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居住服務第一股」貝殼找房公布了其上市之後的首份財報。據貝殼找房IPO後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貝殼找房三季度總交易額(GTV)達1.05萬億,同比大增87.2%;營收205億元,同比增長70.9%;前三季度,GTV超過2019年全年的2.13萬億元,達到2.38萬億元。
財報發布後,貝殼找房CEO彭永東,CFO徐濤等高管出席財報電話會議。對於業績的增長,彭永東歸功於貝殼找房ACN(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經紀人合作網絡)強大的網絡效應。他認為,ACN驅動了存量、新房和創新業務的增長。
ACN是什麼?ACN承載了貝殼找房重構國內房產交易規則的野心,也是支撐其平臺模式的底座。
2018年貝殼找房IPO前轉型上線ACN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經紀人可以選擇不同的分工角色,「房源維護者」、「客源發現者」、「撮合成交者」等等,不同的角色在成交後可以分配不同比例的佣金。從業者可在一宗交易中「扮演」一個或多個角色,發揚自己的「比較優勢」,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在以往的房地產經紀行業,從找房源到達成交易每個環節都需要由經紀人完成,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有可能導致交易無法完成,因此不同品牌的經紀公司以鄰為壑,甚至出現為搶生意大打出手的新聞。而貝殼找房IPO前上線的ACN平臺,有效化解了這個難題,讓不同的經紀人能夠在合作的前提下,利益最大化。
線上,有強大的ACN,而在線下,貝殼找房IPO前以社區為中心構建了龐大的門店網絡。據貝殼找房IPO後公布的首份財報數據顯示:貝殼找房平臺的規模在第三季度得到快速擴張,截至9月30日,連接的經紀門店數已超過4.4萬家,同比增長41.7%,連接的經紀人超過47.7萬,同比增長50.7%。已然形成一張龐大的「以社區為中心的線下門店網絡」。
貝殼找房IPO前實施線下網絡化,主要是為了解決看房效率的問題。通過高度分工,解放有經驗的經紀人,同時因為分工,也才有可能插入VR、金融等服務環節,並讓每個環節變得更加專業化,並能夠覆蓋更多的商圈。
兩張網, 「線上網絡」大幅提升線下作業的效率與品質,「線下網絡」則幫助業主、客戶與貝殼找房產生更多的交互與連接,沉澱行為數據。二者互相反哺,形成生態正循環,「雙網雙核」成就了貝殼找房IPO後交出的第一份漂亮答卷,也是貝殼找房能夠在今後更上一層樓的堅實基礎。
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曾表示,在新居住時代,房地產會逐步從製造向服務轉型,服務在住房價值鏈的構成中將會超過50%,並呈現多元化趨勢。未來,貝殼找房會在兩張網的基礎上,用更多數位化的手段重塑居住產業網際網路,在新居住時代,帶給我們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