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芯製作多模光分路器技術的比較

2021-01-10 訊石光通訊網

  ICCSZ訊 成立於2011年1月的上海光芯集成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光芯」),公司主營基於離子交換技術研發、生產、銷售PLC光學晶片,目前單模PLC分路器晶片已經實現規模批量化生產。此外,目前國內市場上能做多模光分路器晶片的技術只有上海光芯擁有的玻璃基離子交換技術與熔融拉錐技術。以下為製作多模光分路器技術的比較。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晶片: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晶片主要製作方法是通過鍍膜、光刻工藝在玻璃基片表面的鍍膜層刻下設計好的器件圖形,然後通過離子交換在玻璃基片內部形成與圖形相吻合的折射率變化區,進而構成具有光學功能的光波導器件晶片,經過封裝,成為多模光分路器。與熔融拉錐多模光分路器相比,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具有的優點是體積小巧,集成化批量生產, 波長不敏感,可以是1×4以上的多分支多模器件。

(A)

圖1 (A)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示意圖 (B)1×2器件實物圖

  主要優點:

  1. 可集成化批量生產;

  2. 體積小巧,多分支器件也不會引起器件長度呈幾何級數增長;

  3. 插入損耗低,均勻性好;

  4. 器件一致好,無溫漂;

  5. 波長不敏感,可適用於多波段。

  主要缺點:

  1. 因為玻璃基離子交換技術為新技術,因此市場上知名度不高

  熔融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

  熔融拉錐多模光分路器的製作是將兩根或多根多模光纖捆在一起,在拉錐機上熔融拉伸,實時監控分光比的變化,當分光比達到要求時,停止熔融拉伸,其中一端保留一根光纖,其餘光纖剪去,作為輸入端,另一端則作多路輸出端(圖2)。熔融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由於其製作過程的實時監控性,使得其損耗控制較為精確,可以製作多種分光比的光分路器件。但由於多分支一次性熔制的複雜性,目前成熟的熔融拉錐工藝一般限於1×4 以下的光分支器件。1×4 以上的器件由於成品率和生產效率較低,一般用多個1×2 的器件級聯而成。

(B)

圖2 (A)熔融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示意圖

  (B)1×2 器件實物圖

  主要優點: 1. 工藝成熟簡單,設備和工藝具有沿用性 2. 製作成本低廉 3. 分光比可以實時控制,可以按照要求實現非均分的光分路器

  主要缺點: 1. 波長敏感性:熔融拉錐多模光分路器的分路功能是通過光纖間耦合實現的,是定向耦合器的結構,一般一種耦合結構只適用於一個波長。不過,如果通過多波長的實時監控,可以實現具有多波長兼容性的多模光分路器,但是犧牲了各波段下的的最佳損耗,同時多波長的多模光分路器由於監控窗口較多,拉制效率比單波長器件要低得多。 2. 溫度依賴性(TDL):插入損耗隨溫度變化變化量大。 3. 級聯導致插損較大、均勻性較差,影響光路整體傳輸距離。4. 多路分路器(如1×16、1×32)體積比較大,可靠性也會降低,安裝空間受到限制。例如:熔融拉錐型多模1×8光分路器由7個1×2單元熔接而成,封裝尺寸通常為100×80×9mm3,而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1×8光分路器封裝尺寸僅為50×3×3mm3。

  兩種光分路器的比較

  1. 工作波長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對工作波長不敏感,覆蓋了現階段各種PON標準所需要的所有可能使用的波長以及各種測試監控設備所需要的波。

  熔融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由於拉錐過程產生的光纖模場的變化,需要根據需要調整工藝監控工作窗口,根據需要可將工作波長調整到850nm,1300nm 等工作波長(俗稱工作窗口)。通常單窗口的器件工藝控制較成熟,雙窗口工藝較複雜,拉制效率較低。工藝控制不好的情況下,隨著工作時間延長和溫度的不斷變化,插入損耗會發生變化。

  2. 分光均勻性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的分光比由設計掩膜版時決定的。目前常用的器件分光比都是均勻的。由於半導體工藝的一致性高,器件通道的均勻性非常好。可以保證輸出光的大小一致性好。熔融拉錐型多模分路器的分光比可根據需要現場控制,如果要求1×N 均分器件,則用N-1 個均分1×2 組合而成。因為每個1×2 器件不可能做到完全均分,所以串接而成的1×N 器件最終的各通道輸出光不均勻性被乘積放大,級數越多,均勻性越差。如果要求均勻性好,需要經過精確計算配對。

  3. 溫度相關性(TDL)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工作溫度在-40~+85℃,插入損耗隨溫度變化而變化量較小;熔融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通常工作溫度在-5~+75℃,插入損耗隨溫度變化的變化較大,特別是在低溫條件下(<-10℃),插入損耗較不穩定。為了保持其性能的穩定性,會增加能源消耗,而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則沒有這個問題。

  實測數據結果比較如下:

