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寨:新生代為何鍾愛顏文字?

2020-11-28 IT168

  最近有篇報導,某學校六年級3班的語文暑假作業中,有一本語文作業夾雜大量符號組成的答案。該年級語文組張老師對此感到非常驚訝,她說從教20多年,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答案」。而更讓她吃驚的是,這樣的「鬼畫符」其他同學居然能看得懂,還能完整「翻譯」出來。

  當張老師把這本特別的語文作業的主人吳同學叫到辦公室來進行詢問後,吳同學毫不掩飾地對老師說,這不是鬼畫符,也不是惡作劇,而是他們經常在流行的「顏文字」,每一個顏文字都能對應「翻譯」成一個或一組文字。而且吳同學還對張老師說,他的很多同學都能認識這些「字」,他們平時發簡訊、聊QQ都會相互發這些「字」。

  這讓張老師感到意外和擔憂:想不到00後學生群體現在流行著這麼有個性的玩意,雖然新生代的創造力真的是不可小覷,追求新穎時尚使用網絡語言的行為應給予尊重,但帶入學習中則萬萬不可,一定程度上不利於語言的學習,會養成不規範運用語言文字的壞習慣。

  話說回來,顏文字最初能在網際網路上火起來,也確實是受到了新生代的網絡聊天的發展推動。

  什麼是顏文字?

  顏文字的英文是「Emoticon」,結合了「emotion」(表情)與「icon」(圖標)兩個詞。最初的美式顏文字用標準的ASCII字符即可組成,簡單易學,只要你有一塊標準鍵盤,不用任何輸入法就能輸入各種顏文字。最初的美式顏文字是這個樣子的:

  :-) 微笑

  :-( 不悅

  ;-) 使眼色

  :-D 開心

  :-P 吐舌頭

  這些顏文字簡潔明了,和容易就能讓人看懂,但缺點是需要偏轉90度角才能閱讀,不符合人類的閱讀習慣,不過貌似對盯電腦久了脖子酸痛有好處。

  不久之後,顏文字從美國傳播到了日本,從此就不得了了,顏文字在這篇土地上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最終的結果是:長時間的歪脖子終於擺正了。

  日式顏文字不同於美式的那種風格,新生代在創造顏文字的時候融合了二次元的風格元素,重點表現在於表情的眼睛,同樣都是表達微笑,美國人用的是:-),重點在於嘴巴,而日本人用^_^,笑意藏在眼睛裡。相比之下,日式的顏文字比美式顏文字感覺更賣萌,與日本的二次元動漫風格相吻合,它的樣子是這樣子的:

  沒辦法 ╮(╯▽╰)╭

  貓咪臉 (= ̄ω ̄=)

  不 (>﹏<)

  懷疑 (→_→)

  困 ( ̄o ̄) . z Z

  被打一巴掌 ( ̄ε(# ̄)

  在國內流行的顏文字就是日式的顏文字風格,在文章開頭上所說的吳同學的作業本中寫得各種各樣的顏文字,也正是充滿了賣萌感覺的日式顏文字。這樣看來,正是由於這種令人難以拒絕的賣萌感,日式顏文字才能獲取了這麼多新生代和學生群體的喜愛,結果我們看到,他們熱衷於在信息聊天過程中使用顏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與聊天對象進行有趣的互動。

  新生代為何鍾愛顏文字:追求個性

  顏文字並不是某一個或者哪一個卡通形象,並不具象於某個動漫人物,它更像是一個通用的表情形象載體,或者說,它表現的形象感覺就是使用者自己本身。小編對一些95後的學生進行過一些關於顏文字的交流,從中可以體會到一個他們共同的感覺:他們已經開始厭倦使用各種眼花繚亂的卡通形象表情,他們更喜愛顏文字,因為感覺它跟自己的距離更近,它不是某個卡通形象,它就像我自己,簡潔生動地表達我的表情和情緒,而且還很萌,加上許多的符號組合所締造出來的各種顏文字,滿足了自己的個性表達。這是一種很微妙的體驗。

  顏文字的形象突顯出了濃濃的動漫風格,每個表情的造型都充滿了萌萌的日式風格,總有那麼幾個表情讓你一看就會想起某一個你熟悉的動漫角色曾經就有擺過這樣的表情,嘴巴、眼睛和手的樣子都透露出那種日式漫畫的特點。

