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承文化交流與發展的歷史文脈,圍繞一帶一路文化建設的方針,中央美術學院己連續兩年分別在希臘、捷克推出了兩期的「藝術+」海外藝術交流項目。 2018年9月3日至9月9日,在德國漢堡的「藝術+」交流項目主題為《今天。明天》,本次活動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北京東西方圓藝術有限公司、德國漢堡品牌學院一設計與傳播應用科學大學共同承辦,同時本活動得到漢堡市文化與媒體部與市政廳的大力支持。活動由中央美術學院的範迪安院長擔任學術主持,著名藝術評論家尚輝先生、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先生與德國漢堡品牌學院院長單凡先生、漢堡美術館館長Mewes Claus先生作為中德藝術對話的主講嘉賓。中方參與的十位藝術家俞曉夫、龐茂琨、洪凌、謝東明、郭潤文、閆平、王克舉、顧黎明、井士劍、鄧國源分別來自於中國七大美術學府,他們是中國當代藝術的傑出代表。相對應的五位活躍在德國當代藝術領域藝術家分別是Shan Fan(單凡)、Martin Scholten 、Jaakov Blumas、Eiko Borcherding、Dagemr。
(展覽與研討會嘉賓)
本次藝術交流的主題《今天。明天》是圍繞「異同與共生」進行的一次主題新穎的「命題創作」,在七天的時間裡,中德兩國藝術家在德國漢堡品牌學院內彼此的影響,相互滲透與融合,對同一主題用繪畫傳達各自的文化思考。中德藝術家的創作活動結束後,9月13日在愛麗舍宮舉辦創作作品的發布會與學術研討會,作品創作過程的記錄在漢堡市政大廳進行展示。漢堡活動結束之後藝術家的作品與本次活動紀錄片將在國內同時展出。本次活動還有15位體驗藝術家作為十位藝術家的助手,協助老師進行創作,這也是中央美術學院教學模式的新的探索。
(研討會現場)
《今天。明天》的主題活動是2018年中德文化交流項目《中國時代》的重要藝術活動內容。《中國時代》是中德兩國政府間為推動經濟文化交流推出的大型項目,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為第七屆。2018年的《中國時代》安排在德國漢堡峰會舉辦前的8月31日正式舉行。
(漢堡市政廳作品創作過程記錄展示現場)
範迪安認為:這個項目有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在當代國際畫壇,中國和德國都有一大批看重繪畫藝術價值、堅守繪畫的藝術家,德國在藝術上有此傳統,中國更有許多畫家在繪畫(油畫)上堅持探索,此次交流有助於探討繪畫在當代的發展。二是參加這次活動的中國藝術家都是富有經驗並各具藝術個性的名家,活動的特點既是「命題創作」,更是「現場創作」,藝術家身臨漢堡,通過對德國(及西方藝術)的研討和對漢堡這個城市歷史文脈與現實狀況的體驗,在現場完成作品,可以說這是一種跨文化的創作。三是不僅通過作品交流,更通過兩國藝術家、藝術理論家「人的交流」,深化對當代藝術的討論,構成中國和德國的文化對話。
(中德藝術家繪畫作品)
藝術語言跨躍了國家、地域和時間的界限,而藝術的思維模式、哲學的判斷方式則會在交流與對撞中產生有趣的化學反應。我們希望以繪畫為載體,向大眾展示藝術家們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所呈現出東、西方文化的價值判斷以及兩國藝術之間的關聯與區別。所以,《今天。明天》藝術項目也是一次區別於展示性的,而是現場進行時態的帶有深刻比較研價值的文化互動,相信這活動會進一步促進中德兩國藝術的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