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果郡王不喜歡浣碧,是正確的選擇

2021-01-10 大夢愛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大夢

01

最近,一部大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浣碧的扮演者藍盈瑩,頗受爭議。一部分人說她自律,上進,是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另一部分人說她充滿了野心,活脫脫是現實生活中的浣碧。

浣碧在《甄嬛傳》中的人設是不討喜的,明明是丫環的身份,內心卻依仗著和甄嬛是同父異母的關係,把自己也高看一等。

想要和甄嬛一較高下,在皇上面前出風頭,企圖引起皇帝的注意,好讓自己飛黃騰達;為自己的母親打抱不平,同時又因為同樣的目的,想讓皇帝高看自己一眼,背叛甄嬛,投到曹貴人的門下……

等等一系列的行為,讓這個人物備受爭議。

浣碧在劇中的感情線,就是和果郡王,單相思之後終於能夠如願以償地陪伴在果郡王身邊,卻始終得不到果郡王的心。

因為對果郡王而言,浣碧根本就不是那個對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02

浣碧喜歡上果郡王,從見第一面就開始產生傾慕,後來甄嬛遇到危難的時候,浣碧總是會以此為名接近果郡王。

可惜,浣碧並不是果郡王的良人,因為價值觀不一樣。

在劇中有一個細節:果郡王和甄嬛通過飛鴿傳信的時候,浣碧曾在一旁酸溜溜的說,想要學習讀書寫字,不然,連兩個人在信上寫了些什麼都看不明白。

因為身份的限制,浣碧的受教育程度並不是很高,自然而然眼界也比較狹小,和甄嬛相比較起來,已經是相形見絀,比不上甄嬛通透,也比不上甄嬛智慧。

更別說和果郡王在一起了,作為皇室貴族,果郡王自然是博覽群書,通古曉今,甚至還可以和皇帝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隱晦的指點一二,迴避自己的鋒芒。

浣碧和果郡王就不是一個段位的人,自然而然,也沒有辦法到一起,更確切地說,是果郡王看不上浣碧,儘管浣碧有幾分樣貌和甄嬛相似,但神韻卻差了很遠。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比起甄嬛的足智多謀,顧全大局,浣碧的心胸中總是有股子小家子氣,退去主角的光環,單單從人設上分析,還是甄嬛和果郡王更為般配。

而浣碧,是和果郡王不般配的人選,更確切地說,兩個人的價值觀壓根就不在一個段位,在交談上,更多的是牛頭對不住馬嘴。

和價值觀相同的另一半在一起,是喜悅,是歡喜,是高山流水,覓得了知己,一如甄嬛和果郡王,還沒在一起的時候,就能夠舞曲相和諧,一支驚鴻舞搭配著天籟之音,驚豔四座。

在情感中,就是要和價值觀相同的人在一起,這樣才可以相處舒服,避免曲高和寡的尷尬。

圖片來源於網絡

03

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除了價值觀不同,實在沒有辦法對對方產生感覺,還在於,已經看清楚了對方的為人,所以難生愛意。

浣碧的嫉妒心比較大。

儘管甄嬛是自己的姐姐,卻仍然想要和對方一較高下,覺得自己容貌並不遜色多少,可以引起皇上的愛憐。誰料到,那些成功人士喜歡一個女孩子的時候,從來都不會只關注外在的顏值,比起顏值的加分,精神世界才是首位。

因而皇帝誇了浣碧的可愛之後,依然覺得審美俗不可耐。浣碧羞愧的跑出去,梨花帶雨委屈之時,恰巧碰見了果郡王。

果郡王自然能想通發生了什麼事情。也自然看破不說破,明白了浣碧的為人。

皇宮本身就已經是很複雜的地方,再和一個心機很重的女人在一起,會累上加累,壓迫得原本喜歡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果郡王喘不過氣來。

果郡王直到喝下毒酒,從來都沒有把浣碧放在心上過,除了看在甄嬛的面子上,把管理王府的權利交給了浣碧,更多的時間是交給了真心喜歡果郡王的孟靜嫻。

圖片來源於網絡

劇中很多情節都可以證明,浣碧是一個不擇手段的人,為了攀高枝出賣長姐,後期還策劃方案,使用技倆,讓果郡王珍藏的甄嬛小像看似無意實則精心安排掉落在皇帝面前。

在緊要的關頭又主動出現承認,用眾人都知道的果郡王的病重陪侍,和香包中的杜若花瓣,成功晉升成了果郡王的側福晉。

這一系列暗戳戳的操作,果郡王怎麼能看不出來?尤其是,得知浣碧把自己算計的時候,若不是看在甄嬛的面子上,可能會抗旨不尊。

愛情中,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夠單純一點,知世故而不世故,明事理而不玩心機,可是浣碧赤裸裸的把自己的心機擺放在果郡王面前,也難怪果郡王沒有辦法對浣碧產生好感,寧願多寵幸孟靜嫻一些,也不希望和一個相處很累的人在一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

