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書法啟蒙,建議從軟筆開始。
當然,孩子開始接觸書法,建議不要早於三年級。在三年級之前,由於生理的原因,不管是硬筆工具還是軟筆工具,孩子常常無法採用正確的姿勢來使用。尤其是毛筆,常用的五指執筆法,不少孩子做起來很吃力。
在三年級之後,孩子可以開始書法啟蒙了。最開始還是建議以軟筆啟蒙為主。
首先,軟筆書法的良帖有很多,篆書如《嶧山刻石》,隸書如《曹全碑》,草書如《書譜序》(當然,小孩一開始不適合臨習草書),行書如《聖教序》,楷書如《九成宮》、《多寶塔》、《神策軍碑》等等,這些經過歷史檢驗的諸家名帖,是真正的藝術瑰寶。反觀硬筆,目前市面上的字帖還是比較單一的。所謂「取法乎上」,在名家名帖的薰陶下,孩子更能夠樹立廣闊的書法藝術視野,也更能夠在肥沃的書法土壤中汲取足夠的營養。
其次,學習軟筆書法,能夠為日後進一步學習書法打下基礎。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驗,身邊學過軟筆書法的人,硬筆往往不會太差。而早期單純學習硬筆的人,不見得軟筆能夠寫得好。究其原因,往往是因為軟筆書法有更多的變化,用筆和用勢更加豐富,而硬筆的工具相對比較單一,筆性更容易掌握。因此,從難轉易往往更輕鬆,而由易躍難常常讓人打退堂鼓。
再者,軟筆書法中學習到的筆畫書寫方法,結構規律特徵,在硬筆當中都能夠用得到。這就為以後鋪就了更多可選擇的路。軟筆名碑名帖,是書法學習者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在一開始,就接觸這些真正有崇高價值的,深刻的,豐富而有內涵的藝術精華,能夠讓孩子在書法之路上站在更高的起跑線上。他們會有更廣闊的視野、更深厚的底蘊和更驚人的進步速度。
當然,書法啟蒙以軟筆為主,亦可以輔以硬筆。二者是相互促進的。軟筆書法的要點,也可以在硬筆中得到體現。而且,在日常的校園學習中,孩子書寫仍是以硬筆為主(這裡主要是鉛筆),所以用硬筆輔助練習,能夠促進軟筆知識的鞏固和運用,這一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綜上,書法啟蒙以三年級(含三年級)後開始為宜,啟蒙應以軟筆為主,硬筆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