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在開始閱讀此文章前,我希望同大家一起全身放鬆,調整好自己的呼吸,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見過最早的網絡表情包是哪張圖。可能你們現在腦子裡大概出來了這些GIF,我相信我只放幾張圖你們就能聯想到後續的畫面……
德安傑洛·德內羅 MMA 職業選手,綽號教皇,記得那年看這場比賽時他微笑的一瞬間,小編被迷倒了,沒錯太魔性了。
當然還有這個「吃屎啦你」,旺角卡門裡那個反抗黑幫的小弟在與黑幫大哥飆戲時,用盡全力調動面部每塊肌肉,可惜後面被網友做成表情包系列。
據歌神本人說:很喜歡別人用他的表情包,這樣讓大家開心。
當然還有我們的大姚,這些都是在國內最早被網友開發表情包,類似的還有咆哮帝馬景濤,用鼻孔在演戲的爾康,笑容極其猥瑣的金館長等這些表情包巨頭,這些巨頭帶動我國表情包行業後,出現了不少後起之秀。
例如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尼克楊的黑人問號系列
還有熊貓表情和妹妹頭表情系列,這些系列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百搭。熊貓妹妹頭加上魔性的表情再配上一段文字,簡直讓人不停的收藏啊!
如果說表情包在文化2003年左右興起的話,那麼這些表情包巨頭還有後起之秀的出現,讓表情包的發展迎來我國歷史上最高峰,2010左右我國表情包文化開始出現百家爭鳴的態勢,以三巨頭為首,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一大批表情包,讓人應接不暇。期間還有不少表情包製作公司出現,更是刺激了表情包消費市場,表情包玩偶,表情包包裝,表情包食品等周邊產品促使了我國製造業,媒體業的發展,刺激消費,增加就業率,提高了國民經濟水平。是不是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我這真不是在誇大。
舉個列子:暴走大事件王尼瑪大家都知道吧,暴走漫畫公司早起也是做惡搞表情包等起家,中期用惡搞漫畫再配上一些網絡段子的視頻,後期由王尼瑪為核心的脫口秀節目點評諷刺時下新聞,社會事件的節目而爆紅。暴漫的走紅帶動了2000多個就業,。為中國此類媒體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當然這還只是一個公司,只是去年因為某些原因,暴漫公司的視頻被下架了。
但要追根溯源還得從九十年代的美帝說起,美國的一名教授在網絡上輸入了一串符號 :-) 美國人民一看,哎呀!這不是表達我想說的話嗎,打字多麻煩啊,於是此類文字符號表情在網絡流傳開,以至於現在許多歐美等國家在用簡訊聊天,遊戲聊天時都在使用符號表情。
之後日本人慄田穰崇面向手機市場設計了最初的emoji表情,此後手機端表情包開始發展。
那麼我國表情包鼻祖是誰呢?我放一張圖大家都知道了。
國內表情包鼻祖是騰訊的QQ表情,2000年騰訊加入了QQ表情,那時網絡剛興起,騷年們試圖按耐住自己躁動的內心,在大頭電腦上用顫抖著雙手打出了一行字並配上個微笑的表情:請問你是GG還是MM,從此騰訊火了,網絡流行語火了,非主流火了,騰訊一躍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巨頭,表情包真正的傳播開始是在騰訊發布手機客戶端的時候,而2011年iOS系統才開始植入了emoji表情系列。
早期國內的表情包是這樣的
當時表情包多數來自電視劇,以網絡美女圖片、小孩、動物等為主,趙本山、範偉等春晚明星題材為輔。2005年後隨著寬帶的普及、成本的下降,網際網路在年輕人中更為普及,那時不叫上網,叫網上衝浪! 表情包也在不斷進化發展……