  顏文字的創造不僅需要想像力,在使用過程中,記住這些顏文字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在顏文字在網絡聊天中流行的同時,聊天表情包也是大家的首選。像最受大家喜愛使用的表情包例如最經典的阿狸、流氓兔、炮炮小兵等等,到最近比較火的暴走漫畫系列表情包,這些各種各樣的卡通動漫形象和品牌人物紛紛打動了各種不同喜好的用戶們。對於新生代和學生群體來說,在聊天過程中使用自己喜愛的動漫或者卡通系列的表情包中的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已經成為了一種能讓聊天帶來樂趣的習慣。

  當然,新生代用戶對顏文字已經玩出了更多的花樣,很多新造的顏文字表現的已經不只是表情,還配上了動作,例如:

  生氣而掀桌而起 (╯‵□′)╯︵┻━┻

  你掀我也掀 ┻━┻︵╰(`□′╰)

  給你一拳 (╬ ̄皿 ̄)=○#( ̄#)3 ̄)

  由此可以看到,這些充滿創意的顏文字已經不僅是情緒和動作的表現,動作與動作之間表現出的更是一種用戶間的互動。

  壓寨:動作聊天,讓顏文字動起來

  從顏文字的流行可以看到,新生代學生鍾情於動漫式的文化,他們追求更有個性的表達方式,在網絡聊天當中互動性更是讓他們雀躍不已。在與一些95後的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喜愛追求新鮮刺激的他們表示,除了日常使用聊天APP時喜愛使用顏文字以外,他們同時也樂於去尋找一些具有類似體驗但又具有不同玩法的社交聊天APP,有幾個學生給我展示了最近他們接觸到的一款「面對面動作聊天」APP「壓寨」。

  「壓寨」通過個人虛擬形象的Cos秀,把自己的自拍頭像和虛擬角色進行一次合體,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咖位。每個人都能通過裝扮展現自己的形象秀去吸引其他人的關注,給95後新生代個性化的滿足感。

  和其他聊天APP提供的文字信息及普通表情的交流方式不一樣的是,「壓寨」的個人虛擬形象,在交流過程中,還可以動起來。這就是「壓寨」首創的面對面動作聊天交流方式。

  就像顏文字一樣,用戶不再需要表情包裡的其它卡通動漫形象來代表自己表達情緒,通過個人虛擬形象能夠更直接的自我表達,簡單說來,就是「壓寨」的個人虛擬形象已經存入了大量的動作表情,可以在聊天過程中,施展「小樣,過來,保證不打死你」、「發現美女」、「我火了」等等各種動作和表情。對新生代更充滿吸引力的是,虛擬形象、場景和動作的風格都充滿了動漫的味道。

