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寶寶出生第2天就可以洗澡了,洗澡不但可以清潔寶寶的皮膚,而且還能促進寶寶全身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小編今天為大家整理介紹了不容錯過的新生嬰兒洗澡方法,助你打造白淨寶寶!
01給寶寶洗澡的方法
第一步:準備洗澡用具,放好水
水溫最好控制在36℃~38℃,媽媽可以用手腕來測試,以手腕感覺不燙為好。如果媽媽對手腕測試不敢肯定的話,可以用溫度計。另外需要注意,如果給寶寶洗澡的水是冷熱水調和的,最好在澡盆裡先放冷水,然後放熱水,以免放了熱水後,忘記放冷水而燙傷寶寶。
第二步:將寶寶放入水中
媽媽要用雙手橫託著寶寶慢慢放入水中(一定要慢慢地放入,以免寶寶不適應洗澡水,受到驚嚇),但寶寶的頭部要始終在水面上。
第三步:從頭到腳給寶寶清洗
洗澡時,媽媽可以用一隻手託穩寶寶頭部,另一隻手擦洗。先洗頭部,再洗臉部,然後洗身體。
洗臉部時,要從臉部中央向臉的外側清洗,由內眼角向外眼角,由鼻梁向臉頰的順序清洗。
洗頭洗臉時,注意用手輕輕壓住寶寶的耳廓,以防水流入耳朵。
洗身體時,寶寶的腹股溝和陰部要仔細清洗,媽媽可以讓寶寶的頭枕在胳膊上,騰出一隻手抓著腿,另一隻手進行清洗即可。
第四步:洗完澡後,穿衣保暖
寶寶洗澡的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以免著涼感冒。洗澡後,要立即用浴巾把寶寶包裹起來,並擦乾頭部,等身體完全乾後,再穿上衣服。在頸部、腋窩和大腿根部等皮膚皺褶處塗上潤膚液,在小屁股塗上厚厚的護臀霜。
02給寶寶洗澡的注意事項:
1.洗澡用具要專用,保持清潔
給寶寶準備專用的澡盆、沐浴液和柔軟的毛巾,毛巾要準備兩條,擦洗陰部的毛巾和身體其他部位的毛巾要分開。澡盆洗澡前,最好用熱水燙一遍,這樣可以給澡盆消毒。
洗澡的時候,最好用毛巾摺疊出的角擦洗寶寶的身體,且每擦完一個部位,就重新摺疊一次,保證身體每個部位用的都是乾淨的毛巾。此外,擦洗陰部的毛巾,不要用來擦洗其他部位,尤其是眼睛、鼻子、嘴巴等。
給寶寶洗完澡後,把這些洗澡用具徹底清潔,然後曬乾存放即可。
2.不要頻繁使用浴液
建議每天給孩子洗澡,但不要經常使用浴液。皮膚表面有一層油脂,是用來保護皮膚的。經常用浴液清洗,會把這層油脂洗掉,皮膚失去保護層,就會出現各種皮膚問題。
一般來講,洗臉用清水即可。洗澡1周用1次沐浴液即可。沐浴液可以購買洗頭、洗澡功效二合一的產品。
如果頭上有奶痂,每周可以用沐浴液洗兩次頭;如果沒有奶痂,同洗澡一樣,每周1次即可。
3.育嬰環境的溫度和溼度的要求
溫度維持在25℃~28℃,溼度保持在50%~70%,空調根據溫溼度表顯示進行調節。早產兒和體弱兒的保溫標準應比正常新生兒適當提高,注意觀察體溫變化,腋下體溫應維持在36.0℃~37.0℃之間。
在寶寶洗澡前,要先調好室溫和溼度,冬天維持在27℃~29℃,夏天在26℃~27℃,遊泳水溫冬天在37℃~39℃,夏天在35℃~37℃,溼度維持在50%~70%,洗澡撫觸時動作要輕柔敏捷,洗澡時要用小方巾蓋住腹部,撫觸時要用浴巾蓋住寶寶腹部,注意保暖。
春夏溼度偏大,可以利用空調的抽溼功能和抽溼機調節。秋冬季較為乾燥,要用加溼器來增加室內溼度。具體還需根據當地大環境進行溫溼度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