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養結合類型中醫診所發展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

2021-01-10 上海市總工會

文/陳文普

  醫養結合類型中醫診所是中醫藥人才工作實踐的場所,是運用中醫藥(包括民族醫藥)的理法方藥和技術手段,為人民群眾提供連續的身心保養、預防疾病、改善體質、診療疾病、強身健體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滿足人民群眾養生保健和基本醫療等健康需求,提高生命生活質量。目前從數量上看,我國是中醫診所的數量上的大國,但是在醫養學科建設、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上參差不起,我國醫養結合的人才在培養方式、就業方式,中醫診所的引導方向和考核方式存在下列問題:

  普遍存在的四個問題:

  存在問題1:醫生出診金定價過低、讓醫生主要思考如何生存,而不是如何解決健康問題

  社會辦醫在發展過程眾面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不能走封閉僵化的中醫老路,也不能走藥品回扣的商業邪路。在深化醫改、藥品零差價之前,正規醫院的醫生的出診金普遍偏低,一些藥品廠商的向醫生回扣返傭,讓很多醫生被動地成為醫藥廠商的銷售員。 藥品的零差價之後出現了醫生沒有動力為患者正常開藥治病,這些最基本的民生服務具備較大提升空間。

  存在問題2:在中醫診所內的醫生角色定位不清晰,讓醫務人員做老闆而不是做學科建設

  讓那些在職和在崗的中級以上支撐的人員註冊在本真、體系內醫生護理人員,出來開診所創業,而引導解決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等問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這無異於把他們直接推向市場,若初期診所內沒有醫保做支撐兜底,則必須要依靠解決人民群眾的疾病問題而獲得經濟利益,這個有悖於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屬性,因此不能依靠基本醫療服務的市場化。

  存在問題3:全科醫生人員數量嚴重不足,醫養結合人才培養周期過長,實施路徑不夠清晰

  人才匱乏是制約門診落地發展的核心 ,沒有全科醫生資質,在社區門診的西醫的醫生無法開展中醫臨床業務,中醫的醫生無法開展西醫臨床業務; 為了獲得全科醫生的資質,是針對有醫療資質的人員開展培訓,而以過去的培養體系,培養出一個中級職稱醫師從大學本科畢業至少需要5-6年的時間。全科醫生培訓不是簡單地讓西醫學習中醫技術或者讓西醫學習中醫技術,而是要重定義全科醫生的工作範圍,讓全科醫生站在預防為主、醫養結合、管理健康的高度去做全人健康,從訓練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上為全面小康報價護航。

  存在問題4:醫養結合的中醫診所不僅僅是老中醫人才的奇缺,醫養結合管理人才更加奇缺沒有經營意識,沒有主動營銷、沒有探索盈利模式、沒有戰略規劃、沒有品牌傳播與推廣規劃及其實施是目前的普遍想像,必須予以重視。中醫診所的負責人必須是專業、敬業和樂業的人;必須是對中醫有情懷的人,不能僅僅把醫養看成是職業,而是在做一項中醫藥事業。

  針對問題的四點建議:

  針對問題1的建議: 基於新發展理念建立我國居民醫養結合、管理健康的服務定價機制

  我們要按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來指導醫養結合類型的中醫診所的實踐,要按著醫療機構、社區服務、居家養護、旅遊康養等不同服務性質來設定不同的健康管理程序,定義標準化的醫養結合、管理健康、醫療服務的服務目錄,健管人員可以根據服務對象的需求定義相關的健康解決方案、質量標準、收費標準,讓家庭醫生能夠合法地向服務對象收取健康管理的費用,政府要建立健康保險支撐體系,就像醫療保險一樣公開透明。具體而言,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要下大力氣匯集高級中醫人才建立專家雲智庫,布局產業網際網路、行業大數據、專業人工智慧,然後把每一個中醫診所都作為醫養結合服務的終端場所。

  針對問題 2 :組建專科聯盟,或者醫聯體、醫共體,讓人民健康系統工程落地到中醫診所

  組建專科聯合醫師聯盟的策略是正確的,走1家診所7師共管的模式,讓大專家們在醫聯體的總部執業,健康管理師調度和安排最終患者於專家資源的對接;專家把自己的經驗轉變為醫學人工智慧,大量的專長醫師在一線工作,後端有師傅的遠程連線指導;要按著醫養結合、管理健康的思維邏輯進行門診內人力資本的調度,聯合大量的診所加入到醫共同體、醫聯體,還需要有醫聯法、醫聯網的大力支持。 這樣就按著系統工程的方法組織工作,如在診所內建立起一個分工和協作的機制,如下表:

  A-健康管理師 (管理健康)

  B-健康評估員 (功能醫學)

