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召開,在期待今年兩會新的話題之際,中國青年報3月3日文章,帶大家回顧一下過去幾年裡,兩會上的高校校長們都說了什麼。
清華大學前校長陳吉寧:學生是老虎,教授是神仙,校長是條狗
陳吉寧談到高校去行政化問題時表示,高校是學術的地方,學術能力不強的教師必須離開學校。
陳吉寧
開會時大教授肯定坐在最前排,是清華的一個傳統,陳吉寧還以清華流傳的一句話例證,「學生是老虎,教授是神仙,校長是條狗。」這就是清華文化。
堂堂校長自稱是狗,與其說這是自嘲,很低調,不如說這是對自身職責的清醒認知和準確定位。無論校長還是其他行政人員,確實應該做好看門狗的角色,恪盡職守,維護好學校、學生和教授的權益。另外,應該充分尊重教授管理學校、治學的權利,而不能干涉教授治校。這兩種角色本是校長所應該意識到和踐行的基本常識。
觀察者網註:「教授是神仙,學生是老虎,職員是狗」,這種說法在清華20世紀20年代就有。據馮友蘭口述回憶錄《三松堂自序》中記載,20世紀20年代,留學預科學校「清華學校」有很多不正常的問題,如並不是中國教育系統之內的學校,而是外交部的一個附屬機關;「清華學校」校長之上還有「太上校長」——董事會;內部教職員中,職員地位高於教員。1928年羅家倫上任「清華學校」校長後,由教師組成的「教授會」決定對學校進行一系列改制,之後羅家倫向南京政府要求:1、撤銷清華董事會和基金會;2、將清華納入教育系統,歸教育部管轄,外交部不得幹預清華事務;3、批准動用基金四十萬元;4、批准清華改制,正式成立清華大學。這些要求均得以通過。馮友蘭回憶,經過這次勝利以後,「教授會」的威望大為增高,實權也大為增大。原來稱「職教員」,後改稱「教職員」。「當時有一種議論,說清華有三種人物:神仙、老虎、狗。教授是神仙,學生是老虎,職員是狗。這話雖然有污衊之意,也說明一部分的情況。」關於「神仙老虎狗」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舊時梨園行裡有句話叫「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應該是說演員能力強,什麼角色都能演。這句話後面還有:「文武昆亂全能來,拉幕打旗掃後臺」,「昆」指崑曲,「亂」指亂彈,即崑曲之外的其它戲劇,都是說演員不僅會全活,還什麼都去幹)
北京大學前校長周其鳳:把博士後當成一種學位很荒唐
「如果不取消現行的博士後管理機構,我對任何回答,都不滿意」。卸任北大校長的周其鳳,是中國著名化學家,也是中科院院士。
周其鳳(資料圖)
周其鳳眼中,「政府管博士後」的做法,「已不適應科技創新的需要」:耗費太多精力在評審等環節,而非創新研究上;評優、任職資格認定等做法,不利於寬鬆的環境下做研究……「不是要求取消博士後,但政府必須要放開管理權」,他對記者說。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利己主義者不是主流,需關注
林建華就「北大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質疑回應稱,並不認為這是學生中的主流,但是是一種需要高度關注的傾向。
林建華(資料圖)
林建華說,「要通過教育、制度、文化建設來防止這種傾向。實際上,你想想這種傾向是怎麼產生的?是和我們整個社會的風氣、文化直接有關聯的,只不過高智商的人會做的更精緻一些。我們要使大學屏蔽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
貴州大學校長鄭強:師生可「質詢」校領導
關於依法治校,鄭強認為,一定要依法辦大學,而不是以哪一個校長的變更或是以哪一個時髦的名詞來辦大學。
鄭強(資料圖)
「我覺得大學治理章程要創新,在大學治理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廣大師生的意願。」鄭強說,「貴州大學新的章程擬定,今後的校長辦公會議要請師生代表參加。學校制定了聽證會議制度,學校師生有權對學校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對學校的領導和機關、部門提出『質詢』。」
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大學生創業不存在失敗
川大專門建立了創新創業基金,鼓勵大學生創業,要在社會上明確一個理念,大學生創業不存在失敗。
謝和平(資料圖)
現在社會上講的失敗是算的一筆經濟帳,實際上大學生創業成敗的過程,對大學生的人生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所以要樹立這樣的理念。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川大專門建立了創新創業基金,我們和銀行建立一個5000萬的大學生創業風險基金,鼓勵創業。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校長後面加副部級是丟人的事
在接受受記者採訪,被問到全國人大提供的資料裡,你的職務後面加了副部級時,全國人大代表、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回答「可別笑,這是丟人的事。」他表示希望加快高校去行政化。
龔克(資料圖)
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連續9年呼籲教育公平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因連續多年呼籲教育公平,為河南學子上大學難鼓與呼,被網友和社會各界稱為「最執著政協委員」。
婁源功(資料圖)
婁源功表示,雖然每年河南的教育都有新變化,但河南有200多萬名大學在校生,沒有一所985高校,沒有一所教育部直屬學校,沒有一所中央財政直接支持的學校,沒有一所中央財政直接支持的科研院所。「我已連續9年呼籲教育公平。只要我是全國政協委員,我就要為河南的教育鼓與呼!」
吉林大學校長李元元:義務教育應擴到12年
李元元表示,發達國家早就實現了高中階段的免費義務教育,「我們國家是遲早的事情,晚做不如早做。」
李元元(資料圖)
「國家對高中的投入是不足的,如果實現12年免費義務教育,國家和各級政府需要投入3000多億元。」李元元說,實行高中免費義務教育,對我們現在的經濟結構調整轉型、特別是投資拉動也有重要作用。多投入3000多個億,對經濟社會增長有一定積極作用,還有就是可以有效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現在很多十五六歲的孩子就走向社會,增加了城市的就業壓力,這樣可以有效緩解
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儘快將《創業促進法》列入立法規劃
陳駿校長認為,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不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體系尚未形成;創新創業教育的整體氛圍尚待改善。
陳駿(資料圖)
他建議,全國人大應儘快將《創業促進法》列入立法規劃,適時啟動立法調研,為促進創業,特別是促進大學生創業提供法律保障。
安徽大學前校長黃德寬:高校聯合起來形成自主招生聯盟,是不公平的
自主招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在現行的社會大環境下,如果社會腐敗現象嚴重,自主招生很難不受其幹擾。現在部分高校聯合起來,形成自主招生聯盟,實際上這對其他高校也是不公平的。
黃德寬(資料圖)
我不贊成自主招生都放開,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好,都可能造成自主招生的失敗。
重慶大學校長周緒紅:不能把就業率當政績
大學的教育,不該「唯就業」,就如同經濟發展不能「唯GDP」一樣,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才。
周緒紅(資料圖)
當一個大學的校長,不同於在一個地方當官,校長的本質工作是治校,不能把學生的就業率當做政績,而是要通過校長的治校、改革,回歸教育培養人才的核心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