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美:養殖蘆花雞 走上致富路

2020-12-03 視界網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何科 吳狄 曾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萬州區龍駒鎮引導貧困戶張定美發展特色養殖業脫貧致富。

張定美以前腰摔傷,幹不得重體力活,父母年老多病,又還有兩個小孩,還在上學,經濟條件相當困難。2017年,「魯渝產業協作扶貧項目」落戶龍駒鎮,汶上蘆花雞「飛」進梧桐村,他從村裡的蘆花雞生態養殖示範基地購買了500隻雞苗,當年賣雞掙了2萬多元,今年他又通過小額扶貧貸款5萬元,準備養2000隻蘆花雞,準備大幹一場。

相關焦點

  • 散養蘆花雞 啄開「致富門」
    羽毛黑白相間、雞冠紅得發亮……近日,記者在海原縣鄭旗鄉西沿村羅成功的養殖合作社看到,500畝林地裡,大大小小的蘆花雞或在林下覓食,或飛上欄杆,個個精神抖擻,活蹦亂跳。   瞅瞅時間,該給蘆花雞餵食了。站在柵欄外的羅成功拎著飼料桶走進林地,飼料才下食槽,四處漫步的蘆花雞便飛奔而至,爭相啄食。
  • 和靜縣:散養蘆花雞成村民增收致富雞
    中新網新疆新聞6月19日電(胡衛華 唐玉 李冰 段書強)「我決定養蘆花雞是看準了它前景廣闊,蘆花雞的成活率很高,很好養活,一隻5個月左右的雞能賣100元左右,多虧了工作隊和村幹部給我提的好建議,讓走向一條致富路。」6月16日,和靜縣協比乃爾布呼鎮查汗才開村村民吾格萊姆•優努斯一邊給雞餵食包穀粒,一邊高興地說。
  • 他在深圳打工時摔傷,躺了半年多,如今回到家鄉養起了蘆花雞
    這裡是重慶萬州龍駒鎮梧桐村的一處深山中,張定美的養雞場就在山坳裡,零零散散地分布在樹叢中,而他的家就在養雞場旁邊,是一幢兩層樓的農舍。2019年,張定美開始返鄉養蘆花雞,開始養了500多隻,年底獲利2萬多元。嘗到甜頭後,他不斷擴大養殖規模,目前養了兩千多隻蘆花雞,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養雞專業戶。「2019年,我賺了2萬多元,就主動向政府申請脫貧了。
  • 養殖鵪鶉走上致富路
    養殖鵪鶉走上致富路 原標題: 然而,溫泉鎮石海村的一個鵪鶉養殖場場主張健洪告訴記者,其實吃鵪鶉蛋更划算,鵪鶉蛋的蛋白質比雞蛋要多四五倍,吃4隻小小的鵪鶉蛋就能滿足人體需求了,而且鵪鶉蛋的口感比雞蛋細滑多了。  小小鵪鶉經濟效益好  記者了解到,鵪鶉養殖場場主張大叔已經60多歲了,他一直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因此在種植和養殖方面,他都可以算得上是一名能手,經驗非常豐富。
  • 農家漢子林下養雞,蘆花雞打開致富門
    「現在,我存欄的蘆花雞有7000隻左右。既有已經養了兩年左右的成雞,也有幾個月大的小雞。 」餵完食,郝天偉又到雞舍轉了一圈,遇到精神頭不好的蘆花雞,總要逮到手裡看一看。看這架勢,郝天偉已是養殖蘆花雞的老手了。殊不知,一年前郝天偉對養殖一竅不通。今年三十出頭郝天偉老家在界首市光武鎮徐寺村。
  • 伊寧市養殖戶靠鴕鳥走上致富路
    這幾年,鴕鳥養殖在伊寧市部分鄉鎮開始發展起來,克伯克於孜鄉園藝村養殖戶尹秋成就通過養殖鴕鳥走上了致富路。  這幾天,尹秋成正在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他養殖的鴕鳥。尹秋成是2010年開始在霍爾果斯養殖鴕鳥的,當時他花了數萬元從深圳買回6隻種鳥,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和鴕鳥品種改良,慢慢開啟了鴕鳥養殖致富的夢想。
  • 甘肅西和:「蘆花雞」成為群眾致富的 「金鳳凰」
