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時,時間會變慢?

2021-01-09 天文在線

讓我們先退一步,回顧一個事實:根據狹義相對論的假設,一個物體接近光速(或者任何速度)的時候,時間都不會變慢。

一種專門設計用來量化時間的儀器在運動或相對於觀測者運動時(速度接近光速),時鐘會走得更慢(稍後會詳細介紹)。愛因斯坦所描述的鐘的類型是一個特定的性質和設計的一個「光子鍾」。

在光子鍾內,光在鏡子之間反射。如果你相對於光子鍾同時運動(或者停止),光會相對於你和鏡子上下移動。不論你相對於其他物體的速度如何,光子鍾走的速度不變,因為你相對於光子鍾靜止。

一個人拿著光子鍾,相對於你靜止,可用於和你的光子鍾走的速度作比較。這些時鐘可以被同步,並保持愛因斯坦同步過程。

相對於鍾運動的觀察者,光在鏡子間的運動途徑是不一樣的。

不僅僅是相對軌道的不同,由於鏡子處於相對運動狀態,光子經歷的路程更長。由於光速不變,更長的路程意味著更長的反射時間,也就是說鐘錶擺動的間隔更長了。因此,光子鐘相對觀察者運動的時候,鐘的累計時間會變慢,我們稱之為:時間膨脹。

從相對運動的觀察者的角度來看,鐘擺動的頻率更低,由於[第二個假設]約束,光速不會因光源的運動而改變。於是,與有時鐘的觀察者相比,這就減慢了光到達運動的鏡子的速度。

移動的光子鍾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通過考慮第二個假設的反面,即伽利略相對論,第二個假設的採用使得光子鍾走得更慢。在這種情況下,光的相對速度會由於光源的運動而改變。最終的結果是,光源給光的附加速度將完全補償由於鏡面運動造成的損失。因此,所有的光子鍾都以與伽利略相對論相同的速度運行,不管是運動還是靜止。

這是因為在狹義相對論的參照系中,光的傳播速度是恆定的,且不會因光源運動而增加。但是鏡子可以移動,由此造成了時間膨脹現象。如果沒有由於光源運動而增加的速度,光就會延遲到達。

與時鐘運動方向平行的時鐘也會發生時間膨脹:

根據第二個假設,相同速度運動的觀察者測量他們以正確的速度(A)運動的時鐘。以相對速度(B)運動的觀察者,當時鐘垂直於運動方向時,光線必須到達才能發生反射,從而導致反射延遲。一旦被反射,就會有更少的延遲,因為時鐘的背面(mirror 2)朝著光的方向移動。

雖然這一點在討論麥可遜-莫雷實驗(接下來會提到)中會變得很明顯,平行的時鐘比垂直的時鐘走得更慢。但只有在不考慮平行時鐘運動方向的長度收縮時,這才成立。

長度收縮意味著光到達鏡面和返回光源的距離在兩個方向上都減小了。這種由平行時鐘的長度收縮引起的偏移意味著兩個運動中的垂直光時鐘以相同的延遲率運行,而不考慮方向,這與相對論原理相符。

相反,如果我們應用伽利略相對論的概念,光獲得光源的速度,然後補償鏡子的運動,最終結果是,一個與它的運動方向平行的光子鍾將以與靜止的時鐘或與它的運動方向垂直的時鐘相同的速度運行。同樣地,與愛因斯坦的光子鐘不同,不同方向的時鐘將以與伽利略相對論相同的速度運行。

麥可遜-莫雷實驗(MME)

MME是一個偉大的實驗,展示了運動的光子鐘的時間膨脹現象。MME裝置由兩個相互垂直的光子鍾組成,一個時鐘指向運動方向90度,另一個時鐘指向平行於運動方向。這些都包含在一個實驗裝置中。

麥可遜幹涉儀

如上所述,如果我們假設愛因斯坦或伽利略相對論,一個相同速度運動的觀察者將不測量任何時間膨脹,同時信號返回到探測器。當光子鍾在運動時,你可以看到平行時鐘與垂直時鐘的延遲,且不受手臂長度收縮的影響。