  4. 偏振相關損耗(PDL)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的PDL通常小於0.15dB,即使路數增加也不會因此增加其PDL;而熔融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的PDL會隨級聯級數的增加而疊加,1×2的PDL通常為0.15dB,而1×8級聯型則將達到0.45dB。

  5. 體積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較熔融拉錐型光分路器具有明顯的優勢,在零散使用環境下,體積一般不會成為主要問題,但在大規模組網時,考慮到集成布網的空間,體積顯得非常重要。

  6. 成本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的主要成本是設備成本和材料成本(晶片和光纖陣列)。該器件的整條流水線較拉錐設備昂貴,一次性投入較高,但隨著生產規模擴大,產量越高,平攤到每個器件的成本越低。

  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和合格率成本。原材料成本很低(石英基板, 光纖, 熱縮管, 不鏽鋼管等),低分路器的成本很低,高分路器件成品率較低,高分路器件成本較高。

  7. 產量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產量大,以1×4的4寸晶圓、12個工人為例,日產量可逾上千晶片,以6寸晶圓計算,日常量可逾5000晶片,人員、設備數量不變;

  熔融拉錐型光分路器產量取決於工人的人工熟練度,以熟練工人為例,一天1×4型器件的產量為30-50個/人/8小時,28個工人24小時產量才可達千個器件,如要增產,設備需增加。

  8. 可靠性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理論上只在晶片和兩個光纖陣列之間的耦合點可能發生故障,1×N器件的可能故障點也只有輸入和輸出端兩個;

  而1×N熔融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有2N-3個熔接點(N-1個單元,N-2個熔接點),即可能故障點,可能故障點越多,系統可靠性越低。

  另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結構緊湊,機械耐受性較好,可抵抗較強的機械外力,具有標準的機械性實驗體系;而熔融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由於節點多,光纖拉伸過程中容易發生劃痕等微觀缺陷,因此,其抗機械衝擊、機械振動性能較差。使用時不能劇烈撞擊或跌落。

  總結

  綜上所述,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和熔融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各有優缺點。

  熔融拉錐型器件由於產品生產歷史長,工藝比較普及,設備成本較低,在成本方面有明顯優勢。低分路情況下其光學技術指標與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器件相差不明顯,當器件應用環境要求不高時,低分路(1×4以下)熔融拉錐型器件有明顯優勢。在高分路情況下,由於其成本優勢不明顯,加上技術指標均勻性較差,工作波長限制,以及可靠性等方面,與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差距明顯。

  玻璃基離子交換型多模光分路器由於工藝技術水平較高,有一定的技術和資金門檻,成本相對略高。由於晶片製作具體大批量、規模化特點,在多路數器件製作以及大批量生產上,及未來對器件工作環境要求不斷提高的條件下,較熔融拉錐型多模光分路器具有明顯的優勢。