    張林是清水村萬農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家裡是貧困戶,90後的他初中畢業就開始為生活奔波,他的哥哥張建波也常年在外為飼養場運送飼料,兄弟倆慢慢發現養殖行業很有前景,也看到相關回鄉創業的政策,發現政府對產業扶持力度大,這讓他們很心動,當時他們就想著不光要自己致富,還要帶動村裡的村民一起致富,讓自己的家鄉走出貧困,他們說幹就幹,聯繫了幾個當地貧困戶,經過調查了解後從山東濟寧市汶上星公司引進來了蘆花雞苗進行餵養
  • 特色鴕鳥養殖讓農民走上致富路
    東北網虎林10月24日訊 慶豐農場鴕鳥養殖戶趙金柱經過10多年的摸索實踐,走出了一條鴕鳥養殖致富路。走進他的鴕鳥養殖場,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特色養殖、規模養殖帶給他的益處,鴕鳥養殖也讓趙金柱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走進綠樹掩映的駝鳥山莊,一隻只高大的駝鳥在園中漫步,伸著長長的脖子,不時的東張西望,好像在迎接客人的到來。
  • 養狐狸的張興文走上了致富路
    在扎賚諾爾區第五街道辦事處西山社區,有一位名叫張興文的居民,靠養殖狐狸擺脫貧困走上了致富路 張興文在2006年購進25隻孕狐,當年就試養成功,從而堅定了他的養殖信心。
  • 四川瀘州市納溪區:高山冷水魚帶村民走上致富路
    四川瀘州市納溪區:高山冷水魚帶村民走上致富路2018-10-25 09: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走進村裡,潺潺流水聲由遠及近,一條條溪水穿村而過,一方方魚塘內魚兒正遊得歡快……近幾年,普照村黨支部帶領村民靠著養殖高山冷水魚,硬是讓全村的58個貧困戶走上了脫貧增收的致富路。
  • 毛毛說養殖,蘆花雞的養殖技術
    蘆花雞是我國目前養殖的土生雞,它的體型大,羽毛是黑色和白色混雜,美麗漂亮,現在的蘆花雞在我國到處都在養殖,在其它國家也一樣,那麼蘆花雞要怎麼養殖呢?需要主要一些什麼管理呢?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著小拜年去看看它的養殖技術吧。
  • 通許縣:身殘志堅蒲東風 靠養兔走上致富路
    納入貧困戶後,村扶貧責任組為他量身定做幫扶措施,考慮他身體殘疾,不能出去務工,不能搞種植,就建議他在家搞養殖。考慮養肉兔成本低、好飼養、勞動強度小、鄉裡又給種兔、兔籠補貼,蒲東風就養起了兔子。通過村致富帶頭人蒲金龍的技術指導,蒲東風掌握了養兔技術,加上他自己吃苦耐勞、勤勞能幹,養兔規模慢慢的從最初的幾隻發展到了幾百隻。2019年僅兔子就賣了13000元,兔籠裡現在還有兔子200多隻。
  • 陳慶龍:念好養鵝經 走上致富路
    陳慶龍:念好養鵝經 走上致富路 陳慶龍是當地有名的養殖戶,做了多年養殖的他從前是以養殖肉食雞為主,但肉食雞養殖不僅成本高,而且風險較大。去年,陳慶龍開始試著養殖肉鵝。初次養殖肉鵝,沒有經驗的陳慶龍考察了多地的肉鵝養殖場,最終選擇了白鵝和雁鵝兩個肉鵝品種。「這兩個品種的肉鵝適合粗飼,技術要求不高,鵝雛價格也低,可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鵝的糞便還可以直接作為有機肥返還農田、林地,讓資源得到循環利用。」
  • 農村漢子不走尋常路,養殖白玉蝸牛走上致富路
    中年漢子李運剛,是大武口區潮湖村小有名氣的白玉蝸牛養殖專業戶,村民都稱他為「蝸牛司令」。潮湖村的一個農家小院,院內樹木蔥蘢,滿眼蒼翠。「當初是無意中接觸到這個項目,發現西北地區蝸牛養殖市場是空白的,我當時準備創業,就下定決心養殖蝸牛。後來經過系統地學習,發現蝸牛養殖投資較少、飼養簡單、養殖期短、繁殖迅速、發病率低,適合在家養殖,就引進了一部分蝸牛開始養殖了。」
  • 浙江寧波養魚戶大棚裡養殖五彩觀賞魚走上致富路
