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傷人事件頻發!如何監管?怎樣防範?

2020-11-28 澎湃新聞

日前,天津市疾控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天津因被貓、狗等動物抓傷、咬傷,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患者已達8萬5千多人次。其中,僅7、8兩個月的注射人數就佔到總數的三成。近期動物傷人事故高發,背後有哪些原因?市民又該如防範?

流浪狗頻頻傷人

日前,家住河西區小海地的市民劉女士在小區附近遛狗時,被一條流浪犬抓傷。

劉女士:下樓抱著我家豆豆去溜溜,結果看見一條流浪狗,倆狗就咬起來了。我怕我們家狗受傷,我就給抱起來了,流浪狗就給我的腿撓了一下。當時傷的重,都出血了。

受傷後,劉女士急忙趕到河西區掛甲寺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動物致傷門診,清理傷口後,注射了狂犬疫苗和免疫狂犬球蛋白。掛甲寺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動物致傷門診負責人劉成告訴記者,最近,前來門診接種狂犬病疫苗的患者有所增多,其中不乏被流浪犬所傷的患者。

劉成:我們門診每天都會新接診大概二三十例患者,每日的接種量大概在110針左右,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被流浪犬咬傷的,大約佔到了門診首診量的15%。

在診所中記者看到,市民王先生在西青區大寺的一家工廠附近好心投餵流浪犬時,受到幾條流浪犬的攻擊,手和小腿都被咬傷,處理傷口時縫了7針,加上打免疫蛋白和狂犬疫苗的費用,花了6、7千元;還有一個12歲的孩子,在河西區體院北附近被流浪犬咬傷上臂,被縫合了3針。

劉成醫生介紹,被流浪犬所傷的患者,受傷害部位大多集中於四肢,且傷情普遍比家養犬要嚴重。由於流浪犬的領地意識很強,攻擊性也較強,有的患者在好心投餵流浪犬時,受到攻擊,導致胳膊和腿上遍布傷口;還有的孩子被流浪犬追逐攻擊,被咬傷頭面部,造成嚴重傷害。

家住在河東區太陽城金旭園小區的秦女士反映,小區24號樓的樓下聚集了十幾條流浪犬。因為附近有民房正在拆遷,這些流浪狗有的是搬遷居民遺棄的,也有的是居民因疫情影響棄養的寵物狗,其中還有剛出生的幼犬。由於流浪犬越聚越多,居民擔心存在傷人隱患:

秦女士:最多的時候這就臥了一團團的,十幾條狗全臥這曬太陽,誰也不敢打擾它們,幾乎這就是它們的領地。

秦女士說,小區裡學齡前的孩子較多,在24號樓和25號樓南側,有一個帶滑梯的小型遊樂場所,天氣好時,有十幾個孩子在這兒玩耍,但自從這群流浪狗來到小區後,孩子們都不敢在這兒玩了。住在25號樓的趙先生的小孫女就差點被流浪狗咬傷:

趙先生:一隻黃色的狗,追著我孫女跑,孩子當時就嚇哭了,而且她越跑,狗越追得厲害。

小區居民曾向物業反映情況,並撥打110報警,但始終沒能得到妥善解決。路勁物業公司金旭園項目經理王勇告訴記者,物業曾聯合社區民警幾次驅逐和抓捕這些流浪狗,但每次流浪狗都四散逃竄,很難抓到。他們正在與民警協商更好的捕犬方案。

家養寵物也「有脾氣」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是天津規模最大、最專業的動物致傷處置三甲醫院,這裡的動物致傷門診全年日均接診患者40-50人。而在夏秋兩季,每天的接診人數會增長到上百人。29日上午,記者來到醫院動物致傷門診看到,有七八名患者正在診室門口排著隊,等待清理傷口、注射疫苗。這些患者當中,有的是被流浪貓、流浪狗抓傷、咬傷,也有的是被自己的寵物咬傷。

劉女士:我們家養的小泰迪,平時跟我們一起睡。可能是晚上我睡覺翻身時壓著它了,咬了我手一下,咬了個洞。

張先生:我們對象家養的柴犬,狗在吃東西的時候,掉地下兩塊兒狗糧。我就拿手指了一下,想提示下它,沒想到它突然回頭咬了我一口。

市民如何防範動物致傷?受傷後如何處置?

