代行政區如何劃分,各區最高長官是何官職?品級如何?

2021-01-21 騰訊網

自從秦朝統一天下後,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朝代的行政區劃分,各行政區最高長官名稱也不盡相同,而且在朝廷中的官職、地位也存在差異,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秦朝

秦朝統一天下後,國家推行郡縣制,最初時分天下為36郡,後來增加至48個郡。秦朝首都鹹陽及其周圍關中平原最高行政長官是內史,而秦朝的郡的最高行政長官是郡守、郡尉、郡監。其中郡守負責民政,郡尉負責軍事,郡監負責監察事務。

漢朝

漢朝自劉邦建立以來至漢武帝時期,國土面積一直在擴大,並形成穩定。秦朝時期單一的郡縣制度此時無法滿族管理需求,便將國家行政劃分為州郡縣制,州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為刺史。

三國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延續使用漢朝時州郡縣制,其中魏設十州、蜀設一州,吳設四洲。州最高行政長官為刺史或州牧。

晉朝

晉朝繼續承襲了漢朝時期定下的州、郡、縣三級制,共設立十九個州,各州的最高行政長官依然是刺史。此時官員已有品級,晉朝時期,刺史為四品官員。

隋朝

隋朝時期將行政區劃改為州縣二級制,各州的行政長官是刺史。其中上州刺史為正三品,中州刺史為從三品,下州刺史為正四品

唐朝

唐朝在建立後較長時期內,採用了「道州縣」三級制,但是道由於始終以監察為目的,並無長期設置的長官。唐朝大部分還是州縣制,各州的最高行政長官依然是刺史,此時的上州刺史是從三品,中州刺史為正四品上,下州刺史為正四品下

宋朝

宋朝時期行政區主要實行州、縣二級制,各州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為知州,品級為二品,主要是皇帝親信且在京官職較高的人委任。

元朝

元朝時期出現了一種新的行政劃分制度,其最高一級的行政區不再是州或者郡,而是行省。元朝時期共設10個行省,最高行政長官為平章政事,其為從一品官職。

明朝

明朝時期在元朝基礎上設置了十五個省級區域,各省的最高行政長官為左、右承宣布政使,官職為從二品

清朝

清朝時期行政劃分上主要是沿用明朝的行政區劃,但其各省的最高行政長官為總督,官員品級為正二品(兼兵部尚書銜的為從一品)

