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有害健康」,這在香菸的包裝上,如今是有明確說明的。一個人如果選擇不吸菸或者是少吸菸,無疑也是在選擇為自己的生命健康負責。儘管如此,但有普查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吸菸率為26.6%,其中農村為28.9%。儘管我本人並不吸菸,不過,想當初我是在農村供銷社工作的,應該說對香菸還是比較熟悉,對香菸的價格也是比較了解的。
有人說,如今在農村已經買不到低價香菸了,低價香菸在農村一煙難求。也有人對此不解,悶在心裡不舒服,很想知道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拉直問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情。
在過去的時候,國家實行的是計劃經濟,一切都依計劃辦事,生產香菸當然也不會例外。計劃經濟時代的香菸價格及生產量,都是受計劃控制的,產多少由經貿部門安排,賣多少錢則由物價部門規定。那時候供銷社售賣的香菸是沒有整數的,每一種香菸都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批零差價率,由單位的物價員核算後通知才可以明碼標價,進行出售,一般都是有毛有分。
過去農村售賣的低價香菸多,原本有一種叫「小金魚」的香菸,當年只賣9分錢一包。我們這裡比較常見的「恆大」和「大前門」當年也都是5毛以下。到了2000年以後,一般農村售賣的低價香菸已經最少是5塊錢一包了。最近這兩年,我們這裡幾乎已經找不到10塊錢以下的香菸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以我個人的經歷和感受分析,我覺得主要的原因可能出於三個方面。
第一,如今企業都比較講究策劃,捲菸廠自然也會著眼於企業發展而在經營中搞相應的策劃。10幾年前,我曾經在《中華合作時報·菸草周刊》上看到過某品牌香菸定價策略的文章,該香菸在生產之前就確定最低品類的產品出廠價是5塊錢一包,經營香菸的企業出售時的零售價指定會高於這個價格,因為人家也要有相應的利潤。經年後,捲菸企業拋棄原有品類,改變包裝後,生產更高檔次的香菸,並有所漲價,也不能說不符合市場規律。畢竟,同樣的利潤率還是賣價高的核算下來掙的錢多一點。
第二,如今的農村也已經是今非昔比。儘管農村人的整體收入還是難以和別人比肩,但自己同自己相比,相對收入咋說也是有了不小的提高。農村人的生活條件相對好一點了,對消費水平自然也就追求的高一點了。以如今農村人家裡辦事來說,幾十塊錢一條的香菸,早已經拿不出手了。誰家有事都講究個臉面,生怕被人家笑話,對低價香菸的整體需求小了,願意賣低價香菸的肯定也就少了。
第三,勞動力成本逐年提高也是影響香菸價格的一種主要因素。捲菸廠也需要招用工人,而工人的工資只能是逐年增長,絕不會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只會一年高於一年,這無疑會使香菸的出廠價格相對提高。現如今各種香菸的包裝也一個個都在走精品化的道路,高檔包裝肯定會增加不少成本。而所有的成本最後都一定會體現在香菸的售價上。香菸的出廠價因此提高了,批發和零售價格同時也會水漲船高。
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就是導致現在農村低價香菸一煙難求,農民也難以買到低價香菸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