每年7-9月動物致傷事故高發,其中原因何在?天津市保護豢養小動物協會會長周冰表示,這主要是由於這一時間段氣溫較高、氣壓偏低,造成貓、狗在生理上不適,導致情緒不穩、容易煩躁,甚至產生攻擊性。同時,這期間人們穿著較少,身體暴露部分增加,也更容易受到貓狗攻擊而受傷。此外,家庭飼養方式不科學,也會誘發寵物貓狗傷人事故。周冰提醒市民,家中的貓狗一定要接種狂犬病疫苗,與它們親近也應該保持一定距離。此外,不要招惹流浪的貓、狗,或者其他野生動物:

周冰:有的主人是過度溺愛,人犬的主從關係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室內外溫差比較大,狗也容易產生不安和焦慮。如果在狗進食的時候,主人動它的食盆,它容易下意識地攻擊主人。另外,流浪狗佔有領域意識比較強,主要控制一些垃圾桶、飯店的後門,我們這經過些地方的時候,要平靜走過,儘量避免出現越怕越咬、越追越跑的現象。

目前,天津已經建成了覆蓋全市各區的91家動物致傷門診,其中23家分布在甲級醫院,可以實現24小時接診;68家在乙級醫院,方便市民就近就醫。

【點擊 閱讀原文,查看天津市動物致傷處置門診名單及聯繫方式】

市疾控中心傳染病科主管醫師劉怡芳提醒市民,並非只有狗才能傳播狂犬病病毒,包括貓、蝙蝠、浣熊及多種噬齒類動物也都是造成傳染的主要動物。市民如果被動物咬傷、抓傷,即使沒有出血,也有可能感染病毒。因此應及時處理傷口,並儘快到醫院接種疫苗。

劉怡芳:如果被狗貓咬傷,第一時間用流動水對傷口進行衝洗,然後用一些鹼性製劑,比如說肥皂塗抹傷口,然後再用流動水衝洗一下。儘量衝洗在15分鐘以上,最大程度地把傷口上存在的病毒第一時間機械性地衝洗下去。狂犬病疫苗接種越早越好,建議24小時內及時到醫院注射狂犬病毒疫苗,現在醫院大多採用五針治療法,在28天內嚴格按時間接種。

防範動物致傷,從源頭減少流浪貓狗是關鍵

流浪貓狗不僅會危害居民健康安全,還會影響城市的文明形象。解決這個問題,不單單是管理者的事,更需要廣大市民的認同與參與。首先要從源頭入手遏制增量,引導狗主人樹立正確的養狗觀,形成「遺棄就是殺害」的社會共識。其次要狠抓管理有效管控,相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提高養犬門檻,規範登記、防疫等養犬管理。最後要健全制度有章可循,出臺流浪動物收容管理辦法、建立動物收容機構等制度,完善《天津市養犬管理條例》配套細則,依法依規促進文明養犬。

《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從2019年5月份實施以來,天津公安機關在鞏固前期治理成效的基礎上,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整治力度,「遛狗不牽繩」等不文明行為明顯改善。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副總隊長馬學增表示,《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實施一年多來,全市共查處違規養犬的案件1000多起,對無證養犬、違規養犬、飼養大型犬、烈性犬、出戶遛犬不採取安全措施、不聽勸阻造成不良影響和後果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罰。通過一年的治理,天津養犬戶主動登記辦證的比上年提高了200%多,文明養犬意識普遍提高。下一步,天津還將進一步細化對犬只的管理,從犬繩長度到流浪犬的收養將制定一整套細則規範。

馬學增:束犬鏈的標準在其他的省市現在出臺了一些相應的規定,天津的犬只管理這一塊確實是一個應該要補上的短板,今年正好趕上我們的養犬的管理辦法的修訂,可以把短板補上。對於流浪犬的管理,治安管理總隊這也是逐步完善一整套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包括我們對於流浪犬的收養收容,採取防疫措施之後,將試點推廣流浪犬的領養機制,從源頭降低流浪狗傷人的風險。

