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7日訊 看過電影《龍貓》的人想必都會被電影中那個體型龐大、憨態可掬、淘氣有愛又貼心的大龍貓驚喜到,龍貓的卡通形象陪伴了無數人度過童年,擁有一個像龍貓一樣的朋友是很多人的願望。在牡丹江市愛民區三道關鎮八達水庫胡家溝,就有這樣一個聞名全國寵物龍貓市場的「龍貓家園」,它能滿足人們對龍貓的所有期待。
4月25日,記者驅車來到愛民區楓丹毛絲鼠養殖場,見到了「龍貓家園」的主人葛衛鋒。「龍貓,學名毛絲鼠,又名南美慄鼠,是素食動物,別看他們挺活潑,其實膽子特別小……」記者見到葛衛鋒時,他正在鼠室裡查看龍貓的飲食狀況和精神狀況。29歲的葛衛鋒來自江蘇省,接手龍貓養殖場已經5年。「在日本讀完大學後回國,養了一隻龍貓,對它的習性比較了解,也看好了寵物龍貓市場的前景,便想到養龍貓的舅舅這兒看看」,而就是這一「看」便讓葛衛鋒的心留在了這裡。
「恰巧舅舅準備把養殖場轉讓,我就說我想幹,我舅說我太年輕,為了向他證明我自己,25歲的我從『鏟屎官』做起」,學習龍貓的飼養,學習龍貓的疾病治療,漸漸地對龍貓的養殖有了更深的認識。」葛衛鋒的踏實和真誠換來了舅舅的認可,「一年後的一天,舅舅跟我說,把這個養殖場交給你,我放心。」
就這樣,葛衛鋒帶著自己全部的積蓄和向家裡借的錢,深深紮根在雪城這片黑土地上,從一個「鏟屎官」變成了「掌舵人」。難得的是,葛衛鋒始終心懷感恩,「我應該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更好地經營這個養殖場,才能不辜負舅舅的信任。」葛衛鋒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經營龍貓養殖的5年間,該養殖場龍貓銷售額實現了連年增長,年均增長量達到20%至30%。
「雖然經過舅舅多年的經營,這個養殖場基本可以達到技術可控,但還是會面對許許多多的困難,好在我都挺過來了。」因為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發往海南的一批貨因高溫全部死亡;嘗試給龍貓餵食雜食,導致出現腸道疾病;由於鼠室牆開裂,龍貓集體出現感冒症狀……雖然現在提起這些挫折只是輕描淡寫,但當時的艱辛和無助也許只有葛衛鋒自己能夠體會。
「楓丹龍貓之所以在市場上備受認可,根源就是質量的保證,我們養殖場走出去的龍貓血統能追溯到美國,育種時也更注重優中選優,因此它們的檔案管理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接手養殖場後,葛衛鋒運用「網際網路+」思維,認真研究龍貓檔案管理的方法,請專業人士打造了一套龍貓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進一步簡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
「牡丹江晝夜溫差大,降水量適中,在這裡生產的龍貓品質好,而市場上一些商家卻打著楓丹龍貓的旗號買其他地方養殖的龍貓,這樣會嚴重影響我的信譽。」在葛衛鋒眼裡,寵物市場也要注重品牌建設,他正嘗試通過給龍貓製作身份信息卡、植入晶片等方式,在寵物龍貓市場上樹立起屬於品牌信譽的「金字招牌」。
「在龍貓養殖過程中,我接觸了一些零售客戶,意識到龍貓市場售後服務以及科普常識方面還有欠缺,覺得我應該在這方面做些什麼。」2017年8月,葛衛鋒又參加了亞洲寵物展,更多地接觸終端市場,這進一步加深了他做好售後的想法,並開始啟動「楓丹龍貓家園」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公眾號一開通便受到寵物龍貓愛好者的廣泛關注。
「這幾年,龍貓在寵物市場上可以說是供不應求,所以我一直都是在被市場推著走。」葛衛鋒對未來有著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在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更加完善售後服務,儘自己最大努力為優化寵物龍貓市場貢獻一份力量,在雪城大地上書寫一段「龍貓傳奇」。
從「小市場」放眼「大未來」
一個人,一個夢想,一腔熱情,一種信念,支撐年輕的葛衛鋒一路向北,在雪城這片創新創業的沃土上拼搏出了一個全國領先的龍貓養殖基地。葛衛鋒憑藉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和對養殖事業的專注書寫了一個寵物市場的傳奇,也樹立了雪城創新創業的典範。對於未來,葛衛鋒有著更加明確的目標和規劃,他要把對事業的全部激情熱情,化為自己敢想敢闖敢幹踏踏實實的作為,放眼未來,在小寵物市場獨佔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