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解一點總是好的。
可愛的貓咪,大部分人都是很喜歡的吧,但是對於它們,我們又了解多少呢?
萌萌的腳掌
小貓在一周大時睜開眼睛,這時你看到的是它那明亮的藍色虹膜,不過這個時候,小貓還沒辦法看清東西。
藍色的眼睛
它們要在3到4周的時候,才能開始聚焦光線。同時,大部分小貓的眼睛也也會因色素聚集而由藍色變成金綠色。
長大後眼睛變色啦
鴛鴦眼的貓,一般都是雜交出來的品種,不同的基因導致了兩隻眼睛有不同的顏色。
大部分鴛鴦眼的貓都是白貓哦!
鴛鴦眼
貓咪的世界是黑白色的,它捨棄了顏色感官,去獲取看透黑夜的能力。
(它們眼睛中的反射層能夠反射第二次經過貓眼睛視網膜的入射光)
通過眼睛中的特殊構造,它們把對弱光的視覺提升了40%。
所以對貓咪來講,白天與黑夜都是差不多的。
貓的眼睛是動態視覺,它們對運動的物體會看得更清楚。
但是這個結構也有缺點,貓無法聚焦30釐米以內的物體。
鬍鬚可以幫助它們。在獵物進入爪子範圍後,貓的鬍鬚會集中向前,通過觸碰感受獵物的位置。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好多貓往前撲的時候很容易一頭撞上去啦。
鬍鬚統統向前
接下來講耳朵了。
貓出生時幾乎沒有聽覺,一周大時才會對特定的聲音做出反應,四周大時能判斷聲音傳來的方向。
萌萌的耳朵
貓的耳朵裡有許多皺褶,豎起的耳朵能起到擴音器的作用。
它們的耳朵還能單獨運動,仔細觀察還能發現,這耳朵能旋轉180度。
在聽覺範圍上,貓咪的低頻與我們相似,高頻比人類高出兩個八度,也就是能聽到超聲波。這是人類聽不到的聲音。
所以,有時候在恐怖片裡,貓咪忽然警覺起來,這估計是聽到老鼠在叫啦!
貓的嗅覺很靈敏,可能是人類的100倍以上。
但是貓不只依靠鼻子辨彆氣味,它們還在嘴巴裡藏了另外一個氣體感受器官。這就使貓產生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行為,如同驚訝一般的張著嘴巴,也有人把這看成貓咪在笑。
假笑
目瞪口呆
這種行為存在於所有的貓科動物身上,主要用於尋找這片空氣中是否有同類的存在。
貓咪在尋找伴侶的時候,它們的氣味能傳遞1600米。
當你看到一窩小貓有好幾種顏色的時候,你就可以考慮一下,可能這窩小貓會有好幾個父親呢。
貓咪不喜歡陌生的環境,當它們被帶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通常會下蹲,弓起背,縮起尾巴,這姿勢主要用於防禦,因為它們總會做最壞的假設,不論主任是否在身邊給它安慰。
膽小的貓咪
而狗狗則恰恰相反,狗狗會把主人當做它的世界中心,對周圍的環境則保持好奇,時刻關注著主任的行為。(某些哈除外)
但是這些行為是跟遺傳有關係的。大部分的貓科動物都是獨行俠,它們得為自己的安全負責。而狗狗的祖先可是狼啊,狼群可是最典型的群居生物了。
當然了,不管是貓還是狗,都是我們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