相關焦點

  • 光模塊單模和多模的區別
    不同廠家光模塊的單模與多模的區別不盡相同,但是總體上來說,單模光模塊與多模光模塊是有明顯的區分的,接下來飛速光纖將帶領大家將這兩者進行本質上的辨別。1、什麼是單模光模塊與多模光模塊單模(SM)光模塊使用局限性小,適用於遠距離數據傳輸,多模(MM)光模塊可以傳輸多種模式的光,適用於近距離傳輸。光模塊中的單模與多模,實際上是指與光模塊連接的光纖種類。
  • 光模塊用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的小知識詳解
    單模光纖:只能傳輸一種模式的光。多模光纖傳輸的距離比較近,通常單模光纖傳輸距離可以達到多模光纖的幾十倍。單模價格一般比多模光纖價格貴。使用光纖的優勢還包括:1、當信息點傳輸距離大於100m時,如果選擇使用銅纜。
  • 多模光纖萬兆乙太網的PMD之爭
    多模光纖是用戶駐地網絡中最受歡迎的光纖媒質,因為多模光纖可以使用便宜的LED和VCSEL作為光源,對於數據通信來說這種特性佔有很大優勢。    隨著多模光纖網絡使用者對帶寬的需求越來越高,多模光纖標準和收發器技術也跟著向更高速率演進。
  • 光纖通道技術詳解,單模和多模有哪些不同?
    光纖通道技術詳解,單模和多模有哪些不同? 佚名 發表於 2017-12-14 10:53:16 光纖通道技術(Fibre  Channel)是一種網絡存儲交換技術,可提供遠距離和高帶寬,能夠在存儲器、伺服器和客戶機節點間實現大型數據文件的傳輸。
  • 上海交通大學織構應力一體化中子衍射譜儀多模智能測試系統國際...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上海交通大學織構應力一體化中子衍射譜儀多模智能測試系統國際招標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儀器儀表/試驗儀器及裝置/其他試驗儀器及裝置 採購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 行政區域 上海市 公告時間 2021年01月12日 17:51
  • 單模光纜和多模光纜的區別?
    多模用在近距離。由於多模光纖中傳輸的模式多達數百個,各個模式的傳播常數和群速率不同,使光纖的帶寬窄,色散大,損耗也大,只適於中短距離和小容量的光纖通信系統。一般是超過100米以上,網線無法傳輸的用場。如樓與樓之間。
  • 布線時,什麼情況用單模光纖,什麼情況用多模光纖?
    不同的傳播模式具有不同的傳播速度與相位,導致長距離的傳輸之後會產生時延、光脈衝變寬。這種現象叫做光纖的模式色散(又叫模間色散)。   模式色散會使多模光纖的帶寬變窄,降低了其傳輸容量,因此多模光纖僅適用於較小容量的光纖通信。   多模光纖的折射率分布大都為拋物線分布即漸變折射率分布。其纖芯直徑約在50μm左右。
  • 多模光纖的種類和應用
    多模光纖相比於單模光纖,種類更容易記住,主要是以下5種:OM1、OM2、OM3、OM4、OM5。OM→standforopTIcalmulTI-mode,即光模式,是多模光纖表示光纖等級的標準。我們接下來將圍繞這5種類型,歸納它們的區別和應用。
  • DM6e-多模智能對講機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DM6e-多模智能對講機: ●完美音質 採用一流的數字語音編解碼和雙麥降噪技術,消除環境噪聲,在嘈雜環境中也能準確辨別,享受高清原生態的通話音質;高功率大喇叭,聲音清晰洪亮
  • 光纖多模單模有何區別,6點幫你全面分析!網友:不會再選錯了
    首先是多模光纖,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光纖,它的工作波段是850NM/1300NM,這種光纖的成本低寬帶高,適用於短距離的信號傳輸例如機房中。而多模光纖分又可以分為漸變和越近兩種不同折射率。而多模光纖的傳輸模式多達數百個,可單模光纖的傳輸模式只是單一的,兩者有利有弊。並且存在和六個方面的區別。
  • 小米米家智能多模網關—三種通訊協議一機搞定
    而小米米家智能多模網關,絕對是控制中心的一個重要節點。了解智能家居的朋友們肯定熟悉,我們目前常用的設備連接協議有三種:ZigBee、WiFi、藍牙&藍牙Mesh。但這三種協議本身不具備互聯互通的能力。在過去對於每一種協議,我們都需要一個對應的網關,或者說控制中心來與伺服器連通。
  • 小米米家智能多模網關發布 搭載小愛同學語音設備
    好消息,小米米家智能多模網關來了,它整合了目前智能家居最通用的三種無線通訊協議——Zigbee、Wi-Fi、藍牙&藍牙Mesh。只需這一個網關,就能聯動以上三種不同協議的設備,輕鬆實現互通互聯。
  • 時空鎖模多模光纖雷射器中的光束自清潔現象
    利用折射率漸變多模光纖(GRIN MMF)的時空鎖模,在理論上可獲得很高的功率,而且近年來發現的光束自清潔(Self-cleaning)效應有望改善輸出光束質量。這篇文章報導了具有腔內克爾誘導光束自清潔特性的多模鎖模光纖雷射器,可以產生高能量且光束質量良好的飛秒脈衝。
  • 光交換技術原理是什麼 光交換技術原理介紹【詳解】
    光交換技術,光交換技術原理是什麼?  光交換技術可以分成光路交換技術和分組交換技術。光路交換又可分成三種類型,即空分(SD)、時分(TD)和波分/頻分(WD/FD)光交換,以及由這些交換組合而成的結合型。其中空分交換按光矩陣開關所使用的技術又分成兩類,一是基于波導技術的波導空分,另一個是使用自由空間光傳播技術的自由空分光交換。
  • 一分鐘了解什麼是50G光模塊
    50GE標準即50Gbps的乙太網標準,50G光模塊指傳輸速率為50Gbps/s的光模塊。作為10/100G乙太網絡連接標準的重要銜接者,50Gbps每通道技術將是未來400Gbps(8*50Gbps)乙太網標準的基礎。業界普遍希望利用這一傳輸速率來替代現有的10Gbps速率。
  • 對講機的那點事:海能達多模智能對講機PDC/PTC680常見故障處理
    海能達多模智能對講機PDC/PTC680集對講機和智慧型手機於一身, 一臺設備同時具有安卓智慧型手機功能和全部DMR/PDT終端功能,可滿足關鍵語音通信、視頻執法記錄、音視頻調度等多種需求,助力用戶同時執行多項任務,提升關鍵通信效率。
  • 「小米智能多模網關」智能家居核心所在,三大協議搞定萬物互聯
    而在這些所有的核心中,有一個產品至關重要,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小米米家智能多模網關。▼大家平常看到很多的智能家居設備,比如米家的檯燈,小米的路由器,小愛音箱,米家的電飯煲等,這些可以直接連著電的家電,可以直接連接WiFi,不用去考慮續航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