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於人類來說,生命是一個永垂不朽的話題,每天都有新的生命誕生,也有老的生命凋零,這似乎就是天地間的一個生死輪迴。然而,從古代秦始皇的煉丹,到康熙想向天再借五百年,最後到現代人們的健康養生,人類對延長壽命、返老還童的追求卻一直沒有停止過。
曾經的人類試過了無數的方法,依然無法實現實際意義上的永世長存,那麼生命真的就沒有這種可能了嗎?雖然長生不老、返老還童,對人類也許僅僅是夢想而已,但在動物界早已經有生命可以實現永生了,那就是大海裡的——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最開始是在加勒比海被人們發現的,屬於水螅蟲綱,身體的直徑只有4-5毫米,主要以海洋裡更小微生物為食,和大多數水母一樣它們屬於無性繁殖生物,剛出生的水母就只是一個胞囊,然後從一個胞囊成長到水螅型,最後成長到水母型。
燈塔水母的生命周期
通常情況下,一般的水母會在繁殖完下一代後就會死亡,但是神奇的是燈塔水母卻不會自然死亡,在達到性成熟階段之後,它們又會重新退回到年輕階段,並開始另一次生命過程,這種循環過程是周而復始、可以永遠重複下去的,就像擁有一種「返老還童」的本領。
燈塔水母的轉換
燈塔水母究竟是如何完成「返老還童」這一神奇過程的,其中的謎團目前還無法完全知曉,還有待於海洋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們進行深入研究。但是史密森尼——熱帶海洋研究所的米格列塔博士認為,「燈塔水母」的「返老還童」過程最有可能是通過細胞的轉分化過程實現的。
細胞
過去人們認為,生命發育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因此人們認為體細胞不可能迴轉到幹細胞狀態。但是對於燈塔水母而言,它們的細胞的類型和功能會發生改變,也就是說,燈塔水母成體變幼體的過程,是把體細胞轉變成了功能強大的幹細胞,轉變來的幹細胞有些類似於胚胎細胞,又可以重新分裂出全新的組織或生命。而伴隨這種功能上的轉化所出現的則是器官的再生,或許正是細胞的這種變化過程為燈塔水母打造出了「不死之軀」。
燈塔水母的不死之身
為了證實燈塔水母的不死之謎,1996年,義大利研究者Piraino等人對4000隻不同發育階段的水母型燈塔水母進行了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轉化誘導試驗,這些環境條件包括:
(1)飢餓;(2)突然改變水溫(升高或降低);(3)降低鹽度;(4)機械損傷(5)自然環境
結果顯示,在人為改變的環境和自然環境下,不同發育階段的燈塔水母均出現了水母型轉化為水螅型的現象,只是轉化過程隨水母型發育的程度,會有所差異。
燈塔水母繁殖
據悉,燈塔水母在白堊紀(1.455億年前)的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幸虧千百年來它們都沒有什麼進化。如果按照燈塔水母的這種繁殖和生存方式,那麼整個海洋都會被它們給霸佔了,但是時至今日這一幕卻沒有發生,這是為什麼呢?
地球上如果一種生物自己不會死亡,那麼一定會其它的死亡方式。燈塔水母雖然擁有不死之身,但是它們依然還是會死亡的,只是這種死亡是外在的原因。
第一種——環境的汙染:任何生物能夠長期存活下來的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生存環境,如果海水遭受人類的汙染,那麼燈塔水母照樣不能通過「返老還童」的方式活下來。
海洋汙染
第二種——食物鏈的制約:燈塔水母是大自然食物鏈的一員且並沒有站在食物鏈的頂端,而它們區區只有5mm的身軀在海洋裡面根本就是一個弱者,每天都面臨著捕食者(魚類)吞噬的命運。食物鏈的制約對於它們來說簡直就是磨難,因為自然死亡對於一個生命來說是最好的善終,但是它們的死亡,只能等到天敵的捕食才會到來,這才是最可憐的,也是令人最可悲的。
海魚
結語
對於人類而言,生命的永恆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但是如果以弱小、無法進化成強者為代價的話,你會想要這種「返老還童」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