如果考慮到長度收縮,兩個時鐘發出的光會同時回到探測器。由於不需要由於長度收縮而產生的附加效應,伽利略相對論的假設認為信號同時返回到探測器。

我們知道,無論運動還是靜止,兩個時鐘發出的光都會同時到達探測器,因為無論時鐘的方向如何,我們總是能看到相同的幹涉圖。為了證明這一點,裝置慢慢地轉向,它也隨著地球的旋轉和軌道而轉向。

但是我們有兩個理論可以解釋同時到達的光。一方面,我們有愛因斯坦的理論,它要求長度收縮,光相對於觀察者運動的速度比相對靜止的要慢。另一方面,我們有伽利略相對論:光獲得了光源的速度,它補償了鏡子的運動,導致兩個垂直的時鐘反射的速度相同,不管相對靜止或運動。

長度收縮並不需要伽利略的相對論來解釋MME,並考慮奧卡姆剃刀原理——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是最好的,它值得適當的考慮。同樣的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是非常精確的,也證實了與之完全相反的理論是非常精確的。我知道我對更好的理論的選擇是什麼,但我將留給讀者自己做決定。

結論

當光子鐘相對於靜止時鐘相對運動時,它會慢下來,這是採用狹義相對論第二假設的直接結果。無論光子鐘的相對速度是接近於零還是接近光速,光子鐘的速度都會變慢,因為鏡子的運動不會因光源的運動而平衡。雖然鏡子無法逃避與光的相遇,但它可以延遲光的到來。

文中的光子鐘的描述非常嚴格,僅用於描述上述特定的光子鍾。因為這些光子鍾依賴於光,也就是第二個假設所描述的光,所以它們在運動時滴答得更慢。如果第二個假設是真的,那麼這就是一個直接的合理的結論。

但並不是所有的鐘都是光子鍾,並不依賴於光作為計時的機制。且從移動的光子鍾應用到所有的時鐘上所測量的時間膨脹的籠統概括缺乏一個清晰的邏輯步驟。而且,測量時間的時鐘並不是時間本身。就像愛因斯坦不相信時間就是鐘錶的讀數,但根據他的第二個假設,運行中的光子鍾反射得更慢。

作者:

