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地方產業的競爭力,要看當下的表現,更要看它定義未來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很大程度蘊含在新興產業的戰略抉擇和發展態勢之中。
2015年初,浙江省正式給26個欠發達縣「摘帽」。在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們該如何打造具有磐安特色的綠色發展道路?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哪裡?這個全縣上下最為關注的產業發展問題,正在「十三五」時期被有力地重新塑造。
「從賣原藥到深加工,企業得以發展壯大,得益於政府倡導發展綠色新興產業,在用地、稅收等方面給予了很多指導與支持。」浙江濟佰川藥業公司總經理蔣偉麗告訴記者,企業前身是縣佳偉中藥材有限公司,2018年從杭州回歸落戶新城區後,改變以前只做原藥交易的思路,現在建有口服飲片、中藥飲片、中藥材加工三條生產線,年加工量達3000噸,產值8000萬元,比原來擴大了近一倍。對於今後的發展,蔣偉麗充滿信心:「明年產值可以突破一個億。」
濟佰川公司的回歸和成長,是我縣注重發展新興產業的一個縮影。綠色是磐安的最美底色,生態是磐安的最大資源,2003年,我縣確定了「生態立縣」戰略。2015年,作為全省26個欠發達縣市之一的磐安摘掉了「欠發達」的帽子。省委省政府對26縣市的發展做了統一擘畫,那就是「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
從貧困縣到欠發達縣,一步步發展摘帽,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欠發達仍是磐安最大縣情,發展最大的差距是產業的差距、最大的落後是產業的落後。面對「摘帽快跑」,磐安如何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路子,通過產業體系靶向引導,培育綠色產業打造經濟新增長極,克服「先天不足」,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
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廣泛深入調研,縣委縣政府撥開層層迷霧,理清發展大勢,按照「一手抓傳統產業提升、一手抓新興產業發展」的思路,提出構建「1+3+3」綠色產業體系,出臺了《磐安縣綠色產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為培育發展中醫藥健康、影視文化時尚、數字經濟三大新興產業,繪就了「路線圖」、制定了「作戰表」。
如何讓新興產業引得進、落得下、發展好?縣委縣政府又相繼出臺了《關於加快扶持中藥產業振興發展的意見》《關於扶持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扶持數字經濟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為新興產業發展鳴鑼開道、保駕護航。
正是由於鮮明的產業導向、良好的政策環境,加速形成了綠色產業、智能製造與實體經濟融合互促的發展態勢。2018年,主要經濟指標高於全市,走在全省26縣前列。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百億大關。2020年1-11月,中醫藥健康產業產值達14.2億元,增長33.9%;影視文化產業產值15.17億元,增長3.3%;數字經濟產業產值6.32億元,增長1.91%。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助推磐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站在新城區大麥塢區塊,兩個「千畝百億產業園」讓人眼前一亮,大麥塢往安文方向是中醫藥健康產業園,往冷水方向是電子信息製造產業園,五年來二十多家企業陸續掛牌落戶。
然而,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山地。
從山坡荒地變成產業園區,從賣地產藥到賣全國藥,這個產業園創造了經濟奇蹟。五年來,我縣培育包括中醫藥健康產業在內三個新興產業「園中園」,順勢而立、從無到有、從基本形成到積極創優,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歷程。
在電子信息製造產業園羅奇泰克生產車間,兩條覆銅板自動生產線正在高效運轉,焊接、切割、定型……靈巧的機械臂在空中揮舞,精準地掃描覆銅板上的各個零件,機器人的每一次監測記錄、每一幀畫面都會被記錄下來,確保作業過程可追溯。生產製造部副總經理譚文告訴記者,藉助自動化設備,生產線上工人減少了,產品質量卻有了顯著提升,2020年產值達4.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5000萬元。
