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發生的閔行區古美西路的烈性犬咬人事件,雖已過去一個多月,仍留下諸多問號待解。
今天記者獲悉,此次事件中媒體披露的網上開店為烈性犬辦證的3名涉案嫌疑人,為內外勾結作案,涉嫌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其中兩人為寵物店主,一人為區犬只管理人員。目前,3人均已被警方刑事拘留,違法辦理的養犬登記證也已被依法撤銷。
案件雖然偵破,但制度漏洞如何彌補?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部門。
網上叫賣的違法辦證團夥
今年7月6日傍晚6時45分許,閔行警方接到110報警,古美西路發生一起犬只傷人事件。民警到場後發現,傷者已被送醫救治,於是將犬只及飼養人張某帶回派出所調查。經查,涉事犬只屬禁止個人飼養的羅威納犬,被依法收容。
圖說:女子被咬傷的手臂。網絡圖
然而據媒體報導,傷人犬主雖然事後表示對自家犬只咬傷他人負責到底,但始終認為責任並不都在自己身上,因為傷人的犬是合法辦證的。犬證上標明的是「雜交犬」。
此後,媒體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有人公然在網上叫賣,聲稱可以為烈性犬辦理合法養犬登記證。上海公安局治安總隊獲悉後,立即會同虹口、寶山公安分局介入調查。
經過警方偵查,涉案嫌疑人黃某是一家寵物店店主,從今年2月起,他在閒魚、微信朋友圈發布辦理禁養犬只《養犬登記證》等廣告信息,再通過郜某、潘某幫助辦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免疫證》和《養犬登記證》等事宜。郜某也是一家寵物店店主,但比黃更加不正規,屬於無證經營,他在今年4月結識了寶山區高境鎮犬只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潘某,潘某的日常工作就是負責轄區內犬只的審查辦證工作。
圖說:犬主人牽著涉事犬只準備走出小區。網絡圖
在利益的誘惑下,潘某在明知申請材料有瑕疵的情況下,幫助郜某等人辦理《養犬登記證》。從今年4月到7月,兩人先後從中非法牟利6萬餘元。
目前,3名涉案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全市百萬犬只辦證不到二成
戲劇化的是,這次震驚全市的狗咬人事件發生之時,上海正在進行為期3個月的規範養犬行為專項整治。
據了解,此次整治行動期間,養犬管理部門組織專門力量加大了對拆遷廢墟、閒置空地、空置廠房、高架橋洞等城市空地的巡察,及時清除流浪犬患,防止犬只傷人事件發生。先後收容無證流浪犬1.2萬餘只。
圖說:羅威納犬。網絡圖
那麼,為何一邊整治一邊又出現烈性犬傷人?歸根結蒂是因為全市犬類的辦證率太低,處於失管狀態,而對於市民無證養犬,法律法規又缺少足夠的約束力,執法也碰上兩難。
據統計,今年以來,上海累計登記、發放《養犬登記證》13.58萬張。同時,管理部門通過排摸屬地養犬人已免疫未辦證的底數信息,會同街鎮居委、物業等部門上門宣傳、告知督促辦證,先後督促辦理養犬登記3.39萬證次。近20萬的辦證數看似不少,但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上海犬只數量不下百萬,也就是說,超過八成的犬只是無證犬。
犬只為何辦證難?這與現行的《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對違法違規養犬行為處罰力度不夠、違法成本較低有很大關係。以無證養犬為例,按照《條例》規定:飼養未登記、年檢犬只的,由公安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並督促養犬人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登記、年檢。逾期仍不登記、年檢的,收容犬只。
但在實踐中,面對面廣量大的無證養犬,如果真的一律收容,很容易造成市民與政府的對立,甚至激烈衝突,畢竟,很多養犬人將犬只當做家庭成員對待,尤其是相當一部分養犬人是老人,養犬是為了陪伴,一旦執法不當,極易引發輿論質疑。
警方表示,針對現階段對違法違規養犬行為處罰力度不夠、違法成本較低的情況,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條例》實施效果評估和相關立法調研,並在用足用好現行《條例》開展好養犬管理工作的基礎上,認真梳理發現的當前養犬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探索問題解決途徑,邊實踐、邊探索,不斷積累總結經驗,為順利推動法規修改工作奠定基礎。
犬只管理制度漏洞如何彌補?
