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文普
醫養結合類型中醫診所是中醫藥人才工作實踐的場所,是運用中醫藥(包括民族醫藥)的理法方藥和技術手段,為人民群眾提供連續的身心保養、預防疾病、改善體質、診療疾病、強身健體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滿足人民群眾養生保健和基本醫療等健康需求,提高生命生活質量。目前從數量上看,我國是中醫診所的數量上的大國,但是在醫養學科建設、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上參差不起,我國醫養結合的人才在培養方式、就業方式,中醫診所的引導方向和考核方式存在下列問題:
普遍存在的四個問題:
存在問題1:醫生出診金定價過低、讓醫生主要思考如何生存,而不是如何解決健康問題
社會辦醫在發展過程眾面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不能走封閉僵化的中醫老路,也不能走藥品回扣的商業邪路。在深化醫改、藥品零差價之前,正規醫院的醫生的出診金普遍偏低,一些藥品廠商的向醫生回扣返傭,讓很多醫生被動地成為醫藥廠商的銷售員。 藥品的零差價之後出現了醫生沒有動力為患者正常開藥治病,這些最基本的民生服務具備較大提升空間。
存在問題2:在中醫診所內的醫生角色定位不清晰,讓醫務人員做老闆而不是做學科建設
讓那些在職和在崗的中級以上支撐的人員註冊在本真、體系內醫生護理人員,出來開診所創業,而引導解決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等問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這無異於把他們直接推向市場,若初期診所內沒有醫保做支撐兜底,則必須要依靠解決人民群眾的疾病問題而獲得經濟利益,這個有悖於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屬性,因此不能依靠基本醫療服務的市場化。
存在問題3:全科醫生人員數量嚴重不足,醫養結合人才培養周期過長,實施路徑不夠清晰
人才匱乏是制約門診落地發展的核心 ,沒有全科醫生資質,在社區門診的西醫的醫生無法開展中醫臨床業務,中醫的醫生無法開展西醫臨床業務; 為了獲得全科醫生的資質,是針對有醫療資質的人員開展培訓,而以過去的培養體系,培養出一個中級職稱醫師從大學本科畢業至少需要5-6年的時間。全科醫生培訓不是簡單地讓西醫學習中醫技術或者讓西醫學習中醫技術,而是要重定義全科醫生的工作範圍,讓全科醫生站在預防為主、醫養結合、管理健康的高度去做全人健康,從訓練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上為全面小康報價護航。
存在問題4:醫養結合的中醫診所不僅僅是老中醫人才的奇缺,醫養結合管理人才更加奇缺沒有經營意識,沒有主動營銷、沒有探索盈利模式、沒有戰略規劃、沒有品牌傳播與推廣規劃及其實施是目前的普遍想像,必須予以重視。中醫診所的負責人必須是專業、敬業和樂業的人;必須是對中醫有情懷的人,不能僅僅把醫養看成是職業,而是在做一項中醫藥事業。
針對問題的四點建議:
針對問題1的建議: 基於新發展理念建立我國居民醫養結合、管理健康的服務定價機制
我們要按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來指導醫養結合類型的中醫診所的實踐,要按著醫療機構、社區服務、居家養護、旅遊康養等不同服務性質來設定不同的健康管理程序,定義標準化的醫養結合、管理健康、醫療服務的服務目錄,健管人員可以根據服務對象的需求定義相關的健康解決方案、質量標準、收費標準,讓家庭醫生能夠合法地向服務對象收取健康管理的費用,政府要建立健康保險支撐體系,就像醫療保險一樣公開透明。具體而言,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要下大力氣匯集高級中醫人才建立專家雲智庫,布局產業網際網路、行業大數據、專業人工智慧,然後把每一個中醫診所都作為醫養結合服務的終端場所。
針對問題 2 :組建專科聯盟,或者醫聯體、醫共體,讓人民健康系統工程落地到中醫診所
組建專科聯合醫師聯盟的策略是正確的,走1家診所7師共管的模式,讓大專家們在醫聯體的總部執業,健康管理師調度和安排最終患者於專家資源的對接;專家把自己的經驗轉變為醫學人工智慧,大量的專長醫師在一線工作,後端有師傅的遠程連線指導;要按著醫養結合、管理健康的思維邏輯進行門診內人力資本的調度,聯合大量的診所加入到醫共同體、醫聯體,還需要有醫聯法、醫聯網的大力支持。 這樣就按著系統工程的方法組織工作,如在診所內建立起一個分工和協作的機制,如下表:
A-健康管理師 (管理健康)
B-健康評估員 (功能醫學)
C-醫養護理師 (醫養結合)
D-智慧中醫師 (專長中醫)
E-門診管理員 (經營管理)
F-數據專管員 (數據專員)
針對問題 3 :建立學術自信,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健康醫學,並用中國特色健康醫學指導實踐
優化全科醫生的學科體系、方式和方法需要創新,要下大力氣構建中國特色健康醫學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並利用這個體系培養大量的、勝任於健康中國2030 國家戰略的拔尖創新型的人才。 這樣就可以把大健康領域的人力資源變成了人力資本。 首先就要堅持預防為主,以人民群眾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為核心,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把提高全民健康素養作為第一目標。 第二是要對全科醫生的培養教材、教師隊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進行必要的更新,要構建立一體化的全科人才培訓和培養的體系。
針對問題四:堅持四個自信培養人力資本、創建管理系統、認真執行健康中國2030國策
我們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全新全意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的指導思想,在推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要和健康促進工作緊密結合。在黨建引領、智能互聯、深度學習、智慧醫療、管理健康、國藥創富、人力資本等多方面形成優勢,落實健康中國的各項任務和舉措,發展中國特色健康醫學,康健民眾、振興中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保駕護航!
本文觀點供交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