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本文配圖 | 《冬天的故事》
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著身邊發生的事情知之甚少。然而,作為作家,應該像一棵大樹,把根深深地扎進生活之中,不斷汲取養料,拼命伸展枝葉,和這個外在的世界多一點接觸。甚至是通過一些特殊的行為,例如給自己一個假想的身份,去偷聽公共場合人們之間私密的對話,這樣的方式看似匪夷所思,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簡單地說,獲取創意,其實不過在於你關注些什麼。作家必須記住亨利·詹姆斯的一句名言:「人沒有什麼是丟不掉的。」注意你周圍發生的事情——人和環境,地點和對象。這些可以為你的寫作增加素材,也可以為你的故事和人物、文章和散文、詩歌和劇本擦出思想的火花。有時候,作為作家,我們更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漠視身邊發生的事情。
我們必須練習正念,通過實踐促使我們成長。我們要更多地意識到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和別人正在做的事情,讓那種意識變成我們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當我們深深地投入到寫作當中,我們就活在那個寫作項目當中。(讓我們誠實一點,我們對寫作項目表現出的一部分興趣是在逃避周圍的世界。)這種專注可以使我們健忘、心不在焉以及視而不見。以下是一些我喜歡的能表現這種心理狀態的例子:
據A·司科特·伯格的傳記編輯馬克斯韋爾·帕金斯所說,託馬斯·沃爾夫曾經有一次帶帕金斯到他的公寓去,在鑰匙壞了的情況下闖入那個地方,然後驚訝地發現有其他人住在裡面。由於沉迷於自己的小說,沃爾夫忘了他已經搬家了。
託馬斯·愛迪生去一個政府機構申請某事(對不起,這裡我只能含糊其詞,因為我找不到這個故事的出處),但愛迪生在沒有拿到文件的情況下被迫離開,原因是他記不起自己的名字怎麼寫了。
這些都是偉大的小說,如果在家裡算個作家,可能享有這樣一個名聲——理想主義、不切實際。那也不錯。但是讓我們嘗試用一些提示,去幫助你打開視野,看看這個世界在發生什麼。
提示:
做家務、修草坪、洗盤子、洗衣服。當你做這些家務時,每一個步驟都要保持敏銳的意識。在你把毛巾放入洗衣機時,感受一下毛巾的質感。聽聽填滿水桶時的流水聲,聞聞洗滌劑的味道。在那一刻,要保持在場。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沉思,或者你還有其他什麼想法,要遏止這些念頭,輕輕地把自己引到手頭上的事情來。
提示:
讀今天報紙上所有的東西,從第一頁的新聞到漫畫式的廣告。不要上網,買一張報紙。列出你覺得有趣的或可笑的故事。列出你為寫作發掘出的任何想法。這樣做一周。然後為你感興趣的物品準備一個文件夾,並保持這個文件夾經常更新。當你感覺自己陳腐或毫無靈感時,快速瀏覽一下你的文件夾可以幫助你激發創意。
提示:
去公共場合偷聽,對,偷聽別人的隱私。當然,不要讓自己被抓到。如果你覺得這樣還算舒服的話,儘量偷聽一些談話。把你聽到的記下來。儘量把他們說的記錄清楚一點。飯店是理想場所。把他們當做匿名談話者迅速記在筆記本上,甚至不需要看他們,只是寫下他們說的。據我的朋友湯姆·基亞雷拉說(他也是一位作家),另一個偷聽的理想場所是機場。你可以非常靠近他們,但是看起來又像一位毫無關係的旁觀者。此外,人們往往都要道別,他們試圖總結一切,試圖在離開前把事情理順。
提示:
這個提示是我從喜劇演員喬治·卡林那裡偷來的。他稱它為「在機場當間諜」。他試著從熙熙攘攘的人群當中找誰是國際間諜。作為一名作家,如能扮演一個間諜可是一件好事。給自己一個間諜的角色,然後去觀察人群。假裝扮演間諜或者是安保人員能讓你看得更清楚(哈,我曾經就這麼幹過)。在你的筆記本上寫下簡短的記錄,保持你的眼睛和耳朵時刻是開放的。
為 點 子 而 聽
偷聽需要非常高超的聽力技能。我們所有人都能變成很好的傾聽者,而作家需要做到更好。聽一聽人們是怎麼說的,聽一聽他們在說什麼。擦肩而過的奇聞軼事,漫長無聊的人生故事,都可以為寫作帶來好點子。
比如,我幾年前去一個作家會議上演講,在那裡聽到了一個故事,後來將其改寫成一篇文章並發表。早餐時,一個婦女給我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她和她的母親以及女兒開車穿越整個國家,三代女性駕著一輛車行駛千裡,從加利福尼亞到賓夕法尼亞。在故事的中間,她提到她們停在了路易斯安那州一個小鎮上的邦妮和克萊德博物館,那個地方又小又無趣,由一個九十歲的老頭子看管。老頭子稱自己曾目擊過臭名昭著的歹徒行兇。隨著三個女人朝著東部駛去,故事繼續,但是那個博物館和那位老嚮導停留在我的腦海裡。這位作家沒有看出那是一篇文章的點子,它甚至沒有引起她的興趣,不過引起了我的興趣。後來,我在筆記本上潦草地記下當時的想法,並開始在網上瀏覽,找出關於那個博物館的更多信息。那些過去記下來的東西如今變成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
有時候,我們只需找到已經形成的創意,有時那些創意可能已經整齊地打包好,就等著我們去收穫。朋友書信中的一首詩,在宴會中聽來的一個軼聞故事,在盛湯時出現的一段完美的對話,以一扇櫥窗上的標誌作為散文的開始——當這樣的好運降臨在你頭上時,趕快去抓住它。像這種類型的「發現」點子的方法,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例子是約翰·列儂唱的歌《風箏先生賜給的福利》。他發現這段歌詞出現在一個懷舊的海報上,那海報用來宣傳一個即將推出的博覽會。他一字不差地將其記下來,並把它們置於一個更加藝術化的語境當中,那些詞句產生了共鳴,獲得了新的意義。
當然,這些偶發事件需要你去發現它們,需要你的眼睛和耳朵、寫作的大腦時刻保持開放,才能獲得機會。雖然千百個人都看到了那張海報,但只有列儂有能力將其變為更大的東西,變成一件藝術作品。
本文節選自《作家創意手冊》,有刪減。
推 薦 購 買
相關閱讀
每一次寫作,都能令我們變得更好
原標題:《寫作的好點子:聽一聽人們在說什麼》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