真正讓中國表情包引起全世界注意的還得是16年FB表情包大戰,我們一起回憶一下時間經過:韓女團TWICE成員周子瑜被黃安舉報臺獨,導致掀起抵制周子瑜巨浪。之後,耿直boy林更新在微博上嘲諷周子瑜的道歉,稱其「道歉太突然,沒來得及背稿」又引發了新一輪的口水大戰,網友們紛紛組團來戰,並且都帶圖組團來戰,這場「戰爭」的戰場發生在Facebook(臉書簡稱fb)史稱「FB表情包大戰」。
當時大陸網名組團在周子瑜FB發表情包,臺灣網民眼看大陸網民表情包攻勢太猛,心想這可不行啊,我們祖先講過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於是發了臺灣獨有的土特產表情包試圖阻擋大陸網友,但也未能扭轉戰局,最終臺灣網名以慘敗收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表情包大戰最大功臣當屬黃子韜和林更新兩位,為大陸網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在反臺獨的網絡戰場上為大陸戰士們輸送大批量的後勤補給。。。
此戰之後中國表情包威震四海,不少外國網友十分感興趣,開始關注中國表情包。隨後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中國表情包開始瘋狂的向外輸出。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在微博很火的假笑男孩Gavin Thomas了
然後就是川普上臺搞一波
俄羅斯大帝來一波
斯巴達也可以來一波
這時的網民已經陷入製作表情包的瘋狂之中,放眼國內外,沒有任何名人能倖免。簡直喪心病狂最後連小動物也不放過。
例如豬豬系列
狗狗系列
橘貓系列
真的是又可愛又搞笑!
除了這些有些網友對自己喜愛的愛豆都下手了,比如小李子,一向討厭狗仔隊的小李照片被狗仔拍下來後。
變成發福中年大叔後不僅被外國網友玩壞了,中國網友也對其加工,這不是男槍格雷福斯之泳池派對限定皮膚嗎???
還有人美歌甜的黴黴,我看上篇文章有讀者說:黴黴居然註冊了黴黴商標2333
你們的老公抖森也成了表情包的常客。
最後還有天王MJ也在其中
反正不做表情包系不可能的,中國網友們個個都系人才,講話又好聽,我超喜歡用這些表情包的。
直到現在表情包被媒體不斷放大,容易捧紅一個人,我們大致可以把他分為幾類:
1.以社會新聞人物,視頻為主的網絡人物。比如最近的竊"格瓦拉,烤麵筋哥(可帶勁兒啦)等等
2.時政人物,比如國外領袖什麼的,放圖? 放圖系不可能滴?被制裁了怎麼辦?
3.動漫衍生的二次元表情包,網民自創表情包
4.小動物表情包系列,橘貓,哈士奇等
5。懷舊風格,主要是社會主義風格,古代名人為主的表情包。
但是近兩年由於手機網絡成本大大降低,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大批中老年人開始使用手機,微博,微信等平臺,有數據顯示,青年人為主的網絡大軍比重慢慢下降,中老年群體使用比重開始回緩,中老年群體與青年人群體的差化產生了上世紀很多年代風格的表情包,這些又使得年輕人群體開始關注這些父輩的發圖風格,於是天變了!颳起了一股復古風,什麼復古風?表情包的復古風,就像某某大神說的一樣,時尚是個輪迴。我想表情包也一樣。。。於是這些:來吧朋友幹了這部酒,平安是福,相逢是緣等表情包開始在微信,微博蔓延開來。
表情包很好的與我國國情結合在一起,發展成了我國獨特的表情包文化,持續向世界各地輸出,現在我國甚至有表情包文化協會,表情包製作大賽。。。
最近我們鄰居日本就已經將中國表情包日語化了。。。
看來要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呀!
表情包現在作為我們聊天必不可少的一種表達方式,越來越受大眾喜愛,沒話講時來一波表情包緩解一下尷尬氣氛,有話講時來一波表情包皮一下很開心,不想講話時來一波表情包可以少打幾十字。簡直是出門旅行交友必備之工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