04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或許浣碧是真的喜歡果郡王,所以才會慢慢的喪失對皇帝的執念,會放下所有作為女孩子的矜持,當得知果郡王生病的時候,主動申請去照顧。

甄嬛遇到了什麼危險,對於浣碧來說同樣如此,浣碧在危險中能夠想到的第一個人,也是果郡王,每次都是這樣子,也顧不上去想是否合乎禮節,只知道對方神通廣大,一定能幫助自己解決為難之中的問題。

還會在看到果郡王並沒有像傳言中說的那樣喪身大海,反而一臉滄桑疲憊地出現在自己面前,不管不顧,衝上去給心愛的人一個大大的擁抱。

即便是果郡王從來就沒有愛過自己,卻愛著果郡王所愛,與果郡王一起守護甄嬛的安寧,一直到隨愛人離去。

可惜愛情並不是一個人說了算,而是兩個人的雙向選擇才可以產生。

果郡王不喜歡浣碧,那麼對方的一腔真情,只好被辜負。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心愛的權利,也都有權利去選擇喜歡上怎樣一個人。

於浣碧而言,喜歡果郡王那樣太陽般的男人,無可厚非;於果郡王而言,不喜歡浣碧,同樣是正確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爆甄嬛傳浣碧和果郡王竟然圓房多次數條鐵證,果郡王愛上了浣碧而不...
    古代女子如果愛上不愛自己的人那麼就是一個悲劇,特別是在皇宮中,一個沒有權利的女子愛上皇子之類的故事,那都是以悲劇結束的,當下最火爆的電視劇《甄嬛傳》中就有這麼一個故事,但是這個結局還是好的,至少在一起了,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浣碧,一個丫鬟,她是甄嬛的貼身丫鬟,同時也是同父異母的妹妹
  • 甄嬛傳:浣碧死了,甄嬛扯斷佛珠,皇帝也就必死無疑了!
    自從《甄嬛傳》我們認識了藍盈瑩,這些年一直活躍在屏幕上,藍盈瑩的成長還有演技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不過提起她浣碧的這個角色,其實還是不怎麼討喜的,雖然她跟甄嬛一起長大,但一直都是心比天高,現實卻命比紙薄,總覺得自己能跟甄嬛相媲美,所以只要一有機會就跟甄嬛叫板。
  • 《甄嬛傳》中孟靜嫻懷上孩子後,浣碧為何有了危機感?
    在《甄嬛傳》中,甄嬛和果郡王終究是一段沒有結果的緣分,宮中愛慕果郡王的女子非常多,但是也有兩位非常幸運的嫁給了他。一個是沛國公家的小姐孟靜嫻,另一個就是甄嬛的妹妹浣碧了。浣碧一開始只是甄嬛的丫鬟,但是和甄嬛出宮的時候,她也愛上了果郡王。
  • 糖糖看《甄嬛傳》——聊聊浣碧
    也完全可以作為一家之主,告訴全府上下:浣碧也是甄家小姐。為保密,甚至可以說她是遠房表親。但是這個父親,為了保全和甄母的恩愛,更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聲,他愣是沒有告訴甄母真相,而甄母,也就裝作不知。自己的名聲,高於女兒的幸福,這是浣碧一心所向的父親,做出的選擇。然而浣碧,選擇的是隱忍,只為了呆在父親身邊。
  • 難怪浣碧為果郡王殉情甄嬛沒有流一滴眼淚,你看浣碧出嫁前一晚,她...
    在看《甄嬛傳》中的人,很多人最討厭的角色當然就是浣碧了,浣碧雖然說是甄嬛的貼身侍女,又是她的親生妹妹,但是浣碧卻從來都不懂得知足,一開始想高攀皇上,後面又攀上了果郡王。
  • 甄嬛傳:難怪浣碧一生無子,你看甄嬛送給了她啥?成全只是說說
    對於《甄嬛傳》小編一直有個疑惑,果郡王對甄嬛情深意重,而甄嬛對果郡王也情有獨鍾。那麼 ,這樣彼此傾心的一對人,甄嬛真的願意浣碧嫁給果郡王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浣碧是怎麼樣性格的人呢?浣碧是一個自私,虛榮心重的人。
