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鐘,了解一個品牌故事】
中國品牌網(www.chinapp.com)每日為您講述:十萬個品牌故事。每一個品牌的誕生都是一部傳奇的創業史,在這裡,您將看到優秀的品牌是如何從創立到發展,從興起到輝煌,從低谷到巔峰……來,傾聽品牌成長的有趣故事吧。
老鴨集
外婆家再推新品牌老鴨集,主打杭州老鴨煲。品牌首店落地杭州,已在龍湖西溪天街正式營業。
01
外婆家推新副牌,老鴨集到底是什麼?
與此同時,老鴨集外賣也在大眾點評和美團外賣正式上線。據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介紹,老鴨集外賣配送的是只燉煮了3小時的湯底和老鴨,筍乾、千張等配菜則將分開打包,消費者拿到之後可自行加入配菜燉煮。此外,客單價高的還將贈送砂鍋,以保證口味。
對於老鴨集的定位,吳國平表示,希望能實現到店、到家一體化,外賣佔比能達到50%,並將老鴨集打造成為可複製樣本,計劃2020年至少開出10家門店。如今,在外婆家餐飲集團內,已有鱸魚、第二樂章、Uncle5、杭兒風等十餘個品牌,且多以杭幫菜或江浙菜為主。截至目前,外婆家集團已約有200家門店,其中,外婆家門店佔比約為65%,爐魚佔比約為20%。
連馬雲也來吃過這隻吳國平創新的這隻老鴨煲了。據說當馬雲沒有任何徵兆的出現在店裡的時候,店員們都驚呆了,趕緊給他安排了一張空桌。當時因為老鴨集沒有包廂,也沒有隔段,馬雲很快就被吃瓜群眾發現了。於是店員們不得不搬來了幾個商場的立牌廣告,現場搭出了一個「包間」來。
有店員在一旁默默的數了,說馬雲連喝了五碗老鴨湯。沒有一粒鹽,沒有一粒味精,沒有一勺高湯,和別的老鴨煲不同,老鴨集的湯是純粹的原湯。
消息很快傳到了吳國平的耳朵裡。吳國平終於舒了一口氣。為了做「老鴨集」這個老鴨煲專門店,他這個想做鴨王的餐飲人已經整整運籌帷幄了三年。老鴨集用的是400天以上的紹興麻鴨。老鴨的講究之處就在於此,它的鮮味都是從骨髓裡出來的。嫩鴨在鍋裡燉上三個小時就散了架,而老鴨則依然肉骨堅實。終於有個杭州人,來做杭州自己的煲了,並且,把它開成了一家老鴨煲專門店。
杭州的老鴨煲是特立獨行,卓爾不群的。它不像老北京銅鍋、廣東的打邊爐或四川的麻辣火鍋——食材是明星,湯底只是個領盒飯的群眾演員。杭州煲,從湯底到食材,每一口皆精華所在,都是紅毯上的巨星。老鴨集的老鴨煲裡所用到的紹興麻鴨、金華火腿和天目筍乾,都是吳國平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一趟又一趟,不厭其煩的驅車各地縣尋訪得來的。
僅筍乾這一樣,他就跑遍了整個臨安,地毯式搜遍了安吉。之後才發現,在天目山以西,臨安於潛這一處的筍乾,肉質最為鮮美肥厚,與隔年的老鴨和三年的火腿,堪稱神仙眷侶,天作之合。三年陳火腿的選擇過程也可謂歷經坎坷。因為每個部位、每個年份、每隻大小不同的火腿,它產生的鹹味和鮮味都是不一樣的。
開業之後的老鴨集,已經成為了西溪龍湖天街裡的傳奇。並未搞什麼驚天動地的打折促銷,但每天清晨燉的一大鍋鴨子,到了中午就被一搶而空。下午接著燉上一大鍋,四點半門口就開始大擺長龍,晚上遲來一步就吃不上了。如今這老鴨集,每天穩穩的賣出200隻老鴨煲。
02
外賣、零售和堂食三合一
老鴨集採用堂食+外賣+外帶+新零售的方式讓銷售渠道擴寬,未來值得期待。模式上老鴨集側重外賣,佔比近50%。和外婆家主要走線下消費不同,老鴨集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具有外賣基因的品牌,更強調離店體驗,目前老鴨集官方給到的外賣佔比是近50%。
眾所周知,外婆家叱吒江湖的時候,也正是商超餐飲崛起的幾年,依靠紅利外婆家和西貝等品牌成為了商超餐飲的第一批寵兒。
外婆家成為商超的引流利器,因此外婆家也享受最優的鋪位和租金待遇,從而高速發展。老鴨集的選址依然沿襲了外婆家的商超戰略,選址在杭州西溪龍湖天街5層,與太二、大漁等品牌同臺對壘。現在即使是工作日,基本在下午4點就已客滿,觀察一圈聚客能力它是整個商場最強的。