  C-醫養護理師 (醫養結合)

  D-智慧中醫師 (專長中醫)

  E-門診管理員 (經營管理)

  F-數據專管員 (數據專員)

  針對問題 3 :建立學術自信,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健康醫學,並用中國特色健康醫學指導實踐

  優化全科醫生的學科體系、方式和方法需要創新,要下大力氣構建中國特色健康醫學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並利用這個體系培養大量的、勝任於健康中國2030 國家戰略的拔尖創新型的人才。 這樣就可以把大健康領域的人力資源變成了人力資本。 首先就要堅持預防為主,以人民群眾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為核心,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把提高全民健康素養作為第一目標。 第二是要對全科醫生的培養教材、教師隊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進行必要的更新,要構建立一體化的全科人才培訓和培養的體系。

  針對問題四:堅持四個自信培養人力資本、創建管理系統、認真執行健康中國2030國策

  我們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全新全意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的指導思想,在推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要和健康促進工作緊密結合。在黨建引領、智能互聯、深度學習、智慧醫療、管理健康、國藥創富、人力資本等多方面形成優勢,落實健康中國的各項任務和舉措,發展中國特色健康醫學,康健民眾、振興中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保駕護航!

本文觀點供交流參考

相關焦點

  • 傳承中醫文化服務市民 海口這家中醫診所和傳承工作室同時開設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16日訊(記者 王燕珍)為弘揚中醫針灸,宣傳中醫文化,8月16日,海口瓊山王清山中醫診所正式揭牌,中醫傳承人王清山現場坐診。同時,還成立了青山中醫傳承工作室,將打造中醫文化交流平臺。
  • 河北為中醫診所打開綠色通道
    窗明几淨,藥香縷縷,懿德傳統中醫診所開辦已半年有餘,中醫師李美麗仍舊覺得自己像是在夢境中。「感謝這個政策,讓我也能擁有自己的診所。」李美麗說。她所稱「政策」就是河北省去年5月印發的《關於全面放開只提供傳統中醫藥服務的中醫門診部和中醫診所審批的通知》。《通知》在全國率先簡化行政程序,放寬準入條件,為傳統中醫診所、門診部打開一條便捷實在的「綠色通道」。
  • 浙北醫養結合健康中心要建了
    5月20日,浙北醫養結合健康中心規劃批後公布。浙北醫養結合健康中心,坐落於東部新城湖東西區47-1地塊,湖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南側,東柿路北側,佔地面積18.16畝,總投資2.3億元,總建築面積3.46萬㎡。
  • 企鵝醫生守護長者健康,構建醫養結合新模式
    (項目服務詳情)(醫務人員與長者在家中親切交談)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有陣發性眩暈和不明心悸等原因的老年人,24小時動態心電監測能夠及時發現心臟健康隱患,為後續診斷提供依據;而對於入睡困難、容易驚醒的老年人,企鵝醫生醫務人員會上門指導使用呼吸睡眠監測設備,通過夜間連續的呼吸、動脈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的監測,對睡眠狀況全程跟蹤分析並給到改善建議和個性化助眠方案
  • 這四種情況不能備案開中醫診所
    隨著政策的放開,很多人對開辦中醫診所都躍躍欲試,但凡事都有原則,並不是你有醫師資格就可以開辦診所,一定要記住以下這四種情況是不可以備案開診所的:一、中西醫結合專業不能備案開中醫診所按照《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具有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證書》並經註冊後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一定年限者就可以開辦中醫診所,而中西醫結合專業雖然屬於中醫類別
  • 省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全省醫養結合醫療護理人員培訓
    為深入推進我省醫養結合事業,加強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建設,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專業化、高品質的醫養結合服務,近日,省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了全省醫養結合醫療護理人員培訓,全省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護理人員共305人分兩期參加了培訓。
  • 去杏聯診所就診可享受醫保
    商報訊 (記者 汪曉筠) 最近,杏聯診所已經正式成為省市醫療保險定點單位。也就是說,浙江的患者朋友前往就醫可以享受醫保報銷政策。 據了解,杏聯診所是集門診診療、健康管理、入宅養護、居家醫養服務平臺等「醫養教」為一體的醫療機構,以「嚴謹專業、謹守醫德」為服務理念,與國際一線醫療、養護、培訓教育品牌合作,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國際標準醫療服務。 杏聯診所由多年臨床經驗的中國臺灣醫療團隊構建,提供安全、專業、創新、貼心的診療服務。 目前,杏聯診所提供中醫與西醫兩種診療方式。
  • 醫養結合 義烏上溪養老事業規範化、專業化
    1月1日,義烏市博雅康復醫院、國家老年疾病研究中心(宣武醫院)義烏市醫養結合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在義烏上溪鎮養老服務中心舉行,標誌著上溪鎮養老事業正式跨入了專業化、規範化的醫養結合新紀元。義烏市博雅康復醫院、國家老年疾病研究中心(宣武醫院)義烏市醫養結合研究基地的揭牌,將使上溪養老事業的發展「如虎添翼」。
  • 關於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健康南通建設的建議 - 建議提案...
