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連續多天的寒潮
讓湛江人縮著脖子瑟瑟發抖
這兩天
終於回暖了
溫度計從個位數躥上二位數
仰望天空
熟悉的「湛江藍」和棉花糖似的積雲
也回來了
微博上、朋友圈上
「湛江藍」又開始霸屏
2020年我市環境空氣品質
綜合指數為2.58
排名全省第二
湛江空氣鮮環境美
有一種幸福叫「湛江藍」
湛江藍,是湛江的底色
蔚藍的天空,清澈如洗
湛藍的大海,一碧萬頃
「湛藍的海,湛藍的天」招牌
在全國打響
湛江的藍
自帶濾鏡,生圖能打
隨手一拍是「大片」
在大藍天下生活奮鬥
每一個湛江人為之感到幸福
為之感到驕傲自豪
湛江藍,是湛江的底氣
從2014年採用新的空氣品質評價體系開始
湛江城市空氣品質長期位於
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湛江藍」成為湛江的城市名片
楊東升、張小冬等文藝界體育界大咖
毫不吝嗇對湛江的讚美之詞
2020年全國帆船冠軍賽在湛江灣開賽
範常航等全國知名帆船運動員紛紛點讚湛江
繼爆紅網劇《隱秘的角落》之後
湛江「接戲」一部接一部
電影《憤怒的黃牛》、
央視劇《陽光下的淚痕》、
《還巢》等相繼到湛江取景
每年冬天
不僅勺嘴鷸、紅嘴巨燕鷗等珍稀候鳥
如約而至
越來越多的北方「候鳥老人」、房車族
將湛江作為冬休旅遊目的地
湛江藍,是湛江的底線
在臨港產業版圖不斷擴大、重大產業項目不斷達產增效、汽車保有量日益增長的情況下,湛江的輕度汙染天數從2019年的29天減少到2020年的12天。也就是說,湛江的空氣品質沒有因為經濟發展而變差,反而呈正相關,足見發展的質量和成色。
那是因為,我們發揮環保指揮棒的作用,把環境保護作為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的第一條件、第一要求,敢於拒絕高汙染,敢於倒逼企業改造、減排。
那是因為,我們的企業將環保責任挑在肩上。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一、二號高爐系統在執行大氣特別排放標準的基礎上繼續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項目23項,涉及總投資約16億元;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三號高爐系統工程,設計之初就提前按照超低排放徵求意見稿進行設計建設,超低排放部分工程計劃投資22億元。
湛江藍,來之不易
秋冬季節,風乾物燥,容易生成顆粒物,更有北風攜裹遠方的汙染物而至;春季民俗活動頻繁,煙花爆竹控不住,PM2.5很容易「爆表「;夏季雖然天氣條件較好,但更容易生成過量臭氧,對人體造成危害。一年四季,在人們放心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是湛江環保人用智慧和辛勞在積極應對每一場環境大考。
一組數據說明問題:
2020年一至四季度,湛江PM2.5平均濃度分別是23毫克/立方米、16毫克/立方米、11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全年平均濃度21毫克/立方米。全年AQI達標率96.7,綜合指數2.58,排名全省第二,其中第一季度、第三季度排名全省第一。
湛江藍,需要我們共同守護
作為空氣品質長期「領鮮」的城市
「氣質」稍有一點異樣
就會被放大,被公眾質疑
即便如此
湛江仍然將PM2.5實時監測數據
在最顯眼處公開
把監測子站安裝在湛江鋼鐵基地周邊
坦然接受公眾的監督
綠色發展
是湛江一以貫之的發展理念
未來,我們將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實現經濟與環保共存
發展與生態共贏
美麗與藍天同在
湛江藍
我們一起來守護!
來源:湛江日報
文字:記者林宇雲 通訊員湛環宣
視頻:記者廖世超
圖片:記者歐陽澤 李波 李嘉斌 張鋒鋒
原標題:《湛江人,你的「藍朋友」回來啦》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