來源:津雲·問民生

原標題:《小動物傷人事件頻發!如何監管?怎樣防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城市狗患頻發惡犬傷人:那麼多法條咋就管不住一條狗?
    狗是人類的朋友和伴侶,但近期一連串的惡犬傷人事件,把長期存在的城市犬患問題再次凸顯到人們面前。惡犬傷人事件為何屢屢發生?各地出臺的養狗規定為何形同虛設?城市犬患如何治理?狗患頻發,惡犬傷人屢見不鮮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飼養犬只等寵物越來越成為一種生活時尚甚至流行文化,寵物保護主義盛行,「吸喵」、「吸汪」、「雲養寵」等新詞不斷湧現。寵物愛好者所飼養的犬只更從過去的普通小狗、袖珍寵物狗擴展到各類「獵犬」「狼犬」「藏獒」等大型犬、烈性犬。
  • 日本熊傷人事件頻發 這次熊進了商場……
    來源標題:日本熊傷人事件頻發,這次熊進了商場......【環球時報記者 苗濤】日本近日多地警方接到「熊出沒」的報告。19日上午,一頭熊闖入日本石川縣加賀市的一處大型商場,在歷經13個小時的搜捕後,被當地狩獵組織射殺。
  • 日本黑熊傷人事件頻發:釣魚男子被熊從背後襲擊
    一隻黑熊在北海道馬路上「遛彎」   日本頻演現實版「熊出沒、注意」  食物短缺、氣候變暖導致狗熊出山傷人  近期在日本各地,狗熊頻頻侵入人類居住地,並發生多起傷人事件。  熊傷人事件頻發  14日,山形縣長井市某中學校舍門口的玻璃被熊打破。在門口清掃的一名校務人員被闖入的熊撞倒,左腳受輕傷。在距學校約兩公裡一處農田裡務農的某男性農民也被熊襲擊,雙臂骨折受重傷。此二人可能是被同一隻熊襲擊,「肇事者」最後在校內被射殺。  16日,有黑熊闖入京都府福知山市某地民宅,導致2人輕傷。
  • 六月份寵物狗傷人事件頻發,背後釋放的是什麼信號?
    六月份寵物狗傷人事件頻發,背後釋放的是什麼信號?雖然2020年開局不順,但是不知不覺之中還是還是來到了六月。而對於家裡養了寵物犬的鏟屎官來說,六月,似乎也並不友善。原本以為國內疫情形勢已經是一片大好,終於可以帶著自己家狗子出門好好溜達溜達。
  • 江西銅鼓回應捕殺流浪狗:傷人事件頻發,有規可依、市民支持
    江西銅鼓回應捕殺流浪狗:傷人事件頻發,有規可依、市民支持 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2017-08-02 07:51 來源:
  • 水上樂園事故頻發,安全監管豈能當「甩手掌柜」
    (8月22日《工人日報》)  一月內3死48傷,水上樂園為何安全事故頻發?記者注意到,這類水上樂園基本分布在城鄉接合部、農村地區,露天搭建、設施簡易,主要由水滑梯、戲水池等充氣類遊樂設施搭建而成,然而,網絡平臺銷售數據顯示,這些水上樂園人氣火爆。記者調查發現,大大小小的涉水充氣遊樂設施沒有生產質量標準,涉水充氣遊樂設施質量難保證,使用無規範。
  • 流浪狗聚集南平九峰山公園 惡犬傷人事件頻發
    惡犬傷人事件頻發「我是在九峰山公園桂花園附近被狗咬的。」市民鄧女士回憶起來仍心有餘悸,1日上午8時許,她正在九峰山公園散步,突然一隻狗從草叢中鑽出,朝著她直撲過來,鄧女士還沒來得及反應,其腿部便被狗咬傷。而後,「肇事」的狗便逃之夭夭。
  • 狗咬人事件頻發,過錯不在狗,而在人
    對於狗咬人事件頻發,大家不免外出時都留下了陰影,但凡看見遛狗的就繞著走。本來是人類活動的空間,卻正在被狗一步步蠶食,不但破壞了美好的生活環境,更是破壞了社會的和諧。但是對於狗咬人事件頻發,過錯的不是狗,而是狗的主人。
  • 醫生:近期寵物咬傷人事件頻發
    「近期貓狗咬傷人頻發」第五醫院急診科醫生朱學東對記者說他們每天接診案例中貓狗咬傷的患者佔到了每天急診總人數的三分之一朱學東說春季貓、狗等動物進入發情期,平時溫順的小狗、小貓等動物,發情季節都容易患上「狂躁症
  • 動物傷人如何防範?
    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毒蛇咬傷人數超過30萬,胡蜂、海蜇、蜱蟲等動物致傷事件也時有發生,嚴重者可造成殘疾甚至死亡。  我們怎樣和動物接觸才是安全的?動物的哪些行為是在向我們示好,哪些行為是在對我們發出警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館員張勁碩博士為您帶來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小知識。  哪些動物可能對人造成傷害?
  • 動物傷人如何防範?
    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毒蛇咬傷人數超過30萬,胡蜂、海蜇、蜱蟲等動物致傷事件也時有發生,嚴重者可造成殘疾甚至死亡。  我們怎樣和動物接觸才是安全的?動物的哪些行為是在向我們示好,哪些行為是在對我們發出警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館員張勁碩博士為您帶來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小知識。  哪些動物可能對人造成傷害?
