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體女嬰成功分離:3D列印立奇功

2021-01-10 快科技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9日披露,備受社會關注的江西臀部連體女嬰當日在該院成功接受分離手術。本次分離手術採用3D列印技術進行精準輔助,這在中國兒童醫院連體兒分離手術中並無先例。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兒外科專家鄭珊是本次手術團隊的領銜人物。術後,她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連體兒的神經分離和修補、肛門功能重建是此次手術的難點。

據介紹,當日手術從上午9點半起開始持續至下午3點半,10名普外科、整形外科以及神經外科醫生同臺手術。

這對雙胞胎今年3月17日出生於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人民醫院。產前檢查時,被認為是雙胞胎,而在剖腹產手術時卻發現其為臀部相連的連體兒,屬罕見畸形。生後三天,這對連體兒被急轉至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醫院方面表示,入院時,醫生查體發現兩連體兒為臀部連體,她們共用一個肛門。CT檢查顯示,姐妹倆臀部軟組織、骶尾骨、椎管相連。

鋇劑灌腸檢查顯示,兩患兒肛門開口處共用一段長度不足1cm的肛管,其上方有各自的消化道,總體呈Y型。

鄭珊告訴記者,連體兒分離手術中,普外科醫生為其會陰部重建、肛門成形、直腸周圍肌肉環的重建;神經外科醫生將進行骶尾骨分離、硬膜囊分離修補、馬尾神經的分離,整形外科醫生將進行皮瓣設計、創面的覆蓋。

醫生為她們進行了保護性造瘻,避免肛門等部位因排便受到汙染引起感染。

在本次江西連體女嬰的病例中,該院首次使用3D列印技術,等比例地還原患兒臀部連體的脊柱、皮膚融合情況,直觀展現患兒骨性連接和皮膚連接的部位和程度,實現虛擬術前切割、皮瓣翻轉。

鄭珊向記者展示3D列印出的脊柱融合、臀部融合模型。她說,這不僅為手術方案的設計和改進提供極大幫助,還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準性。

這位專家告訴記者,兩名「分體」成功的小姐妹有望3天後離開ICU,兩周左右出院。兩人長大後可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且不影響生育。

據悉,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小兒外科既是上海市小兒外科疑難重症診治中心,也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這是自2000年以來該院實施的第7對連體兒分離手術,此前,兒科醫院共成功分離了4對對稱連體兒,2對不對稱連體兒,其中1對是異常複雜的胸腹盆連體和伴有複雜心臟畸形。

據鄭珊介紹,連體嬰兒屬極罕見的先天畸形,發病率為1:50000-1:200000,男女約1:3。絕大多數連體嬰兒為胸腹連體,臀部相連的病例在國際上亦屬罕見。據悉,「天使媽媽」基金向患兒資助20萬元人民幣。

