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被我家老爺子和老太太感動了一回。
他們在院子裡,從早到晚守了整整一天,就為了守著兩朵曇花開放。曇花一現的美,讓老兩口兒覺得好幸福。
我看著他們,也覺得好幸福。
——凱叔
作者 | 妙黛
有一種愛,叫「爸媽是真愛,孩子是意外」。
最近,Jasper就因為「鄙視」父母過於肉麻,而上了熱搜。
性格外向的應採兒,當著Jasper的面就給了陳小春一個大大的吻。可憐的Jasper只能回應給自己的爸媽,一個個大大的白眼。
這個眼神,寫滿了嫌棄……
說實話,從小被父母的狗糧餵大的孩子,真的是在「夾縫中生存」啊。
他們小小年紀就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現實——父母生下他,就是為了讓他當「電燈泡」的啊!
雖然被「虐」了千百回,Jasper也長成了一個充滿愛心的孩子。
在錄給未出世的弟弟視頻中,Jasper一手摟著爸爸,一手摟著媽媽,對著鏡頭做自我介紹:
「你好寶貝,這是你擁有的第一個家庭,這是你的爸爸,這是你的媽媽,這是你的哥哥,我們都愛你。」
弟弟出生後,Jasper也是對弟弟百般寵溺,幫助弟弟翻身,給弟弟加油,餵弟弟吃東西,還有永遠掛在嘴邊的「我愛你」。
幸福的家庭,都有著共同的模樣。那就是父母相愛,家裡每個人都在用心愛著。
當我們在談教育的時候,實際上在談論孩子所生長的家庭環境。
父母相愛,就是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幸福的原生家庭,就是和諧的父母關係
《少年說》中,曾經有一個充滿委屈的小女孩劉栩溪上臺吐槽媽媽:
「你能不能不要對爸爸撒嬌了,我覺得非常幼稚!」
「像削水果、拿衣服、做菜你明明可以自己做,為什麼一定要讓爸爸去呢?」
緊接著,她又開始吐槽爸爸:「為什麼我對你撒嬌,就都不好使了呢!」
臺下的同學們又笑又羨慕,這位可愛的小女孩還不知道,自己現在的困擾,其實是多麼大的幸福。
在父母恩愛中長大的孩子,是自帶安全感的。
能生活在這樣的原生家庭,就已經贏在了起跑線。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在父母夫妻恩愛,家庭和諧的環境裡長大是什麼體驗?會覺得比同齡人更幸福,更有成就嗎?」
網友@海河沒蓋蓋兒的回答,雖然平凡卻也讓人感動。
她說自己從小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才華相貌都不出眾,也沒有什麼能拿出手的技能。但是,只要一提到自己的父母,就愛意滿滿,覺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她的父母,也並非什麼名人能人,而是最普通的柴米夫妻。小時候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她看到過父母賺錢的辛苦,可更多的,她看到的是在困難中,父母的相互鼓勵支持,以及積極面對生活的勇敢。
父母從來不吝惜在她面前表達愛意,年過半年依然會牽手出行。在這樣充滿愛的小家庭中長大,她常常告訴自己,長大後也要找一個這樣的愛人。
心裡有愛的孩子,不管走到哪裡,內心都是堅定樂觀的。
父母間的冷淡,刺傷孩子的童年
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故事:
一位中年女性,發現自己在老公面前處處隱忍,小心翼翼。老公也覺得跟她之間,隔著一堵牆。
萬般痛苦之下,她決定去學習自我覺察,學習經營婚姻,學習成長自我。
在一次深度自我觀察中,她失聲痛哭。她說,我仿佛看到了童年那個無助的自己,在父母的爭吵中小心翼翼的自己。
小時候,她非常害怕父母的爭吵,她一度認為,如果媽媽能忍讓一下,家裡就不至於這麼一團糟。
於是,當她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忍讓是她婚姻的主旋律。
原來,一個身心受傷的成年人,也只不過是童年生活在紛亂裡面的孩子。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作為自己的家庭是否安全的依據。
如果父母之間沒有情感互動,那麼孩子就會不斷懷疑,不斷找尋。
他們會不斷問自己,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事情,到底該如何才能讓家庭溫馨一些。
一位妻子報警舉報自己的丈夫家暴。
警察到達之後,孩子搶先跟警察叔叔講述事情經過。
這個只有幾歲的男孩哭著說,「我都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樣,都不管孩子傷心不傷心。」
說著,他還指著牆上的照片說:「我希望他們回到原來的樣子。」
牆上的照片,是小夫妻的婚紗照,他們深情相擁,眼神裡充滿了光芒。
我們總是說,要學習著如何做父母,要努力著給孩子最好的。其實,孩子想要的很簡單,那就是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環境,讓孩子沐浴著父母的愛成長。
父母的親密關係,就是家庭的定海神針
爸爸、媽媽、孩子,三者構成了穩定的三角關係。
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之後,就忘了如何做夫妻。
父母之間的情感聯結斷裂,那就必然把自己的需求、期待強壓到孩子身上。
電影《囧媽》中,我們都覺得男主角徐伊萬被媽媽控制得快要窒息。
7歲的時候,徐伊萬拿著滿分的試卷回家。看到亂七八糟的家,和媽媽胳膊上的傷。
媽媽為了安慰他,告訴他家裡進小偷了,實際上那是爸媽打架後的結果。夫妻的日子明明已經過到了盡頭,可為了孩子還在隱忍。
也正是因為夫妻關係不和諧,媽媽才會把兒子當成救命稻草,讓兒子成為自己的精神寄託。
弱小的孩子,如何承受媽媽完整的人生與期待?
夫妻關係失調,遭殃的都是孩子。夫妻間失衡的情感,都會成為對孩子的壓迫。
父母關係好,不把孩子當唯一的拐杖,孩子才能輕鬆成長。
當有一天,孩子想要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幸福,他們不會擔心父母患得患失,因為他們知道,爸爸有媽媽,媽媽有爸爸,他們彼此是拐杖。
父母的親密關係,就是家庭的定海神針。
孩子背後有穩定的家庭,有父母全部的愛,有從小建立的安全感,他們的一生,不管走到哪裡,不管從事什麼行業,都會是幸福的。
最好的教育,永遠是愛的教育。
作者:妙黛,中科院心理學研究生,一手抱娃,一手工作,還有一顆心寫作的職場媽媽,一個集正經與逗比,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90後姑娘。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