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馬路天使
學生會高壓的工作,給了部分人一個還不錯的跳板,但這個跳板,顯然與賣力做表格、寫報告、搬桌子、立拱門的小幹事們沒什麼關係。
「什麼樣的學生團委工作需要忙到凌晨?」
聽說湖南師範大學的學生幹部李小雨出事,舒妍和幾個朋友所在的微信群炸開了。同樣是一名團委幹部,舒妍對李小雨的遭遇感同身受。
這件事情至今還在調查當中。/@封面視頻
今年上半學期,由於疫情的影響,學院本應在上半學期舉行的活動全推到下半學期。每天各種填不完的表格,好幾個活動同時進行。
就在11月10號, 舒妍剛把學院一年一度的創業大賽辦完,終於可以稍微鬆一口氣,但鬆一口氣並不意味著事情結束了,在這之後,她還要寫幾千字的報告,回顧總結活動經驗,並將其遞交給團委老師。
「實在太累了。」半夜工作完,她偶爾會在微信群向姐妹們吐槽。那天,姐妹們正在群裡向舒妍說李小雨的事情,舒妍無奈地開了個玩笑:「幸虧我會自我調節。」
11月2日,湖南師範大學團委幹部李小雨因不堪團委工作的壓力,在寢室自殺。隨著消息在網上的傳播,微博上不斷有更多的「李小雨」跳出來。
與小雨感同身受的人很多。/@Yannis-YEE
他們大多數和李小雨一樣,曾經或者正在背負著學生會的工作壓力。有人壓力大到3個月不來「大姨媽」;有人因為面對活動沒有經驗而焦慮失眠;有人頂不住壓力辭職了;抗壓能力強的則默默吞下苦水忍辱負重......
本應該是學生鍛鍊自己,幫助學校組織學生的學生會工作,如今正變成了學生幹部們不能承受之重。
還未走出社會的他們,一邊應付著瑣碎的學生事務、囿於表格和各種政務文件,一邊周旋在人情世故中,努力調整「學生氣」,提前適應社會生存法則。
到底是什麼把大學學生會變成了高壓職場?
上課才是休息時間
「007」都沒我累
「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回復消息。」
福建某高校二年級的學生的舒妍,是團委創新創業部的部長。這個部門,負責學院所有課題報告、科研活動以及創業比賽,是整個團委的忙碌重災區。
打開QQ,滿屏是工作通知群,每個群都有各種消息、各種突發事件等待處理。每次手機一震動,舒妍心裡就抽一下,「誰知道又會出什麼么蛾子」。
網上某學生幹部與老師的聊天截圖。
有人問報告能不能晚一點交、有人參賽資料沒交齊、有人本來約定好卻臨時有事不來了、課題組長聯繫不到了......每次總免不了出現各種各樣的小狀況。
學校關於學生科研平臺很多,光院內的科研課題就有上百個。一個課題裡有5個人,算下來就有幾百個人的信息等著去匯總,而每個環節幾乎都要匯總一次——立項答辯、審核、審查報告,最後邀請學院專家教授對成果進行驗收、批改。
中間只要有哪個人出了點小差錯,舒妍就要拿起手機來溝通。這些瑣碎的事情,幾乎佔據了工作的半壁江山。
最忙的時候,舒妍迎來了史上最變態的「魔鬼周」——一個禮拜有12個活動要同時準備。
每一個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作為部門主管的舒妍來把關。小到擬定出席學生名單、主持人的臺本、通訊稿、宣傳稿、預熱海報,大到活動策劃、費用方案、節目清單、彩排,事無巨細,「就連現場迎接嘉賓要用什麼拱門我也得管」。
這些瑣碎的工作,成了舒妍大學生活的主旋律,上課反而是舒妍的「休息時間」。
上課才是自由時間。/圖蟲創意
在那個「魔鬼周」,舒妍的上課時間也被壓縮了。為了把活動順利落地,舒妍找輔導員批了假條,除了一些不得不去的大課,其他的課她幾乎都請假了。
舒妍想,「人要是可以不睡覺就好了」。那個禮拜,舒妍的確沒怎麼睡過,通宵了兩天,其餘幾天幾乎都超過凌晨3點才能睡。「當時覺得007都很幸福了。」那陣子,朋友問舒妍「什麼時候有空」,舒妍的回答總是「凌晨2點到4點吧」。
在任職部長的一年裡,舒妍從一個早睡早起的健康寶寶變成每天熬夜的「熬拜」,「兩點之前能睡算我輸」。
熬夜人的自嘲。
在所有人眼裡,舒妍永遠打滿雞血。偶爾,她也會對這份工作產生懷疑。
「有些活動是真的不錯,學校會請大咖來分享經驗,有些參賽作品水平挺高。但大多數活動,是真的需要辦的嗎?」