    浙江寧波養魚戶大棚裡養殖五彩觀賞魚走上致富路2013-05-23 08:2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今年69歲的張萬華,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侖霞浦人,養殖熱帶觀賞魚已有10年。張萬華告訴記者,他是在原甲魚場轉型的基礎上開始熱帶觀賞魚的養殖。  10年前,張萬華先後奔赴廣州、上海、天津等地考察,發現熱帶觀賞魚的市場十分廣闊,效益也十分可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先少見的熱帶觀賞魚現在也逐漸進入平常居民家裡。
  • 如何養殖蘆花雞?養殖蘆花雞的這5個注意事項,你知道幾個呢?
    如何養殖蘆花雞?養殖蘆花雞的這5個注意事項,你知道幾個呢?但是這些肉類根本就沒有辦法滿足他們的口感以及精神上的需求,那麼蘆花雞則是一個營養價值比較高,並且肉質非常鮮美的一種肉類,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很多人抓住了這個特點,逐漸加入到了養殖的行列當中,那麼如何養殖蘆花雞,養殖蘆花雞的這五個注意事項你知道幾個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第一個養殖蘆花雞的注意事項就是如何進行雞苗的選擇。
  • 涉縣小夥養殖梅花鹿,開啟特色致富路
    涉縣合漳鄉黃龍口村小夥兒任志方創辦了恆茂養殖場,通過人工飼養梅花鹿走上致富路。任志芳的恆茂梅花鹿養殖場位於神頭鄉前寬漳村,從2017到現在,他已投資200多萬元,養殖了120多隻梅花鹿。在現場記者看到,整個養殖區是相互隔開的,每個養殖區100多平米,有休息區和活動區。
  • 白潔:養鴿走上致富路(圖)_社會新聞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白潔:養鴿走上致富路(圖)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商立超、國立英)近年來,遷安市楊各莊鎮包各莊的白潔通過養殖鴿子走上了致富路。他便把自己的市場調研分析和肉鴿養殖的前景說給了家人,打消了他們的顧慮。村書記聽說他要開辦養鴿場的時候,大加讚賞:「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即表示村裡的地隨便他挑。而白潔則把自己的養鴿場選在了村南河邊沙灘的一片廢棄地。  「對別人來說那裡是塊連莊稼都種不了的廢棄地,可對我來說那裡是個環境清幽、空氣清新,養殖肉鴿的最佳地點。」白潔說。
  • 蘆花雞養殖的時候比較難?掌握了養殖技術,你會覺得很簡單
    養殖蘆花雞的時候,大家可要注意好養殖技術,從雞苗的選擇一直到成雞的飼養都要做好管理工作。蘆花雞是很多養殖朋友們的選擇,但是蘆花雞在飼養的過程中並不是很簡單,養殖朋友們要足夠的細心,並且要足夠了解它們的生長習性,這樣才能保證蘆花雞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 ...故事」肉兔養殖讓我走上致富路丨黃平縣舊州鎮岑花村村民雷安健
    2006年以前,在外務工我是廠長,賺了錢之後回家就想自己搞養殖當老闆。我是我們村第一個開上小車的人,養殖失敗後,負債30多萬,我賣車抵債,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叫雷安健,是黔東南州黃平縣舊州鎮岑花村的一個養殖戶,我有過幾次創業失敗的經歷,但我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找路子、興產業,通過發展肉兔養殖,我在2019年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過上了幸福的好日子,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