相關焦點

  • 桂平連體嬰兒分離後雙雙成活出院 在廣西尚屬首例
    看到醫院的專家、媒體記者都來看望分離手術成功的兩個女兒,桂平連體嬰兒的父親尹義貴一邊感謝醫院專家,一邊送上錦旗,表示回到家後要慶祝一下。  也許是愛心感動了上蒼,連體嬰兒不僅分離手術十分順利,而且康復也十分迅速,在分離手術後第18天,各項生命體徵都平穩正常,可以出院了。
  • 列印「自己」:3D列印「照亮」器官移植的未來
    3D列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一天,我都能接收到一封來自我所在醫院的新聞辦公室的電子郵件:我的某一位同事在進行真正的手術前成功利用3D列印技術創建了一個精密的醫用模型,比如說某個病人的二尖瓣、手指或者是視覺神經。外科醫生如今可以將3D技術列印出來的移植片固定模、假肢或者是人顱骨中的一部分植入病人體內。
  • 3D列印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快,越來越強
    變大雖然化學家們正在研究更聰明的方法來列印複雜的樹脂,但工程師們正在推動混凝土3D 列印的邊界ーー利用計算機和機器人精確地自動化澆注過程。一座3d 列印的混凝土人行天橋,由清華大學開發。例如,2017年10月,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說,3d 列印不鏽鋼使用的高溫和快速冷卻技術可以改變金屬的微觀結構,從而使產品比傳統的鑄造產品更加堅固。 兩個月前,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具有類似強度優勢的鈦銅合金。 當它們凝固的時候,先前的3d 列印的鈦合金傾向於形成以柱狀結構生長的晶粒。 銅有助於加快凝固過程,從而導致晶粒變小,並向各個方向發芽,強化了整體結構。
  • 雙頭女嬰到重慶會診 雙頭畸胎而存活率很低(圖)
    本報訊(記者 唐國利) 一出生就是兩個頭,一個身子,5月5日晚在四川降臨的這對女嬰,讓父母又驚又怕。昨天下午6點多,這對女嬰從四川趕到重慶,希望專家能夠進一步會診,決定姐妹倆是分身還是不分。
  • 新加坡法庭認定連體分離手術醫生無失職嫌疑
    東方網3月6日消息:據新華網報導,新加坡負責審理去年伊朗連體姐妹拉丹和拉蕾手術失敗案的國家驗屍法庭6日作出判決,由新加坡著名醫生吳有晶帶領的手術小組並無失職之嫌,二人死亡屬意外事故。   據新加坡亞洲新聞電視頻道報導,法庭的判決書說,調查證明手術小組在 術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在手術過程中確實盡了全力搶救拉丹及拉蕾的生命。
  • 3D列印創新中心對外開放 列印假肢只需1000元
      昨天下午,中國3D列印創新中心在青島高新區正式對外開放。該中心集展覽展示、科普、加工服務及研發功能於一體,是國內首個3D列印開放式服務平臺,對3D列印完整生態鏈的打造具有推動作用。  創建服務平臺降低成本  「3D列印誕生30年來遲遲發展不起來,關鍵是3D列印生態鏈沒有建立起來。」
  • 美國一3D列印公司 成功給殘疾狗狗列印義肢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17日消息 據外媒報導,美國一隻名叫德比的狗狗前腿天生畸形,無法奔跑,當地一家3D列印公司的員工知道了他的故事後,說服公司一起為德比列印出了嶄新的義肢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四川一名孕婦生下雙頭女嬰 為我國首例(圖)
    >雙頭嬰兒  四川消息 據華西都市報報導:5月5日晚10時04分,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西寧鄉農婦包橋英,剖腹產下一對連體女嬰  與一般連體嬰兒不同的是,兩個獨立的胎頭共用一個軀體。專家稱,這通常被稱作「雙頭畸胎」,這是兩胎連體的一種極端現象,「雙頭人」中國還沒有先例,在全世界也極為罕見。  產婦包橋英,今年25歲。去年8月初,在廣東打工的包橋英發現自己懷孕。9月下旬,包橋英在廣東一家醫院做了B超,B超顯示胎兒正常。後來,她同丈夫廖國軍回鄉靜養。
  • 一招提高你的3D列印技巧
    G代碼是連接電腦和3d印表機的「橋梁」,利用G代碼,我們可以通過電腦「告訴」3d印表機什麼時候列印,在哪兒列印,如何移動,擠出多少等。  這個命令通常用於將噴嘴迅速地送到列印開始或列印時所需的坐標處。  2、G1(可控移動)  G1命令讓列印頭以指定的速度從當前位置移動到由命令指定的協調位置,其中速度由進給速度參數F指定。列印頭將以協調的方式移動,使得兩個軸同時完成路徑。
  • 7歲女孩用3D列印的假肢為MLB世界大賽開球,這是假肢未來的縮影?