  • 流浪狗傷人頻發:救助趕不上棄養速度 自由繁殖數量大增
    嶽家嘴地鐵站內,一隻流浪狗在乘涼漢口江灘的汙水處理廠內,流浪狗咬傷工作人員;塔子湖東路,一條黑色流浪狗連咬十餘人……近日,武漢發生多起流浪狗傷人事件,多個小區居民也反映流浪狗扎堆帶來安全隱患。江城頻發狗狗傷人事件6月25日上午,位於漢口江灘的黃浦路汙水處理廠內,一條髒兮兮的小狗闖進辦公區,咬傷一名工作人員。「它還想咬保潔員,幸好保潔員穿著長褲,沒有受傷。」傳達室保安劉師傅說。最後他找來一根棍子,才把小狗趕跑。
  • 武漢流浪狗傷人頻發:救助趕不上棄養速度,自由繁殖數量大增
    嶽家嘴地鐵站內,一隻流浪狗在乘涼 楚天都市報 圖漢口江灘的汙水處理廠內,流浪狗咬傷工作人員;塔子湖東路,一條黑色流浪狗連咬十餘人……近日,武漢發生多起流浪狗傷人事件,多個小區居民也反映流浪狗扎堆帶來安全隱患。這些流浪狗,有的是遭主人棄養的寵物狗,有的是棄養狗繁殖的後代。儘管有許多愛心人士和民間組織對流浪狗進行救助,但救助速度趕不上遺棄速度。
  • 辛巴威鱷魚食人事件頻發 8人喪生鱷魚口
    辛巴威鱷魚食人事件頻發 8人喪生鱷魚口   辛巴威國家公園管理處發言人瓦沙亞-莫約女士透露,該處17日在首都附近的齊威羅湖上救起一名遭鱷魚襲擊而受重傷的男子,這是今年以來在這一水域發生的第九起鱷魚傷人事件,該男子也成為唯一一名倖存的受害者。  瓦沙亞-莫約表示,8名遇難者有男有女,其中僅有兩人的屍體被找到。據了解,齊威羅湖的一部分被劃定為辛巴威國家公園,禁止漁獵。
  • 暑期西安電動平衡車傷人事件頻發 7歲以下小孩要注意
    近年來涉及電動平衡車的傷人事件頻發
  • 娃研所丨惡犬傷人事件頻發,孩子被狗咬傷後應當怎樣急救?
    最近,袋鼠麻麻就看到多起狗咬人事件: 8月26 日,江西上慄縣一名11歲女童在玩耍中,被竄出來的一隻野狗狠狠撕咬。其頭部鮮血淋漓,臉部、眼睛、腳部等處更是被咬了 10 多道口子,讓人心痛,不忍直視。
  • 熊咬死人事件頻發,熊的攻擊性和熊被擊斃成為輿論焦點
    5月12日,青海治多縣扎河鄉境內一女牧民帳篷內被棕熊叼走咬死,棕熊已被警方開槍擊斃;5月16日,新疆巴州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研究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偶遇一頭棕熊闖進帳篷偷食並背走高壓鍋;5月17人日,四川綿陽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的山間小道發生一起黑熊襲擊村民事件,3名村民身亡,其中的一隻黑熊被警方擊斃。短時間內,熊入侵、熊傷人事件頻發,再加之產生了咬死人的惡劣結果,引發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 石家莊動物園丹頂鶴事件追蹤:誰來監管愛心與規範
    動物傷人還是人虐動物?石家莊動物園丹頂鶴事件:誰來監管愛心與規範23日,一條「石家莊動物園飼養員毆打丹頂鶴致其流血骨折」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石家莊動物園丹頂鶴事件還原事發當天,也就是23日中午12點多,陳師傅吃完午飯後,在休息時間來到䴉園巡查,發現下水道堵塞,準備拿起工具疏通下水道,恰逢這隻新近入園、又處在春季發情期的丹頂鶴就在旁邊。似乎感覺陳師傅要「佔領」它的領地,當陳師傅拿工具對它進行「並不友善」的驅趕時,鶴啄傷了陳師傅的臉,導致陳師傅出現「暴力」行為,打傷了鶴的翅。
  • 惡犬傷人事件頻發 治理狗患須套上法律「安全繩」
    央廣網合肥6月18日消息(記者王利)近段時間來,全國多地頻頻出現流浪犬咬傷人的惡性事件,受害者慘狀令人觸目驚心,「犬患」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對流浪狗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如何才能不讓流浪狗成「患」,守護人們安全?  「咬的肉都翻出來了,這裡肉都翻起來了,這裡也咬了,頭上那個爪子也抓了。」
  • ​寵物傷人事件頻發,史帶保險寵物傷人意外醫療險提供保障
    近幾年,寵物狗咬人的事件越來越多,不容忽視。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新聞報導中,寵物傷人的事件都不算罕見,而因此產生的賠償糾紛也很多,在發生寵物傷人事件後,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而寵物傷人的後果是不確定的,數額巨大的賠償也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