過去,外婆家的外賣佔比僅為10%,現在老鴨集的外賣佔比接近50%,一場疫情也讓過去行動支付都不喜歡的吳國平重新思考模式。老鴨集最大的亮點就是將銷售渠道擴寬,堂食+外賣+外帶+新零售四條腿走路,這樣抗風險能力更強,並圍繞這幾個點上進行一系列的管理運作。
裝修上,老鴨集採用自然風,近300平面積,4人位圓桌居多。整體是自然裝修風格,沒有跳脫的顏色出現,從等位區舒服的藤編座椅,再到寬敞明亮的明檔廚房,包廂裡農夫山泉礦泉水裝飾,既實用又不花哨,普羅大眾。門店沒有2人位,都是以4-6人的為主的圓桌。產品上,店裡集合了浙江四個土特產:金華火腿、紹興麻鴨、天目筍乾和農夫山泉。
老鴨集主打老鴨煲,走類火鍋模式,7款加料+10款小菜。翻看老鴨煲菜單,主菜為火腿老鴨煲,另有7款加料菜品、10款小菜、3款主食、飲品。7款加料產品有筍乾、火腿、油豆腐等等。10款小菜有醬老鴨、醬鴨腿、醬鴨翅等等。定價上老鴨煲的價格為158元一份,加配菜和小菜,按照4個人來算,人均60~70左右就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餐。這個價格聚餐一般都能接受。
03
試水新模式,餐飲品牌為何總愛折騰?
品牌生命周期分為四個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落期。品牌是會老化的。所以需要不斷折騰,不斷創新,這樣才能保持活力。很多餐廳老闆都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就是隨著時間的發展,自己的餐廳越來越難吸引年輕的消費者,就算是搞一些餐飲營銷的活動也還是沒什麼人氣,也就是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餐飲品牌開始老化了,那麼要怎樣做餐飲品牌升級策劃才能使餐廳煥發活力呢?
判定一個餐飲品牌是否老化,需要結合多方面來看,僅憑一兩個條件不足以說明老化。但是如果長時間不創新,就一定會有老化跡象。品牌需要年輕化的方向有很多很多點。例如:菜品該如何提升、服務應該怎麼做、裝修應該怎麼設計、廣告語要怎麼說、日常活動要怎麼做、海報該設計什麼內容等等。
所有的設計都要有一個核心點,這個核心點就是品牌的內核。不然菜品精緻得像西餐,環境像大排檔、廣告海報設計的很平庸,消費者就抓不住重點,不知道你這家到底是什麼樣的餐廳。品牌客戶群體畫像一旦模糊,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就像是竹籃打水,到頭來一場空。很多餐飲品牌內核不明確,所以會看到,一家店既賣潮汕牛肉、又賣烤鴨、還賣小龍蝦。做到最後,把自己的品牌硬生生做死了。餐飲品牌應該找到自己的內核,然後所有的菜品、服務、裝修都圍繞著這個內核來設計。
讓消費者感覺到年輕,最主要的方式還是通過視覺傳達。室內裝修設計、廣告的形象、軟裝的暗示。這裡最好從品牌的特點出發,採用一些具有時尚的基礎元素,而不是照搬別人的室內設計。不涉及產品的創新都是耍流氓,尤其是餐飲企業。菜品的升級要從色、香、味、形、器來著手。
過去,大家研髮菜品往往從口味、色澤、擺盤出來,而漏了菜品和器皿的配合。事實上,好的器皿能夠給菜品提高附加值。另外,現在主流的飲食在往健康上走。太油太膩的東西不適宜現在菜品的升級。
科技產品不是為了降低服務質量,自助點菜、自助買單、送菜機器人、智能電子秤等餐飲科技的發明,並不是為了消滅服務員。而是為了提高餐廳的工作效率,當服務員不用疲於應付結帳、點菜、驗貨的時候,省下時間和精力,是為了更好的去給消費者做服務。
所以對於餐廳來講,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時代的變更,老化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所以餐廳的品牌老化過時並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就在於明知道已經落後卻不去主動的做出改變,餐飲品牌升級是必然的,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