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河套灌區打出現代農牧業「先手牌」

2021-01-09 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8日電(記者張洪河、李雲平)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天賦河套」榮獲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指數排行區域農業形象品牌榜位第一等5項榮譽。地處黃河流域河套灌區的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實施「天賦河套」品牌工程,打出現代農牧業「先手牌」,引領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地處黃河「幾」字彎的河套灌區有1100多萬畝耕地,被譽為「塞外糧倉,天下廚房」。但長期以來,農業生產方式傳統粗放,農畜產品品牌「小」「散」「亂」,「河套」名聲在外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2018年,巴彥淖爾市正式創建「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打造生態保護治理和現代農業發展「新引擎」。

全市以「天賦河套」區域統一公用品牌為引領,制定183項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標準,對使用者有嚴格的篩選和管理流程,並建立退出機制,倒逼生產經營主體生產高品質產品,真正實現企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目前,「天賦河套」品牌授權的53款優質產品實現溢價30%以上,帶動全市農畜產品整體溢價15%以上。

保護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是推進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基礎。巴彥淖爾市確定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服務輸出基地的戰略,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綜合治理,深入開展農業「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四大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據了解,從2018年開始,巴彥淖爾市每年拿出專項資金實施控肥控藥等補貼,鼓勵農牧民少用農藥化肥、使用有機肥,實現化肥農藥「負增長」。

巴彥淖爾市還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鹽鹼地改良工程,以國際視野和一流標準,整合國際國內先進技術和生產模式,建設中以、中美等5個中外現代農業合作園區,為品牌農牧業發展提供了新的重要技術支撐。(完)