FY: Lee King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以接近光速相向或背向而行的兩物體為什麼相對速度不是兩倍光速?
    其實,經典物理學和相對論之間有一個很本質的區別,那就是對於時間和空間、物質和能量的看法不同。因此,有人也把牛頓的那一套叫做牛頓機械世界觀,而相對論也被叫做愛因斯坦的世界觀。這兩個世界觀中,牛頓的機械世界觀是很符合我們的直覺的,所以,我們也會毫無察覺地就開始使用。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我們要搞清楚一點,那就是我們是生活在宏觀低速的世界裡。
  • 「時鐘變慢效應」讓時間變成了相對的,絕對時間也不存在了
    當地球向著太陽運動時,太陽光速應該快呀,因為還要加上地球運動的速度嗎?當地球背著太陽運動時,太陽光速應該慢啊,因為還要減去地球運動的速度嗎?所以這兩個人的結論才驚人,這兩一個是物理學家「麥可遜」,另一個是化學家「莫雷」,這個實驗被稱為著名的「麥可遜·莫雷實驗」,麥可遜還因此成為美國第1個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
  • 時鐘雖然不會變慢,但時間真的會變慢,鍾慢效應與狹義相對論
    時間不僅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時間還會因運動而變慢。這裡所說的時間變慢可能與你對時間的理解並不相同。很多人認為時鐘則代表時間,時間變慢就是說時鐘會變慢,其實二者並不相同。物理學上所講的時間,指的是時間的流逝速度,而時鐘只不過是記錄在一定的時間流逝速度之下總共累積了多少時間。當然,如果時間的流逝速度變慢,那麼最終在時鐘上所累積的時間量必然會相應減少。
  • 尺縮鍾慢效應已證明無比正確為什麼還有人說相對論不堪一擊?
    只要稍微懂得一點狹義相對論中的時間膨脹理論,也就是運動中的鐘慢尺縮效應,就會覺得這個題只是一個無知的笑話,就像看到一個傻子大笑著說別人傻一樣的好笑,難道這個傻子不是「妄想症」嗎?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關於鍾慢尺縮效應認為,當一個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物體周圍的時間就會迅速變慢,空間會迅速縮小。但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停止,空間會縮小為零。
  • 兩艘0.6倍光速的飛船,相對飛行,它們相對速度能否超越光速?
    有質量的物體隨著運動速度的增加,慣性質量會隨之提升,而慣性質量就等效於引力質量,質量增大了,繼續加速所需要的能量也就隨之增大,而隨著速度接近於光速,物體的質量會趨近於無窮大,而繼續加速所需要的能量也就趨近於無窮大。在宇宙間無法獲得無窮大的能量,所以自然也就不可能把一個具有靜止質量的物體加速到光速。
  • 三體最後程心乘光速飛船逃離地球去287光年外的星球時只用了52個...
    相對論描述了一種時間膨脹效應,那就是如果一個物體的速度能夠足夠快的話,那麼對於它來說,它的時間會明顯相對變慢。舉個例子,一個太空人在一艘以光速99%飛行的飛船裡飛行了一年的時間(太空人手錶的時間),那麼對於地球上的人來說,實際上時間已經過去了7年之久,如果速度進一步接近光速的話,那麼這個差距就會越來越明顯。 這就是相對論的魅力所在,你或許很難想像為什麼高速飛行的太空人的時間會變慢,這樣一來太空人豈不是間接去到了未來?
  • 愛因斯坦說光速最快,若有人在光速飛船中跑步,他是否超越了光速
    筆者-小文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為每秒30萬千米,而光速也是被認為是最為渴望達到的速度,因為一旦達到光速,人類不僅可以縮短飛行所用的時間,而且還有機會星際旅行。而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一個物體一旦達到光速,它的時間就會變慢,就外界看來,這樣物體的時間就如同靜止了一般,這就意味著人類有可能實現穿越,回到過去或者未來。雖然,人類距離光速飛行還有很長遠的一段路要走,但科學家發現,除了光速本身以外,還有一種名為時空曲率引擎的物質將在未來取代光速。
  • 牛頓的棺材板真壓不住了,光速到底有多慢?
    依然清楚地記得高中課本上的「尺縮鍾慢」,一旦達到光速,那就意味著擁有了穿越時空的能力。 但是有質量的物體達到光速在目前的科學界是不可能的,因為隨著接近光速,物體的質量也會變得無窮大。
  • 時鐘雖然不會變慢,但時間卻真的會變慢?鍾慢效應是咋回事
    既然是鬧鐘響了之後就希望時間能夠停止,最起碼能夠慢一些,這樣就能夠多睡會兒覺。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當你渴望睡眠的時候,時間永遠是過的最快的,但是你是否相信時鐘本身的指針走向速度即便不會減緩,但其實時間卻會變慢呢?可能看到這裡你會覺得有些雲裡霧裡,畢竟一天24個小時,這個認知已經深刻的印在你的腦海當中,時鐘走的慢不慢,跟我們的時間有什麼關係嗎?
  • 運動的時鐘變慢?——帶你走進相對論