  什麼?意思就是說聊天過程中的表情都由虛擬的「我」來表現出來?這麼說來,這種聊天體驗估計已經讓許多95後新生代嚮往不已了吧。

相關焦點

  • 新生代為何鍾愛顏文字?
    新生代為何鍾愛顏文字?前不久,一則關於95後的新聞爆紅網絡。成都一名上課遲到的大一新生,被輔導員罰寫《學生手冊》時,他畫了滿滿一張A4紙的顏文字表情包當作「檢討」。一名六年級學生在寫語文作業時,用了大量顏文字以及生動複雜的表情畫。老師看不懂,把這位學生叫到辦公室詢問,學生解釋說,這是同學間流行的交流方式,每一個或一組顏文字都能翻譯成文字。
  • 寨橋老鵝:常州武進人待客必備,為何當地人稱為「白烏龜」?
    常州武進的湟(huáng)裡牛肉和寨橋老鵝,就分屬於這兩種美食,還拿了非遺稱號。我這次去武進的尋味之旅,還收穫了一個故事:上世紀的50年代末,一位身材瘦弱的少年,頻頻流連於幾家專售牛肉的排擋,那香味四溢的牛肉,就像風箏的線一樣,牽動著他的饞蟲。
  • 破冰行動:林耀東明知道林宗輝有問題,為何不將他趕出塔寨?
    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偌大的塔寨也一直在遵循著林耀東的準則!林耀東雖然製毒且販毒,但是,他對塔寨的村民要求是很嚴格的,第一呢,就是不準做私活,這樣不利於管理,也容易出現差錯。第二,就是塔寨的村民不準吸毒。第三,就是不能背叛塔寨。
  • 破冰行動:塔寨三房頭林宗輝,為何混得這麼慘?
    圖/塔寨《破冰行動》是由中央電視臺、愛奇藝聯合出品共同播出,由黃景瑜、吳剛、王勁松、任達華、李墨之、張晞臨、韓與諾,二萬多人口,家族式村寨差不多仍舊保持著族長自製的舊傳統,村寨門一關,村裡親戚妯娌相互勾連,外人進去想摸個門道出來難如登天,這就有了先天的製毒環境,裡面製毒材料亂扔亂丟,外面一無所知,緝毒大隊隊員背景都被查的清清楚楚,而且塔寨還是禁毒模範村,林耀東又是東山人大代表,政府高官被他收買的有很多,所以塔寨不容易對付,在沒有充足證據情況下,總不能派兵包圍強攻吧?
  • 雲端的丹巴藏寨
    這是11月1日在丹巴甲居藏寨拍攝的景色。丹巴藏寨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是當地的風景名片,其中以中路藏寨和甲居藏寨最為著名。成百上千的傳統藏式民居從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兩千米以上的山區,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宛在雲端。
  • 賽博朋克風遊戲《HK project》 讓你化身小貓探索香港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是香港過去一個非常著名的聚居區,因為其誇張的建築和人口密度而聞名於世,治安環境十分混亂,也讓這個地方誕生了不少傳奇。許多電影、動漫、遊戲都曾經從九龍城寨中獲得靈感。城寨早已在1993年拆除,並且改建成了一座公園,至今依然有很多人對九龍城寨念念不忘。
  • 倉頡造出文字時,為何神鬼皆驚,鬼哭神嚎?
    倉頡造出文字時,為何神鬼皆皆驚,鬼哭神嚎?歷經數千年的滄桑巨變,中國的漢字文化一直久經不衰。最初,文字又是怎麼來的呢,誰又是文字的發明創造者?通讀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會發現,上古時期,有個叫倉頡的人。而「倉頡造字」的傳說,許多人也都不陌生。「源易緣」注意到,中國的神話故事中,倉頡是軒轅黃帝的一位史官。
  • 名家寫瀟湘·風物|千秋寨
    劉世亨專門寫了個文字材料,那架勢,鬧不好真會到處去上訪的。他列舉了自己在寨上工作的歷程,其它就儘是些捕風捉影或不著邊際的東西。李曉亮說到這裡,用餘光瞟了瞟汪德正,然後不無懊喪地說,「唐調對千秋寨的管理是有想法的,多次批評過汪祥夫殺雞取卵的做法!他有一套詳盡的運行方案,但一直不願與我們對接。包括在寨上修建財神廟、藥王廟,在寨頂燒龍頭香,他已經在寨下建了一個『西鄉名流紀念館』。
  • 「臺灣女高迪」隱居三峽百寶寨設計出「蝶門」酒店(圖)
    11月12日,隱居當陽市百寶寨景區半年的謝莉香,用微信發給謝莉萍一張照片,她說:「為百寶寨設計的這個建築叫'蝶門',還沒彩繪好,迫不及待傳張照片與您分享。」  謝莉香是地道的臺灣土著,常稱自己是鄉下的野孩子,由她設計並建造的「伍角船板」餐廳,成為各國遊客到臺灣的必去之地。臺灣學術界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媒體送給她一個雅號「臺灣女高地」(大陸譯為「高迪」)。
  • 三論漢字: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都滅絕了,漢字為何能流傳至今
