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最後一天,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新的一年的到來,可是在離我國不遠的地方,三十萬將士卻嚴陣以待,這就是在朝鮮戰場三八線附近潛伏著的志願軍,天空下著暴雪,寒風在空氣中凜冽。
在這樣的天氣中,聯合國軍開始放鬆警惕,直到傍晚,進行了最後的偵查之後,聯合國軍進入了迎接新年的喜悅之中,在他們看來,志願軍一定也在準備度過這個不一樣的新年,可是就在他們最為鬆懈的時候,突然有數十枚信號彈照亮了夜空,志願軍對韓軍展開突然襲擊。
韓軍的防禦工事被炸的稀碎,守軍東奔西逃,在我軍的猛烈攻勢下,韓軍不堪一擊,節節潰敗,即便是美軍總司令李奇微布置的五道防線,也被我軍全部拿下,眼看志願軍距離漢城近在咫尺,李奇微立即開始撤離。
短短三日,志願軍成功攻下敵軍首都漢城,這一消息不僅讓我國歡呼雀躍,更是震驚了世界,各國沒有想到志願軍能夠擁有如此實力,對這場戰爭議論紛紛,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志願軍完全可以一鼓作氣,將聯合國軍趕出朝鮮半島,志願軍對敵軍展開了近二百裡的追擊,甚至最前線已經追至三六線附近。
可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彭德懷卻突然下令,停止追擊。這一命令讓所有人都極為不解,明明前線捷報頻頻,為何卻在此時停止追擊,實際上我軍追擊敵軍時,美軍突然加強了對我軍運輸線的空襲,導致大量物資損毀,表面對我軍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但是實際上,本就物資緊缺的志願軍,因此更是雪上加霜。
彭德懷猛然一驚,終於明白美軍為何「節節敗退」,重新觀察戰場,就會發現,眼前的勝利根本沒有對聯合國軍造成太大的傷亡,對方的抵抗並不激烈,就連「逃竄」都是井然有序,這與之前的戰役大不相同,似乎這一切都是聯合國軍故意而為之,造成潰敗的假象引誘我軍追擊。
如果我軍繼續追擊,聯合國軍突然從側後方登陸反攻,後果不堪設想,我軍一路在缺衣少糧的狀態下追擊,本就非常疲憊,戰鬥力大減,更是給了敵軍可乘之機,於是才有了之前的一幕,彭德懷命令各部隊立即停止追擊,並且尋找有利地形修整。
不過蘇聯顧問什特科夫,金日成都不能理解彭德懷的做法,彭德懷堅持認為如果不能消滅敵軍有生力量,勝利也只是暫時的,什特科夫卻認為無法消滅敵人,就多佔地方,但是在彭德懷的堅決態度下,他也無奈,只能向史達林匯報情況,史達林非但沒有幫什特科夫,反而稱讚彭德懷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並且命任何人不許幹預彭德懷的指揮。
果然就在不久後,聯合國軍集結重兵展開大規模反擊,原本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本想藉機引誘志願軍深入,來打一場圍殲戰,好在彭德懷絲毫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冷靜分析戰局,頂著壓力做出決定,聯合國軍的計謀沒能實現,只能選擇展開反擊戰,但也遠遠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