羅奇泰克是我縣電子信息製造龍頭企業,2018年,「年產1000萬平方米覆銅板、600萬平方米線路板」遷擴建項目,獲得首批省級智能化工廠示範項目,由於產業升級、生產工藝更新需要,企業到新城區置地新建廠房。當年,我縣順勢而動,以羅奇泰克為龍頭,規劃建設「電子信息製造產業園」,力爭為實體經濟培育一個「百億元級」產業集群和更多「獨角獸」企業。
2020年11月,「江南藥鎮」獲得省級特色小鎮命名。2015年,江南藥鎮被列入全省首批37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五年來,創建從走過彎路到連續四年考核優秀,再到正式命名,共投入建設資金30多億元,全力打造以中藥文化為主題,集高端中藥產業、旅遊度假養生、區域聯動發展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特色小鎮。
平臺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中醫藥健康產業是我縣最有優勢、最具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我縣搶抓「江南藥鎮」省級特色小鎮建設機遇,積極創建中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中醫藥健康產業園。五年來,小鎮發生了聚變,以最小的空間資源達到最優的產業布局,不僅成為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也為「中藥材+大健康」全產業鏈發展提供了新空間,小鎮入駐藥企122家,產業園入駐20多家,相繼引進康恩貝、一方製藥、俞同春、長生老號等藥業名企,實現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零」的突破。
「飛地」就要飛出新天地,金磐開發區內的數字經濟產業園,創新採用政企合作的模式,入選浙江省數位化試點園區,以商會會員為主體進行以商招商,從2016年開園,出租率高達98%以上,引進企業70多家,其中5家上市公司,4家央企,形成了總部經濟、網際網路、金融等全方面配套的商務園區。
繼2020年6月8日,我縣開展中醫藥健康產業、先進位造業、數字經濟產業等高層次人才「揭榜掛帥·全球引才」後,8月29日,又掛榜近2億元靶向招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人才,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一天,縣融媒體中心正式啟用全媒體高清直播車,與新華社、央視移動網、新藍網、無限金華同步直播引才活動,在線直播觀看超130萬人次。
一場活動為何受到如此關注?高層次人才為何青睞磐安?浙江俞同春醫藥有限公司掛榜2000萬元的「中藥五穀蟲治療癌症項目」現場籤約,公司負責人章雲樵給出了答案:「在人才引進和技術研發上捨得投入、不惜成本,為高端人才攻克卡脖子難題提供支撐營造氛圍,才能實現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振興。」
2019年5月17日,全省首個中藥材大健康產業研究機構——磐安大健康產業研究院正式啟用,標誌著我縣在大健康產業發展領域又邁出實質性一步。目前,該研究院已吸引相關領域的多名拔尖人才入駐,同時省中藥研究所等14家高校、科研院所也相繼到磐安建立分院。
發展是永恆的主題,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大晟藥業辦透明化的工廠,遊客可以參觀靈芝孢子粉等保健品的生產過程,走出了工旅結合新路子,在疫情影響下,總產值依然達到近億元。盤安藥膳拓展藥食同源理念,不斷研製推出藥膳菜餚,積極實施百城千店計劃,讓藥膳走出磐安飄香全國。大盤山醫養中心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創出省級樣板,實現了醫養一體、養中融醫、醫養聯合、送醫助養的深度融合。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未來。總投資40億元的萬影達文化影視產業園現已完成攝影棚建設。總投資35億元的浙中影創城預計三年後投入使用,建成後年服務劇組60個,常駐群演4000人左右。總投資25億元的國藥文化城,將打造集中醫養生、書畫創作、教育科普、休閒度假、娛樂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性中醫藥文化中心……一批大項目、好項目不斷引進和開工建設。
磐安良好的生態環境成了影視拍攝、康養旅居首選地,五年來掛牌16個影視外景拍攝基地,推出20多個外景拍攝點,引進影視企業及工作室500家,拍攝影視作品230餘部,研學科考遊、文化古村遊、影視攝影遊以及中藥尋寶國際越野公開賽、磐安生態馬拉松賽等知名賽事不斷受到大眾青睞。
為經濟賦能、為發展添彩,正是有了項目、人才的支撐,磐安到處呈現一派忙碌景象,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人來人往的拍攝現場,正在讓夢想成為現實,昭示著更美好的明天!
文:胡妙良 盧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