    我們再反觀另外兩種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和蘇美爾楔形文字,為何它們沒能像漢字一樣擁有如此強的生命力?一、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文字出現於5000年前,是非常原始的文字,或者說根本稱不上文字而是符號,為何這樣說:1、詞彙量非常少,少到不能敘述一件事情埃及象形文字有幾個字?從現在發現的樣本估算,約莫也就幾百個!
  • 「四川」中國最美的鄉村——丹巴藏寨
    藏語稱「百戶人家的寨子」叫「甲居藏寨」,四川甘孜州丹巴縣境內的「丹巴藏寨」是甲居藏寨的代表。 丹巴藏寨距離丹巴縣城只有8公裡,是丹巴縣最具特色的旅遊景區。這裡居住著140餘戶嘉絨藏族人家。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疊疊向上攀援,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星羅棋布,大金河清澈的河水從藏寨腳下流過,遠處的雪峰插入藍天,走進藏寨宛如置身於一幅天然的田園畫卷。
  • 《科學》:一種蚊子亞種容易感染寨卡病毒,加劇寨卡疫情蔓延
    在過去十年中,寨卡病毒在世界各地傳播,造成數百萬人感染。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和巴斯德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將目光轉向了寨卡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埃及伊蚊。 在5000年至1萬年前,這種原產於非洲的蚊子物種產生了一種適應人類的亞種,該亞種在過去幾個世紀裡傳播到其他大陸。
  • 空谷有佳人——丹巴藏寨
    丹巴藏寨指的是居住在丹巴縣的居民形成的藏族村落,丹巴的山寨,舊稱碉樓寨房。碉樓和寨房,原本是兩類不同性質的風格建築,在時光的流逝中,二者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徵,又有碉樓的形態。碉樓寨房一般為三層,也有四層的,一側還配有廂房。
  • 網易噠噠上線打造新生代趣聞工廠
    「噠噠」定位於「新生代趣聞工廠」。在龐大編輯團隊的支持下,「噠噠」匯聚了國內外各種新鮮有趣的資訊,讓那些不懈追求著「新段子、冷知識、超逗逼、巨無聊」的網際網路新生代網友,隨時都能看到並分享符合自己口味的海量趣聞資訊。同時,「噠噠」也延續了網易「神跟貼」所孕育出的UGC土壤,讓那些新聞客戶端上的大溼和才子們繼續在「噠噠」上發揮跟貼特長。
  • 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愛顏文字?這三款顏文字輸入法,可愛炸裂嗷嗷嗷啊!
    這些真相可千萬不能被短片中的主人公們知道啊 _(:з」∠)_了解了圖坦卡蒙的起源,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看日本顏文字的起源叭~/ 顏文字的起源 /顔文字(かおもじ)你萌都不陌生了叭,畢竟現在聊天中也經常會用到嘛。
  • 故事:女山匪劫個俊美男子當壓寨夫君,誰知他是侯爺還真要娶她
    芸娘她爹是這麼和她說的,「那天我吃完晚飯閒來無事,出去溜達,在寨門口發現了你,然後你爹我比較善良,就把你撿了回來。」當然據寨裡的老人說,當時雲寨的大當家又一次被他夫人攆出房門,他才無意中看到有一個棄兒的。
  • 專訪似水流年第一魔王 附魔王寨視頻展示
    夢幻西遊手遊魔王寨目前一切還屬於起步階段,關於這個新生的門派,我們還有很多想了解的地方。
  • 枕上書176:要被抓去做壓寨夫人的鳳九,突然撿了一個便宜兒子
    哪怕是天族的天后,到了我的地盤,也只能乖乖做我的壓寨夫人。這樣,不如方才那女子做我的大夫人,你做我的二夫人。咱們等下就成親,你覺得如何?」鳳九「呸」了一聲:「你想得倒美,先讓小姑奶奶看看你到底有沒有這個本事?」鳳九慶幸自己還隨身帶著鳳棲劍,雖然自己只剩兩層法力,但有鳳棲劍的助力,應該能震懾震懾這小妖。
  • 中國最美的鄉村六大古鎮之一,甲居藏寨,你去過嗎?
    離開古碉群,馬不停蹄趕往距丹巴縣城8KM的另一名勝甲居藏寨。這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遊景區之一。2016年9月,正式獲批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這裡居住的是嘉絨藏族。服飾猛一看有些像彝族,但細看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 麻求生:雀兒寨永遠的守巢人
    剛從任教42年的雀兒村小學退下來的他,身退心不退,正與學校商量以另一種身份回來任教,餘生繼續做雀兒寨鄉村教育的守巢人。麻求生口中的雀兒寨,屬鳳凰縣禾庫鎮,是一個典型的苗寨。上世紀60年代,雀兒寨條件艱苦、師資匱乏,寨上的孩子要步行十幾裡路到鎮上讀書,山高路險,十分不便。家鄉的教育現狀,深深刺痛著麻求生的心。1978年高中畢業後,18歲的麻求生,主動向學區申請到家鄉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