主辦了幾十個活動之後,舒妍發現,每個活動辦下來都差不多,有些特別無聊的活動,還得強制學生參與,「搞得大家很不樂意」。
但舒妍始終記得當年學姐的教誨:「不辦活動刷存在感,就沒有人知道你們部門到底做了什麼。」
可是,在不斷由上而下壓過來的工作任務中,舒妍並沒有多少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
團副的智慧
對上「打太極」,對下講感情
在大學,每個學院都有一個團委,團委負責管理所有的學生工作。
學生團副(團委副書記)是團委裡的一把手,是團委工作的「集中處理器」,各種學生工作需要在這裡匯總。平常跟團委老師對接最多的也是這個職位的學生幹部。
重慶某大學大四學生的銘輝,曾經也是一名團副。在擔任團副的一年時間裡,他總結出了一套團副的「智慧」。
作為團委一把手,銘輝每天除了要負責很多團委的事情,還會不時接到老師臨時丟來的工作。這時候,如果不懂得合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讓他們分擔工作,那團副就要「忙死累死」。
某網友上傳的學生幹部QQ截圖。
但問題就在於,團委的工作通常瑣碎又枯燥,動不動就是各種文件、表格。辦的活動也都指令性特別強,所以大家熱情一般不高。
銘輝覺得,既然工作本身無法吸引人,那就只能用「集體歸屬感」推動他們,用真情感化他們。
在整個團委,銘輝是個公認的「知心哥哥」,工作再忙,銘輝也不會忘記給「下屬」準備生日禮物;有時候,「下屬」出現了與工作無關的個人情感問題,也總找銘輝傾訴。
銘輝很擅長觀察大家的情緒,誰和誰鬧矛盾了、誰最近心裡不舒坦了,銘輝都要一對一做心理工作。
團委工作,不知道催生了多少時間管理大師。/電視劇《你好,舊時光》
有時候,在忙完一階段之後,銘輝會自掏腰包訂個蛋糕,買點零食,把大家聚到一起聊聊天、吐吐槽。他覺得這樣的團建很「綠色」,是真的在維繫感情。
經營好情感,情感就會催生責任感——銘輝說,「有了責任感,大家工作起來也不會再推脫」。「其實這就像一個公司,老闆要做的事情是怎麼讓員工全心全意幫你做事。」相反,把所有的活都攬到自己的身上,才是壓垮團副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耿慧來說,團副的智慧,在於懂得跟老師「打太極」。今年大三的耿慧,是廣州某大學的一名團副。她認為,「你這個團副好不好過,取決於你的團委老師人品好不好」。
之前,耿慧的團委老師是個年輕女孩,據說是從本校畢業的,什麼事情都會幫著做,遇到事情還總幫學生幹部兜著。
可後來接班的團委老師就不太一樣。這個團委老師,經常半夜給耿慧甩來一堆任務,明明手上已經有一堆文件要做。最讓耿慧忍不了的是,老師頻繁讓學生幫忙幹私活。
在群裡,老師動不動就@人幫忙。「取快遞這種小事就不說了,有時候會要求我送他小孩上課,最過分的是讓我幫忙做微商產品的海報。」
被當成免費勞動力壓榨的學生幹部。/日劇《未生》
耿慧說:「我跟那個女孩子(李小雨)的區別,就是我總能想辦法拒絕老師的無理要求。」
拒絕老師,要講究方式方法,既要強勢,又要讓老師面子過得去。
「我不合適」、「我不會」、「我沒有經驗」、「我還有其他事情要做」 等等都是耿慧經常用來「打太極」的理由。
不過,耿慧認為,打太極也要有一個度,要適當地答應老師的要求,避免在老師的底線邊緣徘徊。
這些人際關係的微妙處理,既是學生幹部需要掌握的智慧,也是從事學生工作的生存法則。
學分、獎學金、好看的簡歷
今年大四的銘輝,心裡有一份明晰的人生規劃清單。
現階段,成績和綜測要拿到第一。除此之外,大學生創業大賽要拿到什麼級別的獎項,課題論文要發什麼,這些都在銘輝的計劃之中。如無意外,銘輝將會拿到保研的機會。
這份工作,對於目標清晰的人來說,的確是有助益的。
因為高考失利,銘輝來到了現在這所普通一本高校。從錄取通知書下來之後,銘輝就暗下決心,要在大學期間把一切彌補回來。
進學生組織,成為學生幹部,是計劃中的必經之路。他很清楚,這段經歷最終會變成他個人履歷上靚麗的一筆,會和其他所有成就一起,將他送往保研的道路。