    這是由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研究團隊製作的3d列印假肢。道森出生時患有「波蘭症候群」,讓她的右手失去了三根手指。如果沒有義肢的輔助,她的右手很難正常使用。但是,傳統的義肢又是非常昂貴的,而且很多保險計劃都不會涵蓋這種25,000美元以上的兒童用品。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他們需要頻繁更換這些設備,成本也在不斷增加。
  • 3D列印粘不住熱床的解決辦法,3D列印學習必備
    -常見3D列印質量問題解決指南    3.第一層列印太快:  當你在構建臺頂上擠出第一層塑料的時候,在開始下一層以前,你必須確保這一層良好的附著在表面上了。如果首層列印太快,塑料可能會來不及很好的附著在平臺表面。因此,降低首層的列印速度以獲取充分的附著時間是非常有效的。Cura提供此項設置,點擊「高級」頁面,裡面有一個「底層列印速度」設置,如果你覺得你的印表機首層移動速度太快,那麼嘗試減小這個值。
  • 3D列印已實現假肢「私人定製」
    創新骨科醫生遇上3D列印  近年來,3D列印技術應用風潮在美國興起之後,快速席捲全球。在專業的醫療領域,3D列印技術的新應用也是層出不窮,僅在骨科應用上,用3D列印人體的骨骼模型、人工關節都已有先例。
  • 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監測系統
    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它是由湖南智慧農業聯盟聯合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藍州天生科技共同打造的三維創新型農業產業生產信息系統。通過3d列印的立體智慧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有效的預警農業問題,如病蟲害,營養消耗過快,農藥殘留超標,肥料使用過量等問題,從對接,代理商和經銷商對接,農業專業人員協助監督,品牌推廣,合作機構之間互聯互通,形成農業生產、農產品品牌的建設。
  • 為何會有「坐骨連體」雙胞胎?1個原因或關鍵,孕媽別不當回事
    在11年前,湖北有一對雙胞胎女嬰出生,得知是一對雙胞胎之後,全家人都感到十分的開心。但是在寶寶出生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因為兩個孩子的下半身竟然完全相連。醫生告訴雙胞胎的家長,如果要給寶寶進行分離手術,手術費用至少需要10萬塊,這在09年的時候,對於雙胞胎的父母來講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當時雙胞胎的父親每個月才能掙1000多塊錢,在支付完必要的費用之後,工資已經所剩無幾,更別提需要支付那麼大一筆手術費用。
  • 打個連體櫃放洗手盆和馬桶中間,乾濕分離,還能2邊儲物,賺到了
    所以我現在就超級羨慕我的這位朋友家,他家衛生間裝修,講究收納又講究乾濕分離,直接讓師傅打了個連體櫃放洗手盆和馬桶中間,我之前咋就沒想到這樣裝呢?大部分人應該和我一樣,乾濕分離只考慮到了淋浴房隔斷,收納只想著洗漱臺下的浴室櫃,像這樣:而朋友卻有遠見多了,收納乾濕分離考慮的十分全面,洗手盆和馬桶中間的連體櫃,由牆面壁龕延伸出矮櫃,不光能做洗手盆和馬桶之間的隔斷,還能上下2邊儲物多方位儲物。
  • 復旦兒科精準分離先心病肝臟聯體姐妹
    在產前諮詢中,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外科主任沈淳教授與家屬的溝通時提到,「在做好圍產期處理的同時,胸腹聯體胎兒分娩後適當時候可通過手術分離,成功率90%,無心臟病的胎兒出生後分離成功存活率高,雖然心臟手術存在較高的風險,心臟發育異常胎兒也有存活的可能,可在分離成功後再通過手術矯治心臟疾病。」
  • 3D列印獨特的假肢
    3D列印正在假肢製造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標準修復腿的成本約為3,000美元。儘管國家醫療保健中心可能會支付截肢者的費用,但由於價格昂貴,許多人仍然沒有假肢。設計用於騎自行車,跑步和其他戶外活動的假腿的成本更高。這些可能花費高達15,000美元。與許多成功集成3D列印的行業同樣,目標是降低生產成本。假肢行業也是如此。
  • 3D列印太空公司RocketLab首次實現火箭回收
    11月20日,Rocket Lab在紐西蘭成功發射一枚「電子」(Electron)火箭,順利將30枚衛星送入地外500公裡處的軌道。與此同時,公司首次成功回收一級火箭,從而為「二手」使用奠定了基礎。 Rocket Lab 是一家私人太空探索公司,成立於2006年,主張採用3D列印製造火箭。
  • 蘇州警犬馴導員與"戰友"相伴27年 屢立奇功
    蘇州警犬馴導員與"戰友"相伴27年 屢立奇功 來源:姑蘇晚報    2015年05月21日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