    民盟:貴單位提出的關於「關於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健康南通建設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當前,中醫藥發展站在更高的歷史起點上,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 安達三家公立養老院全面推行醫養結合
    東北網綏化8月9日訊(任傑魏秋紅)為解決醫院裡不能養老,養老院裡不能就醫的難題,安達市整合醫療和養老資源,在三家公立養老院啟動醫養結合模式並全面推開,積極推動醫療事業提檔升級,形成了安達養老新模式。
  • 開中醫診所 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中醫診所基本標準  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  近日,為促進中醫診所建設和發展,組織實施好中醫診所備案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
  • 幹了11年的村醫後離開體制,只用40天開了自己的中醫診所!
    雖然,李醫生開的是審批制的中醫綜合診所,可以開展85%中醫服務,15%西醫服務,但是其開展業務時也會把輸液比例降低到最低,主要以中醫服務為主,優勢病種有消化性內科的消化不良、膽囊炎、膝關節炎等,主要服務是中草藥和針灸佔得多(90%)。 李同強,45歲,正是年富力強、大展身手的臨床骨幹。
  • 中醫診所,不創新就會死!
    有些年輕人,打著中醫的噱頭,手持一個診所的執照,開個中醫奶茶店、咖啡店,賣著中醫奶茶、咖啡,喊出中醫養生的口號,享受著快消品的紅利,而開中醫診所最核心的優秀中醫卻沒有配備到位。這樣的「創新」,不禁令人反思。尤其是現在很多以大健康之名,推出護膚品、食品、飲料的行為,我們不能說這樣不對,但需要有所警惕。
  • 關於徵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優秀研究成果的啟事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加強老齡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重要意義,就人口老齡化形勢、加強和改進老齡工作、促進老齡事業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五、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包含但不限於以下方面研究成果:家庭照料床位建設、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建設與質量評價體系研究、醫養結合服務需求與影響因素研究、醫養結合機構「放管服」改革、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建設、中醫藥在醫養結合方面的應用、智慧健康養老推進路徑研究、疫情常態化下醫養結合服務
  • 湖南省醫養結合專委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失智老年人照護證書師資...
    紅網時刻10月13日訊(通訊員 張瓊木)10月12日上午,由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承辦的湖南省醫養結合專委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失智老年人照護證書師資培訓班在株洲開幕。開幕式由湖南省醫養結合專委會主任委員、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長陳燕主持,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鄧建中致辭。
  • 開辦中醫診所有了新標準 執業醫師從業條件放寬
    今年5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調研組曾來到惠州,對惠州市中醫院等3家醫院和2家中醫診所實地調研,圍繞這些配套制度開展專題調研座談會。在惠州,中醫診所早已遍地開花,與之相對的是,對於中醫診所的開辦和配備尚無相對嚴格的規範。受限於原有《中醫坐堂醫診所管理辦法(試行)》,開辦純中醫診所的門檻較高。新標準頒布後,開辦中醫診所容易了嗎?
  • 鷹手營子礦區發展醫養產業力促轉型升級
    鷹手營子礦區是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和能源基地,2009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資源枯竭轉型城市。在資源枯竭轉型城市政策的支持下,鷹手營子礦區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如何走出一條兼顧產業轉型升級與民生發展的雙贏之路?鷹手營子礦區將發展醫養產業作為接續替代產業,探索醫養結合新模式力促轉型升級。
  • 濟南備案中醫診所443家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 1月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第十三場系列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濟南市有三甲中醫醫院5家,中醫類醫療機構901家,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設置國醫堂(中醫館)。備案中醫診所443家,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
  • 關於設立壽光市素玉口腔有限公司廣場街中醫診所的公示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山東省醫療機構行政許可及備案管理規程》要求,現將擬設立醫療機構公示如下:1、醫療機構名稱:壽光市素玉口腔有限公司廣場街中醫診所2、申請單位(人):壽光市素玉口腔有限公司3、醫療機構類別:中醫(綜合)診所4、選址
  • 泰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淑玲到泰山醫養中心視察指導
    王淑玲一行在醫養中心總體規劃鳥瞰圖前,聽取了發展規劃及運營管理總體情況介紹,詳細了解了開業一年來醫養中心規範管理制度、明確組織架構、優化服務流程、健全養老服務項目、強化醫療保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