每年開學,學生會以及社團都有納新活動。/B站
兩年學生工作,一方面鍛鍊了他的領導、策劃、抗壓能力;另一方面,他也比別人有了更多被「推優」的機會,也掌握了更多參賽的資源。
今年大三的耿慧,如願進入了某BAT公司實習——由於在團委工作中,她有意識地積累行政與人事方面的經驗,順利地得到了公司「轉正」的續約。她覺得前兩年的忍辱負重,總算有了回報。
現在,從團委全身而退的耿慧偶爾會收到大一學弟學妹的請教。他們徵求耿慧的意見,「要不要進入團委?」「去哪個部門比較好?」面對這樣的問題,耿慧的回答是,「要不要加入,看個人需求,也要結合自己大學甚至是往後的規劃。畢竟這是一份壓力巨大、用睡眠時間爭取空間的工作。」
整個大學前3年,銘輝總是在高速運轉中,「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厲害,除了團委的工作,我的成績要跟上,一邊還要做國家級課題、參加比賽」。一個常識是,學校的很多活動,往往在考試周前後舉行,那也意味著他在忙活動的同時,要忙著考試複習。
代價是整個大學期間,累到身體抵抗力變差,頭髮都掉了不少。現在想起來,銘輝覺得有點後怕。
體力是保護精神的根本啊。/日劇《未生》
銘輝感嘆道:「幸虧現在已經保研,終於上岸了。」
學生會高壓的工作,給了像銘輝和耿慧這樣的學生一個還不錯的跳板,但這個跳板,顯然與被銘輝們用「情感牌」留下來賣力做表格、寫報告、搬桌子、立拱門的小幹事們沒什麼關係。
幹部換屆,全靠「傳承」
舒妍至今還記得,在上一屆團委換屆選舉之前,學姐拉著自己在校門口一家川菜館吃飯的情景。
學姐一把鼻涕一把淚,一方面訴說自己的不容易,一方面細數大家共事一年的戰鬥友誼。舒妍記得,學姐反覆強調當初對她的培養,強調這是一種「傳承」,「人的責任感是很重要的」。
當了一年的幹事,舒妍得到了學姐和老師的認可,可她還是沒打算競選部長。「那時候親眼見到了學姐有多累,而且這份工作太枯燥了。」一頓飯下來,舒妍最終認領了這份「傳承」,答應了學姐競選部長。
學生幹部在換屆退任前,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定好接班人,否則無法跟老師交代,更沒辦法順利退任。
可現實是,這份吃力還有可能不討好的工作,往往很少有人願意做,「要麼是願意做的能力不夠,要麼是有能力的不願意做」。
如今,舒妍自己也站在了當初學姐的位置,成了團委的一名部長。她也不知不覺像當初學姐那樣,開始著眼於培養「接班人」。
培養接班人,才能避免後繼無人的尷尬。/ 《風犬少年的天空》
首先是選人的時候,一定不能選「太有個性的」,太有個性的不適合幹團委這種枯燥的工作,而且容易起衝突矛盾,責任感和抗壓能力才是好的候選人應該具備的品質;
其次,平常要有意識地鍛鍊候選人的工作能力,手把手教授技能;
最後,一定要「對他們好」,雖然工作累,但要儘量讓他們心裡舒服,和他們真正地交心。
舒妍還記得去年團委換屆選舉大會的樣子,雖然整個教室被氣球和彩帶包圍,每個座位幾乎都坐滿了人,除了競選的人,還有大一的幹事——這些競選的人,都是學姐私底下「溝通」過的,「放心,不會真的選你,人選我已經定好了」。
事實上,想要留在團委的人微乎其微,團委幹部在換屆的時候,需要給底下的人做各種心理建設,好讓整個競選看起來「像那麼個樣子」。
總之,舒妍當初就是在學姐所說的「傳承」的感召下接過了部長的擔子。如今,快要換屆的舒妍,也將「傳承」的觀念繼續傳遞給她的「下屬」。
究竟是什麼在「傳承」?/圖蟲創意
至於具體傳承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是團委工作的榮譽感?是認真負責的品質?還是那一堆永遠做不完的表格和文件?舒妍也說不上來。
本該擁有自由學習氛圍的大學,在學生會的工作模式下,早已淪為了高壓職場。學生幹部們,也許只是把社畜生活提前搬到了大學,並心照不宣地稱之為學生會的「傳承」。
只不過,有人在其中獲利了,但更多的學生,最終在「傳承」中成了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