相關焦點

  • 探索具有河套灌區特色的農牧業現代化之路
    【核心提示】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保護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是推動現代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基礎,發展綠色現代農牧業是治理保護生態環境的治本之策,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烏梁素海治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控肥、控藥、控水、控膜行動,既減少了農業面源汙染,改善了入湖水質,又促進了農產品品質提升
  • 習近平: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黃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區是農產品主產區,糧食和肉類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左右。黃河流域又被稱為「能源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資源豐富,煤炭儲量佔全國一半以上,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礎工業基地。
  • 東明:引黃灌區 引得源頭「活水」來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芳 菏澤報導九曲黃河奔騰而下,在菏澤東明縣進入山東境內,於是,豐富的黃河水資源使這片土地成為產糧沃土。近年來,東明縣以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斥資5.34億元實施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穩步推進骨幹灌排工程建設,科學設計田間節水工程項目,加快補齊水利基礎設施短板,創建設施完善、管理科學、節水高效、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灌區。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東明縣,實地探訪該縣三春集灌區、沙窩灌區兩大引黃灌區建設。
  • 青海農牧業唱響現代生態主旋律
    上半年,我省組織認定第二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6家,累計達到22家。成功申報澤庫縣犛牛藏羊產業園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單位。組織開展全省省級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監測工作,147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運行良好。
  • 河套蘋果梨:我很醜,可是我很甘甜
    早春,當料峭的春風吹開冰封一冬的黃河,河套平原剛剛甦醒,我就開花報春了。每當這時,一簇一簇雪白的小花密密匝匝地綴滿枝頭,河套平原的一個個梨園就成了潔白的花的海洋。尤其近幾年,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每年都要在梨花盛開的時候舉辦梨花節。市民們傾城出動,徜徉在花的海洋中,踏春、賞花,心情和我的花朵一樣美麗。
  • 西藏拉洛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電站發電、灌區試通水成功
    近日,西藏拉洛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以下簡稱「拉洛工程」)電站正式發電,四大灌區順利試通水,標誌著拉洛工程建成並開始發揮效益。   據了解,拉洛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是《「十二五」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項目規劃方案》中的項目之一,也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迄今為止西藏水利投資規模最大、綜合效益最為顯著的工程。拉洛工程主要由樞紐工程和灌區工程兩部分組成,總庫容2.965億立方米,工程以灌溉為主,兼顧供水、發電和防洪,促進區域生態環境的改善。
  • 以品牌化引領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品牌工程,以品牌化標準化倒逼農產品品質和質量提升、促進農牧業轉型升級,無疑是推動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前些天,從第六屆中國農業品牌年度頒獎盛典上傳來好消息,我區巴彥淖爾「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榮獲「中國農產品百強標誌性品牌」「2020年度中國農業十大傑出品牌」兩項重磅大獎。
  • 《陰陽師百聞牌》先手與後手,留牌與打牌,其實都有玄學
    眾所周知在《陰陽師百聞牌》中,玩家的先手與後手,卡牌的留取也會不同,因此對戰結果也會不同。有時候先手出的卡牌,往往是取得勝利的必勝法寶,也有的時候SSR卡牌作用卻不如一張SR卡牌。同樣留牌與打牌一樣如此,往往一些卡牌打出的時機不同,帶來的效果自然也會不同了。本期真香將會給大家帶來,留牌與打牌,先手與後手,其實也有玄學。
  • 「黃河人家」流進心中的河
    黃河,從青藏高原出發,綿延5464公裡,流經9省區,東入渤海。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奔湧不息的黃河水哺育著炎黃子孫,孕育了輝煌璀璨的中華文明和百折不撓、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黃河寧,天下平」。治理黃河,自古就是安民興邦的大事。
  • 黃河變清調查:泥沙每年減少7.6億噸,發生大洪水機率增加
    在黃河水資源減少的同時,黃河流域用水卻呈剛性增長。1950年黃河流域供水量為120億立方米,目前已達510億立方米,黃河支持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已到極限。專家預測,到2030年,僅黃河流域需水量就達550億立方米,而黃河每年還要向流域外地區供水100億立方米。屆時,即使來水正常年份,每年也有100億立方米以上的用水缺口。
  • 河套學院農學專業怎麼樣?畢業就業前景好不好?
    河套學院農學專業怎麼樣?畢業就業前景好不好? 2021-01-07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河套學院農學專業立足地方生產實際,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精神
  • 乾旱缺水+連作障礙,河套地區還能種點啥?
    以地處河套北部的烏拉特中旗為例,這裡年降水量僅有210毫米,集中在6~9月,而年蒸發量達到2435毫米。同時,這裡立地條件較差,屬於典型的山旱地區,農業生產落後,農民生活貧困。雖然河套地區坐落在黃河「幾」字彎上方,但這裡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據孔德胤介紹,近年來,國家和內蒙古分配給河套灌區初始水權水量指標與灌區實際需水量缺口達8億立方米以上。
  • 《黃河流域魚類圖譜》項目匯報會議在西安召開
    &nbsp&nbsp&nbsp&nbsp近日,《黃河流域魚類圖譜》項目匯報會議在西安召開。會議由黃渤海區漁政局黃漁委辦公室主辦,黃河水產研究所協辦。&nbsp&nbsp&nbsp&nbsp黃渤海區漁政局黃漁委辦公室調研員康衛赤主持會議,黃河水產研究所書記孫建中致歡迎詞。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1日召開會議,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和《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五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指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貫徹新發展理念,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平陰縣:做好黃河流經濟南第一站獨具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7日訊 濟南平陰是黃河流經濟南的第一站,9月17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力打造『五個濟南』 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發布會的第12場發布會。濟南市平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軍在發布會上,圍繞平陰縣在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方面的計劃和行動進行介紹。濟南市平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軍在發布會上表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
  • 黃河流域現揚子鱷化石,生活在長江下遊的它們,幾萬年前曾經北上
    前言揚子鱷生活在長江下遊,從恐龍時代一直生活到今天;它們身上還保留著不少爬行動物的痕跡;被稱作鱷魚類的活化石;最近在黃河流域發現有史前時代揚子鱷的骨骸;專家開始研究在幾萬年前、淮河流域,很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陸續發現了揚子鱷遺骸;現在發現的揚子鱷均生活在長江下遊;如此說來,華北地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揚子鱷,到底是本地生長,還是來自長江流域呢?
  • 把黃河三角洲打造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地區和...
    10月9日,市委書記李寬端、山東黃河河務局局長李群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聽取有關情況匯報,研究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的思路措施。市領導張慶華、王曉軍、韓利學參加會議。
  • 建立區域漁政協同執法機制 加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力度 ——黃河上...
    2000年以來,先後投資7000多萬元建設裸鯉苗種培育車間和增殖實驗站,已累計向青海湖、黃河、長江流域放流1齡苗種11428.6萬尾。  為切實保護漁業生態環境,根據農業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辦法》,我省制定了《青海省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規劃》,先後建立了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4個。其中,長江流域4個,黃河流域6個,內陸河3個,青海湖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