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曾描寫過一種名叫「美人面」的花:
予漓一時答不上來,不免踟躕。怡人握著朧月的手,溫柔細語,「此花喚作『美人面』,朝則深紅,午則深碧,暮則深黃,夜則粉白,晝夜之內,香豔各異。豈非像美人面孔,一日多變,嬉笑怒罵,喜嗔皆宜。」
而在現實生活中,有這麼一種鳥,由於某種原因,在不同的角度,羽毛能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這便是安氏蜂鳥,也必須是雄性安氏蜂鳥,才得上天如此眷顧。
安氏蜂鳥分布於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達群島等國家和地區,是北美洲很普通、隨處可見的鳥。在路邊的花叢、公園等有花的地方都能看見安氏蜂鳥。當然了,要看它不停地變換頭部臉部的顏色,需要等待觀察。
雄性安氏蜂鳥為什麼會變色呢?原因在於它們有金屬光澤的護喉羽。這種羽毛的光澤、顏色隨觀察者的角度不同而變化。產生這種光澤的不是色素,而是羽毛裡的無數個微型薄膜(長度約2.5微米,平均厚度約0.18微米)。這些微型薄膜通過光學折射和幹涉的綜合作用,宏觀上使得特定波長的光通過特定的角度,而其他角度則沒有光通過。
安氏蜂鳥的雌雄差異很大,雄鳥從頭部到喉部呈現出鮮豔的紫紅色,而雌鳥頭部是綠色,喉部是灰白色。
鳥羽毛上的顏色,按來源大概分成兩種:色素色和結構色。色素色很好理解,就是鳥類羽毛中的黑色素和類胡蘿蔔素等天然色素形成的顏色。
很多鳥羽毛從特定的角度觀察時,能看到藍色、紫色、綠色等,但是換個角度看就變成了其他的顏色或者沒有了金屬光澤,這些就是結構色。這類羽毛上的顏色是由於光線發生散射、折射從而產生的。
雄性安氏蜂鳥在吸引雌鳥注意自己的時候才會展示這個「變臉」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