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何 可
一項消費者性命攸關的標準,卻因為行業糾葛,拖了15年。
自2002年,國家標準委將《啤酒瓶》標準納入修訂計劃之後,「酒」與「瓶」行業就陷入了無休止的爭論之中。
爭論的一方是啤酒行業,希望啤酒瓶堅固耐用、循壞使用,以達到保障安全,降低成本的目的。爭論的另一方是日用玻璃行業,希望推廣輕量、一次性啤酒瓶,減少回收過程中的強度削弱,同時穩住酒瓶訂單。
標準修訂的兩個牽頭行業,站在各自的立場,寸步不讓,讓標準擱置多時。此間,啤酒瓶「超期服役」和由此導致的「爆瓶傷人」話題,頻頻被媒體曝光,讓現行的《啤酒瓶》國家標準備受爭議,卻又始終拿不出新標準「取而代之」。
5月17日,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與全國日用玻璃搪瓷標準化中心副主任張尼尼同時向中國質量報記者證實:《啤酒瓶》國家標準,終於在兩個行業內達成共識,目前,已上報國家標準委,等待審批發布。
「超期服役」的啤酒瓶與啤酒瓶國標
酷暑將至,啤酒熱銷。跟這天氣一樣,每年必「熱」一次的,還有啤酒瓶「超期服役」的話題。無數記者通過自己的親身走訪,挖出一個接一個的「高齡」啤酒瓶。
與此同時,啤酒瓶「爆瓶傷人」事件也此起彼伏,河南、貴州、重慶、江西等地都出現過啤酒瓶炸傷消費者事故。還有極端案例中,出現消費者因啤酒瓶爆炸劃破頸部而殞命的悲劇。
中國的啤酒瓶為什麼這麼容易「爆」?1996年版《啤酒瓶》國家標準GB4544裡的規定,成了解釋「爆瓶」的「金科玉律」。即啤酒瓶採用專用標記「B」,同時,建議回收使用年限為兩年。
那麼,「超期服役」是不是「爆瓶」罪魁禍首呢?玻璃行業人士曾公開表示,可回收瓶在運輸、使用過程中會發生損傷,損劃傷後其抗衝擊、耐內壓力性能會大幅下降,而這兩項指標不合格,均可導致啤酒瓶爆炸。
但是,這一說法卻不被啤酒行業所認同。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啤酒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標準規定的是「建議」,並非強制,所以「超期服役」無從談起。
何勇也認為,簡單將可回收的啤酒瓶使用年限定為兩年並不科學。「因為啤酒瓶實際使用時間參差不齊,有的還未使用就已到兩年期限,有的在本地銷售、周轉快,兩年內可實現多次回收利用,顯然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只要檢驗合格,啤酒瓶就應該可以繼續使用。
無論是現在流行的「按時」還是「按次」更換啤酒瓶,在啤酒行業都不被接受。據記者了解,近兩年來,國內啤酒廠對啤酒瓶的質量管理工作普遍加強,不少工廠將進廠新瓶檢測和在線使用回收瓶抽檢工作列入常規檢驗制度。所以按「檢測數據」,更被企業所提倡。
其實,在1996版《啤酒瓶》國家標準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爆瓶」問題,但是如今引起的爭議更大。據了解,國家標準委員自2002年,就下達了修訂計劃。
(下轉2版)
啤酒瓶標準「碰」了15年 終於「乾杯」
(上接1版)
「酒」與「瓶」行業的角力
「一項標準使用20年,國家標準委下達修訂計劃後,又過了15年,就連當年下達修訂計劃的負責人都退休了。」何勇感嘆說,標準已經落後了,必須要修訂。
據一位參與過標準修訂討論會的業內專家介紹,兩個行業之間有過多次爭論,雖然多次在國標委的協調下達成一致,但又因為各種原因,將之前達成的意見推翻。
全國日用玻璃搪瓷標準化中心一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對記者說,該標準的修訂歷時多年,「目前,兩個行業已經相互妥協了」。
儘管如今已經達成一致,但是兩個行業之間的爭議仍在繼續。
「爭論的焦點之一是啤酒瓶的重容比。所謂重容比,指的是啤酒瓶的重量與滿口容量之比,重容比越大,瓶子越結實,可回收次數也越多。」何勇表示,啤酒行業一直堅持提高重容比,以提高啤酒瓶的耐用性。
「啤酒瓶輕量化是玻璃行業的一個發展方向,啤酒行業提出來把啤酒瓶做厚、做結實和玻璃行業的發展方向是相悖的。」據上述專家介紹,雙方不斷角力的結果,是可寫入新國標的重容比指標一路下調,由最初的0.85,下降到0.8,再降至0.725。
啤酒行業希望新標準能夠參照歐洲和日本等地的標準,支持可回收瓶的使用,這些國家的回收瓶重容比均在0.9以上。但是,玻璃行業卻一直堅持參照美國的標準,支持一次性、輕量化的新瓶生產。
「國外的啤酒是個人享受型消費,而我國的啤酒消費大多發生在社交場合,觥籌交錯、推杯換盞,輕量化的啤酒瓶即便一次性使用,也不能保障安全。」何勇說。
記者了解到,直到2010年底由全國日用玻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的再次函審稿中,已直接指出「對啤酒瓶的重容比在標準中不作規定」。同時,支持將1996版國標中「建議回收使用年限」,修改為「強制使用年限」的呼聲,也頻繁從不同渠道發出。
「舊瓶」可裝「新酒」
轉折發生在2015年前後。兩個行業的僵持不下,加上啤酒瓶的「爆瓶」新聞,讓易拉罐和其他材質的啤酒瓶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
兩個行業意識到,如果新國標不能儘快出臺,等待他們的只有「雙輸」,沒有「雙贏」。
張尼尼告訴記者,修訂後的國家標準已通過技術審核,並上報國家標準委,等待審批發布。
據了解,在國家標準的送審稿中,一次性瓶、可回收瓶都被保留下來。同時,對於使用中的舊瓶,要求滿足各項合格指標,不做具體年限規定。
何勇告訴記者,在多次行業會議上,他都呼籲,啤酒廠必須建立完善的啤酒瓶檢驗制度,除對進廠新瓶分批檢驗外,還應在生產線上抽檢使用的回收瓶,充分了解使用的啤酒瓶質量狀況。「加強啤酒瓶使用管理是啤酒行業的應有職責,啤酒瓶檢驗工作不能依賴於玻璃行業。」
目前,本報記者已向國家標準委發函詢問標準進展情況,本報將持續跟進報導。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