    運動的時鐘會變慢?運動的尺子會縮短?我完全不能想像,這是顛覆人們正常的認知啊!   由於看了許多關於這方面的科普書籍,也看了一些大學物理的MOOC視頻,對狹義相對論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弄清楚了一些以前糊塗的事情,在這裡為大家科普一下,希望能夠增加一下對相對論的認識。
  • 如果我們能以光速飛行,是否意味著時間就停止了?
    引言: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許多的科幻作品也同樣提到過,就是我們如果可以跑得比光速還快,那麼我們不僅可以暫停時間,甚至可以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那麼這種現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愛因斯坦告訴你答案。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速度一直是一個衡量科技發展的指標。
  • 當兩個物體以二分之一光速相向而行,相對速度為光速嗎?
    說到速度就需要提到參考系,沒有絕對的速度,但是可以通過w=u+v這樣的相對速度公式去計算,這樣的公式即使到現在也依然適用,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低速世界,這樣誤差才可以忽略不計,但進入到高速世界這樣的公式就不適應了。我們需要用洛倫茲變換對速度合成公式進行修正如下。
  • 假如飛船速度是百分之99.99光速,去100光年外的星球,幾年能到?
    你這幾天乘以光速你看看你走了多遠?別說你走到光速前面去了?物理是最講道理的,說出你的道理吧,還有就是100光年就是光要走100年的時間到達,怎麼換成光速的飛船就比光速快了?在相對論誤導下,現在很多人都相信光速可以讓時間靜止。但不知道愛因斯坦為什麼會說光速移動時間會靜止。
  • 在光速飛船中還能夠與地面觀測者通無線電話嗎?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可以體驗聲波的都卜勒效應:當一列火車或汽車鳴笛向你開過來時,你聽到的聲音會變高;而離你而去時,聽到的聲音就變低。這是因為聲波在運動中頻率會發生變化,即波在波源向觀察者移動接近時,接受頻率會變高;而波源遠離時,接受頻率會變低。觀察者也就是接聽者移動也是一樣的結論。
  • 宇宙最快星系,遠離速度達2.3倍光速,為什麼它沒有違背相對論?
    根據相對論,物體的速度並不是無限提升,而是有一個限制,那就是光速。不管物體的速度有多快,它最多只能無限接近光速,在很多人看來,超光速現象是不存在的,那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事實上,在浩瀚的宇宙中就存在超光速現象,比如宇宙的膨脹,要知道宇宙大爆炸到現在是138億年,而目前人類可觀測宇宙範圍達930億光年。
  • 網友問:若兩個相反方向光速飛行的物體,相對速度是否超過光速?
    當然不是,如果那麼容易就實現了超光速,那麼光速不變原理還有和意義?相對於地面參考系,兩個光速飛行的物體相反飛行,它們之間的速度還是光速,這是洛倫茲變換的直接推論。在1887年,物理學家麥可遜和莫雷兩個人,做了一個震驚物理學的實驗,稱為麥可遜-莫雷實驗:根據經典力學對光的解釋,光相對於一種名叫「以太」的東西恆速運動,以太參考系就是絕對參考系;地球本身存在自轉,還繞著太陽公轉,然後太陽又繞著銀河系旋轉。
  • 如果一腳把足球踢到接近光速會發生什麼?
    如果一腳把足球踢到接近光速會發生什麼?這將是一個10億千米每小時的足球如果沒有什麼擋住他它,這個足球10分鐘就能飛到太陽而不幸的是,它面對的是大氣層,在這樣的速度下已經沒有什麼空氣動力學而言了足球前面的空氣分子和足球以接近光的速度發生碰撞足球不堪一擊,立即四分五裂,這些碎片依然以非常高的速度和空氣分子相撞產生的衝擊力足以讓空氣中的氮,氧原子和足球碎片上的碳
  • 時間與運動的關係
    但這些終究是我們的感覺,事實上,時間的流逝是基於運動的。物體相對你運動得越快,你會看到它的時鐘走得越慢。以光速運動的粒子沒有時間流動,它的時鐘是靜止的。那麼為什麼時間取決於運動呢?設想一個時鐘是由兩面鏡子及一個在之間運動的光子組成,光子一個來回代表時鐘走一次,時鐘走的快慢取決於光速及兩面鏡子之間的距離。在時鐘相對我移動之前,時鐘速率一定,時間流動平緩。
  • 為什麼引力速度必須等於光速?
    在牛頓力學中,空間和時間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兩個只是為萬物的運動提供了一個平臺,並不會參與和影響萬物的運動。相反萬物的在空間和時間中的運動也會反過來作用到空間和時間上。就像是一個唱戲的舞臺一樣,演員在上面的表演不會影響到舞臺,舞臺只是給演員的表演提供了一個場所;就算是沒有演員表演,這個舞臺也是可以孤立存在的。
  • 在鐘錶上,時間的流逝速度是恆定的,而在大腦中,它卻時快時慢
    時間,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話題,之所以圍繞時間會產生諸多爭議,源於人們將不同的時間概念混為一談,於是就會產生「時間真實存在」與「時間只是幻覺」的爭論。而事實上,關於時間存在著三種不同的概念。其一,就是客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