  • 《甄嬛傳》果郡王除了深愛甄嬛,哪個側福晉更符合他心意?
    看過《甄嬛傳》的觀眾,都會被果郡王對甄嬛的深情所打動,許多人都會覺得果郡王的痴情勝過甄嬛,但也有部分人對此有疑問,既然果郡王愛甄嬛,可他為什麼對嫻福晉離世是那樣的悲痛不已呢?至於浣碧,果郡王是不會愛她的,他之所以善待浣碧,完全是因為甄嬛的原因。果郡王不會看不出來,浣碧的心思不單純,好幾次,由於她的自私差點害死了甄嬛。他能嫁給果郡王,也是她費了心機才達成的,甄嬛明白,果郡王也明白。即便浣碧對果郡王是真心,那也只是她的單相思,最主要的是她不是果郡王心目中的理想伴侶。不說她不懂詩書了,至少她心地不純,果郡王怎會可能和這樣的人交心?
  • 甄嬛傳:甄嬛沒想到,浣碧竟然對自己恨之入骨,直到這一刻才明白
    《甄嬛傳》中的華妃如此,曹琴默如此,甄嬛如此,浣碧更是如此。1、浣碧的愛與恨最初,浣碧對於果郡王的奢望也只是偷偷看一看他;後來與長姐在甘露寺修行,看著甄嬛與果郡王如膠似漆,只希望能時常見到王爺就很滿足了,再後來,浣碧又渴望能成為果郡王的側福晉,哪怕不被果郡王愛,只守護在他身邊就好;可當真嫁給了果郡王后又開始奢望果郡王能一心一意只愛她、甚至心無旁騖。
  • 甄嬛傳:難怪浣碧撞棺自盡,你看甄嬛對她說過啥?殉情只是幌子
    重新再看《甄嬛傳》時發現,浣碧撞棺自盡根本不是為了殉情,雖然當時蘇培盛告知甄嬛大概意思就是浣碧殉情,一心想隨王爺去,其實仔細想想浣碧根本自己想去的,而是如了甄嬛的願。2.浣碧一死,甄嬛有了名義流淚,當時皇上已經下令果郡王死後,不許聽見任何哭聲,這一點是針對誰?就是在針對甄嬛,甄嬛是貴妃,為一個罪臣哭泣更是證實有私情,所以甄嬛忍住眼淚,但得知浣碧死後,直接扯斷手中的佛珠,放聲大哭,我想她不僅僅是為了浣碧而哭,而是為了果郡王。那麼浣碧撞棺自盡,到底是她本意,還是有人指使呢?甄嬛說了啥?
  • 《甄嬛傳》雍正、果郡王和甄嬛三人之間的糾葛
    電視劇《甄嬛傳》,曾風靡了全國大江南北,劇中人物的說話一度被尊為甄嬛體,可見這部劇對廣大觀眾來說是非常有深刻印象的。大結局時甄嬛那句「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也許我們一開始就是錯的。」皇帝排行第四,果郡王排行第十七,而甄嬛的生日又是4月17日,也許是作者故意而為之,把三人之間註定的緣分隱喻到了甄嬛的生日中。四、皇帝、果郡王與甄嬛的幾次遇見。甄嬛在杏花樹下吹簫時,偶遇皇帝,當時皇帝出於對甄嬛容貌的喜愛,就想逗一下甄嬛,說自己是果郡王來戲弄甄嬛,我想這個時候的皇帝估計是因為甄嬛的容貌又找回了初戀的感覺,所以才開了這麼個玩笑。
  • 甄嬛傳:難怪浣碧一生無子,你看甄嬛做了啥?成全只是說說而已
    浣碧是甄遠道的女兒,甄遠道是位好父親,將浣碧接到身邊託付善良的大女兒甄嬛照顧,同甄嬛入宮前,浣碧知道了自己是身世,骨子裡就透露著與一般婢女沒有得傲嬌,看著姐姐甄嬛能得皇帝的寵愛,浣碧不甘人後,一心想著嫁入豪門,最後使了點小手段嫁給了果郡王,要知道甄嬛是愛著果郡王的,浣碧的這波操作讓甄嬛很是痛恨,明面上將浣碧收做義妹,但浣碧一生無子卻與甄嬛有很大的關係。1.
  • 我要是甄嬛,才不會喜歡果郡王
    1如果真要論三觀,《甄嬛傳》其實也是個三觀不正的故事。這難道不是一個「小叔子和嫂子給哥哥戴上了綠帽」的故事?潘金蓮這麼幹,被作者寫成「下場悽涼的千古淫婦」。甄嬛這麼幹,成了逆風飛翔的「人生贏家」。當然,這是玩笑話了。若是文藝作品也要求三觀正,那我們估計只能看《新聞聯播》了。
  • 甄嬛傳:為何浣碧會撞棺自盡,你看她發現了甄嬛的什麼秘密?
    雖然在宮中浣碧因為一些誘惑也曾背叛過甄嬛,但是因為和甄嬛有感情,最後還是被她收服了。小青覺得浣碧像第二個甄嬛,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是二人身上都留著甄家的血。而是兩人不管是選人還是看人的眼光,都如同一轍。就拿果郡王來說,剛開始甄嬛和浣碧都覺得他是一個登徒浪子,但是在慢慢相處之後發現,這個人的人品其實很不錯,於是就慢慢地喜歡上他。