除了法律法規在實踐上的難點,養犬管理目前存在的制度漏洞,也是大型犬、烈性犬傷人事件不斷出現的根源。
對於這次發生在閔行的烈性犬傷人事件,很多市民難以理解:咬人的羅威納犬位列「禁止個人飼養的21種烈性犬」名單前列,為何能夠辦出合法的犬證?按照犬主的說法,犬還是幼犬的時候,就送去經獸醫主管部門認定的寵物診療機構接種了疫苗,當時接種疫苗的獸醫並沒有發現這是烈性犬。所以就按照「雜交犬」辦了證。
業內人士對這一說法並不認可,因為如果是一些小型犬,比如貴賓、西施等雜交後,可能會在品種判斷上出現難以辨認的情況,但羅威那犬的特徵是非常明顯的。
但即使這種偶然性存在,犬只每年都會續辦狗證,也就是說每年都會去寵物醫院接種疫苗,如果說長大後的犬還無法認定品種,那無疑是荒謬的。這說明在辦證的流程上本身存在漏洞。按照目前的辦證流程:犬只在獸醫主管部門指定地點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並植入電子標識後,飼養人將寵物醫院提供的免疫證明及其房產證複印件、身份證等材料,到屬地派出所辦理養犬登記。
值得注意的是,養犬人到公安機關辦理狗證時並不需要攜帶犬只,發證時僅需認準養犬人出具的免疫證明和房產證等材料即可。發狗證的人不是專業獸醫,也不是專業的訓犬師,光看看狗照片,的確很容易被忽略。
針對這一漏洞,上海警方今天上午回應表示,將對初次辦證犬只建立「二次過濾」回訪機制,會同獸醫畜牧部門及免疫點對新辦《養犬登記證》的養犬人在3個月後進行回訪,及時發現、剔除幼年烈性犬因辨識不清或冒充其他犬種,一經查實即予以收容,並依法撤銷《養犬登記證》。
提升養犬辦證便利和含金量
「市民願不願意辦犬證,和這張證的福利多少有不小的關係。」上海公安局犬類管理相關負責人說,比如人們對戶口特別在意,在意的其實是依附其上的福利和待遇,犬類管理其實也是類似的。目前警方正在努力升級完善養犬管理模式,提升養犬辦證便利和含金量,以吸引更多市民主動辦證。
據了解,去年12月,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總隊依託市政府「一網通辦」總門戶和「隨申辦市民雲」輕應用,正式開通了線上辦理養犬登記模式。市民足不出戶,通過登錄「一網通辦」總門戶、「隨申辦」輕應用等線上申請渠道,提交電子材料,提出養犬登記申請,即可線上辦理《養犬登記證》的新辦、補證、年度審驗、變更、註銷等業務,證件辦理成功後可以選擇郵政快遞的方式,送證上門。截至目前,通過市政府「一網通辦」總門戶、「隨申辦」輕應用線上辦證渠道,已成功受理並辦理了5399件市民養犬登記申請。
當然,為最大限度滿足市民需求,警方依舊保留了線下辦理模式,市民可以至轄區派出所「綜合窗口」或轄區「一門式」辦理點,提交紙質材料,提出並辦理養犬登記。目前,全市公安機關在各區基層派出所設置了244個辦理網點,為市民提供《養犬登記證》線下辦理渠道。
在此基礎上,上海警方正在探索通過協調各方免費提供第三方責任險,通過科技手段升級提供愛犬護犬增值服務等方式,不斷增強辦證養犬的獲得感和附加值,提升市民的主動辦證率。
警方還在探索與相關部門及市寵物協會合作,建立本市文明養犬信用積分制,並納入徵信體系實施聯合懲戒,引導規範市民日常養犬行為。
加大對違法違規養犬打擊整治
犬類管理牽涉多部門,如何形成管理合力也是關鍵。
按照《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公安部門是養犬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養犬登記證的核發、涉及公安管轄的違法養犬行為的查處以及流浪犬只的收容工作;農委獸醫畜牧部門負責犬只的狂犬病防疫,指導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實施相關管理以及處罰;城管執法部門負責查處城市化地區飼養、經營犬只過程中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現為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對從事犬類經營行為的監督管理。其他部門依照法定職責協同做好養犬管理工作;住房保障房屋管理、衛生、財政、物價等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養犬管理工作;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配合做好養犬管理工作。
上海警方表示,下一步公安機關將加大對重點時段、重點公共區域(尤其是市中心城區)的巡查力度,重點發現、整治個人違規飼養烈性犬、流浪犬患突出等問題,依法處罰遛犬不掛犬牌、不系牽引帶,大型犬不戴嘴套等違規行為。凡查實免疫辦證網點未盡審查審核義務,在《免疫證》填報虛假信息的,一律抄告同級農委,建議吊銷免疫點認定資質,對相關責任人員予以處理。
在此基礎上,警方將充分依託市犬類管理領導小組,與農委、城管等部門建立協作會商、雙向抄告、情報通報、案件移交等聯動機制,探索建立養犬信用積分制,將根據積分情況運用到養犬管理中,形成齊抓共管的監管合力。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