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檢局應用「人-機-犬」綜合查驗模式 截獲禁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上萬批次 今年一季度——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實習生 楊雪) 今天(4月11日)上午,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北京國檢局」)舉行國門生物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新聞發布會。據悉,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國檢局共截獲有害生物667批次。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北京國檢局應用「人-機-犬」綜合查驗模式共截獲孟加拉蜂猴、林地睡鼠等禁止攜帶、郵寄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10009批,同比增長34.9%,在以上截獲物中檢出有害生物667批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180批次,同比分別增長283.3%和127.8%。
嚴格監控東南亞等地入境航班
在活動現場,記者參觀了國家質檢總局與國家動物博物館設立的國門生物安全分館。分館內容涵蓋了與國門生物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截獲總體情況和相關案例等。記者在現場看到很多動物標本,羊駝、水貂、鱷魚以及象牙製品等。
北京國檢局動植處處長種焱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進出境旅客人數和郵快件數量呈井噴式增長,國檢部門從中截獲的非法進境的動植物產品也越來越多。「我們查獲最多的是水果,還有種子、肉、奶製品和各種動物產品。」種焱說。
「3月份的時候我們從首都機場截獲了三隻孟加拉蜂猴和三隻林地睡鼠,是一名從泰國到東京的過境乘客隨身攜帶的。」種焱說,過境動物必須有過境許可證,沒有許可證的不允許過境攜帶。
種焱告訴記者,北京國檢局嚴格監控入境航班,其中來自非洲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航班為重點監控對象。「從非洲回來的航班有可能會截獲象牙、羊角以及鴕鳥蛋等標本。有些從東南亞回來的乘客可能會攜帶動物和水果入境。」種焱說,外來動物入境之後大部分被用作寵物飼養。
種焱表示,攜帶境外動植物引入疫病疫情的風險很高,其中有些品種本身就可能會成為入侵性有害生物,一旦傳入我國,對生態安全的影響將無法挽回。「很多外來生物在中國沒有天敵,入境之後沒辦法被消滅,嚴重破壞了我國的生態平衡。」種焱說。
「人-機-犬」綜合模式全面開展查驗
據了解,為提升執法把關能力,北京國檢局在主要口岸設立了口岸初篩實驗室,以強化外來動植物疫情疫病和有害生物查驗截獲、檢測鑑定、除害處理、監測防控能力。同時,北京國檢局利用X光機和可攜式X光機查驗,加強檢疫犬查驗力度,利用「人-機-犬」綜合查驗模式全面開展查驗工作。
種焱說,還有半個多月五一假期就將來到,屆時很多人會選擇境外旅遊,他呼籲市民在回國時儘量不要攜帶動植物產品入境,具體標準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