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陪寶寶讀童書」。
傷心的表情是不開心的,但也有一種傷心是想念一個人的時候,看著封面上小天竺鼠那思念的表情,就很像一個孩子在思念父母時那不舍他們離去的心情,那表情有些楚楚動人,牽起了我內心的想念家人的感情。
這是暢銷世界的兒童情感教育繪本,我們總是會接觸的各種各樣的情感,剛開始我們難以表露就只是覺得身體有些怪怪的,可後面才知道有些情感並不是說開心或者不開心就能如此敷衍了事可以表達出來的,有時我們會慢慢摸索如何能夠排解這樣的情緒讓自己變得更加的開心,可有了繪本孩子不用摸索,在看繪本的過程中就會了解自己的情感,也會懂得有時候我們不要過分在意它,就會覺的情緒其實會過得很快,有時甚至在我們不經意間它就過去了。
繪本的作者是來自美國科尼莉亞·莫德·斯佩爾曼所著,是美國專業兒童心理諮詢師,她會很深入的了解孩子們的內心,能夠把孩子的內心通過繪本的方式呈現出來,而她與美國的凱西·帕金森合作創作,凱西·帕金森是負責繪製插畫,用細緻的表情描繪出情緒的表現,用溫馨的畫面去緩解這些情緒的到來。
《我想念你》是《我的感覺》系列中的其中一本,這個系列獲得了國際上多項圖書獎,其中有「美國奧本海姆玩具部長金童獎」「中國臺灣《中國時報》『開卷』年度絕佳童書,並且也是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套有系統的情緒教育兒童繪本。
一、
故事清晰反映出來想念的情緒該如何舒緩
把情緒表現得很透徹的同時去講述如何緩解情緒
繪本中小天竺鼠的爸爸媽媽出門的時候或者是上班的時候都會出去,這個時候小天竺鼠就很思念自己的父母。
他想和他們在一起,想和他們說晚安,等到父母回來的時候,小天竺鼠是如此快樂地想要去擁抱自己的父母,並且小天竺鼠的內心說出了思念的感覺是有一點重重的而又有點疼痛的感覺,自己也很不喜歡想念的感覺。
小兔子告訴小天竺鼠不能時時刻刻都和父母在一起,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讓小天竺鼠只要知道他們會回來的,並讓小天竺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自己開心起來這樣時間就會過得很快,父母也就會很快地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小天竺鼠這樣做了以後告訴自己的媽媽說:「當我想念你的時候,我知道你就會回來!」就這樣一個小故事把想念闡述得準確而又細緻。
二、
繪本主題明確並且有中英文雙語
繪本有序言很明確地告訴我們當孩子思念我們的時候,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種種孩子可以做的事情,這樣可以用來孩子因為思念親人而產生的慌張情緒得到解決,而且也要讓大人注意孩子與親人分離的時間不要超過孩子的忍受限度,這樣清晰的定位可以讓孩子透徹的了解孩子,也可以正確地去引導孩子看待情緒。
繪本還是中英雙語版本,不僅僅可以看到一些認知的簡單的漢字,還可以去認識一些簡單的詞彙,會對於孩子的知識儲備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於孩子在幼兒或是小學來說也會讓他比同齡的孩子見得多和學到的更多,這是在閱讀的快樂中讓孩子間接的學習到知識。
三、
畫面囊括了許多互動以及小天竺鼠的思念情緒,文字設計的簡約易懂,排版看得清晰而不繁亂
1、每個畫面都猶如動態一樣有所互動
繪本中的畫面都是和讀者有所交流的,我們能從繪本中讀到那一瞬定定格前後的故事是很豐富的,就好比父母回來時,小天竺鼠迫不及待地去擁抱自己的父親時,那個神態以及那一瞬間可以想像到小天竺鼠抱住自己的父親是有多麼的開心,而在之前小天竺鼠見到父親的那一瞬間又是多麼的驚訝,所以畫面上其實可以解讀故事的前後,還有一些小天竺鼠單獨的畫面,背景顏色是襯託著小天竺鼠的內心的。
2、文字簡單讓孩子通俗易通
每個插圖下面或者上面大部分都是有著一行的文字就解讀了這個插圖當時的畫面,這樣簡單的文字配上插圖是可以讓孩子在沒有大人的陪同下也可以進行獨立閱讀,在大人給孩子講的時候,也是可以迅速捕捉到繪本想要傳遞出來的內容以及信息,所以這樣的文字是很適合孩子來去閱讀的,不可躁乏味反而還增添了樂趣在裡面。
3、排版設計不錯綜複雜
繪本對於文字以及插圖的構圖設計是別出心裁地,按照孩子的眼光來去設計,這樣可以捕捉到孩子想要看到的內容以及孩子喜歡的內容前後順序都排得很清楚,可以看到繪本的插圖是佔據了每頁的百分之八十,這樣可以讓不喜歡閱讀的孩子能夠慢慢去接受書籍,去接受繪本來給他的新世界,讓孩子的喜歡不是在內容是第一感覺上。
四、
不僅僅讓孩子懂得想念和自己緩解想念,也需要大人去過多地關注孩子的成長
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總是會忽視孩子們的內在情緒,總是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會做這樣的舉動,其實是有原因的,只需要大人去多多關注孩子以及孩子的情緒以及情感就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密碼,都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其實更多的是讓大人去了解繪本的同時了解自己的孩子,而繪本只是打開孩子的一把鑰匙,更多的時需要大人去不斷的關注以及陪伴才可以讓孩子去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不要忽視孩子任何一個小情緒。
有時候想念是一種愛的表現,但愛要正好和合適才會幸福,多一點陪伴孩子,就不會錯過他們的成長。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都離不開父母對孩子的愛,讓孩子感受到這樣的愛,了解自己的情緒,也是讓孩子能夠懂得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