無論各朝行政如何劃分,其行政區的最高長官都是手握大權的地方大吏,對當地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2|地方行政區和地方官職
    古代官職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今天小編分享的是地方行政區和地方官職,會把古代地理、政治結合一起,大家記得收藏喔。中國古代地方制度可分為分封制、郡縣制、州郡制、道路制、行省制五個時期。其制度既相互繼承,又各有發展。
  • 秦漢官職與清代官職對照表
    曹魏時設定九品中正制,秩石制依舊不廢,兩種品級制度同行。這也是中國古代實行千年以上的官吏定級制度。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將原有九品中正制改為每品正、從二級,正四品以下(含正四品),每品再分上、下兩階,一共三十階,秩石制才逐漸退出中華北方王朝。
  • 除了總督之外,歷朝歷代還有哪些官職是屬於地方上權力最大的?
    因此在新朝州牧不但成為了地方上實際上的最高行政長官,還成為最高的軍事長官。東漢東漢自建國後並廢除了新朝的一切制度,從回西漢舊制。所以此時東漢的行政區劃又變成了郡縣制,而「州牧」又被改成「州刺史」 ,並重新成為一個負責監察所轄各郡的監察官。所以此時的東漢地方上權力最大的又重新變回太守。
  • 清朝有一個地方官職叫「布政使」,這究竟是個什麼官
    說起清朝的地方官制,相信大家應該對總督和巡撫這兩個官職最為熟悉,這兩個官職都是在地方管理上職位最高的。總督在清朝是統管一省或兩三省的軍政職務,也就是在他所管轄的一個省或者兩三個省的範圍內,所有的事務都是總督說了算。巡撫則是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執掌一省軍民政務。
  • 如果把天庭的官職分為9品,楊戩、孫悟空、哪吒分別是幾品官?
    在古代各個朝代,對於官職等級的劃分都有所不同,而道教神話中天庭的官職體系雖然與凡間有相通之處,但由於神祇眾多,職能各有不同,官員等級更加複雜,不能和凡間對號入座,筆者根據自己的了解,來講天庭的官職劃分為9品,來跟大家一一講述像楊戩、孫悟空、哪吒這些著名神話人物大概是幾品官。
  •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附件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附件三:《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徽圖案,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於一九九三年三月三十一日通過,現予公布,自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起實施。
  • 東漢三國時期的太守,刺史,州牧各是什麼官?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對東漢、三國時期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想必一定聽過太守,刺史,州牧這些官職,但大部分人搞不清楚這些官職到底是幹什麼的,今天夜讀史書就來為大家一一解讀。要詳細說清楚這個話題,首先還是得來說說東漢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
  •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拜會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原標題:省委書記劉家義拜會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2月4日下午,省委書記劉家義在香港禮賓府拜會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
  • 漢代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有何區別?對應何官職
    漢代官制,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在地方設立郡縣長官。漢武帝時期,又將刺史制度化,在全國設立十三州,每州派一名刺史對當地地方官進行監督。刺史起初只是監察官員,但隨著它與地方的聯繫加深,終於變成州的軍政長官,所以漢代地方官制也因此變成州郡縣三級。與官職對應的是俸祿制。
  •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
    其中盛京將軍、 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烏裡雅蘇臺將軍、伊犁將軍五大轄區內因為不設巡撫、總督職位,可以稱之為邊疆將軍,是為本區最高軍政長官。內地駐防將軍與本地行政長官督撫還有綠營各成系統,互不統屬。但若會同奏事,則列名於總督之前,以示尊崇,但就實際權力來說還是總督與巡撫的權力大。
  • 三國時期,太守、刺史和州牧哪個官職更大?依據是什麼?
    州牧是州牧,州牧權更大;牧人是郡的長官。因此,州牧最大,刺史次之,太守最小。郡守起源於漢景帝時期。秦始皇實行郡縣制,把天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史記》稱有四十個郡,《晉書》稱有四十個郡),郡是地方的最高行政區劃,郡下設縣,縣下設鄉,鄉下設亭。郡長們。
  • 澳門特別行政區駐內地官方機構
    2001年,澳門特別行政區駐北京辦事處根據特別行政區第15/2001號行政法規(2001年7月9日《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設立。同年,根據第148/2001號行政長官批示(2001年7月16日《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確定澳門特別行政區駐北京辦事處的組成。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委員:丁人林 馬萬祺 馬有禮 王啟人    王孝行 王英凡 王雪冰 區宗傑    區金蓉(女)  葉一新 田期玉    呂聰敏 朱祖壽 喬曉陽 劉本立    劉明康 劉炎新 劉焯華 劉羨冰(女)
  • 構建澳門特別行政區新憲制秩序
    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下簡稱基本法)是憲法的實施法,是適用於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性法律。
  • 大理寺少卿是什麼職位,相當於中國人民最高法院副院長
    大理寺少卿是我們在古裝劇中經常聽到的官職名稱,唐朝的大理寺是非常有名的機構。下面帶你看看大理寺少卿是什麼職位,相當於中國人民最高法院副院長。大理寺是什麼機構大理寺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獄案件審理,長官名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大理寺是中國古代掌管刑獄的中央審判機關。
  • 香港「泛政治化」日益嚴重,什麼人可以做下一屆行政長官?
    第五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將於2017年3月26日舉行。距離現在還有數月,但各方輿論都一直關注潛在人選。 在思考特首人選時,切不可忽略的是中央政府的要求。因為根據《基本法》第45條規定,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政府任命。因此,任何人也不能繞過中央政府而出任行政長官一職。
  • 宋朝的官職是什麼樣的?
    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既奪兵部之權,又分宰相所管的軍事權,宰相如不兼樞密使,則只管行政事務。樞密院長官為樞密使,副使為副長官;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設籤署樞密院事為次副長官;太平興國八年十一月,又設同籤署樞密院事為末副長官。以後新任知、同知樞密院事,即不帶樞密副使職銜,實際上是將樞密院正長官自樞密使降為知樞密院事。
  •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這些古代的官職究竟都是負責什麼事務的
    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這些官職的稱呼,這些官職究竟有多大,他們各自的分工又是怎樣的?這些官職是封建社會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而設立的職位,他們都是為皇帝服務的官員,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他為了加強皇權的統治,並在之前的管理體制上做了改革。
  • 盤點白沙灣各幼兒園保教費餐費,市教育局明確最高限價及收費要求
    6月12日,據青島市教育局學前教育處透露,山東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財政等有關部門規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不高於同類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我市公辦幼兒園最高收費是750元)的2倍。我市各區市自行確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普惠性幼兒園收費開始的時間,是根據該幼兒園申請普惠,經區市政府審核、公示,確認正式轉為普惠性幼兒園後,按照區市相關部門確定的價格來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