  • 《甄嬛傳》:浣碧昭然若揭的野心
    圖片來自網絡。甘露寺裡,她眼看著嬛嬛跟果郡王兩情相悅,自己也默默喜歡上了這個風流倜儻的果郡王。你瞧,她好像總是這樣,甄嬛喜歡什麼,她就喜歡什麼。就好像是內心極度沒有安全感的小孩,別人有的我都想要,這種心理。
  • 看完《甄嬛傳》原著才懂:難怪浣碧恨透甄嬛,換我,我也恨!
    導語:浣碧這一個角色不知是好是壞,一直都讓人捉摸不透,在甄嬛進宮時,父親甄遠道才告知甄嬛浣碧的真實身份,浣碧是甄遠道的私生女,她希望甄嬛以後可以幫她找一個好人家,好好的照顧她,看得出來甄遠道對浣碧還是心生愧疚的,雖然甄嬛和浣碧是同父異母的姐妹,但是兩個人的性格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兩個人的眼光卻是極其的相似的
  • 甄嬛傳:難怪浣碧一生無子,你看甄嬛送了她啥陪嫁?成全是假的!
    她會穿綠鞋著粉衣戴紅花的想搶甄嬛的風頭,只可惜皇上卻是不領情還被嘲弄了一番,之後她還幫著華妃和曹貴人暗暗地擺了甄嬛一道,好在甄嬛及時發現,也讓她看清了華妃的真實面目,從那之後她到是表面老實了一陣子,一心服侍甄嬛。
  • 《甄嬛傳》中處處是玄機,就連名字都有一定的含義,你看懂了嗎?
    《甄嬛傳》我都看了好幾遍了,但是每一遍都會發現一些不同的地方,有好多的都是我們沒有看懂的,我最近又重複的看了幾遍,發現就連劇中人物的名字都是有特殊含義的,不知道你們注意到了沒有,下面我為大家說一下有什麼含義,你們看一下是否說的準確!
  • 《甄嬛傳》為什麼說因為一句話,玉嬈差點把姐姐甄嬛害慘了?
    《甄嬛傳》果郡王死後,浣碧因憂傷過度撞棺而亡,果郡王府唯一留下的只有其獨子,元澈,這個孩子被過繼給慎貝勒和玉嬈撫養。後宮中甄嬛與皇后的鬥爭,已經快要塵埃落定,她的手中將掌握後宮最大的權力,成為真正的勝者。
  • 果郡王對甄嬛一見鍾情,還是將她當作替身?從這一細節就能看出
    很多小夥伴看了《甄嬛傳》這部電視劇後,都覺得果郡王是一位十分深情的角色,他在劇中的形象雖然有些風流倜儻且花心,但他從始至終只喜歡過甄嬛一人,甚至在娶了孟靜嫻和浣碧後,他仍沒有主動招惹過這兩個人。可是小編在看《甄嬛傳》的時候卻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果郡王對甄嬛是一見鍾情,還是只將她當做替身呢?眾所周知果郡王和甄嬛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在一次家宴,甄嬛由於接受不了家宴的緊張氣氛,所以她便和婢女流朱一起來到後花園遊玩,就在這個時候她和果郡王見面了。如果看過這一片段的小夥伴就會知道,果郡王看甄嬛的眼神中透露著許多興趣,從這裡也能知道果郡王對甄嬛是十分感興趣的。
  • 甄嬛傳: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
    提到宮鬥大戲,最經典的莫過於甄嬛傳了。作為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把後宮女人的愛恨情仇展現得淋漓精緻。觀眾的焦點在後宮的爭鬥中,小編今天關注的卻是甄嬛與四郎的愛情。卻不想意外的相遇使她遇上了皇上,鞦韆上的莞爾一笑,你是誰,我是……果郡王。就這樣,甄嬛成了後宮中最受寵的女人。皇上對甄嬛很好,在他與年羹堯的鬥爭中,為了防止傷害到甄嬛,特意把甄嬛送到了蓬萊州。後宮嬪妃都以為甄嬛失寵,只有皇后一眼看出了皇上的用意。也正是皇后的眼神毒辣,僅僅用一件衣服就散盡了甄嬛的榮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